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事君說
淺 顯 有 趣 的 深 度 藝 術 美 學 干 貨
近三年,世界的變化可以用劇烈來形容。
而身處其中的藝術市場,也不能免俗,板塊輪動,價格變化,信心的缺失,讓本就不富裕的市場雪上加霜。
藝術市場的價值觀排序在變化,很多作品在上一代的價值觀排序中靠前,而在下一代的排序中則被剔出選擇范圍,于是慢慢失去市場。以前,是市場在向新藏家告訴自己的定價,而現在,是新的藏家重新“整頓市場”,重新定價。
曾經以為穩穩當當的,都不再穩當,那么,什么才是審美的永恒?
經過很久的糾結和思考,我覺得,可能,符合人們內心需求的,終歸會成為永恒。
那么什么才是符合人們,尤其是中國人內心需求的呢?我從一歲半的兒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他沒有受過任何美學訓練,他天然地選擇自己本性喜歡的事物,他喜歡檸檬的香氣,喜歡某一種葡萄的風味,喜歡路邊的花朵,喜歡好看的女孩。
在他睡覺的時候,我給他唱德國的《搖籃曲》,他焦躁不安,翻來翻去,根本睡不著,而轉為中國傳統旋律風格的《小燕子》,《月兒明風兒靜》時,則很快能安靜下來,慢慢睡去。
我忽然憶起,自己小時候,聽到某一種古箏的旋律,心里會癢癢,有的悲傷的旋律,甚至會滴下淚來??磥?,對傳統的感知能力,是刻在中國人基因里的。不用訓練,天生就有。
那么在畫里,我們天然喜歡的,恐怕也是那些最傳統,卻又最長情的內容。
在中國畫里,三大畫派,山水科,花鳥科,人物科。其中花鳥科,有一個最為出圈的題材:梅蘭竹菊。
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這個題材被畫的太久,畫的太多,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基因和骨血之中。就算偶爾一個時期,我們會覺得這種題材老舊,沉悶,但拋開抽象題材,看到具體作品——金農的梅花,鄭板橋的墨竹,那瀟灑干凈的筆墨,誰又能不被感受到一種清氣之美?
這縷清氣,大概是我們文化里最優秀的最美好的一個部分。
所以,就算康波周期跌到谷底,我們也還是需要這些梅竹清風來慰藉自己。
東京飛鳥拍賣二周年,他們精心組織了這樣一個專場,名叫《竹師梅友》,沒錯,竹和梅,就像是老師和朋友一樣的存在,而誰的生活里,可以沒有老師和摯友呢?
竹師梅友
文人書齋雅趣專場
伊秉綬 《冰清玉潔》
LOT 301
伊秉綬 《冰清玉潔》 扇面
紙本 額
尺寸:52×18cm
起拍價:¥150,000
講到梅花,一定有“玉潔冰清”這樣的形容詞,因為梅花和百花不同,它在冰雪時節盛開,不去湊春天的熱鬧,而是帶領百花的盛開。
伊秉綬這幅扇面,是很少見的題材,伊秉綬以獨具特色的隸書名揚書壇,但繪畫作品非常少見,更別說墨梅這種文人題材了,估計他自己也是很少畫,所以題下“戲墨”的款識。
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做人要有松弛感。其實戲墨也是這個意思,將筆墨視為一種畫面上的游戲,出來的效果反而比戰戰兢兢認認真真要更加打動人,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松弛感。這種感覺意味著,對大局的把握,對能力的自信。
伊秉綬在戲墨重表現出這種能力和控制,淡墨畫就的枝干恰好是梅樹的形狀,細筆勾勒的梅花線條隨意,但卻展現出花朵的各種姿態,整幅扇面清幽閑雅,若有暗香。
伊秉綬在這兩年的拍賣市場表現非常亮眼,經常有超預期的成交,剛剛結束的保利秋拍,一幅《長生長樂之居》拍出2875萬人民幣的高價,數倍超過市場同類均價,證明他的價值正在越來越被大家接受。
金冬心 《墨梅》
LOT 302
金冬心 《墨梅》
紙本 軸
備註:共箱 箱書"
尺寸:29×28cm
起拍價:¥300,000
1736,乾隆元年,金農因歸安縣令裘魯青向節鉞大夫再薦博學鴻詞科,欲應。赴京應試。報罷南歸。
這一年,金冬心開始賣畫。
懷才不遇到五十歲,他不再做當官中舉的夢,而是面對現實,用畫筆換銀米。
