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廣州米其林指南發榜時間。
先說一下新鮮熱辣從現場發來的評星結果吧。
三星仍然空白,也在預料之中。
新晉一星餐廳兩家,泰安門旗下的Stiller,以及30年老字號海鮮排檔信記海鮮飯店。信記我自己常去,你要是吐槽店里服務,服務員阿姨根本懶得理你,但你要是說菜不行,阿姨就要和你評評理了,屬于典型的廣州老字號排檔的PUA流派風格,歡迎體驗。
二星餐廳維持不變,還是御寶軒、江、泰安門。
一星餐廳:炳勝公館、炳勝私廚、半島名軒、宏圖府、御寶閣、玉堂春暖、麗軒、利苑(越秀)、廣御軒、玥、宋、歲集院子·拾月、惠食佳(海珠)、愉粵軒、Stiller、信記海鮮飯店。
Stiller餐廳張帥烽獲得2022廣州米其林年輕廚師獎,御膳湯品餐廳祝建群獲得2022廣州米其林服務獎。
今年取消了米其林餐盤獎,改成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了,獲獎餐廳見下圖。川菜名廚蘭桂均主理的新店蘭亭永入選。(食評:)
必比登餐廳見下圖,有不少熟悉的老面孔。
按照往常的節奏,本來上海榜單發布要更早一些的。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上海還能有榜單就已經不錯了。
按照往常的節奏,本來想再吐槽一下今年榜單的。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現在覺得還有這么多餐廳能活著就已經不錯了,連半島名軒我都吐槽不動了。
回看疫情近三年,頭一兩年在大家還出不了國,只能把高端飲食消費預算花在國內餐廳的時候,廣深乃至國內不少城市的高端餐飲業態確實有了飛速的發展。雖說其中也有不少靠堆砌食材賣概念的無趣餐廳,但有意思的新餐廳也多了不少。
然而經過上半年那段不堪回首也無法細說的日子后,到了下半年,身邊不少朋友都覺得,高端餐飲業態的消費能力正在明顯下降。往年一些貴價餐廳的七夕雙人套餐席位一放出來,沒過多久就被一搶而空。今年到了節日當天,我還能在朋友圈看見某些商家在繼續叫賣賣不出去的位置。
當然,這只是我的直觀感受,并沒有什么客觀依據。如果有詳細的數據支撐,我倒是也希望被打一下臉。只是這個年頭,某些數據的可信度更是讓人心存懷疑。
良好餐飲生態的建立并不容易,高端餐飲市場更是如此。受疫情影響,餐廳依賴的進口食材貨源變得較不穩定,進而影響菜品的品質,加上消費降級風潮下,營業額也受到沖擊。此外,疫情未來走向仍不明朗,實在讓人對前景樂觀不起來。
在這種消極的情緒蔓延下,我看見這么多餐廳廚師還能活著上臺領獎,已經是感動涕零了。在疫情致郁第三年,即使諸事不順,好歹還能找家餐廳吃頓好的。
但就在上一周,我連續重感冒了三天多,頭昏腦脹,除了坐著發呆之外,幾乎什么也做不了。別說吃頓好的了,三天都只能靠著南瓜小米粥度日。
在感冒的第四天,我才終于第一次出門吃了頓正餐。在康萊德酒店西餐廳Aroma馥的菜單上,我居然看到了清遠雞卷和欖角焗白鱔這類粵菜館才會出現的菜名。后來聊起來,才知道餐廳年輕主廚的想法是,既然進口食材不夠穩定,不如嘗試以西餐做法來重新演繹本土食材。這類中餐西做的手法已經不算少見,但我卻還是第一次在酒店西餐廳中見到。
也許是之前吃藥喝湯的療效,又或許是這頓飯的效果,不知不覺地,心情和身體都似乎漸漸恢復起來了。這大概便是美食的治愈功能吧。
怎么說呢,雖然是一句雞湯,還是想勸說自己要相信:只要好好活著,總會有好事發生的。
-End-
旅行美食專欄作者,不定期寫些旅行覓食日記和酒后胡言亂語。
半路癡,在拉丁美洲不會迷路在廣州卻會迷路。
喜美食,吃過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廳但(基本)不長胖。
原創文章分類標簽
所有文章索引鏈接(不定期更新)
祝胃口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