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一共5296字13圖,閱讀大約需要12分鐘。
佩洛西訪臺這件事,過了好幾天了,相信很多朋友慢慢也感覺到不對勁了,本來一開始各種義憤填膺的,最近也開始懷疑自己一開始的認知。
就在佩洛西訪臺的第二天中午,我趁著午休的時間,寫了篇文章,抒發了一下自己的疑惑。
這幾天經過好好思考,我也算是理清楚了整個事件中中美兩國博弈的細節。
說實話,我很負責任地說,中國在本次博弈中,是真的贏麻了。我甚至認為本次中國的操作,完全可以載入政治博弈的教科書,當作典型案例來講。
請容我接下來好好聊一聊,我們是怎么把一步“本手”走成了“妙手”。
話題還是要說回8月2日晚,佩洛西落地的那一刻。
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包括我自己,毫不夸張地說,我當時足足發呆了有半個小時。一直在想為什么是這個結果,以及我明天到底還去不去上班。
后來還是理智占據了上風,我覺得還是早點睡,總覺得這件事有點詭異,但又一時說不上來,說不定睡一覺反而腦子能更加清醒。
而我當時覺得詭異的地方是什么呢?
恰恰是我國在整個佩洛西專機飛行的過程中幾乎什么都沒做。
為什么這件事這么詭異?
其實跟我們國家一開始的調門有直接關系。在整個佩洛西訪臺前,我們的整個外交口、軍方口徑上基本上是頂格在說這個問題。
包括我們國內某些媒體,特別是某個退休媒體人,甚至放出要“擊落佩洛西專機”等話。
當然最近這位也遭受到很多質疑和謾罵,大家先不要去跟風,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而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什么呢?——所有人包括我們自己,都認為我國將佩洛西落地看成了一件萬萬不能容忍的事。
然后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在中國如此高調的宣傳下,佩洛西如果放棄訪臺,那對全世界來說就是美國慫了,直接影響了大家對美國霸權的信心。
如果佩洛西最終成功落地了,那就會反過來對我國的國際聲譽造成嚴重影響。
所謂的“紙老虎竟是我自己”,“一拳打不開,百拳都會來”的局面將會在未來接踵而至,直接導致我國外部政治環境穩定性急劇下降。
更嚴重的還是在國內,我國最近幾年的發展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來說,我們是認為已經有實力與美國碰一碰。
這種對國家的信心,其實是我們對抗美國的基本盤。并且這次調門拉得這么高,對民眾的期待值其實也已經拉到了頂峰。
那如果我們做不到承諾的話,這對國內民眾來說將是一個對政府信任度的深深打擊,直接能引起滔天輿情壓力。
所以現在的局面就變成了,佩洛西一定會想辦法來,而我國要想辦法阻止。
于是所有人的關注點就變成了,我國將會以怎樣的方式來進行阻止。
極端點的朋友認為可以直接趁此機會梧,又或者某些人認為可以直接擊落佩洛西的專機。
這兩點我都是不認為合理的。
對于直接梧桐來說,當下的時機不對。雖然從硬實力上來說,我國目前已經有了具備梧桐的客觀能力,但我們還是要追求代價最小化。
一方面是軍事上的準備。
雖然我們目前從客觀上分析來說,美國沒有力量來介入臺海,而且他們從理性上來說也不可能真正參與介入。
但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要確保萬無一失和付出最小代價。
所以趁著這個時間點趕緊多下水艦艇和軍機,在美國拿出新的更先進的武器之前,提高自己的反介入能力。
目前來看預計未來每年可下水的艦艇噸位能達到20萬噸,五代機殲-20,每年能生產36-50架。所以對我們來說,每多一年,我國的軍事實力就能往前飛躍一個階梯。
另一方面就是經濟方面。
我們要防止在統一后,美國拉著一幫子小弟對我們進行經濟封鎖,所以我們提出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說白了就是要增加自己國內的消費能力,來降低外貿占GDP的比重,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我們只通過內循環也可以維持自己經濟正常運轉。
而要完成這個,所以我們提出了“共同富裕”。
只有共同富裕搞起來,我們才能真正將國家的消費能力提振上來。
而要搞共同富裕,就要戳破房地產泡沫,就要打擊課外教培來減輕民眾的生活壓力和成本。
還有就是直接稅立法,要讓國家的稅政更加健康,讓富人承擔更多納稅義務,這里可看我以前的文章《直接稅立法,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有聊。
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而對于直接擊落佩洛西的專機,我同樣不覺得這是個合理選項。
雖然這個可能會作為極端情況下的方案之一。但好歹佩洛西是美國實權人物三把手,直接用軍事手段將別人弄死了。
除非美國真的不想要自己的霸權了,作為藍星上有頭有臉的頭號國家,肯定會跟我們不死不休,平添了我國發展和解決臺灣問題的更大不確定性。
如果這兩個選項都不行的話,于是我之前也是認為我們可能會把注意力放置在臺灣身上。
比如極端點擊落幾架臺軍戰機,再不濟可以導彈或者軍機飛越臺灣島上空,實在不行那就伴飛嘛,他臺灣軍機肯定也不敢開火。
反正如果真做到上訴的任一事情,或者有什么其他實質動作,那就算最終佩洛西還是落地了,那我們也還是有交代。
民眾的怨氣也不會這么大,在國際上的聲譽也不至于受損過多,最終就這么默認了,也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可能美國贏得多點,但中美雙方確實都有了臺階。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我們幾乎什么都沒有做。
我們是沒有能力做出任何反應嗎?還真不是。
那是我國沒有做多種預案,僅僅只希望通過我國前期的“威脅”,就期待佩洛西能乖乖聽我們的話,就不來臺灣了嗎?這更不可能!
