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收到讀者來信,她在看完我29歲生日的a cup of tea之后,決定去念PhD。
我也因此受到鼓舞,更想要持續分享我的真實經歷,自我探索和個人成長。將自己當成方法,一部供大家參考的真人紀錄片。
謹以此篇記錄去年的低谷,以及走出低谷的方法和感悟。
今年的閉店潮中,有我認識的一家大店,從往年上千萬利潤,下滑至個位數。面對這樣的落差,作為創業者,很難說沒有一絲挫敗。
事業上的低谷,我也剛經歷完。
去年底決定關停品牌,其實業績并沒有隨市場下滑,當時在我看來卻是沒有增長,自我批判做得稀巴爛,太多的負面情緒,讓我在一個惡性循環里陷了好久。
因為單一事件帶來的挫敗感,從腦袋里蔓延開來,總有止不住的雜念嗡嗡作響。
整宿的失眠,帶來生理上的疲憊,導致認知能力持續下降。平時清澈的腦袋,能給自己許多鼓勵,此刻卻只剩批判。
就這樣,焦慮一輪一輪螺旋上升,循環不停。一鼓作氣,干脆停下來休整。到今年三月,情緒才開始緩慢上揚,冬夜漸暖。
30歲經歷裸辭,創業,退休,在大家眼里,我可能是心眼挺大的一個女生。但這一次的人生低谷教會我,再強大的人,也會經歷更強大的痛苦,這是一往無前的代價。
人對抗痛苦的能力,需要反復習練。
而情緒在這個過程中,不影響任何事,卻影響著所有事。
為什么這么說,我完全是有立場的。
一向理性的我,當時自己再也好不了了。極端情緒,阻斷了我一貫的理性思考。一切的不好被過度放大,正向的,美好的,我卻視而不見。
后來我才意識到,當時的自己,情緒失控了。
對我們這類理性的人來說,情緒失控不非得以歇斯底里的方式呈現,也可以是一個成年人,體面偽裝底下的荒草叢生。
但當半年多過去,那些壞的,更壞的,最壞的,統統沒有發生,生活仍在繼續甚至比之前還要上揚的時候。我意識到了,自己應對情緒的能力,還能精進些。
定期觀察和復盤,都很重要。
前幾天準備封控和Sean到超市里采購。買了一張冰雪奇緣的貼紙,開心了好幾天。
不是那種興奮的峰值,而是一種細小,流長,浸潤的愉悅。
這才是原生的我。我太了解自己了,給自己立下理性浪漫主義者的tag,就是因為理性狀態下的我,感知浪漫的能力極強。
平和喜悅,不驕不躁,是我最喜歡的狀態。
情緒卻將我的注意力收窄,讓我只看到問題本身,卻無法跳出來看到問題的解法。
這一年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如何更好覺察—接納我的情緒,并用行動來調節她。
是的,情緒調節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掌握的一項技能,我們處理情緒的能力就藏在大腦里。而大腦,是可塑的(plasticity),我們可以通過練習,使他變得更強。
我開始貫徹一種叫正念(mindfulness)的生活方式,到我的「心理健身房」去訓練情緒調節能力。
這個心理健身房,就是暫停實驗室,我在今年7月初參加了他們「情緒EBP」行動的基礎版——「21天正念書寫行動營」。
其實當時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過去兩年,我一直對正念相關的活動保持著高度的興趣。
而且暫停實驗室挑選的訓練工具,都源自正統科學的療法,比如認知行為療法,接納承諾療法,正念認知療法等。
可能大多數人會覺得陌生,但我接觸得比較早,它們屬于臨床心理學一線應用的干預技術,對提升情緒調節能力,有著實打實的幫助。
但正如暫停實驗室相信的,我們需要的不是學習,是練習;不是掌握空洞的概念,是掌握實在的技能。他們以堅實的原理為基礎,系統地設計了一套,適合我們普通人練習的計劃,實在是好。
為期25天,開頭結尾都有測評,中間21天的練習,3天自由休息時間。在參營的21天里,我全程投入,深深受益。
和大家分享我在練習中的幾篇可愛日記。
應該是喝醉了特別多的typo hhh
是的,沒寫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我最喜歡每日書寫這一環。
在書寫中,我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那么快以及輕易地,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在7月9日,我寫道:
原來「心情很差」,可以被「喜歡的香水味」消解。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負面情緒從誕生到拆解的過程,我們常用time will heal來解釋。
但我們為什么不下意識地去記錄、觀察和分析,她是怎么被一步步消解的呢?被「好聞的香水」消解看似是隨機感性的,其實本質是我們大腦的理性處理。
