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6日晚上,紐波特公開賽男單半決賽結束后,草地球場中央擺滿了椅子,包括國際網球名人堂主席、7次大滿貫冠軍得主斯坦·史密斯在內來自網球界的名人們紛紛落座。
有著“野兔”之稱的前世界第一、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萊頓·休伊特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在掌聲中走向領獎談,戴上金色的徽章,正式入駐國際網球名人堂,成為第34位獲得這一榮譽的澳大利亞人。
當被問到希望以什么樣的形象留在人們心中時,41歲的他停頓了一下,給出他的答案:“一位競爭者。”
①
“我是一個固執的人,每一天都在堅持做自己,接近所能地把自己展現出來。每當我站上球場,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拼搏。因為球迷們值得我們這么做,值得我們去付出一切,這也是我最驕傲的事情。”
在男子網球歷史當中,有“80黃金一代”的說法。
包括1981年出生的休伊特、羅杰·費德勒、1980年出生的馬拉特·薩芬、胡安·卡洛斯·費雷羅、1982年出生的安迪·羅迪克等人都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他們在“四巨頭”之前撐起了男子職業網壇。少時就小有名氣并且在高中就拿到大賽冠軍的休伊特就是他們當中最先崛起的球員之一,他出道的時間比同齡的瑞士天王還要早上幾年。
縱觀澳大利亞人的整個職業生涯,他擁有2001年美網以及2002年溫網男單冠軍獎杯以及兩屆ATP年終總決賽冠軍獎杯,一共30次在職業賽事中奪冠。1999和2003年ta他兩次代表國家贏得戴維斯杯,在2001年以20歲八個月又26天時成為世界第一,職業生涯在位世界第一周數達到80周。
即便是退役,他也在為推動本國以及世界網球的發展而貢獻力量。
他擔任過澳大利亞戴維斯杯的隊長,在人才斷檔青黃不接地時候號召澳洲網協從青少年開始形成鏈條式的培養體系,在伯納德·托米奇、尼克·克耶高斯“失控”時給與他們指導以及機會。
事實上,早在2021年他就已經獲得入駐國際網球名人堂的資格,但由于COVID-19疫情引發的國際旅行禁令,他無法在去年夏天參加典禮。最終,這個儀式被推遲到了一年之后的今天。
典禮在紐波特公開賽的草地上舉行,被安排在男單半決賽之后,包括羅迪克、翠西·奧斯汀在內的8名名人堂成員到場,見證了澳大利亞人的榮耀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羅迪克作為“80黃金一代”的領軍人物之一,在2017年已經成為了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對于今天在這里和在澳大利亞家里的我的朋友們來說,他們都知道自己對我來說有多么重要。”
41歲的他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年跑不死的“野兔”,但他已經成了網球世界傳奇的一員。“他們在我的網球生涯中扮演了最要緊的角色,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這個美妙的時刻,我希望能夠和他們分享。”
②
入駐國際網球名人堂是一個美妙的時刻,但對于休伊特本人和喜歡他的球迷們來說,這個時刻是由過去無數個時刻所疊加而來。伴隨著記憶的蒙太奇鏡頭,每個人都有自己關于他的篇章——或許相同,或許不同,無論哪一個,都被時間鍍上了一層金光。
其中一個鏡頭是他自己永生難忘的。那是1999年,他第一次代表澳大利亞參加戴維斯杯。
“我當時只有18歲,對。當時帕特·拉夫特是我們的頭號男單,我是二號,就在他身后。對我來說那是最最值得驕傲的時刻,能夠和那些偉大的澳大利亞球員在一起,他們一直都是我崇拜的對象和學習的目標。”
那是他轉入職業的第一年,初出茅廬的他在決賽面對法國時兩場單打全部告負,但澳大利亞還是最終捧起了那一屆的冠軍獎杯。此后,倔強的他每一次都不會錯過戴維斯杯的參賽機會,希望能夠親自為球隊帶來勝利。
澳大利亞隊連續打進2000年和2001年的決賽,卻分別輸給西班牙和法國。2003年,他們再次闖入決賽,在墨爾本迎戰老對手西班牙。
揭幕戰中,休伊特苦戰5盤擊敗當年的法網冠軍費雷羅。此后,卡洛斯·莫亞擊敗馬克·菲利普西斯,澳大利亞的伍德布里奇/阿瑟斯以3比0戰勝西班牙的科雷特加/洛佩茲。等到菲利普西斯再次擊敗費雷羅,澳洲人終于如愿以償地將獎杯留在了墨爾本。
澳大利亞著名教練達倫·卡希爾對那場比賽印象很深。實際上,他對休伊特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概是90年代初,我在阿德萊德,聽說有一個小孩擁有鮑里斯·貝克爾般的發球。他的名字叫做萊頓·休伊特,當時只有12歲。有一天,我的門鈴響了。他出現在我的面前,從頭到腳都是阿加西的Nike裝扮,反戴著帽子,背著Prince的球包。”卡希爾在ATP官網撰文,回憶起自己和休伊特的初次見面。
“上午好,伙計,我是達倫。”
“Hi,我是萊頓,我們要打球嗎?”
