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祖孫三代通過厲行削藩,終于將宗室對皇位的威脅消除殆盡。洪武朝能率軍馳騁沙場的宗室,在宣德朝以后只能困居一隅,藩地城池以內是他們平常能接觸到的最大天地。無所事事之下,有人追求刺激不斷作死,有人醉心于文學、藝術,也有人以造人為樂。
晉藩第三代慶成王朱鐘鎰,是第三種宗室中的佼佼者,他一生育有44個兒子和至少50個女兒。多數人認為王世貞筆下的“慶成王百子”,主角就是他。子輩數量如此龐大,等而下之的后代自然更多,據談遷《棗林雜俎》的記載:“孫百六十三人,曾孫五百十人,見玉牒”。為此還創造了一個,以一己之力迫使朝廷掀桌子,修改宗室規則,制定限定郡王以下各級宗室可納妾數目的條例,也算是一代傳奇。
郡王冠冕
宗室人口多了,選擇作死的自然也會大幅增長。所以朱鐘鎰的努力不但給朝廷出了一個難題,也給繼任者制造了一個麻煩的源頭。早在他在位時,慶成王府宗室的亂象已生。待第四代慶成王朱奇湞即位之后,所有兄弟姐妹都已長大成人,麻煩的源頭變得更多,處理這些宗室問題簡直讓他疲于奔命。若是有可能,估計午夜夢回之時,朱奇湞很想對自家老子說一句“聽我說,謝謝你”,以感謝他賜予了自己這許多充當救火隊員的“歡樂”。
當然朱奇湞本人的生育能力比之自家老爹也不遑多讓。所以本期就來聊聊發生在朱奇湞身上的那些事吧!
年少輕狂
朱奇湞,生于景泰四年(1453年),為晉藩慶成溫穆王朱鐘鎰的嫡長子,生母慶成溫穆王妃陳氏?!睹魇贰ぶT王傳》稱朱奇湞“以賢孝聞”,據《明實錄》記載確有其事,不過襲封之后的表現。年少之時,他可是輕狂得很。
弘治初年,因朱鐘鎰年老,令慶成王長子朱奇湞代理府事。結果這位郡王長子很不爭氣,竟與太原右衛指揮僉事李學等小人為黨,被他們花言巧語所蒙蔽。
李學很會巧言令色不說,關鍵手腳還不干凈,伙同他們巧立名目貪污軍糧及銀、絹等等軍中物資,被軍卒劉玨、金榮、陳賢與小旗(衛所最低級軍官,轄10人)沈清所察覺。四人打算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李學等人的罪狀。
明朝一二品武官補子:狻猊
關鍵時刻這一消息被李學所知曉。眼看事情將要暴露,李學搶先一步誣陷劉玨等幾個軍卒盜掘河東郡君的墳墓,小旗沈清盜竊慶成王府宗廟祭器,派人前去緝拿。
劉玨等軍卒被抓后,各處以一百大板的刑罰,大有要置他們于死地的意味。三人唯恐丟了性命,故在受刑之后竟拖著病體越獄而逃。李學立馬派人進行追捕。陳賢及協助他的伙伴朱進隨即被抓,李學指使手下將二人當場亂棍打死。
沈清聞訊出逃,可其妻齊氏,及傭人郝朗之妻傅氏,卻落入了李學的魔爪。這家伙竟然學起紂王,對兩個弱女子動用炮烙之刑,致二人死亡。逃亡的沈清父子,一路跌跌撞撞來到京師告御狀。李學見狀立馬唆使好兄弟朱奇湞借用慶成王的名義誣告沈清,將父子二人從京師弄回來,給咔嚓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李學認為已經將事情搞定之時,先前越獄而出的金榮與其弟金通出告李學等人“誣殺人命”,并且辭連慶成王府,稱李學家族成員與王府的婚配,存在“失倫”,也就是長幼失序、有乖人倫的問題??磥砝顚W與王府存在姻親關系,難怪能與朱奇湞混在一起,得以借王府的勢為非作歹。如此敢告他,自然沒好果子吃。金通被他弄進監獄活活打死。
李學雖然在汾州幾乎可以只手遮天,可死者家屬并不愿低頭。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他們前赴后繼地控告下,事情被鬧大,終于迎來了朝廷關注的目光。
