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事君說
淺 顯 有 趣 的 深 度 藝 術 美 學 干 貨
本季香港秋拍,蕭云從《青山高隱圖》為香港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秋季拍賣之領銜拍品。
蕭云從《青山高隱圖》
設色紙本 手卷
32 x 837.3 公分
估價待詢
來源:倫敦蘇富比,木扉書畫專場,2007年11月7日,拍品編號75
畫事君于數年前曾在香港親見此卷,作品八米多長,移步換景,看起來非常過癮。在山水表現中,亦有很多點景人物,這些人物或坐或臥,或行或站,造型和設色都非常有趣,可以說是在文人畫中相當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卷山水長卷。
三年未去港島,這次香港蘇富比重見此卷,令人不禁感嘆,昔日的自由如風。
張大千引首
蕭云從(1596-1673),安徽蕪湖人,字尺木,號默思,無悶道人等。曾于明崇禎十一年(1638)加入與東林黨政見一致的復社,以「共興復古學,務為有用」為目的。
雖兩次考科舉不第,其詩文造詣深厚,尤對杜甫詩文甚有研究,著有《杜律細》等。
入清后,蕭云從不仕。經歷國破家亡,蕭云從生活坎坷,遂寄情創作,抒發心中感慨,也有鬻畫維生,一生作品不乏遺民色彩,亦有應酬附和。
蕭云從在「姑熟畫派」及「新安畫派」的輩份甚高,畫藝精湛,主要取法元人黃公望,并集多家技法,綜合游歷山水之所見,別樹一幟,「四方好事者得其真跡如獲奇珍」。
局部
后世研究蕭云從者,大多參考本卷《青山高隱圖》,皆因本卷自跋內容豐富,尺幅有逾八米之長,畫面元素充實,是表現畫家心跡以致具體呈現其藝術內涵的重要作品。
全卷以淡色賦彩,使紅樹赤屋醒畫,用筆輕巧隨意,富節奏感,偏向元人黃公望一路。山石多以渴筆干墨,參以淡墨略作擦染,非用皴法表現細部紋理,自成一格。
《青山高隱圖》描繪了回轉的山川風貌,有奇巖怪石堆棧,有瀑布從高處瀉下,有云煙卷動無邊,面目豐富。風景不停轉換,變化萬千,如一段深水運河有多艘船帆駛出后,一丘嶺之隔便是淺水洞穴,只乘得竹筏一漂,極富視覺效果。
與尋常文人隱居題材不同的是,這幅長卷畫面,有很多描寫山林間人物活動的用筆,或坐轎趕路,或攜琴訪友,或乘筏渡江,與一般文人隱居僅自己一人,或一二知己不同,這幅隱居圖的人物眾多,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儼然成為一個小社會。配合自跋內容可理解,這是亂世之中,畫家筆下的理想世界。
全卷細節欣賞
卷首有舊藏者所寫簽條。
起首景色為高石林立,方折用筆,非常有新安畫派的典型風格。
幾處紅樹,在石頭的大片留白之外,增加色彩。
林間小屋,三山懷抱,是文人的避世桃源。
以干擦勾勒山間大團云霧,顯示出用筆的精妙。
一處樓閣,或許住著什么高人?
山間草屋,有人正在讀書自樂。
果然,山腳下有人攜琴尋訪,莫不是訪那樓閣里的高人?
溪流上有橋,有人正在通行。
此處怪石結構參差,非常精彩。
騎馬男子和童子挑擔都是紅色,在大片的山石之后點醒觀者精神。
山石皴擦用筆相當自由瀟灑。
眾多樓閣,橋梁,都顯示這不是一處荒野之地,而是文人心目中的桃花源,雞犬相聞,屋舍儼然。
方折用筆的石頭造型令人記憶猶新,這是新安畫派的代表特色。
直線用多了,也會用大面積的弧線去中和。
在山間獨處大概是最愜意的事。而下方的小白馬實在太可愛。
有掛著酒幌的地方,也許是飯店,或者是酒家。而下方還有坐著人力獨輪車上山的太太,可見旅游業也存在。
獨輪車第二次出現。
山間的風光實在令人治愈,蘆葦的起伏形狀讓人感覺仿佛清風撲面。
這處山石的結構比較險,高立為主,但是用筆卻很輕松。
紅樹總是時不時地出現,顯示一種振奮的精神。
山水山水,有山也得有水。
記得陶淵明的桃花源,就是坐船發現的。
這些人也都坐船前往山的方向,莫不是也在尋桃源?
這位撐船的船公,在向乘客們說什么呢?是否在講述前路的美好?