所以當排除所有不可能的答案后,答案就只剩下一個——我們的戰略目標壓根就不在于佩洛西能否成功降落臺灣。
這其實就是整個中美圍繞佩洛西訪臺的事情上——最大的戰略欺騙。
那這個戰略欺騙到底起了什么效果呢?這就要從我們后續放出的“大招”聊起。
當佩洛西落地后,沒過幾分鐘,我們就發出了8月4日準備要軍演的消息。
當時我還沒認真思考軍演的問題,第二天還在文章中說我們后續應該還會有大招放出。
當然這也沒錯,最近幾天我們接連看到了不同的措施。
比如我們直接禁掉了天然砂的對臺出口,還對臺灣的多種食品禁止進口,引發了大家思考是否準備要開始進行“窮臺政策”。
在貿易商品中,不準出現“臺灣”字樣,必須要帶上“中國”,否則直接扣留。
像蘋果公司目前已經做出了表率,不知道灣灣看到這個會不會破防。
在軍演中,我們的東風導彈直接飛躍了臺灣島,落在了預定位置。
多支轟炸機編隊雙向穿越臺海。
還有比較重要的是外交部宣布的對美反制措施,一共八條,可以說都在美國的痛點上。
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但反過頭來,其實拋開后續的這些措施,光是這個軍演,就已經是最大的大招了。
很多人不太明白這次軍演的意義,剛開始的時候,還在那嘲諷說什么“又只能炸魚”。
但我們真的來看一下這次的軍演圖:
你就可以發現,這次軍演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你見過哪家軍演是直接把別人整個包圍封鎖了嗎?
這次就是!我們的軍演,實際上演的就是對臺進行全方位海空封鎖。其中既包含了登陸作戰方向,也包含了區域拒止方向,甚至將頑固“臺毒”分子逃亡的方向都演練了封鎖。
所以我們才說出了對“臺毒”頑固分子終身追責的話。
更重要的是,這次軍演,我們直接打破了以前的“默契”,沒有什么海峽中線,甚至我演習的區域,直接表明了整個臺灣區域都是我們的。
這是中美對臺博弈歷史上,極其重要且關鍵的一步。沒有戰略模糊,今天我們就要向全世界宣布,這就是自家門口。
聊到這里我還要說得更深入一點。
本次演習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但極其重要的作用。
讓我們把視角轉到俄烏沖突。
我們現在反過頭去看俄羅斯在整個戰爭中現在已經站穩了腳跟,并且開始慢慢打,慢慢耗。
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的是,對俄羅斯來說,最好的方案其實還是要進行“閃電戰”,最好是在開戰之后能快速突襲,直接拿下基輔,控制澤連斯基政府,這樣做是代價最小的結果。
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這種快速解決的策略并沒有奏效。
不管是俄羅斯軍事實力并沒有做到碾壓;也不愿意使用重武器從而產生人道主義危機;又或者是原本普京以為的烏克蘭人會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局面沒有出現;等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其實在于俄羅斯的軍事部署動向,在現代衛星的監視下,基本上一覽無余。
當俄羅斯在邊境地區陳兵的時候,美國早就通過衛星監控,發出了“警告”。于是烏克蘭其實也做好了防御準備,于是在俄羅斯最開始突進的過程中,受到了極大阻礙。
而這個阻礙,就導致了俄羅斯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達到戰略目標。
當澤連斯基一方反應過來后,就開始做起了騷操作,比如把軍事裝備設置在平民區等等,知道你普京不想傷害平民,那我就直接用平民當成肉盾,讓你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而這恰恰是未來如果我們要對臺梧桐,必須要考慮的情況。因為菜偽政府同樣知道我們為了穩定人心,是絕不會對臺灣人民造成傷害,所以同樣會利用普通人當人肉盾牌,想讓我們投鼠忌器。
為了破解這個問題,我之前的文章也就說過一點,那就是——我們未來的作戰,大概率要是演習轉實戰。
在衛星的監控下,我們是很難隱藏住大規模的軍備人員調動,只要你開始有這種跡象,對面馬上就能做出反應。
所以唯一既能調動軍備,同時又不讓對方產生“這次就要打”的想法,那就只有軍演。
說白了就是打你個措手不及,明明說是在演習,但突然來真的,這樣你就沒有反應時間去做這些部署。
方案是沒什么問題,但唯一的問題就在于,我們一般演習的位置同樣離臺灣不近,要想演習轉動真格,這其中同樣會有時間差。
但這次軍演就好了,我們直接演習的就是對臺封鎖,軍演區域離臺最近區域甚至在11.78公里。
在這么近的距離下,我們要打他個措手不及,防止菜偽政府用臺灣人民當肉盾,這才有作用。
