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野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
從浩淼的彩云中走來
尚有部落中烤肉的氣息
陌生而又親近的古國
揭開了層層面紗
在河洛霧嵐中顯露真容
雙槐樹成了標記
這兩棵古木
幻化為臆象
成就了古老的村名
廝守兩條生命之河
還有身后邙塬
噴薄日出
嬌月高升
混沌了年年歲歲
播種收獲
默默傳襲質樸的名字
亦如狗蛋、大瓜、黑妮
誰曾想
偏僻一隅默契個大秘密
隱藏了這座驚世的城邑
五千三百年前啊
古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曾經生機蓬勃的煙火
巍峨的王城
繁華過五百余年呀
殿堂街區作坊灰坑
諸類種種
城外的三條環壕
最高權力地的標志
亦為后代王城們抄襲
只不過壕改墻
更換了豪華的外衣
規規矩矩中軸線展開
演化成國人的建筑鐵律
三處公共墓地
安睡那一具具白骨
都曾是喜怒哀樂者
王者將士巧匠
風風火火的男男女女
他們奔跑于亙古大地
早脫俗了披毛猿人
理想、團結、奮斗
為抱負也燃燒過年華
科學己經定位
他們是人中精英群體
用智慧率領天下
曾指點荒蠻的江山
近慮遠謀望日月升落
血腥風云渲染一幅大畫
亦是為今日奠基
那些精美絕倫的彩陶
讓望者雙眼驚嘆
還有正吐絲的桑蠶骨雕
能穿細線的銳利骨針
近似現代水泥式地面
置有北斗九星的豪宅
突兀出那時的科技水準
讓今人也為先祖自豪
啟之思緒翅膀
翻動扶搖羊角
飛向云海蒼茫以遠
一道道熾烈的文明光焰
增暖增厚了沉甸的中原
有人說
彼時彼地
許是黃帝宮城
恰恰是那個時侯
恰恰是這塊地域
點與點的重合
欲言又止的判斷
直接證物
還作著藏貓虎的游戲
在那二百平方的宮殿里
大概迎來過神農
炎黃二帝四目如炬
兄弟般地暢談
謀畫神州未來愿景
天圓地方或定大統
逆施者討伐吧
比如蚩尤那執拗兄弟
涿鹿之戰許此咬住牙印
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
仍在深厚的黃土里沉睡
期待考古大腕
擦眼翻閱那部天書
把內里醇厚的滋味品透
再轉達世人
小而博大的古國
一脈相承個巨人大夢
古野,原名張鑫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大學畢業,部隊上從事新聞工作并業余文藝創作。著有長篇小說《河洛沉夢》《神州甲富康百萬》《拯救溫情》和小說集《神戲》《麗人行》長篇散文《史說大商康百萬》,電視連續劇劇本《康百萬莊園》等,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莽原》多種刊物上發表過中短篇小說、散文等多種作品,有作品入選《中國著名作家作品選》《中國實力派作家精品概覽》。作品獲過《中國作家》優秀作品獎、中國法制文學中篇小說獎等。
來源:古野+鄭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