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術館”的爆紅,讓安藤忠雄的名字在大灣區家喻戶曉。 今天讓C小姐來講講安藤忠雄的建筑冒險故事,最真實最珍貴的部分都藏在他的手稿里!一定要看下去!
81年前的今天,身為同卵雙胞胎的哥哥,安藤忠雄在大阪出生了,一段傳奇人生隨之開始。
在說他的勵志故事前,我們先看看他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榮獲有建筑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獎,是 哈佛、耶魯、同濟大學等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
▲安藤忠雄作品在中國的建筑體現,左上:上海國際設計中心,左下:元祖夢世界項目,右上:蘇州太湖博物館,右中:上海震旦博物館,右下:杭州良渚文化村
作品在全球各地綻放(他因開創了日式混凝土風格被譽為“清水混凝土詩人”),獲得無數榮譽,這對于一名建筑師來說也算功德圓滿了。但安藤忠雄說:
“直至今日,我仍然渴望面對創造建筑時所遇到的無盡挑戰。即使到了90歲,也要有年輕人的激情與血性。”
81歲都那么努力,我們有什么資格說退休。讓我們對他說一聲,安藤老爺爺,生日快樂!
安藤忠雄:從拳擊手到建筑師
這位日本國寶級建筑大師,小時候當過拳擊手,曾經歷了兩次癌癥手術,他頑強而精彩的一生就像一場永不落幕的電影。
想要成為一名建筑師的初衷,緣于安藤忠雄童年一個樸素的心愿。
安藤忠雄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家境貧寒。他們居住的小木屋整天不見陽光,冬天寒風凜冽,夏天悶熱潮濕。安藤忠雄稱它是“冬天和夏天都令人一肚子火的家”,他很想改善居住環境。
“抱著這個念頭,終成為我決心從事建筑的動力之一。”安藤忠雄說。
▲安藤忠雄小時候和外婆居住的房子
高中為了賺取生活費,安藤忠雄曾做過木工和一段時間拳擊手,在一次游覽東京時,他無意中看到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國立西洋美術館,觸發了他潛意識里的建筑夢想。 他開始自學建筑設計。
▲17歲的拳擊手安藤忠雄
2014年4月,安藤忠雄在同濟大學以“夢想的旅程”為題,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名拳擊手追夢成為一名建筑師的歷程。他說:
“只要讓我感興趣的事物,我都會想挑戰看看。例如去聽建筑和室內設計的函授課程,還有上設計學的夜校。我的一生,幾乎都是站在黑暗中,不斷抓住眼前最微小的光明,拼命向前實現夢想。”
在自學建筑期間,為了籌借學費,安藤忠雄還做過服務員、木工、貨車司機、洗車工等的工作。為了節省時間,他午餐吃的經常是面包,因為可以邊啃邊看書。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自學完了建筑系四年的課程。
親身感受全世界最優秀的建筑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完了建筑課程,安藤忠雄并沒有急于接建筑訂單,而是攥著他打工賺來的錢,開啟了環游世界的“畢業之旅”。
▲24歲的安藤忠雄從橫濱坐船到歐洲
他先在日本境內參觀完丹下健三的作品,后出發歐洲,從莫斯科到芬蘭、法國、瑞士、意大利、希臘,再到西班牙,最后從南法的馬賽繞經非洲的開普敦,再到馬達加斯加、印度、菲律賓,之后回日本。
他參觀了大量著名的建筑和雕塑,從中汲取靈感。
有人用“從高處往下打”來比喻安藤忠雄這種策略——他缺乏建筑學基礎,如果從最初級的理論知識學起,不僅進步慢,也會枯燥。反之,身臨其境去感受世界最優秀的建筑,那種直面而來的震撼則能讓他對建筑保持最大的熱情。
▲28歲的安藤忠雄在自身的事務所
現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對安藤忠雄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被勒·柯布西耶與眾不同的建筑形態深深吸引,一有時間就研究柯布西耶的設計圖和臨摹他的作品。
▲ 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大師,是現代主義建筑的主要倡導者。
安藤忠雄在同濟大學那次演講中說:
“我知道了柯布西耶這位現代建筑界的巨匠,實際上也是自學出身的建筑家,通過文字敘述,我了解到他與老舊的體制相抗爭,從而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他的存在,讓我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崇拜。”