于是我大膽地預測,像這次這樣的封鎖演習,在未來的時間里,還會有很多次。
要得就是“疲臺”,讓你每次都跟著我們軍演,擔驚受怕。讓你不知道到底哪一次才是真的動手。
多來幾次,甚至島內民意都會發生變化,覺得每次大陸一軍演,菜偽政府反應就這么大,實在沒必要,反正大陸也不打,你這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
而正當他們開始對軍演感到疲憊,感到放松的時候,恰恰就是我們最好的進攻時候。
所以反過來我們再看這個軍演,你就會發現,這一步是走得多么關鍵。
然后你就能發現我們上面所說的,為什么我們要讓佩洛西落地,來實施這個戰略欺騙。
恰恰就是本次軍演的戰略意義過于重大,如果在正常中美博弈下,我們其實是很難做到這一步。如果我們真的做了,反而就變成了所謂的“破壞現狀”的一方,進而會落下口實。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當佩洛西落地后,這就觸發了一個最佳的戰略和輿論環境。
首先是對美國來說。當所有人都以為中方的目標是不讓佩洛西落地時,那這自然也就成為了美國博弈的目標。首先是要保證佩洛西的人身安全,其次就是盡可能讓佩洛西落地。
而當佩洛西真的落地后,美國的目的也就達成了,所以我們看到此后“里根”號航母趕緊溜之大吉。
畢竟美國人知道,因為佩洛西落地了,雖然美國是“贏麻了”,但同時也徹底惹怒了中國,為了不進一步刺激中國,導致更嚴重的后果,這個時候就應該避其鋒芒。
所以這個時候中國不管后續做了什么,都有了正當性,且減少了來自美國的阻礙。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國內。當佩洛西落地后,幾乎全中國人民都炸了,這佩洛西越是如此容易地落了地,我們越是被外網嘲諷,那人民就越發的憤怒!
而怒是什么?怒就是民意!
我們就是要讓14億人民這滔天的憤怒表達出的民意展示出去,讓國外的人看看。
于是我突然想到了之前中美最高首腦對話中,我們提到的一句話: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
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句話中,玩火必自焚是重點,包括當時外國媒體也認為這句是重點。現在看來,“民意不可違”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在這滔天的民意下,那我國政府做出了什么反應,那都不為過。
甚至這個時候國外的人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我國政府承受不了民意的壓力,做出什么激烈的舉動,比如直接梧桐。
所以這個時候我國突然說過兩天要在臺灣周圍舉行軍演,反而在大家眼里,這都是小動作。
這就好比如果你想要開一扇窗,你可以說你想把屋頂給掀了,當大家都來勸你的時候,你說那退一步開個窗,大家就都能接受。
當我想通了這點后,你就會細思極恐。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抱有這樣的戰略意圖,那在佩洛西訪臺前,我們媒體放出的那些“警告”的話,反而是一種激將法。
你佩洛西敢不敢來,敢來我就擊落你,你要是不敢來,那就說明你慫了。
作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美國,自然是不得不上這個當,不來霸權信用就沒了,于是在我們的激將之下,騎虎難下,不得不來。
于是,來了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
當理清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說實話我也是有點激動。
我不清楚我們做戰略的同志們是從什么時候就想出這么奇巧的一招,將一個危機,硬生生變成了我國統一博弈上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我只能說,真要玩“大國博弈”,咱這5000年的智慧,那真不是蓋的!
當然啦,美國畢竟不是吃素的,在被中國耍了一頓,平白讓封鎖軍演這種事就這么發生了后,它也反應過來了,現在就在想該如何找補。
于是才會再次發出,美國將繼續通過海空路線穿越臺灣海峽的話。
當然,已經被我們吃下的利益,自然不會這么容易再放出去。從現在起,中美之間的博弈,將正式拉開更加激烈的一幕。
我是Marx乖巧,為您送上時政熱點的思考。
如果您覺得寫得還行的話,那就請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