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是可以說是一篇重要的戰略分析,諸葛亮為劉備謀劃,謀取天下、復興漢室,是劉備集團謀取天下的重要戰略。
其中重要的核心是先取得荊州、再取益州和漢中,208年赤壁之戰后劉備奪取了荊南四郡開始不斷擴張,到219年奪取漢中為止,劉備奪取了整個益州和漢中,以及荊西南三郡(劉備自奪取荊州四郡勢力大增,但進入益州的南郡卻被周瑜所取,周瑜的策略是把握入川的南郡,奪取益州進而進軍關中,外結馬超、韓遂進而和曹操逐鹿中原一統天下,可惜周瑜入川途中病逝 ,孫權方面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遇,魯肅是孫劉聯盟的支持者主張把南郡借給劉備用來阻擋曹操,分擔東吳的壓力。因而南郡借給了劉備,劉備因而獲取了入川的渠道。
211年劉備趁著曹操平定后方馬超、韓遂進入益州,此后曹操戰略重心在江東,曹操212年平定馬超,在213年曹操進攻孫權,因而劉備得以在214年奪取西川,孫權此時提劉備分擔壓力,但孫權的心境在發生變化,孫權在赤壁之戰的重心在于奪取徐州。
對東吳來說守江必守淮,因為東吳的主要人口都在長江流域,和曹操對峙于長江流域,將極大的損耗東吳的國力,不利于東吳的人口和國力的增長。
三國人口分布圖
有了江淮地區相當于擁有了緩沖地帶,有利于長江流域人口經濟的發展,對東吳奪取來說奪取淮河流域勢在必行。
但213年曹操南下征討孫權,孫權和曹操互有損耗,而劉備卻奪取了西川11郡,自己為劉備頂住了壓力,卻一無所得。
劉備的實力卻擴張到擁有蜀地和大半個荊州。
自己卻一無所得,因而孫權派諸葛瑾去索要荊州,劉備卻說奪了涼州再取得荊州,215年孫權憤而派呂蒙去奪取了荊州三個郡,劉備也急忙準備從川蜀趕往荊州,但此時曹操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了漢中地區,劉備為了漢中的安全,派人和孫權談判,魯肅是孫劉聯盟的倡導者,因而孫、劉平分荊州)
劉備此后戰略重心放在漢中,和曹操激戰漢中,處在荊州的關羽為了分散曹操的力量,北伐中原,孫權也為了奪取徐州攻打合肥,曹操陷入了三線作戰,曹操也發生內亂,但是孫權能力有限,十萬兵馬被張遼八千人打的大敗,自己差點被活捉,反觀劉備這邊兵威正盛,219年劉備徹底奪取了漢中,曹操來到怕關中有失,和劉備對峙在關中,關羽此時北伐中原,兵威威震華夏,圍困襄陽城,關羽擒獲于禁的大軍,南陽郡和洛陽也發生了叛亂響應關羽北伐,關羽很快就要兵臨許都(天子所在地)。
但最終因為呂蒙偷襲,使得關羽兩線作戰,荊州大后方失守,使得軍心渙散,最終敗走麥城,劉備因為喪失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地盤,損失慘重,關羽北伐為什么失敗呢
首先是戰略規劃的問題,重益州而輕荊州
關羽北伐的目的在于,分散曹操對劉備集團西線的注意力,緩解劉備在漢中的壓力。
其次就是實現諸葛亮隆中對中的規劃,打通荊州通往洛陽的門戶襄樊。
從隆中對來看,跨有荊、益二州后分治,劉備出于秦川,命以上將將荊州之軍進攻宛城和洛陽,重心放在益州的原因在于效仿漢高祖劉邦,劉邦當時就被項羽封在巴蜀和漢中,在韓信幫助下還定三秦(關中)進而和項羽爭天下,劉備奪取漢中后,重心放在益州,而把荊州交給了關羽,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成為了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把益州和荊州割裂為了兩個獨立軍區,關羽掌握荊州軍區的大權。
從兵地理上看,隆中對中看似連接的荊、益兩州,實際卻是完全孤立的。荊州和益州僅靠水路和沿江的山路連接,交通極為不便。
益州核心在四川盆地,而荊州的核心在兩湖平原,劉備的兩塊地盤處于割裂中,只有長江和四川盆地連接,劉備當初奪取了荊南四郡,但沒有南郡的三峽入蜀,兩方勢力由于地理的割裂無法有利的統一在一起,由此造成關羽三萬北伐孤軍對抗曹操,劉備無法提供有力的支援。
再者來說劉邦占據巴蜀奪取天下,是因為項羽分封18路諸侯,天下是割據的。
劉邦趁著項羽深陷齊國的叛亂,進攻了分裂的關中地區,關中孤立無援,因而劉邦可以占據關中進而逐鹿中原。
劉備面對的是一個統一的北方,劉備進軍關中,曹操則可以從華北平原兵馬錢糧和劉備拼消耗,劉備最后也因兵馬糧草不濟回到了蜀地,關羽則處于了孤軍奮戰,曹操馬上調動了七八萬兵馬,造成了關羽北伐的失敗。
二、過度信賴孫劉聯盟
兩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由于曹操的外部壓力,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打成了聯盟共抗曹操,但隨著赤壁之戰,孫劉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你就是荊州的歸屬問題,周瑜向北攻下了半個南郡,獲取了進入益州的通道,劉備獲取了貧弱的南方四郡,荊州的精華部分在于江夏郡、南郡和南陽郡,劉備無法獲得南郡就失去了進入川蜀的通道,而周瑜則是想要奪取川蜀問鼎中原,魯肅的榻上策也是奪取荊州后進而控制長江流域問鼎天下,但是隨著周瑜去世和曹操的壓力,魯肅主張分散曹操的壓力把南郡借給劉備,希望劉備獲得南郡后北伐中原。
劉備則希望東吳把重心放在謀取徐州上,雙方因曹操暫時維系了聯盟,但隨著劉備獲取了益州,雙方實力發生了變化,孫權數次謀取徐州失敗,進而增加了對荊州的渴望,因為荊州是長江的中游,是東吳的門戶,奪取荊州可保證東吳西線的安全,進而向劉備索取荊州,而劉備卻認為曹操是共同的敵人孫權不會發兵荊州,結果沒想到東吳攻取了三個郡,劉備因曹操在漢中,不能和曹操兩線作戰和東吳以湘江為界平分荊州,劉備認為東吳得到了好處不可能在和自己為敵了。
但他沒有認識到孫權的能力,孫權趁著曹操和劉備相持漢中時,攻打合肥結果失敗,自己圖謀徐州無望,而劉備卻奪取了漢中戰勝了曹操,自己北進一再受挫,關羽三萬北伐擒于禁滅龐德獲得了大量的士兵震動華夏,自己卻一無所得,因而極度心起想要獲得整個荊州,此時荊西三郡空虛,曹操又準備和孫權聯合,劉備此時卻過度相信孫劉聯盟,關羽又輕視孫權,認為孫權不敢攻打自己,最終造成了劉備的失敗,如果孫劉聯盟再堅固一點,再熬一年曹操去世,這將是天大的轉機,孫劉將會獲得天大的利益,而因孫權對荊州的謀取造成了兩家內戰,措施了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