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王鵬編的《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上下卷)原計劃2019年推出,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如今,這部書終于要揭開神秘面紗,與大家見面了。
本書內容可謂非常扎實,收錄自吳云起,至江兆申止,前后近二百年,中國知識界翹楚的四百余通尺牘,包括俞樾、趙之謙、翁同龢、王闿運、張之洞、吳昌碩、齊白石、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王國維、章太炎、黃侃、劉師培、錢玄同、劉半農、胡適、趙元任、吳宓、熊十力、沈尹默、呂思勉、梁實秋、巴金、老舍、啟功等人的手跡。
全書均采用高清復制彩印,其中多為信札,偶有詩稿、文稿等。寫信人涵蓋政壇、文壇、學界、藝術界等眾多界別,完全可以用琳瑯滿目、蔚為大觀八個字來形容,極具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
精裝本及函盒
《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精裝本 上下卷
王鵬 編
遼寧美術出版社 / 2022.6
ⅠSBN 978-7-5314-8618-9
裝幀設計:韓湛寧+亞洲銅設計
印刷:深圳雅昌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開本:635mmX965mm 8開
成書尺寸:312mmX240mm(不含函套)
頁碼:876
定價:1280.00元
《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
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 上下卷
售價:2480.00元(溢價發售)
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
名賢尺牘四百余件,
內容非常翔實
胡林翼致李續宜尺牘
吳云致金安清尺牘
黃以周致曹元忠尺牘
俞樾致費念慈尺牘
馮志沂致楊峴尺牘
翁同龢致愛新覺羅·奕譞尺牘
洪鈞致吳大澂尺牘
趙之謙致友朋尺牘
王闿運《武昌行寄懷》文稿
黃遵憲致宮島誠一郎,孫詒讓致劉恭冕尺牘
俞陛云致俞涵青尺牘
康有為《致教育部書》原稿
譚延闿致何應欽尺牘
章太炎致朱希祖尺牘
章太炎致朱希祖尺牘原大拉頁
朱希祖致章太炎尺牘
劉師培致貝元徵尺牘
劉半農《南朝史精語》批校本
劉半農《南朝史精語》跋
劉半農《南朝史精語》批校本局部
楊樹達為馬宗霍著《說文引經考》序
吳宓《丹隱詩存》跋
梁漱溟致張曦尺牘
馬君武致王伯群尺牘,馬衡致傅振倫尺牘
于右任致張其昀尺牘
徐信符文稿
徐恕致盧弼尺牘
葉恭綽致張曦尺牘
傅增湘致陳一甫尺牘
胡適致單不庵尺牘
方地山詞稿
錢基博致盧弼尺牘
董作賓致傅斯年尺牘
馬一浮致金問源尺牘
姜亮夫致中華書局尺牘
豐子愷致夏宗禹尺牘
啟功致柴德賡詩稿
溥心畬詩稿
梁實秋致蔣碧薇尺牘
沙孟海題跋,冰心致黃裳尺牘
沈雁冰致胡從經尺牘
臧克家致吳伯簫尺牘
馮其庸贈王鵬詩稿
精心打磨數年,僅印1500套
(含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200套)
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
長按下圖識別小程序碼購買
這部薈萃近400位近現代名家手札
的大書為什么值得收藏
收藏家王鵬編的《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上下卷)原計劃2019年推出,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如今,這部書終于要揭開神秘面紗,與大家見面了。從2019到2022,關于這部書,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認識一下王鵬先生(老朋友就重新認識一下吧)。
01一個有情懷的收藏界大腕
說起王鵬先生,收藏界幾乎無人不知。他的身影常年活躍于各大拍賣場。對于心儀的拍品,他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志在必得。王鵬先生興趣廣泛,藏品涵蓋書畫、名人信札、碑帖、印章、古墨等多個種類,而名人信札,無疑是其藏品中最宏富的部分,二十余年購藏下來,粗略估計已有近萬通之多。其中年代最久的是清初,最貴的一通耗資近百萬。他在面對信札時的出手大方與某些時候的“節儉”形成鮮明對比。他為了一件拍品經常守在拍賣現場,趕上飯點時一個漢堡就對付過去。聽他說有一次參加北京翰海夜場拍賣為拍一件作品竟守到最后早上六點鐘結束,據說那場拍賣也是有拍賣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久的一場了。