長卷到了結尾,但卻是圖中眾人的來路,原來故事的開始,是一片面目模糊的洲渚,還有郁郁蔥蔥的柳樹。
結尾處大段自跋,講述了畫家創作的心路歷程。
本卷畫家自跋訊息充實,為研究其生平及創作心路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史料。
蕭云從四十歲以前的資料貧乏,唯見這里提到「少時習業之暇,篤志繪事,寒暑不廢?!苟杂懈拍睢?/p>
文中有云,蕭云從五十來歲便應畫者眾,故有假手于其侄蕭一蕓一事,喜有得意子侄在身旁,從秋天畫到翌年之春繪制本卷,歷時半年。
有感生活顛沛流離,只好借畫消愁——「人處亂世,上不得擊櫛紓奇,次不得彈琴高蹈,而優游塵土,畫青山而隱」。
所以我沒有感覺錯。
這 卷隱居圖,和尋常文人隱居圖并不一樣,一般的隱居題材,高山流水中僅一人獨居 ,最多再有一個知己來訪,而這卷隱居圖中,儼然是一個小社會,有眾多人物,各司其職,自得其樂,阡陌交通,屋舍儼然。
這件青山高隱,隱的是亂世之中,尋求安樂凈土的一方心愿。和東晉亂世中,陶淵明所尋找的桃花源,所求皆是一樣。
本卷流傳有緒,幾經名家之手 ,先為過云樓顧文彬(1811-1889)珍藏,在卷后以「調多麗,集張玉田句」題寫,在《過云樓書畫錄初筆》之中可找到。另有邵松年(1848-1923)長文題跋,也收錄在其《古緣萃錄》之中,成最早之出版著錄。
繼后,木扉鄭德坤(1907-2001)收藏了本卷,邀張大千(1899-1983) 觀賞并題引首于前,大千以蕭云從效學唐代畫家顧愷之、陸探微作山川之游,故特意題引首(顧陸風徽)。其出版《木扉藏明遺民畫二十家》可茲參考。
其他重要出版著錄包括陳傳席《陳傳席文集》、徐邦達《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福開森《歷代箸錄書目》及法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ee Cernuschi)《Peintures chinoises Ming et Tsing : XVe - XIXe siecles : de la collection Mu-fei》等等,出版著錄眾多,極具學術價值且保存如新,彌足珍貴。
著錄
1) 清邵松年,《澄蘭堂古緣萃錄》,卷七,頁6-7,光緒甲辰(1904年)石印本
2) 法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ee Cernuschi),《Peintures chinoises Ming et Tsing : XVe - XIXe siecles : de la collection Mu-fei》,1967年,編號27
3) 程曦著,《木扉藏書考評》,1965,頁19-21
4) 徐邦達編,《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頁145
5) 福開森編,《歷代箸錄畫目》,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頁438
6) 顧承著,《過云樓書畫錄初筆》上冊,文匯出版社,2019,頁52-53
7) 顧文彬著,《過云樓題畫詞》,文匯出版社,2020,頁50
8) 高福民編,《顧公碩殘稿拾影》下,文匯出版社,2017,頁367
9) 陳傳席編著,《蕭云從版畫》,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頁41-42,附錄—
10) 薛翔著,《新安畫派》,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頁26
11) 沙鷗輯注,《蕭云從詩文輯注》,黃山書社,2010,頁127,179
12) 顧平著,《蕭云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頁179
13) 唐俊、朱寅著,《蕭云從考論》,團結出版社,2021,頁50
14) 唐俊著,《蕭云從傳》,安徽文藝出版社,2020,頁16,22,76
15) 魯安娜著,《蕭云從及<姑熟畫派>的成就》,刊于《紀念蕭云從誕辰四百周年文集》,蕭云從研究會,頁24-35
出版
1) 鄭德坤,《木扉藏明遺民畫二十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學報,1976,第八期,圖版10
2) 何安靜著,《蕭云從〈離騷圖〉及〈太平山水圖〉研究》,湖南美術出版社,2020,頁104-105,1403) 朱藍、赤新輯,《嘉德二十年精品錄——古代書畫卷.一》,故宮出版社,2014,頁350-351
4) 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編委會,《中國藝術品拍賣年鑒:2010書畫》,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頁6,65
5) 西畫.書畫〈拍賣年鑒〉編輯委員會,《書畫拍賣年鑒2010》,華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2009書畫拍賣TOP 10及中國書畫3-263
學術論文
1) 林樹中,《安徽畫派畫家年表》,南京藝術學院,1984,油印本,頁7
2) 愿平,《蕭云從山水畫藝術研究》,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4年,頁11
3) 司徒元杰,《蕭云從(1596-1669)及其山水繪畫》,香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頁44
4) 陶大珉,《過云樓顧氏家族書畫鑒藏活動研究》,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頁73,附錄四
5) 何安靜,《蕭云從版畫藝術初探》,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頁38
期刊
1) 胡藝編,《蕭云從年譜》,刊登于《美術研究》,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頁48-55
2) 陳傳席著,《有關蕭云從以及<太平山水詩畫>諸問題》,刊登于《朵云——中國繪畫研究季刊》,1990年第二期,上海書畫出版社,頁90,又見于《陳傳席文集》第三冊,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頁875
3) 顧平著,《蕭云從里籍及生卒年考》,刊登于《新美術》,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第1期,頁29-32,又見《蕭云從研究文叢——第一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1,頁9-16
4) 顧平著,《蕭云從山水畫藝術風格研究》,刊登于《藝苑——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53-58又見《蕭云從研究文叢——第一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1,頁17-26
5) 劉廷龍,《蕭云從對日本繪畫的影響》,刊于《新安藝舟》,2016年第5期,頁74-77
6) 高飛著,《不專宗法,自成一家——蕭云從畫學思想中的師古與創新》,刊登于《江淮論壇》,2016年第1期,頁164-170,又見《蕭云從研究文叢——第一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1,頁101-117
7) 高飛著,《境取幽深,情況高哲——蕭云從詩畫的美學取向》,刊登于《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頁380-388,又見《蕭云從研究文叢——第一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1,頁124-144
8) 李思潔,《不宋不元.落筆清快可喜——蕭云從經歷及作品賞析》,刊于《大觀》,2018年,第108期,頁16-23
9) 陳傳席,《蕭云從和「姑熟畫派」》,見《榮寶齋大型藝術月刊》,2020年6月,頁6-73
媒體報導《CANS藝術新聞》,2010年,No. 145,2009中國書畫拍賣十大天價排行榜,頁123
拍賣詳情
香港蘇富比
中國古代書畫秋拍
10月9日
你可能還喜歡:
美哭的阿富汗國家寶藏, 一書難求終于再...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松婚L,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