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這好,我是道陳子,喜歡我的故事的話,可以回個關注
北宋時,劉廷式跟村里的一個姑娘許了婚約。后來,他中了進士回鄉,姑娘卻不肯嫁了。有人勸他:不如娶她妹妹?
劉廷式是山東章丘人,是個普通農家。但父母很重視他的教育,他也爭氣,從小勤奮學習,詩文俱佳,加上性情憨厚,鄉民們都很喜歡他。
劉廷式家的鄰居,家里也是務農為生,非常貧困。這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與劉廷式約定了婚約。北宋時,男女關系相對開放一點,或許,劉廷式與大女兒早已眉目傳情、芳心暗許。
不過,當時劉廷式家里條件也不好,加上還尚未取得功名,便只是跟對方的父親口頭約定,并沒有走正式提親下聘這個流程。
約定幾年后,劉廷式努力讀書,上京趕考,中了進士,當上了官。榮歸故里時,他立馬去到了鄰居家,找鄰居的大叔。
誰知,這位大叔已經去世了。而大女兒也因為患病,眼睛失明了。本就貧困的農家,因為接連的打擊,變得更為貧困了。
他們見到劉廷式進士及第,成了上等人回來,不僅沒有趕緊湊過去攀高枝,反而離得遠遠的,不再提當年的口頭婚約。
劉廷式找人,主動上門提親。但女子家卻拒絕了,他們說:女兒已經成了盲人,家里還是耕田的農家,哪里配得上士大夫!
聽了這話,劉廷式并沒有就此打住。他堅持要娶鄰家盲女,他說:當初與大叔有約,怎么可以因為大叔走了、女子病了,而背棄諾言呢!
身邊的人勸劉廷式,反正當初沒有下聘禮,婚約不算數的。甚至還有人給他出主意:“這家不是還有個妹妹嗎,還沒有許人家,不如你娶妹妹?”
劉廷式斷然拒絕,笑著說:“我的心已經許配給人了,雖然盲了,怎么可以違背初心呢?”
在劉廷式的堅持下,他終于與盲女成婚?;楹?,兩人十分恩愛和睦。
不久,劉廷式調任劉廷式調任密州通判,他帶著盲妻一同前往,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老天再次捉弄人,生了幾個孩子后,妻子因一場大病去世了。劉廷式痛哭流涕。
妻子去世好幾年后,劉廷式都沒有續娶。又有人勸他:“你妻子已經死了,干嘛不再找一個?”但劉廷式還是不肯再娶。
當時,蘇軾在密州做知州,聽說劉廷式的事后,便問他:“愛生于愛,愛生于色。今君愛何從生,哀何從出乎?”
意思是,悲哀在于深愛,深愛在于容顏,你的愛從哪里生,悲傷又從哪里來呢?
劉廷式回答說:我只知道我的妻子去世了,我很悲傷難過。我如果是因為美貌才產生愛情,因為愛情才感到悲哀,那么她瞎了眼、年紀大了,容貌衰退,我就不會再愛她。可我知道,并不是這樣。如果真的像先生所說的,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倚著門檻拋媚眼、送秋波的女人,豈不是都可以娶做老婆了?
(《宋史》中,廷式曰:“吾知喪吾妻而已。吾若緣色而生愛,緣愛而生哀,色衰愛弛,吾哀亦忘,則凡揚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為妻也耶?”)
聽了劉廷式這番話,蘇軾非常感動,稱贊道:你真是個癡情人。
因此,蘇軾寫下了劉廷式的故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也有記錄,劉廷式堅守初心娶鄉下盲妻的事跡,更是廣為流傳。
劉廷式不兌現這個婚約,包括女方家,都不會有人說什么。但他重情重義,不因自己飛升了,高看自己、輕看他人,而是始終秉持一貫的憨厚善良,與盲妻度過了一段相親相愛的婚姻生活。
對此,你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