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6日上午,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運輸公司年僅23歲的女售票員劉伊平被槍決了。可沒有人會想到她的生命終結竟然源于一枚5分錢硬幣的正反面選擇......
豆蔻年華的劉伊平
1991年6月6日上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民航廣州管理局召開宣判執行大會,宣布執行年輕女犯劉伊平的死刑。人生已然到了這樣的時刻,卻依然掩飾不住劉伊平青春的氣息:白里透紅的臉龐,彎彎的眉毛,高高的“馬尾”,還有腳上那雙鮮亮的紅鞋子。在法警的押解下,她轉身離開會場,登上停在門口的刑車,開往生命的終點。
人群中傳出的全是嘆息聲:這么年輕,太可惜了!突然,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擠到了人群的最前面,望著漸漸遠去的刑車,摘下眼鏡,抹掉浸出的眼淚。他不是別人,而是劉伊平高中時期連任她高二、高三班主任的蔡老師。說起劉伊平,蔡老師的眼圈再次紅了。畢竟,她太年輕了,才23歲;畢竟,她是那個年代剛畢業不久、炙手可熱的女大學生;畢竟,她不是那種從小就壞事做盡的人,而恰恰相反的是,她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是一位備受贊揚的好學生。蔡老師的口中盡是惋惜,他再次取下眼鏡,擦拭著眼睛。
可是,畢竟她犯了罪,而且是犯了大罪,是在她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才僅僅幾個月時間里,貪污了人民幣53萬多元。
周小瑾刑場采訪劉伊平
法律是無情的!
正值兩院通告時期,劉伊平是頂風作案,一步走錯,萬劫不復。因此,她成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被處決的最年輕的貪污犯,槍聲響過之后,留給人們的便是血淋淋的教訓,茶余飯后,討論的便是劉伊平謎一樣的犯罪動機。
有人說,她出生于工人干部家庭,接受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家人都是高工資,以至于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上的全是別人羨慕的重點學校。而生活上更是優越富足,從小就坐摩托車上下學,回家有彩色電視機看,連生日禮物都是父母定制的純金鎖,這些令多少人羨慕。
然而,她好像并不過分追求這些物質的享受,喜歡的東西也就只有兩樣——雪糕和巧克力。這樣的姑娘,她為何動了貪污的念頭?
有人說,她貪污的50多萬元,在案發當天就被追了回來,為何她一分錢也不曾用過,還用自己的真名實姓存入了銀行?
還有人說,她從校園步入社會,也就那么短短的幾個月,為何就完成了人生路上這次驚人的突變?
可以說,沒有人想到她會犯罪,更沒有人弄得明白她為什么要犯罪。
90年代初的女孩
最終,記者周小瑾走訪了審理此案的法官,走訪了劉伊平學生時代的老師和同學,收聽了她在獄中對采訪提問的回答錄音,閱讀了她的親筆供詞和刑前遺書,終于尋得了她人生從量變到質變,快速走向犯罪道路的根源。
1968年,在許多人還過著食不裹腹的生活時,劉伊平的家就已經步入了中產階級。那一年降生的她,便已享受到了那個時代應有的物質,除了父母的愛,她可謂是站在了人生起跑線的前端。
在那個時代,有一種說法,便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言下之意,就是環境造人。在艱苦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懂事、乖巧、上進,反之,富貴家庭易養出紈绔子弟。
然而,劉伊平卻是個例外。
90年代的學生
從幼兒園開始,劉伊平在家人親朋和鄰居的眼里,就是一個乖乖女。她聰明、好學、上進,在人前人后都給父母撐足了面子。
上小學后,劉伊平的愛好顯得尤為廣泛,她喜歡文學、喜歡畫畫。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然后就窩在自己的房間里讀各種喜歡的文學讀物,鄰居從來都是讓自己家孩子向她學習,老師也常常以她為榜樣,讓全班同學向她看齊,期末的各種獎狀貼滿了家里的墻壁。
初中、高中的時候,她又喜歡上了英語和唱歌跳舞,仿佛一切關于藝術的東西都與她有了不解之緣。都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劉伊平的興趣當然也讓她獲得了不少殊榮,單是高中三年,她就獲得過校慶征文比賽獎、文藝百花獎、短篇小說閱讀比賽獎,這些獎狀無疑為她的未來之路加足了馬力。
然而,劉伊平的優秀還遠不止這些。
獨舞
