華為文化中的艱苦奮斗,只有到棺材釘上時,才能松口氣。
要想理解華為的艱苦奮斗,就必須先理解華為的居安思危心態,2012年的時候,在華為的國際咨詢會議上,一位英國顧問問任正非,任總你展望一下華為今后10年與20年的遠景,哪知道任正非脫口而出,20年以后我可以告訴你,就是兩個字“墳墓”。
任正非的回答,讓在座的華為全球顧問們大吃一驚,華為的德國顧問、奔馳公司的前高管戴姆勒說,任先生能這么想,20年后華為會活得更強大,德國能有今天,就是因為我們的民族總有危機意識,華為跟我們很相像,這就是華為的居安思維。
這也是華為思想上持續艱苦奮斗的精神來源,每當華為取得巨大成績的時候,任正非都會及時地給華為潑冷水,不要沾沾自喜,華為離業內大佬,還差得遠。
華為一直都在危機中,2013年華為首次在全年的業績上超過了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這本來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時間節點,但是2014年五月份,華為運營商BG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主題是什么?是華為如何活過第91天,在任正非看來,所謂的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爆發,所以他提出我們社會的改革速度,能不能快過危機,現在還不能肯定。
如果說改革的速度沒有快過危機,那么當危機爆發的時候,社會有這么大的波動,華為怎么辦?華為的財務曾經算過賬,華為公司現金只夠吃三個月,那么第91天時,華為公司該如何度過危機?這就是華為一個著名的觀點,華為最多能夠活過91天的來源。
某種程度上說,如果不是任正非的危機意識,華為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甚至有可能墜落在商海中消失,與此同時這種危機意識,也逐漸成為了華為的文化和作風,低調、務實、進取。
2012年的時候,有一本研究華為的書問世,書名就是《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就是華為?》這本書的書名也體現了華為的這種精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本書的書名是華為高管,他們自己要求的,其實這本書最早的書名叫《卓越與孤獨》然而,華為的高管們覺得書的名字太虛了,強烈要求圖書改名,于是就變成了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在華為內部諸多的講話和文章中,居安思危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不論是著名的華為的冬天,還是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華為要做追上特斯拉的大烏龜等等,都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華為這種無時不在的危機意識,使得整個公司上下時刻保持活力和戰斗力。
正如任正非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中所說,華為要生存和發展,沒有靈丹妙藥,只能用別人看來很傻的辦法,那就是艱苦奮斗,正是因為華為擁有根深蒂固的危機意識,所以華為上下才養成了持續艱苦奮斗的作風。
華為的艱苦奮斗,它有兩個含義
第一、就是在物質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過程中,華為反對奢靡之風,主張珍惜資源,不浪費任何物質資源,經過30多年的創業,很多華為人都已經財富自由了,享受著比較優質的物質生活,所以適當的物質生活品質華為并不反對,這是奮斗者應該得到的。
但是,華為反對浪費,反對奢靡,比如說華為每年都會安排員工休假=,很多員工經常去世界著名的度假勝地,甚至有的員工去世界最著名的潛水勝地去潛水,去世界最有名的沙灘曬太陽,去品嘗最正宗的德國啤酒,最頂級的波爾多,紅酒等等。
華為對這些都不反對,只要是正常的消費,不違法不違規,公司并不禁止。
相反當華為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后,在很多國家的代表處,華為還會提供非常高品質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但是如果某個華為員工到處炫富,故意顯擺,甚至是浪費奢靡,公司一定會提出嚴肅批評警告,甚至會除名。
第二、這個艱苦奮斗強調的是思想上的艱苦奮斗,就是要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華為堅定不移地反對富裕起來以后的道德滑坡,庸俗的貪婪和腐敗,所以不管職務高低。
2019年上半年,華為開除兩個職務比較高的負責人,這兩個人的主要問題是對女同事性騷擾,這兩個人工作能力不錯,但是有了一定的職務和經濟基礎之后,開始忘乎所以,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利用職務之便,騷擾女下屬。
這個事情爆發以后?華為迅速做出反應,派出專人調查,查實之后就開除了兩個人,并通報全體管理層,在華為看來道德滑坡是一個人變壞的源頭,職務越高,資源支配的能力越大,對公司或社會的危害越大,所以必須嚴肅處理。
華為還認為人的物質欲望是無窮的,難以永遠滿足,因此有必要控制人的物質欲望,基于這種認識,華為一般拿出50%左右的利潤用于分配,20%用于研發,如果公司的閑錢很多,那么公司會加大研發投入和公益的投入,而不是給員工分更多的錢。
在華為看來,讓員工們有適當的饑餓感,有利于艱苦奮斗,這種精神上的艱苦奮斗,就是勤于思考,勤于學習,時時刻刻想著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時刻將客戶放到第一位,并為之不懈努力,永不停步。
還有人曾經問任正非說,什么時候才可以放松一下。任正非他說,華為人只有到棺材釘上時才能松口氣,78歲的任正非,一年200多天在外出差,深入到市場一線,70歲了還學習英語,所以他本身就是艱苦奮斗的一個實踐者。
華為強調的艱苦奮斗,除了強調適當的控制物質欲望以外,更主要的是強調精神上的艱苦奮斗,就是思想上不懶惰,勤于思考,勤于學習,時刻想著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