她在覺察—接納—行動,那我就應該重復這一環。
所以為什么說我最喜歡書寫,因為我得以在這一過程中沉浸思考,整理思緒,一遍又一遍復盤自己的感受,感受著感受本身。現在為了在更慢地書寫節奏中,將一切感官放大,我開始返祖般地用手寫記錄。
暫停一下,去回頭觀望是重要的。
一開始被暫停實驗室打動,就是「暫停」二字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我注意到了平日里的焦慮,會讓人的注意力不自覺變得狹窄分散,對自我的覺知變得很低,現在我非常刻意地讓自己定期暫停,延長閱讀時間,延長書寫時間,延長思考時間,減少一不留神就快速溜走的碎片化時間。
我要將時間收集起來,集中高效地統籌。學習的時間必須是連續高效的,碎片化時間只用來做無關緊要的事情。
有點兒回到小時候的意思,生活得既簡單又重要。
這一兩個月下來,專注的能力明顯提升。其實成年人大多數的能力都能像這樣通過練習提升,只是我們缺少這樣的系統,也沒有「暫停一下」的空間。
也因此,我組織了9月的閱讀群,我知道養成一個習慣最好的方法是重復。10個群2000人,管理起來是很費勁的。但一想到這里的價值,又咬咬牙做了。
暫停實驗室的訓練營,也有這樣的社群。每一期的學員,在里面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收獲,有群主理隨時在線解惑。你會感嘆,原來有這么多的同類,和你一樣遇此困境。
這樣集體的重復,相當有效。
我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播放行動營的音頻。我真的將訓練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來執行,在堅持這一習慣21天之后,我重拾專注的能力,也重新喚活了自己閱讀和學習的能力,真好。
專注在自身,是摒除外界干擾最核心的一項能力,為什么我一直在提及。
專注力的缺失,本質是失去對生活秩序的把控。我們誰都不想一回神,發現自己已經無意識地刷了一小時的手機,想做的事情卻一件也沒落實。
當這種情況反復在生活中發生,每一次回過神來,都發現自己「一事無成」,有負面情緒也是正常的。
專注力的缺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在開始暫停實驗室的行動營之前,我也同樣沒辦法完全控制好刷手機的時間,只好極端地不刷。
本質上,這是我們沒有對自身時刻保持覺察。
自我覺察,是所有事情質變的開端。
你還可以說是自我審視,自我探索,自我深挖,whatever you name it
是我過去一想到自己的尷尬畫面,就止不住抖一激靈,摳出三室一廳。也是現在沉迷的功課,我喜歡去深刻地認識自己,好的和壞的。
你必須直視自己的無知,有限,狂妄,平庸,虛榮,貪婪,因為一旦你想變得更好,這些將會成為你的繩索。
20多歲的我是很狂的,到了30,變得平和隨性。我不想躲避自己的過去,因為我不認為在沒有經歷過狂的尷尬,不安,焦躁,我能在后來,準確地摸到他的對立面,準確地去成為理解中更好的自己。
從19年的心理咨詢初體驗,到22年的暫停實驗室,我從28歲開始系統地關注身心健康,花了三年時間,自認剛過及格線。
別覺得這很久,據研究表明,在美國,人們平均要忍受這些痛苦11年,才決定最終尋求專業心理服務,在中國,這個數字還會更久一些。
很慶幸自己在至暗時刻,沒有這么高的忍耐度。也慶幸自己總是用行動,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從一次次失敗的冥想,瘋狂走神,瘋狂自我批判,到慢慢領悟接納自己,不帶批判地覺察,淡定專注地做該做的事情,控制大腦的能力,緩慢地從無到有建立。
這個過程關鍵是要屢戰屢敗永不放棄。
接下來,我鼓勵所有人,是literally所有人,加入到暫停實驗室的「情緒EBP行動」中。作為大家的大師姐,有幾點感悟想寫在前面。
1 這項訓練適合所有人
從暫停實驗室自己統計的數據上看,70%的參與者處于中輕度困擾,20%處于重度困擾,10%當前健康有活力。處于不同困擾水平的朋友,在完成一期訓練之后。80%都有明顯的改善。
我每一次在情緒低谷的時候,才有向外界尋求幫助的drive,大家應該也一樣。
但7月初的這期正念行動營,是這么多場活動里,我個人收獲最大的。原因是我情緒穩定,狀態良好,我有能力去體悟訓練中的細節。
平時學習能力杠杠的人,一到焦慮的時候卻什么都學不進去,這實在是太正常了。所以大師姐鼓勵所有人,從現在開始加入到行動營來。
我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會這么推薦,當然是因為暫停實驗室的這款「情緒EBP」是一次付費,終身習練的,所有資料可永久查看,也支持無線次復訓。
