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筆寫推送的這一天,睡到了自然醒,一睜眼就看見蔥爺的微信。
她說:“雖然暫停了,還是想來稱贊一句,帆布包太好用了。”
公眾號:蔥爺Faye
蔥爺的內容,我一直都看。除了職場女性一貫的清醒獨立,她渾然天成的幽默更討喜。得到這樣一位女性的認可,我很開心。
記得當時閉店,和蔥爺淺聊過幾句,她的評價是:反人性的決定就是厲害的。
只是對我來說,明面兒上的厲害可以是虛給別人看的,克服心中的輾轉反側,才是實實在在自證的厲害。
以往誕生一個靈感,身后總有團隊替我實現。如今沒有了,當真有什么想要落地,考慮重新養團隊時,又因為親身經歷過那樣的羈絆,極其生動地打起了退堂鼓——
在沒有經歷過的時候,頂多是感性的恐懼——你以為你恐懼;如果真正經歷過,那便是理性的恐懼——你知道你恐懼。
于是在做與不做之間反復橫跳,懷念熱鬧,也提醒自己難得清凈。然后,就到了下一次getaway的時候。
人總在getaway時逃離原生環境的影響,專心致志地快樂。我現在的方法,是一直get away
我絕不是逃避,也從不認為逃避是個辦法。
面對自己時,要既清醒也坦誠。當所有人都羨慕我勇敢自由,我堅持說我在克服自身卡點,只有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
想快的時候,摁頭讓自己慢下來;焦躁的時候,開始拉長呼吸的節奏;恐懼的時候,自己給自己打氣。
我從小就是應試型選手,也許知識學得并不扎實,但為了通過一門考試,我能自己開發出一套極其有效的學習系統。
現在,我正在建立這樣一套屬于自己的系統。
漂了半個月終于回家,有一丟丟關于這套系統的updates想和大家分享。
這次到上海,算不上是工作。倒是有種回到剛入行時的感覺,帶著新鮮和好奇,到處走走看看停停。不需要多想前路艱辛,只用初學者的視角觀察學習。
看似閑散,實則篤定。
現在的我,太知道需要將精力投射在哪里,活干完了也不拖沓,剩余的時間通通拿來生活。這次在上海有很多獨自讀書行走的me time,卻真真有功夫一點兒不白費的把控感。
我覺得「透亮」,很適合用來形容這份感受。
上海版的a room of own's own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喝咖啡;每晚八點之后,就只喝酒了。
有能力鋪排,將工作和生活徹底割裂開來的同時,這才真正感受到了超脫于work life balance的快活——哪有什么氣定神閑的balance啊,只有老娘tmd必須喝完咖啡才工作,也沒人能阻止老娘在8點就開始喝酒。
這本是生活的理所當然,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卻久違到需要大力論證——生活真的屬于我自己嗎?
這次在上海和成都,終于做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情。分別留了半天時間,請讀者們一起brunch
兩座城市的vibe實在差得夠遠。
在成都的brunch上,一位leader姐姐說,她發覺現在的00后,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頹喪躺。工作是她們自己選的,對待生活也有想法。一切圍繞著「自己」展開的結果是,在她們身上反而看到更多全力以赴的不枉。
準點上下班,才懶得在工作時間里敷衍。
真正的選擇帶來真正的投入與自由,這是很妙的驗證,我一直覺得這才是新一代的活法。
在上海就很不一樣了。
出發前一周就敲好的局,能在最后一刻被打亂。有人被派去西北出差,有人被臨時安插了培訓,有人因為疫情被封控。
反正失控的局面很廣。
我呢,沒有被放飛機的憤懣,只是覺得大家好慘,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現實是,自己的生活不由自己把控。
上一篇推送莫名其妙破了10w+,大家quote最多的一句是:不將自己放置于任何一個框架里,就不需要滿足任何一種期待。
我愈發有了使命感,覺得自己的存在,是給大家證明另一種活法。但更重要的是,將這種活法的真實擰巴呈現出來,不然真有人以為我是什么天之驕子,所有人生轉折一氣呵成。
拿這次上海之行說,一個不看秀也沒拍攝的博主,是很糊的。你們知道我的好朋友軟軟,有多少活兒嗎,我落地的第一個節目,是欣賞她一頓猛拍。
但我確實不想到上海去商拍,更覺得看秀浪費時間。要享受一刻虛無的成就,就必然伴隨著更多的厭惡,只好選擇自糊。
人吶,難免在進進退退中內耗。但每一次搖擺的功課中,都得到更多確鑿的傾向,人就會越來越輕松坦蕩。
內心的糾結都是功課,做夠了考試也就過了。
這次拒掉了部分邀約,才終于有了一個人的時間,也第一次體會到了,一個人大量行走的平靜愉悅。
過去5年,我幾乎保持著每兩個月飛一次上海的節奏,但上海的路名總記不住。
就好比人們拼了命在大城市里生根,卻匆匆忙忙慌慌張張來不及仔細看他一眼。
這次把住的三家酒店2km以內的街道踏了遍。
嘉佩樂安靜,隨意壓壓馬路,就能邂逅人不多的cafe看一下午書;瑞吉熱鬧,和朋友在附近吃完飯,散步回酒店的lounge喝一杯,醉了直接上樓躺下;素凱泰對面就有一家manner,那幾天買一杯咖啡沿著威海路,會路過一位賣老爺子遺物的大叔。我買的兩本繁體字帖,是過去老人練字用的,他以前在工會里負責寫大字報。
一個人行走,會發現很多的驚喜,也能隨心所欲地停下。
我們迎合這個社會的規則,是因為我們所有的教育和經驗讓我們相信,有這個必要;
如果踏出這個框架,看到的是無數種自我又無傷大雅的活法,我們會增加一點做自己的信心;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接受內心的擰巴和恐懼,因為那幾乎是踏入未知必經的代價;
但這份功課會帶來全新的技能,下一步,會享受不斷驗證帶來的自我肯定;
有人需要多一些的時間,有人也許適應得很快,按照自己想要的軌跡去生活,終歸需要一些耐力。
會有一天,我們在8點就喝上酒,打開飛行模式,這個世界與我無關,此刻只剩me myself and I
今日作者
從女老板到女流氓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