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和日本實現邦交正常化50周年。 8月31日,由中國浙江音樂學院、日本一般社團法人絲綢之路藝術協會共同主辦的《西域·東瀛 傳承·超越——守護莫高窟家族的故事》展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開展。
65年前常書鴻、李承仙將《中國敦煌藝術展》帶到日本,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批推進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今年也是常書鴻先生誕辰118周年、李承仙先生誕辰98周年。1936年,常書鴻先生從巴黎回到中國,來到敦煌。從那時起,常家三代人從西域到東瀛,從中國到一帶一路,為中國文化藝術的保護研究、弘揚傳承和敦煌藝術與國際文化交流事業做出了貢獻。
本次展覽,展出了浙江音樂學院建筑師的30幅作品、年輕音樂家的34件視覺藝術作品,以及常家三代人的作品和常家守護莫高窟的家族故事。其中,常氏家族作品包括常書鴻《絲綢之路飛天》、《敦煌奏樂四飛天》、《敦煌鹿王本生故事——馬車》、《敦煌九色鹿故事長卷》,常書鴻、李承仙、常嘉煌《珠穆朗瑪峰》,李承仙、常嘉煌《敦煌當代石窟海外遺寶窟〈藥師菩薩〉》,常嘉煌《敦煌大佛殿清風》、《奧運之韻》、《我們的星球——綠色發展之路》等等。
本次展覽展廳設在日中友好會館,意在面向各國駐日文化交流機構、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團體駐東京機構、日本藝術大學校和熱愛中國文化、熱愛敦煌藝術的團體和個人,也是繼7年前《紀念常書鴻誕辰111周年絲綢之路飛天世界巡展日本展》后的又一次突破和升華,正如本次展覽中的前言中所述:“這是一個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美術展覽,每一件作品都講述了常氏家族成員以及他們后繼者們的一段故事。通過守護莫高窟家族三代人的部分作品和相關介紹,以及浙江音樂學院年輕的音樂家們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們探索與發現的成果。”
值得強調的是,常氏家族在他們的藝術創作生涯中,不甘于固守先人的古典傳統,不斷尋求新的畫風和新穎的繪畫形式,常嘉煌長期在音樂-繪畫的領域中進行創作實踐,在浙江音樂學院的支持下,與作曲教授沈納藺合作,致力于音樂-繪畫 “智性聯覺藝術”(Intellectual Synesthesia Art)的進一步地深入探討,力求找到音樂與繪畫兩者本質的聯系。這是在藝術學院中前所未有的探索與先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和浙江音樂學院年輕音樂家的繪畫和藝術創作是這次展覽中“傳承·超越”重要的部分。
由于疫情影響,本次展覽的籌備進程也是一波三折,從兩年前籌備到開幕,主辦方得到了甘肅省政府、敦煌市政府、敦煌研究院、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日中友好團體等各方面的后援和支持。期待這是一個新的開端,“花開敦煌“,環宇萌新生。
本次展覽持續至9月6日。(MC東京 陳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