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河流是個有生命的東西。
地球上有無數條河流,有的承擔著哺育文明的重任、有的承載子孫歷代的信仰……但在萬千河流里稱得上“超級工程”的,中國的京杭大運河必須榜上有名。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從春秋時期吳國開鑿邗溝開始,于隋煬帝時代完成貫通,在元朝后定型。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約1790公里,京杭大運河在中國這張偌大的版圖中連結起南北兩方,在2500多年里肩負著輸供、排澇、生態、航運等職責。
我曾經幻想過古代文人騷客的出行,從北至南,每到一個秀美之處便停駐下來品美食、覽風情,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這次,我駕駛創維HT-i從北京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測評創維HT-i 1267KM的綜合續航里程,看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究竟能跑多少公里!
用兩天時間,感受這條穿越千年的運河之美。
01.
運河北端的颯爽
北京,是中國版圖上的咽喉部位,也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別說是大運河上的重鎮,稱之為整個中國的代表名片也不為過。
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讓這座城市的地圖里添上了各具特色的宮殿園林、寺廟胡同,處處散發著皇家專屬的古典氣息,但要找尋地道的京味兒美食,還得在各個胡同巷子里穿梭。
早起一碗豆汁兒,是每個老北京的早餐標配,盡管讓外地人望而卻步,但你不得不承認,這款神秘的飲品,一碗就足以讓你細品人生的百般滋味。
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恭王府……這些“老北京味兒”的景點早已在我們心中耳熟能詳,但北京的魅力可不僅于此。
作為京杭大運河的最北點,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成為了我們此次旅途的起點。
在北京,多的是重情義的“老炮兒”;在天津,熱情豪爽、知足常樂是百姓們的寫照。
明朝朱元璋駕崩后,其子朱棣率兵渡河南下奪取政權,于此設衛賜名“天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后來因漕運和商貿的繁榮,天津人口規模越來越大,可以說天津是一座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的城市。
提起天津,那句“狗不理包子”應該是每個中國人刻在DNA深處的記憶吧,當年慈禧太后的一句稱贊“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讓這道美食小吃聲名遠揚。
盡管這家百年老字號企業在去年已經注銷,但在天津的早晨來上一籠包子依然是許多人的第一選擇。
五大道在歷史上本是片名不見經傳的低洼地,在被劃分為英租界后逐漸繁榮起來,匯集了幾百座英法德意西班牙等國的歷史建筑。
得益于天津離北京的距離之近,在滿清政府被推翻后,原來上流社會的各路貴族明星、商賈妻妾慢慢聚集到這里,你不知道走在五大道上的隨意一抬頭,眼前這座建筑就是哪位名人故居,或是某個達官貴人金屋藏嬌之所。
如果建筑會講話,這個街區一定有太多的中國近代歷史屈辱、有無數或成功或未遂的密謀計劃、有或感人或無奈的愛情故事要講。
知道天津人豪爽,但沒想到連餐廳上菜都這么實誠!
走進一家老字號天津菜,點完菜端上來的一瞬間我都驚了,這份量大得讓我懷疑自己魂穿到了東北。
經典天津菜八珍豆腐果然名不虛傳,山珍海味齊聚一盤;鍋塌里脊雞蛋里裹了滿滿的肉,妥妥的下飯神器;回味無窮的大排骨絕對是肉食愛好者的天堂,只恨自己為什么沒有無限量的胃。
作為全國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天津之眼坐落在當年朱棣率領千軍萬馬渡河的永樂橋上,周邊有現代高樓林立、有傳統古院鼓樓,還有充滿異域特色的外國風情區,融合了天津這座城市古往今來的文化交流碰撞。
夜景下,雖不見當年千帆競渡、舟輯縱橫的場景,仍能看到摩天輪下來往現代游艇穿梭的流轉光影。
河北滄州
繼續南下,到達京杭大運河流經里程最長的城市——河北滄州。
河北菜名氣不大,實際上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只因不強調麻、辣、酸等強烈刺激的味道,又不像粵菜那樣多罕見食材,才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不高,但其咸鮮的滋味同樣讓人不由得感嘆一句“真香”!