他畫了很多梅花,以至于畫史評價他“尤精墨梅”。
“老梅愈老愈精神,
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
始知明月是前身?!?br/>
他的詩幾乎就直接告訴人們,他畫的墨梅,是他自己,一株精神的老梅,雖然被迫賣畫為生,但品性高潔,所謂“明月是前身”。
這開墨梅,用墨非常淡,正應了“高潔”的特性,而那株折下去的枝干,就像他自己面對命運一樣,低下頭顱,卻開出累累潔白的花朵。
種玉山人 《雪裡清香》
LOT 303
種玉山人 《雪裡清香》
紙本 軸
備註:二重共箱 箱書"
尺寸:145×36.5cm
起拍價:¥100,000
中國古代畫壇,可以說全民都在畫梅花。
不論是留名畫史的名家,還是不知名的隱士,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梅花來隱喻自己,而梅花中更高潔的,則是雪里墨梅。
也許就是因為那一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讓雪里寒梅的清香不僅是花香,而是文人雅士的心氣兒,也是中國人傳統的品格,環境越是苦寒,自身越是堅強。
這幅作品雖然作者不可考,但看畫面時代風格,應該為明代所作,最精妙的是枝頭積雪的處理,用烘染的天空和枝條間的留白,表現出積雪的自然形態。
鄭板橋 《墨竹》
LOT 304
鄭板橋 《墨竹》
紙本 軸
備註:共箱 箱書"
尺寸:144×74cm
起拍價:¥500,000
鄭板橋的竹子,和他的六分半書,可以說是他的馳名商標,他的竹和他的書,都有一種美學上的相似之處,就是一種“亂石鋪街”“平衡的錯亂美”。
這件鄭板橋的竹子,竹竿畫的非常細,竹葉又異常茂盛,看似粗頭亂服,實則安排精巧,在不同的方向,大小,濃淡都有精妙的安排,最終實現一種美學上的完整和平衡。
而這異常細的筆觸畫就到竹竿,則是清竹勁挺,在某種程度上,又是自己心志的表現,雖然鄭板橋一生并未做到大官,也不曾富貴,就如這細細的清竹,但他的旺盛的創作力,以及在藝術上的創造性,已經足夠支撐起他的人生價值。
周鴻 《竹石梅友圖對幅》
LOT 305
周鴻 《竹石梅友圖對幅》
綾本 軸
尺寸:172×42cm×2
起拍價:¥100,000
晚清畫家周鴻這幅對屏,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一同入畫,一般來說四屏較多,對屏的畫面設計相對少見,畫面有緊有松,又以落款相對,文氣之余,也很有裝飾性。
趙叔孺 《綠梅》
LOT 313
趙叔孺 《綠梅》
紙本 軸
尺寸:91×28.5cm
起拍價:¥100,000
在近現代書畫中,因為經濟的發展,書畫的市場化,設色花卉的需求變多了起來,畫梅這件事,從墨梅發展到綠梅,紅梅,更能符合大眾審美。
這件趙叔孺的綠梅,就是海派藝術背景下的時代產物。綠梅是梅花中的罕見品種,因其顏色高雅,更能代表不怒不爭的品性。而這幅綠梅設色,正好表現出綠梅的藝術形象,處理的不媚不俗,顏色淡雅高貴,枝干在底部壓住整幅畫面,但又有濃有淡,體積感和延伸感都很好,加以花枝橫逸斜出的搭配,淡淡綠梅朵朵綻放,可以說是非常漂亮而又氣質不俗的一位美人了。
齊白石 《暗香浮動》
LOT 314
齊白石 《暗香浮動》
紙本 軸
備註:木箱"
尺寸:136×34cm
起拍價:¥2,000,000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是林逋林和靖的名句,在整首七律詩中,這句是最有名的描寫梅花的好句。而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的是,這句實為南唐殘句,原為“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改掉兩字,將竹改為疏,桂改為暗,則成了描寫月下梅花的絕妙好句。
不論是疏影,還是暗香,都是梅花的隱士品格。因此在畫梅時,也非常注重表現這一點。而齊白石老人又是非常注重鄉土和生活的一位藝術家,他在這兩個特點中間,如何做平衡呢?
