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獨特的地質條件和環境因素使得樂業天坑群中保存了豐富的蘭科植物資源。這是分布于樂業天坑的石斛蘭居群。攝影/肖詩白
天坑是一個相對封閉、穩定的喀斯特生態環境,蘊藏著稀有、特有、瀕危的植物資源。特殊生境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避難所,它們更容易分化形成有別于周邊區域的生物類群,具有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類型特殊、區系成分異常等特點,因此對天坑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天坑是植物的寶庫。經調查發現廣西天坑區域的植物,有維管束植物193科859屬2106種。包含蕨類植物31科74屬199種、裸子植物8科10屬16種、被子植物154科775屬1891種。其中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133種608屬1487種、單子葉植物21科167屬404種。
流蘇石斛 攝影/李晉
按照2021年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統計,廣西天坑區域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0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3種。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統計,該區域分布有廣西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其中廣西天坑及其周邊地區共分布有56屬154種蘭科植物,包含地生蘭74種、附生蘭71種、腐生蘭8種、藤本1種。地生蘭中分布最多的是蝦脊蘭屬9種和蘭屬9種、其次是羊耳蒜、玉鳳花屬、斑葉蘭分布較為豐富;附生蘭以石斛蘭屬11種分布最多,其次是隔距蘭屬7種、石豆蘭屬6種、羊耳蒜屬6種和石仙桃屬6種;腐生蘭主要是開唇蘭屬4種。
廣西最為著名的大石圍天坑群位于樂業縣,被譽為“天坑之都”,天坑獨特的地質條件和環境因子造就了樂業天坑群中分布有豐富的蘭科植物資源。中國第一個以蘭科植物命名并以其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在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群區域建立。其中,以大石圍天坑、黃猄洞天坑和穿洞天坑的蘭科植物最為豐富,其保存有較為完整的蘭科植物種類,如綠化杓蘭、小葉兜蘭、長瓣兜蘭、帶葉兜蘭、束花石斛、邱北冬蕙蘭等都是世界級的花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保護價值。
帶葉兜蘭 攝影 / 李晉
長瓣兜蘭 攝影/唐健民
鶴頂蘭 攝影/肖詩白
廣西壯族自治區于2010年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將所有的蘭科植物都納入了保護名錄。我國已將蘭科植物全部物種納入了《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并已將其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野生動植物為拯救工程中的十五大物種之一。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使得處罰盜采蘭科植物保護有法可依,從源頭上徹底遏制蘭科植物的非法交易,保護好大石圍天坑群蘭科植物這一資源勝地。
喀斯特天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擁有中藥和花卉等重要的野生經濟植物資源。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觀賞花卉,如蘭花、茶花、杜鵑花、菊花、芍藥、牡丹等,都是引種于我國的野生花卉,或用其野生原型培育而成的栽培品種。因此,只要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理念轉變,探索現代的種植、開發、經營模式,合理開發利用,就可以為我國發展綠色經濟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以良好的經濟效益“反哺”野生植物保護事業。
更多詳情請關注本系列其他文章和《森林與人類》雜志2022年第6期。購買雜志請點擊閱讀原文至雜志微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