高二那年,學校開展了歌頌人民教師的專題文藝晚會,身為文娛委員的劉伊平準備了一支獨舞。她身穿紅衣紅褲紅鞋,扮成一根火焰熊熊的蠟燭,翩然起舞,歌頌教師“照亮別人,燃燒自己”的無私精神,獲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那一刻,劉伊平詮釋了無私的含義,不僅給全校同學上了一課,也給她自己上了一課。此后的學習,她便更加的努力,只希望不辜負老師們的辛勤,一直到畢業,她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外語系。
大學期間,劉伊平家添置了相機,她又愛上了攝影。在校園里,她常常用相機記錄下她的大學生活,想著以后盡是甜蜜的回憶。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劉伊平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畢業證書,并被分配到了民航廣州管理局運輸公司工作,先后擔任了該公司的值機員、售票員和收款員。
在那個人人都想抱鐵飯碗的年代,劉伊平的工作單位無疑是很多人羨慕的。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認為,將來的劉伊平,走的肯定是一條灑滿鮮花和陽光的平坦道路。
然而,沒有人會想到,越是平坦的道路越容易翻車。
90年代的中國民航
進向社會,步入公司上班后,劉伊平突然有種不適的感覺。她所面對的都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社會層次的同事,他們每天所談論的全是“錢”“權”“酒”之類所謂的“潮流”,這讓只談論過學習和校園瑣事的劉伊平根本就插不上話。
她搞不懂外面的世界為什么會是這樣子的?趕不上潮流,就辦不成事兒。不解,氣憤,又無可耐何,每天都充斥著劉伊平的內心。
然而,這只是開頭,只是她不得要領罷了。
后來,她也學著同事們,每天到公司先瀏覽一下當天的報紙。這不禁讓劉伊平瞪大了眼睛,原來,同事們討論的話題,報紙上每天都有刊登。什么“某服裝廠為了偷稅漏稅,竟然偽造假發票”;什么“社會上一些人為了撈錢,竟然生產假奶粉、假藥......”這些負面新聞本是用來警醒世人,讓他們遠離犯罪的,然而劉伊平看了,卻只是悟出了:原來真有人是這么干的。
正所謂“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任何健康的軀體 ,都會隱藏著病變的因子;任何美妙的社會都會衍生出污穢的毒瘤。劉伊平內心深處的那片凈土,從這個時候便開始出現了“病變”,因為她不曾看到為振興國家而努力工作的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只在刻意搜尋那為數不多的不肖子孫的無恥作為。
錯把社會生活的支流當主流,注定劉伊平的人生道路將會發生大幅度的傾斜。
網圖
上班后不久,公司領導覺得劉伊平形象不錯,做事靈性,便將她從值機員的崗位調到了售票員崗位。可是沒想到,一次普通的工作調動,竟然成了劉伊平整個人生不可逆轉的導火線。
當上售票員,劉伊平的工作和生活似乎變得忙碌起來,每天都有預約的購票信息要進行處理。
有一天,她處理完當天的事情,正準備下班,朋友就打來電話請她幫忙買幾張飛機票。劉伊平熱情地答應了,并與之約好在自己家里見,她會把機票帶回家填好后立馬就可以給他。隨后,劉伊平拿了幾張機票和開票單裝在包里便回家了。
在家里,她當著朋友的面兒就開始填數據。朋友很好奇,一邊看著她填,一邊故作詫異地問:“你們公司還可以把機票拿回家填寫呀?”劉伊平稀松平常地回答說:“是啊,可以的。”朋友卻打趣說:“那你干這個工作豈不是很容易就發達了!”劉伊平停下筆,用眼睛瞪著他,沒好氣地說:“想都別想,不賠錢就不錯了。”
朋友笑了笑說:”假如你的機票填錯可以作廢的話,那你可就發了“。于是,劉伊平的朋友向她高談闊論了一番,直講得她連連擺手,最后朋友說只是閑聊,別當回事,劉伊平自然也沒有深想。
可是,人生的巨變,往往就是你生命中某一次不經意的笑談。
90年代民航的手寫機票
那是一個冬天的黃昏,距離下班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劉伊平面前的電腦卻還亮著。她全然沒有感覺到一丁點兒寒意,手心反而沁出了汗,因為她在最后結賬時發現賬目少了500多元,那剛好是一張從廣州到大連的機票錢。
到底怎么回事呢?劉伊平有點慌,她摸索著杯子,趕忙擰開,喝了一大口熱水,稍微平靜了一些。她努力回憶著,對了,白天有一位去大連的旅客,自己將地址填錯了,在糾正的時候,被排隊購票的乘客一陣催促,還沒有收錢就慌慌張張將票給遞了出去。
這么大的虧空,讓劉伊平不禁打了個寒顫,她感覺頭皮發麻,一口氣喝光了杯子里的水。然而,她沒有第一時間想到匯報給公司,也沒有想到去找自己殷實的家庭幫忙,而是想起了之前朋友找她買機票時的那番高談闊論。
這樣做確實可以填平虧空呀!