首先,紅花墨葉派的創始,他沒有紅花,只有墨花,用純水墨完成了一場花的盛開。但是,他筆下的墨梅,花極繁多,一朵朵幾乎開滿枝頭,且多為盛開狀態,花朵飽滿,花蕊挺立,而非兩三點疏梅,更多的是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幅畫中,先聲奪目的雖然是梅花,但見工夫的其實是枝干。梅花枝干是非常典型的齊白石筆法,以純羊毫,篆書筆法寫就,羊毫吸水非常柔軟,控筆非常不易,在拖行的過程中產生眾多不思議的筆墨變化,而控筆力道的穩定,又讓其能夠將枝干走向描繪清楚。枝干的橫斜交錯,也是精心搭配,多一分則密,少一分則稀。細讀此畫,可以看出齊白石的大師功力,不是隨便說說的。
田世光 《紅梅喜鵲圖》
LOT 315
田世光 《紅梅喜鵲圖》
紙本 軸
尺寸:68×40cm
起拍價:¥200,000
田世光一向以工筆示人,這件作品卻是帶點寫意特色,但粗筆之下仍然不失甜美,紅梅粉梅相互點綴,色澤鮮亮,氣氛明快,再加上兩只喜鵲,更是喜上加喜,讓人心悅。
陸儼少 《爭春圖》
LOT 316
陸儼少 《爭春圖》
紙本 額
尺寸:49×25cm
起拍價:¥100,000
陸儼少的老梅下筆蒼勁,枝如盤虬,寫意的意味很濃。陸儼少的梅花市價一般在十萬人民幣以上,這個起拍價只合人民幣六千不到,日元貶值的今天買起來更加劃算了!
康生 《竹蘭水仙》
LOT 317
康生 《竹蘭水仙》
紙本 額
尺寸:45×39cm
起拍價:¥200,000
康生的書法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但畫作可以說是非常少見!
從這件作品可以看出,還是走傳統路線的,在一件作品畫上了竹和水仙等清雅的植物,下筆有些偏硬,有挺勁的刮擦感,尤其是竹子,橫筆刮擦,頗有幾分寫章草的瀟灑!
啟功比壽同清
LOT 318
啟功 《比壽同清》
紙本 額
尺寸:45×29cm
起拍價:¥200,000
啟功先生的作品在這幾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反而愈發堅挺,像這樣的朱筆蘭花,更是非常討喜的小精品了!