王鵬先生為人低調,他說自己不是收藏家,充其量是一個文物的暫時保管者,但他的確是有一雙慧眼的學者型收藏達人。不同于一般藏家,他有專業人脈,視野宏闊,對藏品有精深研究。王鵬先生的父親王延海先生是遼寧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他能寫一手好文章其來有自。他曾是遼寧美術出版社的編輯,后南下深圳,在何香凝美術館擔任展覽策劃十余年,此后即專注于收藏。多年來,他結識了許多書畫家及文人學者。他曾師從古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學習書畫鑒定,接觸大量真跡,與啟功、黃胄、馮其庸、謝稚柳等先生都有交往。20世紀90年代,王鵬先生進入拍賣市場,通過購藏字畫掘得第一桶金。他對一些當代書畫家以及他們的作品的經營也顯示出不凡眼力,并從中受益匪淺。這些常人不具備的經歷,為他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鵬先生說,藏品要活起來,否則就是死物。很多人認為有錢了做收藏家很容易,王鵬先生則認為,搞收藏要有所研究,不能什么都買。他說自己買的一定是有用、有價值,可以研究的。目前,王鵬先生已有南社社員墨跡、藏書家墨跡、近現代文人學者書法等幾個收藏系列專題。他在蘇州、深圳等地策劃了“南社社友手札展”“何香凝與南社社友書畫手札展”“二百年來藏書家手札展”等展覽,展覽同時都出版了同名畫冊。通過展覽和出版,實現了藏品讓大眾認知與研究的目的。
王鵬先生愛梅,且收藏有許多梅花題材的藝術作品,因而把書齋取名為寄梅堂。系統整理自己收藏的信札,優中選優,結集奉獻給讀者,是王鵬先生的夙愿。多年以前,中國藝術史學者、書畫鑒定家傅申先生就為他題寫了“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這個書名。
02一部“折騰”出來的精彩大書
《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這部書從想法變成現實,過程是艱辛的。可能連王鵬先生自己也沒想到,他會在這部書上傾注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和心血。
出版方遼寧美術出版社的編輯在這幾年聽王鵬先生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新收了幾件藏品,精彩極了,加進去吧!”
設計,他推薦屢獲國內外設計大獎的深圳著名設計師韓湛寧先生和他的亞洲銅公司團隊。
印制,他建議交給藝術類圖書印制素負盛名的雅昌(文化)集團深圳公司。
他把信札、文稿原件帶到雅昌,由專業人員逐一進行圖像處理,力求逼真。
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廣泛比對。
印制工藝,要和設計師、印廠技術人員等各方人員一起反復研討。
王鵬與設計師韓湛寧先生及雅昌技術人員討論本書的印制工藝
圖書印制中
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折騰”。從2019到2022,就這樣一路走來。所有和這部書出版有關的人,都積極配合王鵬先生。大家知道這部書在他心中的分量。
所有的時間、精力和心血都化作豐碩的成果。如今,當《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盡善盡美地呈現在大家面前時,王鵬先生說,這部迄今為止他所編的最精美的書,一定會受到大家的喜歡。
精裝本
03用心造就四大特色
《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開本闊大,布面精裝,厚達近九百頁,內頁用拉菲本白及特種紙。要而言之,這部書有以下特色:
一是名賢云集,佳作薈萃。書中匯集了19世紀以來文藝、學術等領域近400位名人的400余通(件)手札、文稿等作品,以手札為主。俞樾、趙之謙、翁同龢、王闿運、張之洞、吳昌碩、齊白石、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王國維、章太炎、黃侃、劉師培、錢玄同、劉半農、胡適、趙元任、吳宓、熊十力、沈尹默、呂思勉、梁實秋、巴金、老舍、啟功……近400位名流跨越時空聚首,書法各有千秋,文字各有精彩,箋紙各有特色,美不勝收!