北京紫禁城
弘治四年(1491年)十一月,明孝宗得知此案的前因后果之后,做出裁決:涉案人員達72人之多,首犯李學等十一人被判死刑,其余人員按罪行輕重各有處置。至于慶成王長子朱奇湞,因“聽人撥置,棰死無辜七人”,被革去冠帶,令帶頭巾讀書,不許理府事,也即被剝奪了繼承權,這處罰不可謂不重。
朱奇湞被剝奪繼承權之后,慶成王朱鐘鎰屢屢上疏為其求情。比如弘治七年五月,他以朱奇湞“自革去冠帶,漸知悔悟”為由,請求恢復其冠帶,讓其重新代理府事。明孝宗被他搞煩了,直接表示這已經屬于從輕發落,想要再多那是在做夢。
弘治九年(1496年)十一月,慶成王朱鐘鎰去世,身為嫡長子的朱奇湞又被剝奪了繼承權,如此王爵的繼承人選就成了問題。
弘治十一年(1498年)三月,在慶成溫穆王妃陳氏的屢屢奏請下,明孝宗終于松口,同意恢復朱奇湞的身份,由其承襲慶成王爵。當年十二月,被正式冊封為慶成王,夫人侯氏也晉封為慶成王妃。
因朱奇湞的年少輕狂,除他本人一度被剝奪繼承權外,慶成王府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慶成王府在遷居汾州時,分到了太原右護衛中千戶所作為王府護衛力量。在此后的歲月里,哪怕明宣宗借口晉王朱濟熿謀反,廢黜晉王,收回晉藩三護衛時,也沒動慶成王府的這支護衛力量,只將其更名為太原右衛中右千戶所??梢驗槔顚W案,明孝宗以朱奇湞聽任“侍衛官軍之謀殺人無算”為由,下令只給慶成王府保留正軍百人改稱校尉,其余改調沿邊任用。
教訓來得太過慘痛,使得朱奇湞在襲爵后真正幡然悔悟,開始向大明賢王的標準靠攏。
太原古城墻
弘治十五年(1502年)正月,晉王朱鐘鉉去世。當年三月,朱奇湞上疏朝廷,請求準許他親赴太原祭奠伯父,朝廷以往來不便為由拒絕了他,不過鑒于其孝心有加,同意他派教授等王府官代為前往致祭。
弘治十七年(1504年)八月,在朱奇湞的奏請下,朝廷賜予其書院“尚賢”之名。弘治、嘉靖兩朝有多次賜書的記載。
嘉靖七年(1528年)正月,山西巡撫江潮上報朝廷,稱慶成王朱奇湞有孝行,請求給予嘉獎。明世宗隨即賜予璽書、銀幣等,對朱奇湞進行表彰?!睹魇贰返摹耙再t孝聞”記載,應當據此而來。
疲于奔命的宗室救火隊員
朱奇湞襲封慶成王之后,很好地履行了其身為本府大宗,為宗室謀福利的職責。比如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在他的奏請下,朝廷賜予已故鎮國將軍朱奇淵宮眷,每年五十石養贍米。再比如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朝廷又一次賜予慶成王府已故輔國將軍朱表桿夫人劉氏等食米每年五十石,也是因他的奏請而給。
與此同時,朱奇湞對本府宗室也進行了一定的約束,可宗室規模太大,架不住他們前赴后繼地不斷作死。
隨著宗室地位的不斷下降,《明實錄》對郡王一下的宗室關注度越來越低,很多郡王府在《明武宗實錄》以后就少有記載,甚至郡王爵位明明在傳承,可某些《明實錄》中卻找不到該王府的蹤跡。
明朝宗室劇照
慶成王府卻是其中的一個另類,一朵奇葩,十三朝實錄中十一朝有慶成王府相關的記錄(缺仁宗朝和光宗朝),即便是武宗朝以后的實錄,關于慶成王府的記載依然非常密集。至于內容嗎,幾乎都是慶成王府宗室違法的記錄,這些花樣翻新的內容,堪稱是一部明宗室作死大全。