山東濟南
路途繼續,在創維HT-i結合純電和燃油車駕駛優勢的四大驅動模式加持下,我們到達山東濟南境內。
雖然大運河沒有直接流經濟南,但對齊魯文化之地來說,大運河仍是個影響深遠的文化載體。
自古以來,山東就是塊物產豐富、有魚鹽之利的寶地,再加上坐擁孔孟之鄉,深受儒家文化滋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了魯菜的氣質。
作為曾經名震江湖的“八大菜系”之王,魯菜這幾年在互聯網上的知名度似乎有點不如川菜、湘菜這類濃重熱烈口味的菜品,也可能是因為其烹飪難度之高,沒有真功夫的廚師一般不敢嘗試。
盡管只能見到濟南的夜幕景象,但這大運河上的齊魯風韻,在魯菜背后深厚的中華飲食底蘊里便可見一斑。
02.
來自南方的風情
北方是古代政治權利的中心,那南方自然就成了北方人對“世外桃源”的向往,而到達這個煙雨的江南,往往需要通過京杭大運河來實現。
江蘇宿遷
江蘇宿遷,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北依駱馬湖、南擁洪澤湖,京杭大運河在其中穿流而過,造就了宿遷南北文化交融的水鄉氣質。
行程挑戰的第二天,我們從宿遷東關口出發,這是明清時期京杭運河宿關所在地,四個大字“紫氣東來”橫書在高大門樓上,當年的來往船只就是在此接受檢查、收繳關稅。
江蘇揚州
人在舒適放松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飛快,三個多小時在創維HT-i里一晃而過,我們抵達了大運河的原點之城——揚州,大運河的最早河段邗溝就是在揚州開挖的。
揚州在近兩千年的時間里都是江南地帶的繁華中心,這份輝煌逐漸隱匿成了街頭巷尾餐館里的煙火氣。
作為淮揚菜的代表地區,揚州炒飯可不是揚州唯一的美食,傳統的淮揚菜口味平和清鮮卻絕不寡淡,一道紅燒獅子頭就能令人對其贊不絕口。
“春有刀鱭,夏有鮰鰣,秋有蟹鴨,冬有野蔬”,追求食材本味、根據時令而作是淮揚菜的特色,也是成為開國第一宴席的基準。
03.
南北大穿越
終于,我們抵達杭州,這場為期兩天跨越中國、跨越歷史的旅程落下帷幕。
剛開始我還擔心這個挑戰能否成功,畢竟對于一輛新能源車來說,在中途不補能的情況下從北京開到杭州并不是個輕松的事,但創維HT-i的表現讓我的擔心略顯多余。
沿著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出發到杭州,一路途徑天津、滄州、聊城、徐州、淮安、揚州、蘇州共九個城市,創維HT-i在滿電滿油并且中途不補能的情況下,比官方綜合續航數據1267km還多跑了一段距離,足見創維HT-I車超級強大的續航能力。
以前提起新能源車,不管品牌再怎么保證,心里還是會擔心它的續航能力,但這場征駕大運河的旅程挑戰讓我看到,這個問題在創維HT-i身上不需要擔心,它完全可以成為自駕旅行中最有力的支撐。
一條河,數座城,相生相成;
一輛車,數千里,行盡南北。
和常規的旅行相比,這兩天更像是一場闖入歷史的沉浸式游戲,表面上沿京杭大運河穿越南北近1800公里,實際上走過的卻是中國2500余年的歷程。
對于整個中華民族來說,京杭大運河的傳奇并不是什么偶然,它代表著古代水利工程的頂尖水平,是華夏大地蓬勃發展的必然選擇。
如今重走這一趟,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為了用現代科技向古代文明致敬,因為關于這條千年之河的傳奇仍在繼續,只不過這次續寫的畫筆,已經接力來到你我的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