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俗語,很大一部分體現在數字上,那時的人當然明白,只是現在的年輕人,時過境遷,會做出錯誤的理解。沒想到古人還會給今人挖坑。“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就是一句這樣的俗語。
對俗語中“五”和“六”容易造成的誤解
現在有人把俗語中的“五”理解成女人的五種毛病,把“六”理解成男人的六種毛病。其實從過去的民間風俗來看,說的不是這些事,而是另有所指。
現在社會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兩人從相識到相處,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當然也有閃婚的,那就當例外吧。常聽如今剛結婚的夫妻吵架說:“我們相處這么長時間了,沒看出你還有這么多壞毛病呀。”
如今人們常說一句話:“熱戀中的人是夢中人,結婚后的人才是睡醒了的人。”寄希望于夢中的女人去發男人有六種不良習性,夢中的男人去發現女人有五種不良習性?那是不可能的,熱戀中,戀人的缺點都成了優點,已完全失去了判斷能力。即便有人提醒,女的有什么缺點,男的有什么缺點,熱戀之中的青年男女,又有幾個能聽得進去呢?不僅現在的年輕人這樣,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
現在自由戀愛的婚姻都彼此摸不透對方,何況舊時代是包辦婚姻,男和女做不了父母的主,而兒女婚姻是由父母來定。有的女孩結婚時只有十四五歲,還是少年時期,在性格方面還沒有定型,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少年時候的懵懂,長大后就不一定了。男孩也是一樣,結婚時年紀還少,并不很懂事。
再說,那時很多青年男女在拜堂成親前,連面都沒見過,哪來的五條、六條毛病讓他們去挑,都聽媒人的介紹。最多也就是到男女所在地方打聽一下,我國的民間傳統,有“寧拆十座廟,不拆一對人”的說法,對這種事,人們是不愿多說,自然也聽不到多少壞話。
因此,“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中的五和六,并不是指青年男女的德行和不良行為,也就是女的五種缺點,男的六種缺點。而是指一種家庭狀況,即家里子女的多少問題。
男不娶五
“男不娶五”之中的“五”,是指家庭中有五個以上女兒。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弄不明白,現在家庭兄弟姐妹一般都只有一兩個,多的也只有三個。過去一個家庭有五個以上的女兒,還有兒子,兄弟姐妹七八個,放在現在社會,確實不敢想。
為什么說男人不娶家里姐妹的女人為妻呢?主要是讓人情世故給難的。難做人。我們六零后身邊就有過這樣的事例,姐妹多,家里有殷富的,也有勉強度日的。逢年過節,或者岳父母生日等,到岳父母家去,肯定有禮品帶得多的女婿,有帶得少的女婿。同時著裝方面,有女婿穿得光鮮的,也有女婿穿得寒酸。這樣一對比,好的女婿,岳父母另眼相看,差的女婿,岳父母就不太待見了。作為父母,誰不喜歡能干的富有的女婿呢?
在岳父母家受完氣也就罷了,回家后,如果妻子通情達理,也就過去了,如果妻子思想偏激,又得挨一頓妻子的數落。這種男人真像是風車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還有,姐妹之間是親戚,都要人情互相來往。你可不要小瞧了這種家庭開支, 連襟和姐妹的小生日大生日要做,紅白喜事要來往,姐妹從生小孩賀三朝開始,大生日要做,結婚嫁女要做。一般那時的家庭都生六七個小孩,娶五姐妹以上的女人為妻,算一算,還要做四個姐妹的人情,而且你做的人情要比親兄弟之間的人情份量要重得多,這樣才有面子。你算算看,得掏多少銀子?
因此,民間說“男娶五窮到哭”,并非女人不能干,不勤儉持家,才讓你窮到哭,而是做人情做窮了,既耽誤了工日,也花了金錢。男娶五,人情是一座邁不過的大山,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層皮,有一些必要的人情不可能不做呀。在我家鄉,村里有一句老話:“家貧不要討姐妹多的女人做老婆”。
話雖然是這么說,五姐妹以上的家庭,女兒并不愁嫁,沒有嫁不出的女兒。“五”是一個虛數,指家里姐妹多。
女不嫁六
民間俗語說“女嫁六要折壽”,是“男娶五窮到哭”的下半句。女嫁六,為什么就要“折壽”呢?折壽,即減損壽命。乍一看,似乎又是民間的迷信,其實這與迷信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所謂女不嫁六,就是說家里有女,不要嫁有六兄弟以上的男人。你想想看,嫁給門兄弟的家庭,兄弟分家時,假設家產(事實上有的父母還要留一份)按六份來分,輪到每一個人頭上,得不了多少。
有些當大嫂二嫂的女人,如果嫁的家庭兄弟多,公婆死得早,一方面自己生兒育女,一方面還得撫養弟弟妹妹成人成家。我國過去社會的規矩就是,長兄為父,長嫂為娘,撫養弟弟妹妹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很重,也很辛勞。
從人際關系來說,剪不斷,理還亂。既有婆媳、姑嫂之間的關系,更有妯娌之間的關系。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樣算來,嫁給有六兄弟的家庭,在婆家至少要面對七八個女人的關系要處理,那不知要上演多少臺戲,可就太熱鬧了。
雖然老話說,“兄弟強弱不為乖”,但這是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能過去的就過去了,沒有生死仇恨。婆媳、姑嫂、妯娌之間這么想的不多,往往是各懷心思,明爭暗斗,摩擦不斷。作為女人,一邊要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一邊要用大量的精力去應付各種家庭矛盾,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人活得很累,心也過得很累,消耗大量體力和精力,能不折壽嗎?
我也是出自多兄弟的家庭,記得那時,大哥二哥娶親時,曾到多家求親,都是因家里弟弟妹妹多而到處碰壁。女方一句話:“不想到這樣的家里盤人口(撫養弟妹之意)。”那時兄弟多的人就是比較難娶妻。不過話又說回來,那時兄弟多的人家,一個個還是娶到了老婆,沒見多少人打光棍。也許是兄弟多的男人,有一種自然的危機感,在娶妻這方面逼出了不少智慧。
女不嫁六,就是這樣一種意思,這里的“六”也是一個虛數,指兄弟很多的意思。
結束語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過去農村很現實的俗語。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男人娶妻子,對妻子家的女孩越少越好,一個女孩的家庭是最好的,要的彩禮少,得到的嫁妝頗豐,女婿在岳父家也顯得很貴重,以后生兒育女也被岳丈家看得起;同樣,女人找丈夫,家里的兄弟越少越好,一個兒的家庭最好,生活過得舒坦,少受很多的冤枉氣。
放到今天,這句俗語當然已經過時了,時代不同了,家庭的規模也不同了。如果有人把這俗語轉換成看五種或六種人的品質,這種想法的人也沒有錯,時代變化了,民俗文化也該與時俱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