而慶成王府宗室違法記錄的高峰,就出現在朱奇湞在位期間。朱奇湞在位時間橫跨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這期間《明實錄》中幾乎每年都有慶成王府宗室違法的記載,僅有弘治十六年(1503年)、正德二年(1507年)等少數年份沒有相關內容,正德四年六月甚至有三起宗室違法事件被實錄記錄在案。
由于數目過多,在此只列舉幾個案例,來說明慶成王府宗室作死的能力。
1、輔國將軍朱奇漖兄弟爭奪家產案
朱奇湞的八叔鎮國將軍朱鐘鏘共有五個庶子,朱奇漖居長,朱奇溢最小。朱鐘鏘去世后,朱奇潡四兄弟將朱奇溢及其生母王氏驅逐出府,瓜分了他的那一份家產。
汾州城中有一名叫楊瑀的盲人樂師水平很高,朱奇漖等時常邀其入府為宴飲助興。一來二去,他與王氏滾到了一起。時間一長,二人的關系逐漸被人所察覺。于是王氏帶著楊瑀出逃到平陽府,以求避禍。如此,朱鐘鏘府中的破事算是見了天。
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明孝宗做出裁決:楊瑀被處決,王氏被要求自盡,朱奇漖四兄弟各自被革去三之一歲祿,同時要求慶成王朱奇湞對他們嚴加約束。王府教授陳貴、楊經等,因瀆職,由山西巡按御史進行處置。
明孝宗畫像
2、王府儀賓搶奪祿米案
慶成王府南??ぞ齼x賓李實、劉璠等擅自攔截運糧役夫,強行兌換祿米,乃至于份額之外盜支,長達十年之久。李實之父李本道也不是個東西,因“爭兌”問題竟到官府打官司,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還將兒子給牽扯了進去。
為此李實這個白眼狼,竟對老爹起了殺心。在他的虐待下,李本道飽一餐饑一頓被整得極其凄慘,最終在年底因食用牛肉鼓脹而死。因其死于獄中,又誣告太原知府馮清受賄,置其父于死地。
在朝廷的核查下,真相暴露,李實被廢為平民。南??ぞ环袥Q,竟擅自入京告御狀,這本就是大罪,加上朱奇湞亦上疏奏稟南海郡君等不法之事。于是乎南??ぞ悔s回汾州,交慶成王管束,并以其為典型,行文宗室要求他們守法。
3、宗室聚眾攻訐案
正德年間,慶成王府宗室,以鎮國將軍朱奇濣為一方,以其兄弟朱奇瀶為另一方,雙方攻訐不斷,牽連其中的有數百人之多,朝廷一時無暇顧及他們,以至于綿延數年而不決。
正德十一年(1516年),奉命前往大同公干的司禮監太監蔣貴、刑部侍郎張綸及錦衣衛官員,被要求順道處置此事。事后,蔣貴等奏稱慶成王府宗室在汾州橫行無忌,對當地造成了極大影響,其中尤以朱奇瀶為甚。
汾州府文廟魁星樓
明武宗據此做出裁決:柳祥等六人上斷頭臺,鄒廷壐等四十三人發戍邊衛,同時大批宗室受到貶為庶人,到罰奉等不等的處置。而慶成王府校尉再次被裁,規模僅余50人。
4、鎮國將軍朱奇涇強娶表侄媳案
慶成王府陰館郡君,乃是慶成王朱奇湞的堂姐妹,生有徐锜、徐林二子。徐林死后,本府鎮國將軍朱奇涇,竟不顧甥舅之誼,打算納其孀居之妻為妾。為此他讓陰館郡君胞弟,輔國將軍朱奇況代自己送納妾的財禮。這朱奇況也是個奇葩,竟幫著堂兄,強迫外甥徐锜接受。
以他人之妻為妾,在當時屬于奇恥大辱。何況徐氏也算是高門大戶,丟不起這個臉面。于是乎受到刺激的徐锜,抄刀接連干掉了舅舅朱奇況和表弟奉國將軍朱表樜。
事后,徐锜被判“斬仍監”,而朱奇涇這個罪魁禍首只得到了一個“以他事嘗革祿米,乃令慶成王切責之”的處罰。
可以說,慶成王府宗室,除了沒干出謀逆大事,幾乎把所有能犯的罪行都犯了一遍,將朱奇湞這個慶成王折騰得不輕,時不時的就要出來滅火不說,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其牽連。比如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因其弟庶人朱奇瀶受賄后,擅自選罪人為六合郡君儀賓一事,朱奇湞擔上了一個失察責任,被皇帝“降敕遣責”。