畫面處理的很干凈,幾筆將蘭花枝葉勾勒成形,沒有雜亂的部分。而最長的葉片盡顯蘭之瀟灑。尤其是整幅作品以朱筆寫就,比墨筆更是多了一層趣味。
呂斯佰君子之節
LOT 319
呂斯佰 《君子之節》
紙本 軸
備註:共箱 箱書"
尺寸:65.5×31.5cm
起拍價:¥100,000
呂斯百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油畫家,他的油畫成就和美學價值在近年來逐漸被人們發現和認識,價格也在拍賣市場屢創佳績。但他的國畫作品還是相對少見的,價格也很便宜,值得藏家關注。
呂斯百的國畫也有油畫感,那一代藝術家都在走一種融匯中西的路子,呂斯百也不例外,他的表現內容是中國的,但表現手法卻是西方的,大片的滿構圖,以及將竹子抽象處理為點和線的結合,有大開大闔的自由感,使竹君子的表現形式,又多了一種境界。
董壽平紅梅圖
LOT 320
董壽平 《紅梅圖》
紙本 軸
尺寸:114×59cm
起拍價:¥200,000
紅梅是董壽平的拿手招牌,董壽平擅畫梅竹,他的高妙之處在于小,這樣人人都畫的題材,其實是很難畫好的,因為已經被前人開發了無數次了,很難有新突破。但董壽平卻藝高人膽大,畫紅梅而不俗,畫竹也一眼能看出是他的手筆,這中間需要很多工夫。
此幅紅梅的粗干細枝,重筆淡墨,都排布的很好,紅花墨枝,熱鬧又穩重。
清 蘇東坡睡鄉記
詩文竹雕筆筒
LOT 306
清 蘇東坡睡鄉記 詩文竹雕筆筒
款識:竹癡承琴
尺寸:D12.5 H13.5cm
起拍價:¥200,000
中國人對竹的喜愛,恰恰以蘇東坡為代表。蘇軾有名句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說明他認為士大夫的生活里,必須要有竹,而這個竹不僅僅是以觀賞植物的形式存在,更是以生活起居用品的形式陪伴人們——“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竹制品特有的樸實,天然氣質,讓使用者的家具生活都更添一層雅致。
因此,文人的文房中,竹制品是更加不可缺少的,這件竹制筆筒,恰好雕刻蘇東坡詩文,與他愛竹,用竹的主張不謀而合。經過匠人的挑選打磨和雕刻,再加上時間的加持,整個筆筒仿佛琥珀一樣,泛著水潤的光澤。更讓人愛不釋手于竹的好處。
清 吳魯珍刻
劉海戲金蟾竹雕筆筒
LOT 307
清 吳魯珍刻 劉海戲金蟾竹雕筆筒
款識:木差溪吳魯珍
尺寸:D9 H13.7cm
起拍價:¥100,000
愛竹的風氣也讓竹雕成為一門藝術,涌現出許多刻竹大家,生活在康乾之際的吳之璠,就是其中之一。
吳之璠字魯珍,他的成名也很有戲劇性,是他的一件黃楊木筆筒作品被乾隆看到,贊賞不已,還在筆筒上題了一首詩。雖然乾隆動不動就寫首詩,寫了四萬多首,但中國有四億人,能攤上一首御詩,那也是絕對的萬里挑一,從此名聲大噪,并譽為“三朱”之后嘉定派竹刻“第一高手”。
吳魯珍的刻竹符合竹器文人的調性,他不是比誰刻的多刻的滿,也不是比誰刻的精刻的細,而是充分利用竹材的質地,在器物的局部雕刻,產生留白的美感。就比如這件劉海戲金蟾筆筒,雕刻的部分在竹器底部,只占畫面的一小半,用竹皮呈現,而留白的部分則刮出竹的絲絲肌理,有種三宅褶皺式的現代美感。這種藝術表現手法,被稱為“薄地陽紋”,追隨者眾。
明 孟仁父製
黃花梨嵌絲筆筒
LOT 308
明 孟仁父製 黃花梨嵌絲筆筒
備註:共箱
款識:孟仁父製"
尺寸:D13 H14cm
起拍價:¥150,000
孟仁父是明代木雕刻家,在木雕中嵌金銀絲這種方法,就是他首先發明使用的。所以說中國也不是沒有工匠精神,中國的工匠除了兢兢業業認認真真以外,還總是會想辦法創新。