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有情緒困擾,沖著海量的參考文獻和各類拓展資料去,這個價格也值回票價了。我當時的心情就是這樣,學多點關于心理健康的知識,任何時候都不是壞事。
2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這叫接納。
為什么要設計一次付費終身習練,因為暫停實驗室知道堅持的意義。
你一定會在課程中遇到新的挑戰。比如,什么叫不批判自己?什么叫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一開始你總會和我一樣,忍不住批判,也很容易跑神。
這項能力我幾乎花了兩年才掌握,所以這點練習設計我非常喜歡,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長期主義。
每個月都有一次開營,只要和我一樣,愿意每天拿出15-30分鐘來投入,一次有一次的收獲。
我同時非常喜歡這種自助的方式,成年人的問題,最終總是得自己來解決的。但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you are not alone,每一期都有交流群,這個群是永久的,你永遠可以在里面分享,交流,解惑。
3 管理情緒的能力,只要堅持就有改善。
這款產品對情緒困擾的改善率高達80%,是一款evidence-based practice,產品的設計,是基于嚴謹的調研,標準化流程和效果驗證去做的。科學家團隊還持續跟蹤數據,迭代產品。
這一過程,也少不了我們作為參與者的全程投入和反饋。
學習和練習一項新技能,對我來說通常不是難事。
但我在三年前開始心理咨詢的時候,也一度非常沮喪,為什么很多道理我聽得進去,卻無法應用?
后來我意識到,和學習一項具體的技能不同,情緒是抽象的,突發的,陰魂不散的,從小課本里沒有這樣的概念,要建立這樣的知識框架,是需要時間的。
而且我們都工作了,又不是全日制小學生,壓力焦慮的濃度每天都在疊加。應對情緒的能力,也同樣需要上升到一定濃度,你才能感覺到它在奏效。
而生活殘酷的地方在于,她不會因為你毫無準備,就乖巧地先等你成長。
30生日的一刻,其實我已感到十分幸福,我幾乎擁有了一切我想要的。也就在我覺得一切都很完美的時候,生活給了我當頭一棒。
這大概也是7月初,明明已在情緒高點,還保持謙卑沉浸式參與行動營的原因吧。我覺得領悟生命這件事情,是值得一直去做的。
19年的心理咨詢,2200一小時,是暫停實驗室這款「情緒EBP」產品定價的4倍。
知道我有過心理咨詢的經歷,很多人都來問過我渠道。三年沒有推廣的理由,正是覺得這個費用常人難以承受。解決心理問題是漫長而緩慢的,經濟上的壓力,完全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今年用到暫停實驗室這款產品,第一時間其實想分享給那些這么多年來,一直通過私信與我訴說著情緒困擾的你們。你們需要的不是雞湯,是堅持重復訓練自己的大腦,這確實不是一件易事,大腦就像小孩子,喜歡被哄著。
但我相信習慣能被養成,對于情緒,理性比感性是更不錯的解法。
暫停實驗室這套系統科學有效,上線2年多,已累計幫助近5w人。
掃以上海報二維碼,領取我們ckverymuch讀者的50元優惠券,成人到手價¥648,學生再優惠100元到手¥548,里面都含有¥100的獎勵金,完成練習后可以返還,是可以提現的。
有擔心堅持的問題朋友記住,先完成再完美。練一天有練一天的感受,重復練又會有重復練的感受,就如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人生里處處有驚喜。
我建議大家和我一樣,在家練習,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點,抽出15-30分鐘的「正念+書寫」,完整參加一個21天的周期后,80%的人會獲得顯著改善,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所以我才重復三次。
暫停實驗室的「情緒EBP」每個月開放一次,這次是9月12日,下周一開始,報名截止時間到9月10日周六晚24:00
處于急性心理障礙發作期的小伙伴,建議先到三甲醫院遵醫囑好好治療,獲得醫生知情的前提下,行動營可以配合治療。
希望暫停實驗室和你們的大師姐,有給到大家行動起來的動力。
今日作者
推的就是我用的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