太符觀
嘉靖三年六月,被宗室搞得苦不堪言的朱奇湞上疏朝廷,以“以府內宗人違法”為由,請求賜予用以約束的禁約。對此明世宗很是體諒的給予了他,不過要求他“正己律人,不得假此狥私,以負朝廷睦族之應。”
多子多福的長壽者
嘉靖十一年(1532年),慶成王朱奇湞薨逝,享年80歲,在位36年,朝廷賜謚曰端順。壽數在慶成王府諸王中屈居第二。
詩圣杜甫云“人生七十古來稀”。70歲在當下算不得什么,可以古代的衛生條件,完全可以用“人生苦短”來形容,能活到七十歲自然可以道一聲“老壽星”。
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明世宗朱厚熜以肅王朱貢錝、堵陽王朱同鉣、慶成王朱奇湞等多位宗室的年歲在七十以上,堪稱人瑞,故特地下旨對他們進行獎賞,并派官慰問,以示慶賀。
“辛巳……以肅王貢錝、堵陽王同鉣、南陽王申鋸、長陽王恩鈉、陵川王詮(金夢)、襄陵王徵鈐、慶成王奇湞,各年逾七十,命賜璽書,及給羊酒幣帛。令各府進表,官順赍存問。”(《明世宗實錄》)
《明實錄》對他的子嗣記載極其稀少,僅有弘治二年(1489年)其第五子被賜名為朱表榽,弘治四年其庶六子得名朱表杜,弘治十六年(1503年)賜其“庶第七子曰表樤、庶第八子曰表梇”等三條記錄。孫能傳在其《剡溪漫筆》中,也稱“玉牒慶成最多男者惟溫穆王鐘鎰”??此浦炱鏈澴铀脩敳欢唷?strong>可事實上與乃父朱鐘鎰相比,朱奇湞的播種能力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明朝文人筆記對此多有記載。比如成化朝進士,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出任過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的王瓊,在其《雙溪雜記》就提到了朱奇湞龐大的子嗣數。
“又如郡王生子,多至二三十人者有之。慶成王生七十子,夫以七十子論之,一歲皆支米一千石,反多于親王祿米矣。”(《雙溪雜記》)
悠然的老者
王瓊為山西太原人,據《明史·諸王傳》稱嘉靖初年,王瓊曾將此事奏報朝廷。雖然《四庫提要》稱王瓊“至正、嘉之間,則自任其私,多所污蔑,不可盡據為實錄。”且與孫能傳所記有些矛盾,又與弘治八年所定郡王以下納妾規則所有沖突。但在新證據出來之前,只能認定朱奇湞有70個兒子幾數量不詳的女兒,生育能力遠邁其父,只不過存活率較低。
至于王世貞筆下那位生了百子的慶成王,阿越認為應當是第三代慶成王朱鐘鎰,而非朱奇湞。不管怎么比,子嗣獲封鎮國將軍的人數,應當是朱鐘鎰的多。
慶成王身后事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二月,慶成端順王朱奇湞嫡長子朱表欒襲封慶成王。焦竑《皇明人物要考》稱朱表欒“樸茂寡言,篤于孝友,好文謹度,譽動國中”。《明史·諸王傳》也稱其“樸茂寡言,孝友好文學”?!睹鲗嶄洝芬灿邢囝愃频挠涊d。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乙未,山西撫按官蘇祐等奏,慶成王表欒有賢行,年登八旬,乞照例存問。詔遣官赍敕、獎諭。”(《明世宗實錄》)
可就是這么一位賢王,在襲爵之前,被自家六弟鎮國將軍朱表杜等人等肆意欺辱,還將自己所作的罪行栽贓到他頭上,誣陷他犯下“蒸淫大惡”及肆意勒索宗室等罪行??梢姰敃r慶成王府宗室已經囂張到了什么地步。