黃花梨筆筒在今天本身已經價值不菲了,明代流行使用海黃作為家居木材,原因之一卻是價格便宜+樣子低調。
明式家居是文人的設計和創造,像筆筒這種文房就更是典型的文人審美。嵌絲圖案為詩文,從氧化黑色的程度判斷應該是嵌銀絲??梢韵胂笠幌逻@只筆筒剛剛做出來時,深色的木質配銀色的細絲鑲嵌文字,有多漂亮。
古竹瓶托
LOT 309
古竹瓶托
備註:共箱
著錄:《煎茶道美術大觀》P147-272號"
尺寸:L9.8 W8.7 H1.3cm
起拍價:¥100,000
珍竹瓶托
LOT 310
珍竹瓶托
備註:共箱 箱書
著錄:《煎茶道美術大觀》P147-273號"
尺寸:L8.9 W6.1 H0.5cm
起拍價:¥100,000
這兩件瓶托,則是更加符合日式茶道美學的東西,相對中式的竹制品來說,更加古樸和原生態。共箱保存,品相很好。
陳鳴遠款 詩文紫砂壺
LOT 311
陳鳴遠款 詩文紫砂壺
備註:木箱 錦布袋
款識:陳鳴遠款"
尺寸:L16 W10 H9.5cm
起拍價:¥200,000
這件紫砂壺模仿梅樹枝干,又以浮雕手法做出了梅花的圖案,以及樹干上樹皮的肌理和坑洞,把手設計更有趣味,以一個橫枝彎折過來,形成把手,可謂奇思妙想。
陳鳴遠的大名在紫砂界可以說是如雷貫耳,這件陳鳴遠款識的作品價值,有待于諸位藏友進行更深一層的研究。
何道洪製 紫砂茶壺
LOT 312
何道洪製 紫砂茶壺
備註:共箱 箱書
款識:道洪製陶"
尺寸:L17 W11.5 H10cm
起拍價:¥200,000
何道洪是當代陶瓷工藝大師,1958年進紫砂工藝廠,師從王寅春,后來又獲得人稱“陳鳴遠第二”的裴石民學藝,1976年進中央工藝美院深造。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何道洪的多件作品被故宮博物館、中南海紫光閣、香港茶具文物館、中央工藝美院收藏或選作國家禮品。
何道洪的作品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他設計的砂壺像他自己一樣,屬于體量較大的穩重大方款,器形力度、既有量感,又有動感。
這件紫砂壺是光素器,圓潤敦厚、屬于很典型的何道洪風格,穩重中不失俏皮可愛。
本次東京飛鳥二周年紀念拍賣,除了非常具有文人氣息的“竹師梅友”之外,還有不少亮點。
1.歐亞美術栗田功先生舊藏犍陀羅特集。每一件都得到栗田先生本人的認證,其中更有兩件曾于1988年出版的《Gandhara ART》(犍陀羅藝術)非常具有說服力。
2.東京同一藏家舊藏古代銅鏡一組,全部都是未在市場出現過的生貨。
3.壺中居、永青文庫細川家舊藏德化白瓷觀音像。
出版:1.永青文庫 細川護貞 《目迷五色-清朝磁器》2.熊本縣立美術館 細川コレクション《清の磁器?波斯の陶器》
4.久志卓真、小山富士夫、滿岡忠成、犬養毅、針生誠吉等名家舊藏古陶瓷精品。
5.顧景舟、金士恆等名家作紫砂精品。
6.享譽世界的艾弗瑞克拉克伉儷早期舊藏古瓷。
九大專場 等您欣賞
文風雅集-文房清玩專場
唐風宋韻-漢唐高古藝術及宋磁專場
巧奪天工-宮廷藝術專場
慕古擷珍-中國瓷器及雜項專場
盛古爍今-古代銅器專場
梵華妙相-古代佛教藝術專場
竹師梅友-文人書齋雅趣專場
明月前身-近現代書畫專場
意與古會-古代書畫專場
東京飛鳥二周年紀念拍賣
拍賣時間
2022年9月4日 周日
中國時間9點開始
預展時間
2022年9月1日-3日
預展地點
東京都墨田區江東橋1-8-7 林ビルディング2F
查看電子圖錄
更多問題
聯系飛鳥客服
畫事君個人微信
加個好友吧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