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十四五"新型城鎮(zhèn)化實施方案》,《方案》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聯(lián)動機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
“住房不炒”這個概念實際上是非常好的,因為一旦房子成為可以炒作的資產,那就將有資產的屬性,就是有泡沫,而有了泡沫自然會有泡沫破裂的時刻。
房子本身卻不具備資產的屬性,最終還是住的屬性。
而在前幾年開發(fā)商們在房子的營銷上一直采用的都是房產資本化的營銷模式,把房地產當作“炒貨”“緊俏貨”來營銷,饑餓營銷也一直是他們百試不爽的營銷利器。
相關的貸款等配套措施也都在助推房產資產化,不斷助推的房價也讓大批的炒房客和資金進廠。
然而任何的資產都不可能永遠的暴漲下去,炒房客其實也是在擊鼓傳花,到了這兩年房價不再持續(xù)的增長,房地產企業(yè)接連暴雷,尤其是恒大的崩盤更是把房地產的泡沫一下子給戳破了。
其實想想中國這幾年的出生率,再想想這幾年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聰明的炒房客估計早就全身而退。
而地產開放商們被綁在這艘行業(yè)的大船上,就算是看到了風險估計也無能為力,只能等著它觸礁吧。
最可怕的是現(xiàn)在無論是炒房團還是真的房主,在恒大等企業(yè)暴雷、房子爛尾的情況下,已經開始自發(fā)的強制停貸。
近期多地爛尾樓業(yè)主都發(fā)布聲明,要強制停止償還貸款,直至相關項目完全復工為止,涉及城市包括河南省的鄭州、商丘、新鄉(xiāng)、南陽、周口,以及山西、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廣西、陜西等多省份內的城市。
涉及恒大、新力、綠地等房企。其中,恒大無疑是重災區(qū),17個強制停貸的樓盤里,有9個都是恒大的。至于原因,大家都懂。
并且還有繼續(xù)蔓延開來的趨勢,一旦停貸的爛尾樓樓盤和業(yè)主持續(xù)增加下去,將會面臨更嚴重的社會風險。
業(yè)主強制斷供,根據(jù)現(xiàn)有的政策,必然會對業(yè)主的征信和社會活動造成影響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對表示,“如果未經法院判決停貸或者沒有達成停貸協(xié)議,貿然停貸購房人往往就成了違約方,征信就會受到影響,還可能被訴到法院,甚至還可能被法院強制執(zhí)行。”
但是如果對數(shù)量巨大的斷供的業(yè)主采取征信等措施的時候,那整個社會就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
如果想要解決爛尾樓盤,就需要有大量的資金砸入到開放商手中,但是現(xiàn)在的開放商的債務違約已經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無法在銀行進行新的貸款,房地產開放商的融資渠道基本上已經關閉了。
所以這就是一個死循環(h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