可是,上過大學的劉伊平同時也知道,這是違法的,是不可為的。她糾結的內心讓自己無所適從,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后干脆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
沉思了許久,劉伊平抬起頭來,她的內心還是強烈希望她自己將這筆錢補上。可是補上是補上了,領導檢查工作一定會發現這處紕漏的,這對于一直以來都追求完美的劉伊平來說,不能接受。
1990年發行的5分硬幣
突然,她看到了裝回形針盒子里的5分錢硬幣,“不如交給它來定奪吧。”這可不是劉伊平的風格,但此時此刻,她已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她取出了那枚5分硬幣,默默地說:“正面就改,背面就不改”,隨后將硬幣拋向了空中。
一聲脆響后,劉伊平睜大眼睛湊了上去,硬幣正面向上。于是她自己給自己做了個“鬼臉”,快速地改寫了機票,填平了那筆缺款。
人都是這樣,一步走錯,萬劫不復。
緊張了幾個星期后,事情沒有被揭穿的跡象,劉伊平坦然了,心里竟然有了成功后的喜悅:真是想不到啊,有些事原來就是這么簡單。于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她又試著改寫了幾張,然后竟一發不可收拾。就像賭徒的心理,初涉賭場,沒有一個賭徒希望自己會上癮,但賭了一次,不論輸贏,便無法再抗拒。
劉伊平擔任售票員僅僅7個月,竟然通過將遠程票改成短程票,將成人票改成兒童票的手法,貪污了人民幣16萬4千多元。而在她之后擔任收款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又采用涂改的手法貪污票款高達37萬多元。這樣算下來,短短8個月,她竟貪污了53萬5千多元。
報上刊登的劉伊平案
可是,讓人奇怪的是,這些錢她一分也沒有用,而是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存在了銀行里,在案發的當天,就被全部追回。
這也就是在槍聲響過之后,人們為何都沒有想通她的犯罪動機到底是什么?她的生活并不奢侈,只喜歡吃雪糕和巧克力;她的家庭并不貧困,足可以讓她過得富裕。
而這個答案,就在她的親筆供詞中。她是這樣說的:
“有錢是讓人羨慕的、尊敬的。”“我現在有很多錢,可辭掉工作去做想做的事,辦一間工廠,成為一個新時代的資本家。”“我可以布置一個舒適的環境,讓父母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夢,當然可以隨便做,但是全都凌駕于法律之上,那又有什么用呢?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當東窗事發之后,不僅熟悉她的人大吃一驚,就連她自己也嚇了一大跳。因為在獄中,她痛哭,她長泣,她甚至輾轉不眠,她突然覺得做一個普通人,掙得一份用勞動換來的工資,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可是,一切都晚了。
網圖
一紙判決書下來,色彩炫麗的青春瞬間變得灰暗,她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寫下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后的遺書:
“人生是一種際遇,是一種不復再有的邀請,應邀來到世界上自由生長了7700多個日夜。活著的時候,有知有覺。不知多少天以后,我會被它重新收回,讓留下的白發人淚眼望晴空,哀吟著尋找我的影蹤......”
劉伊平寫遺書的感情是真實的,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在這封如詩一般的遺書里,她寫下的全是留在人間的清醒,以至于連自己來到世間都精確到了多少天,連自己離開后,最愛自己的人只能抬頭望天,她都清晰地寫了下來。
這些話語是多么地耐人尋味,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我想,劉伊平一定不會再因“惡小而為之”。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敬畏法律,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勤奮努力,腳踏實地,才會在人生的正道上走得順暢,過得美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