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Bridge is down。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白金漢宮當地時間9月8日晚,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中離世,享年96歲。
作為英國史上超長待機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自1952年繼位至今,已在位70年之久。
圖源:廣東日報
她曾宣誓:“我向大家宣布,我的一生(無論長短)將全心全意地為您服務。”而事實證明,她的確做到了!
在她去世的前兩天,她仍兢兢業業的堅守女王的職責,任命伊麗莎白·特拉斯為英國新任首相,為英國的未來指明方向。
從一個優雅高貴的公主,到令人尊敬的一國之主,伊麗莎白二世不僅見證了英國15位首相的交換更替,更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盛世與起伏,而她的離世,也意味著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結束。
英國15位首相 圖源網絡
回顧伊麗莎白二世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值得被人們津津樂道。
但今天J先生既不想頌揚她的豐功偉業,也不想訴說她的傳奇人生,而是給小伙伴們介紹一頂陪伴女王70年、見證她顛簸坎坷的女王之路的王冠:帝國王冠。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這頂王冠實際上是圣愛德華王冠的高仿品,但即便如此,它卻歷經4代君王,見證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與成就,在英國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榮耀,是英國王室第二頂用于加冕的王冠。
帝國王冠
帝國王冠流傳圖
關于這頂英國帝國王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
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駕崩,由于一生無子,維多利亞作為王位的順位繼承人繼承了王位。
維多利亞女王
此時的維多利亞才剛滿18歲,從政府到議會都沒有將這個剛剛成年、毫無經驗可談的小女孩放在眼里,甚至對她是否能夠管理好一個帝國,充滿了疑慮。
但維多利亞卻對此毫不在意,她鎮定自若,處事不驚,做起事來如同一位年長的女王般干脆利落、雷厲風行,展現出了女王應有的強硬風范。
1838年,6月28日,維多利亞女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典禮
按照英國慣例,國王/女王登基時,需要佩戴象征君主光輝與榮耀的圣愛德華王冠。
(相關閱讀:流傳362年,歷經6代君王,英王室加冕專用王冠,居然是個山寨品?)
圣愛德華王冠
但自1689年起,由于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在國會的支持下繼位,王權日漸衰落,在長達140多年的時間里,這頂王冠漸漸的消失在了加冕典禮之上。
雖然,維多利亞女王想要重新啟用這頂象征君權的“英國王室第一王冠”,但由于它重達4.4斤,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根本無法承受其重,只好放棄。
加冕套裝
1838年,維多利亞女王委托王室御用珠寶商Lung Dell&Bridge以圣愛德華王冠為藍本,重新鑄造了一頂新的加冕王冠:英國帝國王冠。
左:圣愛德華王冠 右:帝國王冠
你可別小看這頂圣愛德華王冠的高仿品,它不僅匯集了英國王室眾多名貴珍寶,地位更是僅次于圣愛德華王冠,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第二頂用于加冕典禮的王冠。
加冕專用
這頂王冠的重量只有圣愛德華王冠的一半,為1.06公斤,高31.5cm,由金、銀、鉑金鑄造而成,王冠上共鑲嵌了2868 顆鉆石、273 顆珍珠、17 枚藍寶石、11 顆祖母綠以及5枚紅寶石。
帝國王冠
皇冠的主體結構延用了英國傳統的圓形底座,上方兩道拱廊,拱廊的交匯處懸掛有四枚卵形珍珠,這些珍珠原屬于瑪麗一世。
四枚卵形珍珠
在拱廊的上方托舉著一枚鑲嵌正方形十字花鏤空裝飾的寶球,寶球象征君權,十字架的正中間則鑲嵌著圣愛德華藍寶石。
這枚藍寶石重達330克拉,曾屬于11世紀英格蘭君主圣·愛德華,有超過1000年的歷史,是英國皇家珠寶中歷史最悠久的寶石之一。
維多利亞女王將這枚意義非凡的寶石放在王冠的C位,寓意權力的至高無上。
圣愛德華藍寶石