二是信息豐富,可讀可研。正如文學理論家、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系原主任、中國美術史教授李公明兩位先生在薦序中所說,舉凡國事家事,親情友情,學術交流,在這些作品中均有反映,很多信札、文稿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當然也有巨大的文物價值和審美價值。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一書在手,收悅目賞心之效已經足夠。對于研究者來說,又多了原本秘不示人的研究材料。對于信札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書。
三是設計臻美,印制精良。韓湛寧先生和他的亞洲銅公司設計團隊高度認同這部書的價值,他們由信札、文稿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出發,探索出兼具文化傳承與前衛表達的設計形態。其間數易其稿,并得到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先生等多位名家指導。從線條粗細、顏色處理,到紙張、布料選用等,屢經推敲,多次打出樣書,根據實物調整,確保設計及印刷效果,最大程度地做到表里如一、相得益彰。書畫界有“下真跡一等”的說法,指臨摹、復制之作與原作高度相似。這部書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下真跡一等”,帶給讀者如睹原件的閱讀享受。
四是簽名手書,贈品特別。每套書前都有一張藏書票。藏書票為揚州名師手工雕版,宣紙托裱刷印,均由王鵬先生親筆簽名鈐印,一絲不茍(連印章大小、印泥都經過精心選擇),真誠滿滿。每套書附贈《北京箋譜》1935年首版中精美花箋的復刻品 14 種,大大提升了圖書的收藏價值。
揚州手工雕版刷印作者簽名藏書票
贈送的箋紙信封
贈送的《北京箋譜》復刻花箋紙
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與精裝本對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發燒級藏友的需要,出版方還精心制作了200套特裝珍藏本編號發行。特裝珍藏本書匣精選金絲楠木,由韓湛寧先生精心設計,北京工藝名家傾力手工制作,每一套都與眾不同。特裝珍藏本專用藏書票用紙由85后韓國紙藝藝術家金繡辰女士手工抄制,凸版編號以三色印刷200枚(顏色隨機發售),并由王鵬先生及韓湛寧先生分別簽名鈐印,極具收藏與欣賞價值。特裝珍藏本的贈品有三種:一是14種花箋復刻品;二是從本書中選擇的兩款作品,特種紙原大復刻,可裝框欣賞;三是專門設計制作的精美帆布袋一個。
特裝珍藏本凸版編號藏書票
金絲楠木盒
04穿越歲月,美好相伴
王鵬先生為《寄梅堂珍藏名賢尺牘》撰寫了感情深摯、文采飛揚的后記。在后記中,他傾訴自己的信札情緣,講述這部書的編選經過,表達了與眾樂樂的志趣。
邀請大家一起穿越歲月,采擷馨香,了解前賢的心路歷程,結一段善緣,這是王鵬先生的愿望,也是出版方遼寧美術出版社的愿望。
人有命運,圖書亦然?!都拿诽谜洳孛t尺牘》看起來人見人愛,諸多獲知本書出版消息的朋友翹首以待已久,雅昌(文化)集團準備送這部書去參評國際印刷大獎……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再說到這部書,說到圍繞這部書發生的動人故事。也期待王鵬先生帶給大家更多的精彩。
王鵬,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喜書畫篆刻,齋名寄梅堂。師從著名古書畫鑒定家、遼寧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楊仁愷先生。曾在遼寧美術出版社、何香凝美術館工作,是國內最早進入拍賣市場的藏家之一。他從收藏書畫起步,后移情現代文人及名賢的手札和墨跡,頗有所得。其收藏宏富,鑒賞精到,是資深的歷代文人書畫及信札的收藏大家。
編著有《花箋染翰——清與民國著名學人書札集錦》(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版),《何香凝與南社社友書畫及手札展作品集》(遼寧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編輯有《國寶沉浮錄》(楊仁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國寶沉浮錄》手稿彩圖典藏版上中下卷(楊仁愷著,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22年即將出版)等;參與編輯遼寧省博物館藏《清宮散佚國寶特集》(繪畫、書法卷)(中華書局2004年版)等。
王鵬與本書設計師韓湛寧先生探討這部書稿的打印樣
長按下圖識別小程序碼購買
精裝本1300套
(僅售1200套)
內含
布面精裝上下卷+函套+外盒+信箋一套
手工雕版雙色套印藏書票一枚
(均有作者毛筆簽名鈐印)
定價:1280.00元
精裝本書影
精裝本函盒
精裝本藏書票
印制精裝本藏書票用的手工木雕版及藏書票樣
精裝本贈送的《北京箋譜》復刻箋紙十四種
復刻《北京箋譜》箋紙
編號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200套
(僅售150套)
采用精選金絲楠木由韓湛寧先生設計
北京雅昌木藝制作工作室精心制作
手工上色
內含
布面精裝上下卷
信箋一套
特種紙原大復制書中作品兩款
凸版編號印制由韓國紙藝藝術家
手工抄制定做宣紙藏書票一枚
每枚均由編者及設計師韓湛寧先生
毛筆簽名鈐印
定制帆布手袋一個
售價2480元(溢價銷售)
各位書友,因金絲楠木特裝珍藏本設計工藝復雜,用料考究,為保證質量,制作周期會比較長。從本書發售日起開始預售,至發貨日約需50-60天,請預購書者謹慎下單。
特裝本金絲楠木盒
為特裝珍藏本設計贈送的帆布手袋
特裝珍藏本藏書票
為特裝珍藏本藏書票制做手工紙的韓國藝術家金繡辰女士
特裝珍藏本編號三色藏書票
印制特裝珍藏本藏書票用的銅版
這是印制特裝本藏書票的七十年代生產的德國海德堡凸版印刷機
特裝珍藏本贈送的《北京箋譜》1935年首版14款復刻箋紙
特裝珍藏本贈送的原大陶濬宣詩札復刻品
特裝珍藏本贈送的原大沈兼士書法復刻品
復刻品裝框效果圖
在樣書及打樣基礎上對照原件圖像處理
長按下圖識別小程序碼購買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松婚L,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