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汽車陷入“降價換代割韭菜”輿論漩渦之時,其總裁沈亞楠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累計拋售100萬股股票,套現超9000萬元。
港交所網站顯示,理想汽車執行董事兼總裁沈亞楠先是在9月2日的時候以13.2221美元拋售40萬股,套現3661萬元;后又在9月6日的時候,以13.125美元拋售60萬股,套現了5451萬元。
也就是說,在短短5天的時間里,沈亞楠累計拋售100萬股,套現911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理想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已多次減持,自去年12月6日至今,沈亞楠累計減持了300萬股的理想汽車股票,持股比例由1.87%降至1.69%。
而除了沈亞楠頻繁減持之外,理想汽車最大的外部股東,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在今年3月,兩天內三次減持理想汽車港股股票,累計套現約3.1億元人民幣。
近20萬理想ONE車主被“拋棄”
據理想汽車官網顯示,沈亞楠自2015年11月起擔任理想汽車總裁,負責公司的整體戰略、業務發展、供應鏈管理以及銷售和營銷,在加入理想之前,沈亞楠曾擔任聯想副總裁,負責全球供應鏈運營。
據晚點報道,沈亞楠早期在理想負責供應鏈,后來逐漸涉及生產制造和銷售,目前沈亞楠負責的“用戶商業群組”涵蓋六個一級部門,包括制造、供應鏈、質量安全,以及銷售、充電網絡、售后和海外。
而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正是理想汽車負面風波愈演愈烈的時候,更是陷入“降價換代割韭菜”的輿論漩渦。
先是銷量突然出現“腰斬”,8月份,理想汽車交付4571輛理想ONE,這款曾經長期月銷破萬的明星車型,當月銷量同比下降51.6%,環比下降56%。
再是遭遇車主集體維權,9月1日,理想ONE即將升級換代停產、終端優惠2萬元促銷的消息一出,引起了不少已購車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全國各地大批消費者開始維權。
截至9月13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理想汽車的投訴量已達2153條,但近30天已回復的僅僅只有3條,已完成的更是只有1條,投訴直指理想汽車存在 " 虛假宣傳 "、" 銷售欺騙 "、" 故意隱瞞 " 等情況。
據中新經緯報道,針對理想ONE降價銷售且10月將停產一事,其曾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理想汽車客服,對方表示,“理想L8是理想ONE的替代品,換代完成后,理想ONE將不會再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ONE”是理想發布的第一款車型,自2019年4月亮相上海車展至今,三年多來,理想賣且只賣了這一款車,從數據來看,理想ONE多次實現了其創始人李想“月銷過萬”的小目標;蔚來的三款車加起來的銷量,都比不過一款理想ONE。
但就是理想這樣的一臺的“開山之作”,李想卻要停產它,而隨之一起被“拋棄”的,還有近20萬名理想ONE的車主。
被曝理想L8設計照搬L9
那么,理想為什么要停產“理想ONE”?
“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ONE了”,8月15日,李想在微博針對網友“一直在等L8”的評論做出了一句回復,當時,還有很多人評價“老板真性情”,“想哥真是啥都說啊”。
現在看來,這句話恐怕并非創始人的一時口快,更像是為了提前鋪墊,所特意埋下的伏筆。
日前,據中安在線報道,理想L8已在工信部完成申報,作為理想ONE的垂直換代車型,理想L8在外觀造型上幾乎照搬理想L9的設計,一時間很難分出誰是L8,誰是L9。
外觀方面,理想L8完全拋棄了理想ONE的大尺寸格柵設計,采用電動車風格的封閉式中網設計,但作為一款增程式車型,其為了保證進氣量,該車下進氣口的開口變得非常大,并且引入主動式進氣格柵。
此外,理想L8還采用分體式大燈,上方為貫穿式燈帶得以保留,大燈組位于左右兩側,與下方格柵連成一體,呈現凹字形。來到車尾,理想L8和理想L9出現了明顯變化,雖然配備與前臉呼應的貫穿式尾燈,但L8的牌照框從尾門移到了后保險杠位置,這也是兩款車型肉眼最容易辨別的地方。
降價2萬卻只賠3000元油卡?
據鹽財經引用知情人士話述報道,某些地方的4S店表示,今年7月和8月提車的車主會補貼3000元的加油卡以表示“人文關懷”,而相較于2萬元的價格下探以及停產所帶來的用戶權益損失,3000元的油卡顯然不足以彌補車主們受傷的心。
曾經叫囂著“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SUV”、“不怕庫里南”的理想,如今為何在用戶補償方面如此“摳門”?
這可能與理想其近年的慘淡業績有關,8月15日,理想汽車交了一份上市以來最難看的財報,今年二季度,營收增速首次跌破了100%,還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大規模虧損。
理想汽車二季度財報中,有些同比數據都非常漂亮,營收87.3億元,同比增長73.3%;總計交付28687輛理想ONE,同比增長63.2%。
可以看到,理想的車的確賣得不錯,但與此同時,它的經營虧損也在擴大,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從去年同期9.44億元的經營虧損擴大至13.92億元,同比虧損幅度增至172.2%。
半年交付了6萬輛理想 ONE,經營虧損近14億元,平均攤到每輛車上,理想汽車的單車平均虧損已超過了2.3萬元,而2021年同期這個每賣一輛車產生的虧損額“僅”有一萬多元。
看上去風光無限的理想,也出現了“車賣得越多,賠得越多”的狀況。
再被高瓴資本清倉拋售
二季度成為一個關鍵節點,理想汽車今年一季度凈虧損在1090萬元,到了今年二季度凈虧損抬升至至6.41億元,至此,市場預期的理想汽車盈虧平衡淪為“空想”。
如此“擺爛”的業績,由于新能源賽道屬于燒錢賽道,而且異常燒錢,大型資本的加持非常重要。
回到2020年7月理想汽車IPO之時,張磊執掌的高瓴資本認購了3333萬股ADS,占理想汽車IPO公開發行股份的35%,而就在當年年底,四季度末高瓴就已經清倉。
時隔一年之后,2021年四季度末高瓴資本再次抄底理想汽車股票,更將其增持至高瓴美股持倉組合的前十大標的行列,然而,資本是無情的,理想汽車再次被拋棄。
當市場以為高瓴資本重新認知理想汽車的價值之時,今年二季度末的美股數據再次“打臉”,高瓴資本選擇了直接清盤理想汽車,復盤不難發現,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的股價漲幅接近50%,最終這家私募金主選擇在高位賣出,之后市場很快得知理想汽車的“最差”業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