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的景觀——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 公共藝術教育活動
講座:公共藝術的方法論及其運用
★主講人
孫振華(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對談嘉賓
劉禮賓(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文藝評論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蔚(《藝術當代》雜志副主編、《公共藝術》雜志副主編)
★主持人
胡斌(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時間
2022年7月15日19:00
騰訊會議:929 404 524
公共藝術的方法論及其運用
◆內容簡介
公共藝術在目前城鄉建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事實上,公共藝術并不是一種具體的藝術門類和形態,它的核心是觀念和方法。本演講從什么是公共藝術入手,重點介紹公共藝術的方法論;通過案例,講解方法論在公共藝術中的重要性;介紹公共藝術最常用的幾種方法。
◆主講人簡介
孫振華,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四川美院、湖北美院、上海美院特聘教授;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雕塑》主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專業領域:雕塑理論及歷史研究、公共藝術的理論和實踐、當代藝術評論。出版著作有:《生命·神祇·時空——雕塑文化論》、《中國古代雕塑史》、《公共藝術時代》、《中國當代雕塑史》等二十部。
◆對談嘉賓簡介
劉禮賓,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文藝評論研究中心副主任,景德鎮陶瓷大學“井岡學者”特聘教授。
吳蔚,批評家,策展人,《藝術當代》雜志副主編、《公共藝術》雜志副主編。曾策劃“Next Festival獨立項目:中國當代影像展”、“李景湖:一天”、“賈藹力:早安,世界!”、“上海驚奇:一場關于上海當代藝術的群展”、“漆瀾:且共從容”、“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等當代藝術展覽。
◆主持人簡介
胡斌,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教授,曾任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長期從事藝術批評與策展。
◆共生的景觀——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
1月16日至4月16日,“共生的景觀——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在佛山南海桂城千燈湖活水公園舉行。
在首屆對于作品與公共空間關系拓展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于新型公共藝術的“共生”概念。
本次邀請參展藝術家有:安迪·萊提寧(Antti Laitinen)、崔譯、段俊豪、傅中望、付軍勝、管懷賓、郭工、江山、林嵐、李琳琳、若瑟·狄莫(José Drummond)、宋冬、孫佳興、童昆鳥、無一工作室(李超、羅保權、劉再行、趙耕)、萬朵云、楊心廣、楊光、楊牧石、楊義飛、蟻潮、周力,包括有國內外重要知名藝術家、優秀中青年藝術家,他們為千燈湖活水公園帶來了22件公共藝術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