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8月3日,姚明、馬景泉、堀內景子和他們的朋友們——日中交流書畫篆刻期待展在日本宮崎縣立美術館開展。
布展結束后,幾位藝術家在現場開始創作表演,場地設在緊鄰宮崎縣立美術館的一家酒店內,參加人員是本次共同展覽的出展者、慕名而來的本地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
三位藝術家現場進行創作展示
堀內景子將一大張宣紙鋪在地上,用提斗書寫大字“游”,邊寫邊謙虛地說,她只是一個書法教師,能跟馬景泉先生和姚明先生這樣令人景仰的大藝術家共同策展、參展,非常榮幸。
堀內女士創作“游”
堀內景子以快樂書法在日本藝術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東京、大阪和國外多次舉辦書法展,眾多店鋪的匾額也出自這位藝術家之手。她的作品亦書亦畫,每一幅作品總會讓人“眼前一亮”,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出其不意”,將藝術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始終詮釋著什么是“藝術貴于創新”。
堀內景子的作品“母”
堀內景子揮毫之后,馬景泉、姚明二位藝術家開始了他們的創作表演。馬景泉在一方大印上刻字,姚明開始“潑墨”。
馬景泉在聚精會神地創作
馬景泉刻印,運刀如飛,在圍攏的觀眾嘖嘖稱贊聲中,一方精美的印刻藝術品呈現在眾人面前。這是一方帶有四面邊款的“得意”印,邊款上有王之渙的名詩《登鸛雀樓》和馬景泉的落款。
馬景泉現場創作“得意”
馬景泉刻字的同時還不忘講解運用的刀法和篆刻的心得體會。在其身旁的堀內景子也從藝術家的角度,解說并點評了馬景泉的創作。
姚明現場創作“竹韻”
姚明首先“胸有成竹”地在豎幅宣紙上創作了一幅墨竹,隨后又在硬紙板刷刷點點地完成一幅青山圖。兩幅構圖和諧、用筆獨到的作品,讓觀者感受到了什么是“妙筆生花”。
姚明向大家展示如何用5筆就可以畫出一只雛雞,讓現場觀眾連連稱贊。多年來,姚明堅持從事藝術創作的同時,也在日本的多所大專院校和社會機構教授水墨畫,雛雞這樣的基礎水墨畫技巧,早已信手拈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