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河南重建行動
項目有序推進中
8月15日—17日,《馳援河南重建行動》川豫聯合項目組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為區內6個社區每個社區均開展了多場減防災能力建設培訓。培訓共計500余名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助力提升社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
同時,川豫聯合項目組聯合新鄉市鳳泉區應急管理局、衛輝市應急管理局,協調各轄區內20余個社區,共同開展鄉鎮、社區應急干部培訓,增強社區減防災隊伍的能力建設,從而保障民眾人身與財產安全。
1.社區居民減防災能力建設
主要培訓內容有:
正確認識災害與預警標識
災害風險與逃生地圖的認識與繪制
感知生活中的火與熱
暴雨與溺水如何自救與互救
出行安全自我保護
急癥院前急救技能
8月15日—16日,川豫聯合項目組在河南省新鄉市寶中社區、南魯堡社區、寶西社區、大黃屯社區、南張門社區、星湖社區開展了多場減防災能力建設培訓,主要圍繞“正確認識災害與預警標識”、“災害風險與逃生地圖的認識與繪制”、“感知生活中的火與熱”、“暴雨與溺水如何自救與互救”、“出行安全自我保護”、“急癥院前急救技能”6個方面開展社區居民減防災能力建設,詳細講解了相關課程知識,做到安全教育無小事。
從基本認識、理論基礎到實踐技能,課程培訓講師由大及小,從內而外地為社區居民進行全面講解;講師在口頭表達的同時,輔以實驗教具進行具體操作,幫助社區居民進行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調動了社區居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社區應急干部培訓
主要培訓內容有:
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編制
桌面推演
減輕災害風險管理社區教育實踐
8月15日-17日,川豫聯合項目組聯合新鄉市鳳泉區應急管理局、衛輝市應急管理局,協調各轄區內20余個社區,共同開展鄉鎮、社區應急干部課程培訓,共有80余名社區干部參與了本次系列培訓。
本次培訓從“災害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機制”、“桌面推演”、“減輕災害風險管理社區教育實踐”三個方面進行,增強社區減防災隊伍的能力建設,從而保障民眾人身與財產安全。
川豫聯合項目組邀請了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田兵偉、成都倍力社會組織發展促進中心執行主任常麗橋,擔任此次課程培訓的專業講師。
課程提到,應急預案的編制過程可分為四個步驟:一是成立預案編制小組;二是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三是編制應急預案;四是應急預案的評審與發布。同時,講師們針對社區減防災隊伍建設進行了桌面推演,并闡述了減輕災害風險管理社區教育實踐理論,并提出了兼具實用性與創新性的具體建議。
社區是社會中的基本單元,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社區不僅要在第一時間內面對,還要在第一時間處置受災居民,減少居民的傷亡,在減防災建設方面扮演著獨到且無法取代的角色。
減防災培訓不僅是利于災區人民走出地震陰霾,邁向美好明天的保障,也能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大眾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關注@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更多公益資訊等你了解!
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已入駐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新浪看點、抖音等10+平臺,更多信息也可登錄官網:http://www.kejifupin.org/查看,感謝您的支持,歡迎您的監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