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究清代歷史的人都不相信順治皇帝的《罪己詔》是順治皇帝自己的意思。
尤其不相信順治后悔重用漢臣這條。
那是因為大部分研究清代歷史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人普遍認為漢人比滿人蒙古人文化程度高重用漢官可以改正滿族舊習中的不足之處可以促進民族團結。
但是如果用了 品行不好的貪官污吏不光不能促進民族團結改正滿族舊習中的不足之處反而加深官民矛盾逼迫百姓加入到反清的隊伍里面。
清世祖順治皇帝和他的父親清太宗皇太極性格不一樣,皇太極更重視族親的感情對待宗親多有包容雖然有些王爺貝勒在犯錯的時候也會有所懲罰但是念及手足之情,王爺,貝勒,額駙生病皇太極總是多加體恤。
順治皇帝對宗親沒有皇太極那么仁厚更愿意把八旗的利益讓有知識的漢官。
但是有些漢官恃寵而驕仗著順治皇帝的信任陷害滿族官員甚至陷害和他們同為漢族的官員。
劉正宗陷害成克鞏。
漢人會認為清朝是滿族剝削漢族但其實在順治親政的時候,順治皇帝是大量的撤出滿族官員讓漢人當地方的封疆大吏
但是這些封疆大吏卻把貪污強取豪奪的習慣比滿族八旗還要厲害
很多南方學者說陳名夏和陳之遴不被重用是因為他們是漢人但我閱讀了《清通鑒》發現不是這樣。
順治九年李三彪子搞操控市場,私設公堂,虐待百姓等諸多行為,陳名夏身為大官卻不阻止他的惡行。
李三彪子就是《清通鑒》里面記錄的李應試。
順治十年順治皇帝才訓斥了陳名夏。
起初我以為陳名夏和陳之遴是朋友,后來我才知道陳之遴也曾經彈劾陳名夏巴結多爾袞
李應試和潘文學被處斬還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督辦的。
陳之遴雖然有個妻子徐颯不贊同他在清朝當官,但是陳之遴自己對官位對勢力有很大的向往,他不僅僅為自己爭權奪利而且還栽培黨羽。
很多人認為南明和清朝比較起來南明是明朝的延續立場思想站在南明那邊的人非常多,但是如果您認真地閱讀《清通鑒》您會發現其實忠于南明不等同忠于漢族百姓。
這是最讓有正義感的漢族人最痛惜的事情,因為南明和清朝重用的貪官污吏是穿條褲子的。
不少人是先投降清朝后來樣因為清朝反腐查到他們的貪污的證據他們才投靠的南明并非忠于明朝更加不是把百姓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
馬逢知就是最為著名的一位,他原名馬進寶順二年清軍滅南明弘光政權他被豫親王多鐸招降加入了鑲白旗。
后來多爾袞被清算,他抱順治皇帝的大腿改名馬逢知,順治十六年因為失陷城池被他人彈劾罷免官職之后離開清廷投靠南明,順治十七年一場戰爭他又被抓回去審問。
盧慎言 是順治皇帝授予重任的封疆大吏他干的壞事非常多,被查出來的時候順治老后悔了。
盧慎言還有一個手下叫董國祥因為盧慎言貪污案被人檢舉調查盧慎言的時候拔出蘿卜帶出泥董國祥貪污的事情被調查出來
董國祥被發配到黑龍江不是因為文字獄而是因為貪污。
所以有才學讀書多的人不一定人品好,沒學問的人不一定人品不好。
清朝有貪污腐敗不是因為皇帝是滿族人 在清朝之前的明朝,在明朝之前的元朝都有清官和貪官。
順治皇帝會后悔重用這些品行不好的官員是很正常的事情,換位思考下你做老板你重用的信任的干部干了背叛你的事情你也一定會后悔。
因為順治皇帝最后發現被他革職的圖海是被人陷害的,圖海在刑部期間秉公辦案,還廢除了明代酷刑呂公絳,紅繡鞋。
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知道自己做錯了都會后悔,順治皇帝發現自己冤枉了圖海被弄臣蒙蔽了十多年是最正常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