卡希爾有點被這個小孩兒驚訝到了,因為休伊特的回答并不能算是回答,更像是一種要求。他笑了,好奇心也被調動了起來:“剛剛退役的28歲的我,打12歲的他應該沒什么問題。”
然而幾個回合下來,卡希爾發現自己完全低估了網帶對面的那個家伙。
后者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被他完全壓制,但很快就通過快速的閱讀比賽能力知道如何調動他,知道如何把球發向他最討厭的正手,知道迎前去接自己的發球,得分后還大聲地喊著“C’monnnn”,至少5次。
③
“能夠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我感到非常榮幸,從小到大托尼·羅切、約翰·紐康比、羅德·拉沃爾這些名字都是我最崇敬的人。”此前,澳大利亞人在得知自己入住國際網球名人堂之后的聲明里說道。
“當你還在巡回賽里征戰的時候,每天專注的都是訓練和比賽,你不會想到未來會有如此美好的事情發生。但是當你結束職業生涯,過去種種都會被以某一種方式積累起來,這種方式就是進入名人堂。這是對一名網球選手最高的贊譽和肯定,我真的是太榮幸了。”
對于休伊特的入選,斯坦·史密斯說“榮幸也是我們的”。
“很高興能夠在今年歡迎如此多的網球傳奇加入我們,萊頓·休伊特的身上有一種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會放棄追‘球’的精神,這和我們的宗旨相契合。而且,他還獲得過一屆溫網男單冠軍、一屆美網男單冠軍、兩屆戴維斯杯冠軍,并且登頂過世界第一。”
休伊特在球場上的榮耀之路止于2016年的1月22日,那一天他在羅德·拉沃爾球場以0比3不敵大衛·費雷爾。由于此前已經宣布將會在澳網退役,所以那個周四的夜晚整個墨爾本公園球場的觀眾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9055人。
“我對自己職業生涯最驕傲的一點,就是永遠竭盡全力。”在現場接受采訪的休伊特說,“職業比賽已經在我的生活中占據了大部分,我很享受在場上的每一分鐘。我也不舍網球,但孩子們希望我這么做,我會盡全力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后盾。”
在他發表感言之前,大屏幕上播放了費德勒、拉斐爾·納達爾、安迪·穆雷的祝福短片。澳網官方還特別為他單獨制作了一則長達51分31秒的告別長片,以紀念這只在職業網壇奔跑了整整18年的“野兔”。
如今,雖然“野兔”已經帶著榮耀漸漸老去,但他的衣缽卻沒有旁落——大兒子克魯茲已經顯示出了和他同樣的天賦。
“A Chip off the old block(酷似老爸)”,這是去年他參加澳網青少年系列賽時澳大利亞媒體給出的評價。在此之前,這位“Mini休伊特”還在布里斯班表演賽穿著和老爸同款的網球服,反戴帽子,去和網帶對面的費德勒對抗。
瑞士天王打出一個高球,克魯茲及時到位,回出一個漂亮的正手截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