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的潛在對手航母實力快速增長,美國也在積極推出各種反航母手段,比如美國準備將海馬斯火箭炮在日本沖繩列島進行機動部署,并準備將它當成短射程的反艦彈道導彈使用。而且美國還正在尋求更為低廉的反艦/反航母武器。比如最近美國就對外宣稱,他們又擁有了一個反航母的“新竅門”,那就是使用機載精確制導彈藥打擊敵方航母,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成本低,一枚精確制導彈藥炸彈只有5萬美元。
美軍的基本思路是,讓突防能力比較強的飛機攜帶精確制導彈藥去攻擊敵方軍艦,在到達目標區附近時投下精確制導彈藥,對敵方軍艦進行猛烈轟炸。由于這類炸彈的重量高達一噸,因此它的戰斗部威力比普通反艦導彈超出了3~5倍,有時候僅使用一枚彈藥能夠摧毀敵方大型護衛艦和驅逐艦。美軍在“快沉”試驗中用炸彈將一艘驅逐艦快速炸沉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而對于排水量7~8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而言,如果投下10枚精確制導彈藥,也能夠將航空母艦給擊沉。和東風21D這類先進的反艦彈道導彈相比,一枚精確制導炸彈的成本只有它的1%,如果美軍這個反航母作戰的方法可行的話,顯然要比動用東風21D更合算更高效。
但是美軍這個方案的優點顯然是被夸大了。因為美軍只計算了精確制導彈藥本身的成本,而沒有將運載炸彈的飛機算進去。這種炸彈自主滑行距離非常有限,一般只有幾十公里。所以美軍要想轟炸敵方航空母艦,就需要出動飛機將炸彈運到敵方航空母艦幾十公里以內。而在這個過程中,運載炸彈的美軍飛機面臨著很高的風險。
現代化的航空母艦作戰群防守是非常嚴密的:不僅護航軍艦配備有大量防空導彈,而且航空母艦上還配備有先進的艦載戰斗機和預警雷達。即便美軍F35擁有一定的隱身能力,但是對手也有先進的反隱形預警飛機和隱身艦載戰斗機進行抗衡。在這些綜合防空體系的攔截下,美軍飛機的突防成功率接近20%就算是相當不錯了。如果這樣全面計算的話,那么美國飛機如果想達到向對方航空母艦投放10枚炸彈的目標,付出的代價將是非常沉重的。
比如美國F35戰斗機內置彈艙可以攜帶兩枚908公斤的制導炸彈,如果美軍想把10余枚炸彈投到敵方航空母艦上,那么按照20%的突防概率,需要出動20多架F35,并且至少要付出被擊落16架的代價才有可能完成任務。而這16架F35的成本就高達10多億。所以從表面上看,美軍扔出的10枚炸彈加起來可能也只值50萬,但是為此付出的成本卻有十多億。
相比之下,東風21D反艦導彈打航母的效費比高多了:即便這種導彈有1,000萬美元,但是10枚導彈加起來也才只有一個億。這比美國為了向敵方航空母艦投放10顆炸彈,付出10多億的代價要合算得多。
所以經過認真的對比和計算才可以看出:美國所謂的“高效反航母彈藥”其實就是個噱頭,這只是美軍的一個心理戰宣傳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