得益于對優秀歷史建筑的親身體驗,安藤忠雄從眾多的藝術流派中汲取了“無限的力量和靈感”,開創了一套”清水混凝土和自然元素詩意融合“的嶄新的建筑風格。
開創自己的建筑風格
受到柯布西耶建筑作品的啟發,光成為了安藤忠雄作品的重要元素。安藤忠雄認為,建筑的光,是具有顏色、溫度、質感和深度,并左右著人類精神的一種存在。
▲荒木經惟拍攝。光之教堂,光線通過十字架的鏤空灑進來,產生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
他對自然光精湛的運用,從被許多人奉為經典之作的住吉長屋的設計中就可見一斑。
住吉長屋是一座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建筑面積只有65坪,由三個相等的矩形體量組成。兩個封閉的體量由一個開放的院子空間隔開,庭院自然地處于建筑中間,為兩側的房間提供采光與通風,完美解決了因地形狹小而帶來的問題。
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能體會大自然的無窮變化,這種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設計理念,讓人嘆為觀止。
不管是讓他聲名鵲起的“住吉長屋”還是讓他享譽全球地的“風光水“教堂三部曲,在設計結構上,都簡明清晰,外墻均保留了安藤忠雄標志性的清水混凝土和幾何線條。
被問到為何對混凝土情有獨鐘?安藤忠雄說混凝土具有耐震、耐燃、耐久等特點,能夠充分反映出光線細微變化,雖然常用作打底材料,但其粗獷的質感能呈現混凝土凜冽的力量,形成了一種高度藝術的表現。
▲安藤忠雄和他的團隊成員
1995年,54歲的安藤忠雄獲得建筑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組委會認為他對建筑界最大的貢獻在于:創造性地融合了東方美學與西方建筑理論;提出“情感本位空間”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內在聯系。
組委會在頒獎詞中寫道:
“安藤的建筑,是空間和形式上由藝術組成的驚喜的集合。當人們穿越他的建筑物時,從來沒有一個可預見的時刻。他拒絕受制于慣例。創意是他的媒介,他對世界的個人看法是他靈感的來源。普利茲克建筑獎授予安藤忠雄不僅是由于完成的作品,也是為了將來的項目,這些項目一旦實現,肯定會進一步豐富建筑藝術。
珍貴的建筑創作手稿
安藤建筑事務所自1969年創立以來,一共設計創作了近150項國際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堪稱高產。
中國是安藤忠雄最重要的海外建筑創作地之一,他的作品出現在北京、上海、佛山、蘇州、杭州等城市,項目包括美術館、大劇院、書店以及酒店等。
▲和美術館
2020年落成的順德和美術館成為了許多建筑&藝術愛好者的打卡地,他的個人展覽場場爆滿。
2021年,安藤忠雄在深圳舉行了年度世界大展——安藤忠雄:光的容器。
展覽除了展出1200斤巨型青蘋果,ANDOBOX攝影作品與模型等,還有安藤忠雄珍貴的建筑創作手稿。
在創作中,安藤忠雄向來喜歡用速寫圖來記錄自己的設計構想。他說,手稿就像是建筑師的一座還未完成的建筑,是建筑師與自我及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手稿因此而擁有了生命力,因為其中充滿了建筑師深刻的內心斗爭,印證了建筑師復雜的心路歷程。
安藤忠雄的許多經典之作就是從手稿中誕生的,我們找了幾個案例和大家分享~▼
光之教堂
讓安藤忠雄享譽全球的作品。十字形分割的墻壁,使得無形的光線與實體的清水混凝土分產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呈現出光的十字架,仿佛靈魂在昏暗空間中被上帝的光感召。
(點擊藝術維C商城,藝術家導航,搜索安藤忠雄,即可收藏更多作品)
水之教堂
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可以整個開啟,教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周圍的白樺林,倒映在湖中的藍天白云......一年四季景致不同,是日本女孩們最向往的結婚地之一。
對了,梁靜茹《崇拜》的MV就是在這里取景的。▼
上海保利大院
