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幢百年老建筑,劉紅寶工作室隱匿在三樓,小巧、考究、一塵不染。笑容和語氣都和煦如春。品嘗西式蛋糕時,似乎是在地球另一邊的英國,那是周圍藝術的擺設氤氳出的場景。
隨朋友拜訪劉紅寶前,我對珠寶其實沒有多少概念,但看了劉紅寶氣定神閑依次呈現的珠寶樣品,純正的品味,獨道的設計,看得見設計師那些屬于神經末梢的東西,真實的讓人——印象深刻。
劉紅寶設計中的敏銳、舒展、典雅,混合著強悍之氣的纖細和靡麗,構成了劉紅寶特有的呼吸節奏。
劉紅寶每天工作在工作室,他的設計像刀鋒,干凈、利索、準確地把手上之物切成想要的任何形狀,另有一種聚光和景深。
據說,人生最熟美的滋味是中年人的頭腦和口味,對于創作者來說,這個年齡是很麻煩的階段,但也處在寶藏的階段。有一種跟松弛很像的氣息充溢在體內,如果躲過去繞開走,就會被某種很舒服很軟綿的感覺給拖下去,但如果咬住了,也就能越過一道坎,來到一個更高的平臺上。
看劉紅寶的這些作品,我感受到他內里那種死死咬住的勁兒。劉紅寶表面溫存安靜,有著明澈涓細蔓延而至的才華,能夠讓人真正嗅到一種前行中汗水濺溢、心花怒發的味道。這樣的作品讓我——心生羨慕。
再仔細看劉紅寶的作品,深感設計之若無其事——處理題材和將題材呈現在寶石里,都有一種不驚不詫的輕盈和篤定,若無其事,很有派頭。在他的的作品里,中國繪畫的細膩和西洋藝術的粗獷水乳相融,作品中更多地體現傳統和現代時尚相結合的海派風格。
看上去很現代 骨子里很中國
2007年1月11日,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一位來自上海,具有三十多年工藝美術實踐經驗的中年人,被國家授予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就是以設計和制作金銀珠寶鑲嵌工藝美術作品而著稱的劉紅寶大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大會并親自為獲獎者頒發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證書。
劉紅寶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在珠寶行業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寶絕對是大師級別的人物。他16歲就進入珠寶首飾行業,憑借多年學習中國繪畫的藝術積淀和1985年在愛爾蘭克爾凱尼設計學院深造的專業基礎。他的作品既注重民族制作技藝的傳承,又將中國繪畫的審美藝術和西方首飾設計理論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很現代,骨子里很中國”,傳達出一種獨特的、蘊含現代和傳統的奢華質感。
劉紅寶曾于1985年被國家派往愛爾蘭克爾凱尼設計學院深造,學習首飾設計和制作。愛爾蘭素有“翡翠島國”之稱,全國綠樹成蔭,河流縱橫,所以又有“綠島”和“綠寶石”之稱。劉紅寶是從工作實踐崗位上選拔出來的優秀工匠,比起那些學院派的外國學生來說具有相當優勢,期間由他設計和制作的《女士二件套》和《U字女戒》參加了愛爾蘭國家藝術節展覽。愛爾蘭克爾凱尼設計學院的經歷,讓劉紅寶的珠寶制作從以前的中式傳統,逐漸發展到講究造型設計的當下,摒棄了繁瑣的裝飾,重視直線與面的交疊,制作在后期愈發生動。
在愛爾蘭克爾凱尼設計學院珠寶首飾專業學習中
劉紅寶是著名中國畫大家張大壯先生的再傳弟子,獨特深厚的中國傳統藝術基因促使他開始全面思考在愛爾蘭所學的知識,歸國以后,采取了“取其精華”的理念,含英咀華,思考如何將歐洲珠寶首飾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找出一條獨特的屬于自我的藝術創作道路。后來他總結出:“用歐洲珠寶首飾的形式來表現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蘊”,一句看似簡單、輕描淡寫的話語,卻蘊含了豐富的藝術追求!
2013年,劉紅寶“寶耀華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寶經典藝術作品展”上,在“多功能擺件———祝福”創作中,劉紅寶獨辟蹊徑,把盆景和首飾融于一體,而且分合自如,巧奪天工。
多年來,劉紅寶的作品多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被各界人士廣泛收藏。如:劉紅寶設計的《七寶寶船》,2006年4月作為國禮,贈予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1987年制作的擺件《補天》被征為工藝美術珍品收藏于中國工藝美術館;作品《南海七寶觀音》被雍和宮收藏。
法國“盧浮宮”收獲一片贊譽
在第22屆法國國際文化遺產展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寶的珠寶藝術品,受到諸多嘉賓和媒體關注。這次是劉紅寶珠寶作品首次在歐洲參展,也是當年國際文化遺產展上唯一的珠寶秀,他的作品在法國盧浮宮卡魯賽爾廳收獲一片贊譽。
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Jean Francois Collignon
法中文化藝術聯合會主席(中)
新華社法國站記者采訪劉紅寶
法國國家藝術家協會主席 La Madison Des Artie's
據悉,此次展出的20多件作品,均出自劉紅寶大師親自設計和手工制作,堪稱匠心獨具,件件精典。這些作品以近年來國際上流行的彩寶首飾和擺件為主,多以花草魚鳥為造型。劉紅寶首創珠寶藝術品新的設計思想,突破傳統意義上的首飾佩戴功能,把飾件的佩戴功能和擺件的裝飾功能有機的結合,將兩種不同的呈現方式相映成輝。設計、制作珠寶一直是一項精細活兒,劉紅寶制作的珠寶工藝品時間最長的一件耗費了幾年時間。
在觀看了劉紅寶的作品后,法國國家藝術行業聯合會主席奧德·達翁用“卓越的手工藝術”來評價。巴黎行政管理學院理事會主席帕特里克·單博宏則稱贊其“既體現了歐洲工藝與東方文化的完美結合,更演繹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細膩和詩意”。
展覽期間,曾經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的擺件《魚躍》,特別深獲參觀者喜愛。談到這件采用貝母、珍珠、紅寶石、鉆石、金、銀等多種高檔材質混搭制作的藝術品時,古董收藏家克里斯蒂安·哈斯勒指出,它“構思精巧,用材大膽,充滿生命的靈動”。
三十多年來,劉紅寶大師佳作疊出,先后榮獲世界黃金協會、戴比爾斯、中國工藝美術珍品、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等,榮獲四十多項海內外大獎。
1985年 18K《U》字型女戒參加愛爾蘭國家藝術節展
1985年 18K金女士二件套參加愛爾蘭國家藝術節展
1986年 《金屑紫幄圖》多功能擺件
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
1988年 《南國春色》多功能擺件
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
1994年 《菊》耳環
獲全國足金首飾設計制作比賽“耳環組”第一名
1999年《水之歡》
獲戴比爾斯鉆石設計比賽亞太區入選作品
1984年 《珍珠鱗》擺件
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
1992年 《華夏之星》戒指
獲中國旅游購物節旅游商品“天馬”銀獎
1997年 《星光燦爛》
獲北亞區黃金“金像獎”榮譽獎并獲得中國黃金金像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