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蘇東坡》劇照釋出
大幕暗隱,故事的剪影在音樂聲中逐漸清晰,從咫尺舞臺走向歷史縱深處,構筑了天才蘇東坡理所當然的一生。
”腹有詩書氣自華,詔黃新濕字如鴉“。他從眉山走到汴梁,寄慨良深,寫下“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的詩句,于是,宦海浮沉、起落不平的一生拉開序幕,千年孤獨、高山仰止的文壇豐碑從此屹立。他正是北宋風起云涌的話題中心,是千古風流人物的真實寫照,激蕩起北宋高潔品格的陣陣回響,書寫于古今文人筆下的每一寸筆墨。
“人間清曠之樂,不過如此”。
千古風流人物,看音樂劇《蘇東坡》
音樂劇《蘇東坡》
距離全球公演進入最后倒計時
讓我們相聚在一個華燈初上的良宵,一個明月皎潔的夜晚,一個歷史回眸的瞬間。蘸著點點醉意,也無閑事掛心頭,在秋高氣爽的姑蘇,以音樂劇展“蘇軾”,雅俗共賞、曠達千古。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Part 1
閃回北宋:一波精彩劇照搶鮮看
“南來北往的過客,南來北往的去。
留下一座黃樓,讓我記得你。”
音律,徹響在情感、人生際遇的長河里,激蕩起動容的漣漪。人格,文學,抱負,情誼,家國情懷與聲光電在舞臺上定格。交織成歷史長空中的閃電,曝光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北宋盛景。
“南來北往的過客,南來北往的去。留下一座黃樓,讓我記得你。”從南到北,春來秋往。多少雅集流轉,多少故事更迭。“庶幾開卷得睹當時之盛”,讓我們隨著一波精彩劇照,相逢于風雅北宋,去看一個高光時刻的北宋閃回,去記住一個俯仰天地的千古第一文人:蘇東坡。
”冬日短,夏日長
四季都是好時光“
音樂劇《蘇東坡》《東坡肉》劇照釋出
蘇東坡生活于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在那個歷史時期,人才輩出交相輝映,是中華歷史文化中最絢爛的一頁。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音樂劇《蘇東坡》《蝶戀花·春景》劇照釋出
蘇東坡少年立志成為《慶歷圣德頌》中“范仲淹、歐陽修”那樣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青年時期參加科考高中后即許下“自今為許國之始”的宏愿,他一生走遍大半個中國,為人剛直不阿,為官清廉,治學嚴謹,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無數璀璨的藝術瑰寶……這些均在音樂劇《蘇東坡》中有重要的精彩呈現。
音樂劇《蘇東坡》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劇照釋出
音樂劇《蘇東坡》希望以史為鑒、以人為鏡,于冥冥中,給予現代人無上的精神療愈,像蘇東坡一樣,即使歷經宦海浮沉也依然不改其志,一次次到達新的開闊境界,在命運的無常中尋找新生,創造奇跡。
Part 2
用流行音樂的方式打開宋詞
用流行音樂的方式打開宋詞
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宋詞是音樂文學
沒有音樂,就沒有宋詞
宋詞是音樂文學
因為宋詞通俗易懂、情感細膩、接地氣貼生活,是涓涓流淌的自然情感,共鳴感更強。
音樂劇《蘇東坡》給蘇軾九大名篇重新譜曲,用流行音樂的方式打開宋詞。音樂敘事,志在熱愛,全情傳遞蘇東坡的博大胸襟和他的世界觀、宇宙觀,讓大眾認知和了解一個風雨陰晴都在心中的“人間熱愛”形象。
民樂和西洋樂在劇里都有運用,基于今天人們對藝術、對生活的觀點和審美情趣,用當代人的審美去解讀蘇東坡。
用音樂劇的方式來呈現蘇東坡的燦爛成就和光輝一生,有著天然的優勢。一方面,蘇東坡的詩詞作品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血液里了,比如“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尊還酹江月”等,這些我們都能脫口而出,有千古第一詞人的作品加持,音樂歌曲本身就有了高品質的保證;另一方面,音樂劇有趣的地方在于,能在純粹的音樂里完成所有的敘事。
”廟堂之高,江湖之遠
流水無形,終向東去“
音樂劇《蘇東坡》《烏臺詩案》劇照釋出
如“烏臺詩案”這一幕,在一首歌曲完成了所有人的形象表達,包括太皇太后、神宗皇帝,以及張璪、李定等奸臣,還有蘇轍、歐陽修等所有人的態度都表達了。可以說,音樂劇和音樂本身的形式足以支撐多元的表達。
音樂劇《蘇東坡》融合不設限,沒有把傳統的話劇、西方音樂劇當成必須要遵循的邏輯參照,而是把自己還原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每一幕之間通過音樂、字幕、舞美設計及幕前戲等來豐富銜接,創新觀眾視聽感受,時而跟著音樂詠嘆疊起,時而壯闊心海,時而心生憂怖,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笑著流淚……音樂帶動情緒的起伏,全情調動現場的每一顆心。
Part 3
舞美造夢:奉獻一場
中國文化的薈萃獻演
“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音樂劇《蘇東坡》以電影級燈光舞美
搭建超時空視聽享受
奉獻一場中國文化的薈萃獻演
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音樂劇《蘇東坡》舞美釋出
本劇由國內一線主創制作團隊傾力打造,構建了基于北宋時期漢文明審美要素的舞美設計。以當代流行音樂和現代舞臺聲光電技術應用為先,十八首風格迥異的音樂作品,加之優秀音樂劇演員的全新表達,以前沿的聲光電技術,打造美輪美奐的舞臺視覺效果,唱響“千古第一文人”笑傲世間的生命密碼,震撼重現充滿詩情畫意的北宋盛景。讓觀眾在音樂、詩詞、中國古典的美學和情趣中盡情感受和觸碰這個千百年來最為“有趣的靈魂”。
音樂劇《蘇東坡》《烏臺詩案》舞美釋出
精心打造的燈光與舞美設計,連接了劇幕之間的起承轉合,做到了古與今的巧妙融合。燈光為筆,舞美為畫,再加上科技的溫柔浸潤,光影與音樂呈現了跨越時空的共享感知。觀眾在不知不覺間,隨著燈光舞美的環境氛圍營造而走進歷史的屏風中,一窺“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的極致審美。
音樂劇《蘇東坡》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劇照釋出
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蘇東坡與蘇轍兄弟二人近在咫尺卻終不能見面、唯有遙遙對望的場景十分感人,一輪皎潔的月亮共同照耀著臺上與臺下,釋放著同種情感震蕩的影響與意義,更能切身體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之深、之重,以最大程度的情緒張力帶動現場觀眾沉浸式體驗蘇東坡偉大作品的魅力。
音樂劇《蘇東坡》《徐州大水》劇照釋出
音樂劇更用強烈的視聽舞美呈現,傳遞北宋文人同出一脈的家國情懷。《徐州大水》,震撼還原了蘇東坡指揮民眾一起抗洪的場景故事,“九百丈的堤壩/九千丈的情/九十九個日夜/城墻上有你/南來北往的過客/南來北往的去/留下一座黃樓/讓我記得你”, 隨著歌聲響起,臺上電影級的舞美拉開千年歷史長卷中那波瀾壯闊的一面,讓身處不同時空的人們,聚在了同一幕感人至深的畫卷中……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
荔子已丹吾發白,猶做江南未歸客“
音樂劇《蘇東坡》《江南未歸客》劇照釋出
音樂劇《蘇東坡》,站在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所有喜愛蘇東坡的人多了一個與之對話的渠道與空間,我們興會于此,不問春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