上海地區標志性文化設施之一,也是國內首家擁有水景劇場的劇院。建筑與水、風、光等自然元素相結合,觀眾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觀。
(點擊藝術維C商城,藝術家導航,搜索安藤忠雄,即可收藏更多作品)
兵庫縣立美術館-青蘋果
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屬于成名之后的大型作品,仍然是典型的清水混凝土。融合了新神戶市的整體城市氣氛,內部空間對光與影的把控恰到好處。
81歲的安藤忠雄仍在創作的第一線,戰斗到極限。在他眼里,要打造人們能夠聚集,思考的場所。原先,從希臘時代到羅馬時代再到現代,建筑也好城市也好,就是人們聚集到一起進行交流的地方,打造可直接對話及心靈交流的場所。
手稿是藝術家創作最珍貴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作品的誕生就是從手稿開始。
著名藝術評論家朱青生認為, 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最真實最珍貴的部分都藏在手稿里。手稿不僅有學術價值,也有很高的文獻價值。這些手稿可以為藝術研究、文獻研究、藝術家研究提供素材。
也因此,藝術家手稿在拍賣時頻創天價。如2001年蘇富比就以840萬美元成交了米開朗基羅《哀悼的女人》的手稿 ,這個價格與當時古典大師油畫的成交價相差無幾。
▲ 米開朗基羅的手稿《哀悼的女人》
安藤忠雄作為當今建筑界的“頂流”,他的手稿早就受到市場和藏家的關注。
▲安藤忠雄建筑手稿的拍賣情況,有些高達102000元
以他的藝術成就和作品受歡迎的程度來看,必定會帶動其手稿價值的升溫。所以,如果你想收藏他的手稿,現在無疑是入手的好時機。
建筑手稿作品名∶《威尼斯海關大樓博物館》
材質:馬克筆 紙本
尺寸:23.3×17cm
海關大樓博物館位于威尼斯大運河和Giudecca 運河交匯處的一塊三角形土地上。場地內有一個長而矮的17世紀建筑,它的頂端是一個低矮的塔樓,上面有著代表財富的裝飾性綠色和金色風向標。這是威尼斯的前海關大樓,目的是將這座建筑改造成一個藝術博物館,委托安藤忠雄完成這個任務。
雖然對于改造一座意大利歷史建筑,日本建筑師并不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但安藤的解決方案結合了對現有建筑的完全尊重和他最熟悉的極簡主義。首先褪去幾個世紀以來的加建,在很大程度上恢復原始結構。在這棟建筑的深層平面的核心位置,一個純凈的混凝土的體量暗示著修復這座建筑的建筑師,并組織著周圍的空間。
建筑手稿作品名∶《21_21設計視界》
材質:紙本 綜合材料
尺寸:15x12cm(畫心)
建成于2007年的21_21Design Sight(設計視界)是安藤忠雄后期的作品,這座坐落于六本木的美術館,是日本首間設計美術館,結合安藤忠雄的妙筆,里應外合,成為設計迷去日本最不可錯過的美術館。
此項目最初由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帶領下的一個團隊提出,而安藤也參考了時裝大師三宅一生“A Piece of Cloth”概念,利用鐵板折紙技術,以一幅過長達54尺的鋼板制作出屈曲的頂蓋,仿如一塊布,在不同人身上,穿出不同感覺。
作品名:《兵庫縣立美術館》建筑手稿
材質:馬克筆 紙本
尺寸:19×12.5cm
兵庫縣立美術館是由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先生之手設計出來的。不單是作為展覽美術作品的場地而設計的,更是不同藝術方式相互融合的地方,雖然結構簡單明了,卻能感受到復雜多變的空間體驗。館內藏有7000件以上的藏品。最初收藏種類有近代雕刻、近代版畫、本地文化相關美術三類,后加入現代美術,成為四大類。美術館的風情因訪問時間和季節而不斷變化。甚至在館內迷路、或因復雜線路而感到不便的過程中都能尋找樂趣。
喜歡安藤忠雄的建筑手稿的C友,可以點擊了解更多及購買收藏!
想進一步了解安藤忠雄的創作手稿
歡迎聯系藝術維C藝術顧問小香蕉 ▼
(部分圖片源自于網絡)
關于安藤忠雄的往期文章
藝術維C,一家融自媒體、藝術策展、藝術銷售的新型藝術平臺。專注搭建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挖掘孵化具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培養新時代藏家,目前已擁有全網百萬精準高質量用戶,旗下藝術品均來自國內一線美院專家權威認證。
抖音 小紅書 微博 |C小姐藝術維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