明世宗畫像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二月,慶成王朱表欒薨逝,在位26年,享年87歲,為歷代慶成王中最長壽者,也是晉藩最長壽的宗王,朝廷賜謚曰恭裕。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慶成恭裕王朱表欒庶長子朱知燫襲爵,薨于隆慶三年(1569年)十月,享年74歲,在位8年,朝廷賜謚曰安穆。
父、祖皆長壽,對待襲者來說就不那么友好了。朱知燫嫡長子朱新(土提)就被熬死在了長子位上。
隆慶六年(1572年)四月,慶成王長孫朱慎鐘襲封慶成王。萬歷元年(1573年)三月,在他的奏請下,其父朱新(土提)被追封為慶成王,賜謚曰悼懷。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慶成王朱慎鐘薨逝,在位35年,朝廷賜謚曰榮懿。
朱慎鐘為人宗室還算賢良,比如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山西爆發饑荒,沈王朱埕堯、晉王朱敏淳、慶成王朱慎鐘等宗室紛紛慷慨解囊,明世宗得知之后“嘉之,各賜敕、給扁”。
《明史·諸王世表》對最后兩代慶成王的記載,存在諸多謬誤。據《明史》記載,朱慎鐘的庶長子、第九代慶成王朱敏泥(帶草字頭),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襲封,并于當年去世,其嫡長子朱求棆于次年襲爵。
這一記載與《明神宗實錄》、《明熹宗實錄》兩書的內容截然不同。
據《明實錄》記載,朱敏泥襲封于萬歷三十七年四月。然而此后實錄中依然有他活動的記錄。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山西再次發生饑荒,慶成王朱敏泥慷慨解囊,朝廷給予“旌其門”的表彰。
《明實錄》
《明實錄》稱朱敏泥薨于天啟三年(1623年)十一月,也就是說他在位長達15年,而非僅僅1年。他死后,由慶成王長子朱求棆暫時管理府事,為此朝廷還在其去世的次月專門鑄造了一枚管理慶成府事關防,給朱求棆使用。
直到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朱求棆才得以襲封。這也是慶成王名號最后一次出現在《明實錄》之中。
阿越說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部農民起義軍攻破汾州,據傳城破之后死于大順軍屠刀之下的慶成、永和二府宗室,達1500余人之多。以兩個王府的宗室人數計,估計遭屠殺的明宗室以慶成王府為主,末代慶成王朱求棆去向成謎。在此繁衍了230年的慶成王府,就此灰飛煙滅。
清軍入關后,又對汾州府內的前明宗室大開殺戒。關于此事,當地流傳這樣一個傳說:位于汾陽小南關的殺豬巷,本名“殺朱巷”,當年清軍將前明宗室綁成一串,押進汾陽小南關這條小巷之中,出一個砍一個,殺得此處血流成河,故人稱“殺朱巷”。建國后,此巷東頭建起了國營食品公司,附近居民常能聽到宰殺肉豬時的嚎叫聲,漸漸地殺豬巷這個名字替代了舊稱。
當然慶成、永和兩王府的宗室并沒有被殺絕,現如今汾陽城中及周邊村莊里,依然居住著為數不少的朱姓人家。
相關文章
永和榮懷王朱奇淯:混亂的內宅,生母被迫自盡,本人被降一半俸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