圓形底座以頂級貂毛環繞一圈,底座上方鑲嵌了4枚正方形十字花鏤空鉆石雕飾和4朵鉆石鳶尾花作為裝飾。
正中間的十字花雕飾上,鑲嵌的則是大名鼎鼎的“黑王子”紅寶石。
“黑王子”紅寶石
這塊寶石的歷史要追溯到十四世紀,來自卡斯提爾王國的勝利者Don Pedro從格林納達王國的國庫里奪取了這塊寶石,并把這塊“紅寶石”獻給了威爾士親王愛德華(“黑王子”),來報答他在西班牙北部納赫拉之戰中提供的幫助。
“黑王子”紅寶石
此后,這顆寶石中途雖然歷經輾轉,但最終還是留在了英國王室手中。英國歷屆君主都非常珍愛這顆寶石,1838年它被鑲在英國帝國王冠上。
戲劇性的是:這顆重約170ct的“黑王子紅寶石”(Black Prince's Ruby),直到近代才鑒定出是紅色尖晶石,可謂是鬧了一個大烏龍。
在“黑王子紅寶石”的下方,還鑲嵌有一枚重達104克拉的斯圖亞特藍寶石。
這顆寶石曾先后輾轉于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三世、蘇格蘭大衛二世等多位君王之手,1688年光榮革命時,它隨詹姆斯二世一起流亡法國,直到130年后才回歸英國王室,被鑲嵌于帝國王冠之上。
斯圖亞特藍寶石
但即便這頂王冠被眾多珍寶所圍繞,被英國王室視為國寶般的存在,它也難逃被毀壞的命運。
1845年,維多利亞女王在參加英國議會開幕典禮時,由于阿蓋爾公爵的失誤,帝國王冠竟然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外形嚴重受損。
1901年1月22日,在位時間長達64年的維多利亞女王離世,61歲的愛德華七世仍選擇佩戴這頂受損的帝國王冠繼承王位。
愛德華七世與亞歷山德拉王后
1905年,在南非的普利米爾礦場中,發現了一枚重量高達3106克拉的天然鉆石,1907年,南非德蘭士瓦地方政府將這粒巨鉆贈送給了英王愛德華七世。
南非庫里南鉆石礦
愛德華七世將這顆巨鉆送到了荷蘭阿舍爾公司進行切割,最后,這枚鉆石被分割成9顆大鉆石和96顆小鉆石。
9顆大鉆石
其中一枚重達317.4克拉的庫里南2號,在愛德華七世的旨意下,鑲嵌于“黑王子”紅寶石的下方,取代了斯圖亞特藍寶石原本的位置。
帝國王冠
1910年,在位僅9年的愛德華七世因病離世,次子喬治五世繼承王位。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了安撫民心,喬治五世并沒有選擇其父佩戴的帝國王冠進行加冕,而是對意義非凡的圣愛德華王冠進行翻新,重新恢復了這頂王冠的榮耀與地位。
自此,圣愛德華王冠便同帝國王冠一同出現在之后繼位的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之上。
左:喬治六世 右:伊麗莎白二世
1937年,喬治六世加冕時,珠寶商 Garrard對帝國王冠進行了修復,并將被取下的斯圖亞特藍寶石鑲嵌在了帝國王冠的背面。
斯圖亞特藍寶石被鑲嵌在背面
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時,再一次對帝國王冠的頭圍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使其與女王的頭圍更為匹配。
伊麗莎白二世
但即便如此,伊麗莎白二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關于加冕典禮的采訪時,曾吐槽:“即使已經改小了,但對于我來說還是很大”、“不能低頭讀稿,一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由于這頂王冠過于珍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只在每年的英國國會開幕大典進行佩戴,平時都要存放在守衛森嚴的倫敦塔之中。
伊麗莎白二世參加歷年國會照片
直到2019年,93歲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因年事已高,雖然全程未佩戴帝國王冠,但卻將它擺在座位的一旁,作為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2019年伊麗莎白二世參加國會
J先生說:
雖然帝國王冠只是圣愛德華王冠的高仿品,但自誕生之初,它便被賦予了與圣愛德華王冠同等重要的地位與職責,歷經4代傳承,見證了英國王室上百年的光輝榮辱,成為了英王室中最為珍貴的存在。
雖然,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已經離世,但這頂王冠卻承載著她一生的光輝與榮耀,見證了她那偉大不平凡的一生。
猜猜看,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下一任繼承者查爾斯王子在加冕時,會選擇佩戴哪一頂王冠呢?歡迎留言分享~
注:本文部分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