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廣州有一個地標性的建筑物就是廣州塔,當地人把它叫做小蠻腰,小蠻腰的設計顛覆了很多項建筑學的傳統技術,比如高層建筑的抗震能力,其中一項是很創新的設計,讓小蠻腰的主體部分可以隨著臺風或者地震的震動,在一定的幅度內搖擺,最大的搖擺幅度可以達到一米。
這種設計的思路,不是面對威力巨大的地震,臺風不去硬抗,而是因勢利導,通過自身的適應能力化解外力與無形,從而保護廣州塔不受強大外力的破壞。
這種設計思路就是妥協的思維,不硬碰硬,機動靈活地處理事情,取得理想化的效果。
華為也同樣具有這種妥協的文化,華為在前進的路上,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必要的妥協是需要的,不能夠依據不同的時間、空間掌握一定的妥協技巧,就難有合理的審時度勢的正確決策。
任正非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采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讓人非常驚訝的話,他說我的性格是善于妥協,善于投降,不是善于斗爭的人。
他這句話里強調了妥協這個詞,任正非說的妥協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在公司內部,在管理上,任正非他是個妥協派,意思是任正非在公司的內部管理上并非是一言堂,你別看任正非在華為的影響力無人可比,地位無人可以替代。
但是在管理上,任正非他并非強勢領導,而是充分尊重管理團隊的意見,尊重大家的民主決策,任正非自己說,這幾十年來公司內部對他的評價,認為他是一個妥協派,因為他在公司總體是比較軟弱妥協的。
強勢領導者是常務董事會,十幾年前華為準備把公司用100億美元賣給摩托羅拉,當時所有的合同都簽完了,但是摩托羅拉的董事會最后沒有批準。
當時華為公司討論到底繼續干還是繼續賣,任正非當時的意見是賣掉了做點別的也可以,但是華為管理層里面的少壯派,一直堅持要在電子領域做下去,最后任正非妥協了,大家達成一致的意見,投票通過。
于是華為就繼續堅持到了今天,從這件事上我們看到,華為內部的管理體制相對比較民主,也就是說任正非經常妥協,華為的這個體制是向英國學習的,英國有句話叫,王在法下,權在議會中,君主立憲,皇權虛設,臨朝不臨政。
當然任正非在非原則性問題上經常妥協,但是在關鍵問題上,任正非擁有一票否決權,等任正非退休了,這個否決權就會轉交給華為的領導集體,由領導群體使用,華為的權力中樞機構GMT,還有輪值CEO制度的核心,也是一種彼此妥協的智慧。
比如輪值CEO制度,它本質上就是華為最高決策群之間的相互妥協、相互制衡的機制,華為有七個高管,每人輪流做CEO,每次輪流半年到一年,長則兩年,這項制度可以讓最高領導團隊的智慧充分的發揮出來。
然后又可以用糾偏機制防范風險,平衡了領導團隊之間的關系,平衡了華為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的成長,對外的妥協,主要表現在對外的技術合作、對外關系的處理上。
比如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封殺,華為并不害怕,因為華為早就做了充分的準備,進行了極限生存的假設,但是即便如此,任正非也沒有將與美國繼續合作的路子堵死,更沒有硬碰硬的與美國直接對抗。
任正非說,華為就像是從喜馬拉雅北坡爬山,快到頂峰的時候,已經達到頂峰的美國,不讓華為上去,推華為一把,那么華為就順勢向下滑一點稍作休息之后,繼續向上爬,總有一天華為會爬到山頂的。
有時候硬碰硬,無謂的犧牲沒有太大的意義,懂得變通,懂得妥協,才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任正非經營華為的歷史,就是他不斷的同客戶,市場競爭對手和下屬妥協的歷史。
愛立信、諾基亞、蘋果等等國際巨頭,是華為的同行,也是華為的競爭對手,但是華為從不把這些同行當做競爭對手,而是稱之為友商,意思是友好的同行,這兩個字體現了華為妥協的智慧。
華為所處的通信和電信產業,本質上是非常殘酷的,但是華為不這樣看問題,在華為看來,同行有競爭,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間。
比如華為和蘋果之間也有很多技術上的合作,相互授權,華為和高通是同行,但是華為同樣采購高通的很多芯片,每年采購五千萬片。
所以任正非曾經說,前些年要不是蘋果公司在前面撐著傘,華為手機就很難生存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年蘋果公司的手機賣得很貴,利潤很高,這才讓華為手機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如果蘋果手機的定價不高,華為手機就很難生存了,那么同樣的思路,為什么華為手機要定這么高的價格?而不是定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將其他國產品牌一網打盡?任正非回答說,華為也要給其他品牌一個生存的空間。
因為在華為看來,競爭不是為了搞死對手,競爭的目的是贏取利潤,贏得未來,一個行業就是一個生態,一枝獨秀不算什么,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春滿園。
那么在技術方面,華為也以妥協為思路,采取了自主研發、購買專利、相互授權等等多種方式獲取技術,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華為經常遇到瓶頸,包括基礎算法,散熱的技術,工藝的技術,能源節能等等在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華為也不全靠自主研發,因為等自主研發成功了,產品出來了,市場機會早就沒了,或者說對手已經在市場上構筑了優勢,所以華為就沒有辦法在這個競爭的市場上獲利了。
所以對于缺少的核心技術,華為經常采用直接購買或者是支付專利,以許可費的方式實現了產品的國際市場的準入,并且在競爭的市場上逐步求得生存。
這比自己繞開這些專利,采取其他方法實現,成本要低得多,由于華為支付了費用,就實現了與西方公司的和平相處,華為很注重創新,但是在華為看來,創新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前進,同時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取別人的優秀成果,而不是封閉起來的自主創新。
華為還會持之以恒的在功能特性,工程實現技術方面加強投入,繼續反對盲目創新,反對小農意識,反對自我封閉,反對閉門造車,堅持合作和研發并重。
這是華為在研發方面的一種妥協和合作,當然華為的妥協并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的妥協和退讓,面對美國的封殺,華為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統鴻蒙,開辟了很多新興市場,盡可能的擺脫美國封殺的不利影響。
顯然任正非不是妥協,他是一種知進退的智慧,是一種靈活應變的策略,一個人如果只知道前進,而不知道退讓妥協,就很容易陷入被動。
中國有一句古話,所謂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某種意義上說的就是這種智慧,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缺乏靈活性認死理,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勢,但是經常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這就是缺乏妥協思維,缺乏靈活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