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道陳子,喜歡的我的親,可以加個關注
2015年8月,李永韶去炎陵村一戶人家買油。一見農戶家裝油的瓷罐,他眼前一亮:這是個老物件!一看就值錢!主人家還不知道這是個古董。李永韶想開口買,一想,不行。他眼珠子滴溜一轉,有了主意。
賣油的老兩口,是當地的五保戶,他們一直拿著這個罐子裝茶油。每一年新茶油加老茶油,罐子外邊油膩膩的,就當個普通罐子使的。但李永韶自己玩了很多年古玩,覺得這鐵定是個寶貝。
李永韶想直接開口買下這個油罐,話到嘴邊,一想,不行,如今不比早年,電視上各種鑒寶類的欄目天天播,這老人恐怕也知道古董值錢,要直接開口買油瓶,他們就知道這東西值錢了,價格肯定不會低。怎么辦呢?
李永韶眼珠子滴溜一轉,就有了主意。他不動聲色,按老人開的價錢買了茶油,轉身就走了。
過了幾天,李永韶又來到農戶家,又買了茶油便走了。如此幾次下來,李永韶跟老兩口就熟了。
有一次,李永韶照例登門買油,等付完錢,李永韶就開始演戲了。
他說:“你看我這記性,忘了帶油罐了,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把油跟罐子一起拿走,過幾天再把罐子還回來?”
老頭一聽,非常大方,說:“害,一個破罐子,拿走吧,這么老遠還送回來干嘛!”
這可正合了李永韶的心。他立馬拿著油罐,藏住興奮,趕緊回了家。一到家,他把茶油倒出來,將油罐給清理干凈。
這個方形圓口的深色瓶子煥然一新。李永韶來不及歇息,立馬帶著油罐去了古玩店。
古玩店老板一看,打電話叫來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古瓷器玩家黃彬榮。
黃彬榮一見罐子,眼睛都直了,這東西太漂亮了!
李永韶一看黃彬榮的表情,就知道,這是個買主。他說:“這東西我收過來也不便宜,您要真喜歡,也不講價了,28萬您拿走。”
28萬可不是個小數目,這要是看走眼了,就只能認栽了。黃彬榮想讓他便宜點,但李永韶說他搞了這么久古董,第一次收到這樣的東西,不肯便宜。
黃彬榮又拿著油罐看了看,覺得是個老物件應該沒錯,但就是到底值不值28萬,他心里沒底。他咬咬牙,一狠心,買了。
半天的功夫,沒有花一分錢,平白得來28萬,李永韶心里都樂開了花。
那到底這油罐值不值呢?黃彬榮買回家之后,心里很不踏實,又請了幾個水平比自己高得多的行家來掌眼。
幾個人聚一起,一看,一致肯定,這是個不錯的古代瓷器。
判斷一件古瓷器的價值,要看年代、產地、器形等。根據罐子的胎體和釉色,專家判定,這是一件明朝早期的瓷器。
他們又拿著高倍放大鏡,在罐子的釉子里,發現了很多閃閃發光的亮點,這些都是珍珠瑪瑙。而中國五大名窯之一的河南鈞窯,曾出產過一種星光瓷,工匠給瓷器的釉子里摻上的就是珍珠瑪瑙碎片。
而在器形上,圓口方身的這類罐子,叫琮式瓶,比圓形的瓷器要珍貴很多。有句話叫“一方頂十圓”,這是因為,方形瓷器需要拼接工藝,燒制的時候容易開裂,成功率比圓形瓶要低很多。
幾人一致斷定,這是一件明代鈞窯星光瓷,好東西!黃彬榮一聽,心里踏實了。
但更讓專家們震驚的,還在鑒定的最后一步,看這件器物的“款”。款是表明產地、年代的文字,相當于古瓷器的身份證,比如“乾隆年制”。
這件星光瓷不僅有款,而且還有兩個。
在它的底部,一個方形的款,一個橢圓形的款。橢圓形的款上,是四個字:世宗廟寶。世宗廟是皇室祭奠祖先的宗廟,那這件琮式瓶就是一件皇室祭祀器物。
方形的款上有“臣鮑輝廷監制”六個字。在《明史》中有記載:“鮑輝,字淑大,浙江平陽人。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數有建白。”
鮑輝出生于公元1404年,1433年參加科考,走上從政之路。1449年在土木之變中去世。也就是說,他任命于明英宗年間。當時,鮑輝受命于明英宗,監制了這件琮式瓶。
綜合這些資料,再加上進一步的科學手段的判斷,專家的結論是:這是一件明代宣德年間,由鈞窯燒制的,用于皇室宗廟祭祀的禮器。
這件古董的價值,根據以往的拍賣史來看,專家估計價值不會低于1000萬。
李永韶空手得28萬已經樂瘋了,要是知道這件寶貝值上千萬,會不會后悔呢?能看出一個賣油翁手中的舊油罐不尋常,李永韶有點眼光,但從五保戶手中騙過來這件寶貝,做法實在是不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