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西政學子心中的杜甫:年少不識杜子美 再讀已然不惑身

0
分享至

【編者按】 7月2日,“清風明月讀書群”線下交流活動在“詩圣”杜甫故里——河南鞏義舉行。很榮幸邀請到80高齡、有“活著的杜甫”之稱的閆興業老師做了精彩報告,82級李明冬、92級周登高、00級李子聿等9名西政學子圍繞“我心中的杜甫”主題先后發言。為如實記錄這一思想和精神盛宴,我們將發言交流文稿略做梳理匯總,致敬我們心中的杜甫,也敬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發言人名單(依發言順序排列):

郭小瑞 刑偵學院2002級 河南司法警院

趙曉明 法碩2008研 河南辰文律師事務所

石凌雁 1999級校友 鄭州航院

李明冬 法律專業1982級 河南省司法廳

宋繼林2005級本科 匯融資產

韓明亮 民商法學院2002級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劉薇薇 2007級研究生 河南韜涵律師事務所

周登高 1992級本科 鞏義市人民法院

李子聿 法一系2000級 河南省紀委

01

一個人的史詩



郭瑞

為了這次讀書交流,我特意查了一些資料,偶然看到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寫于1944年的一篇關于杜甫的小文。

從小到大,從課本上讀到不少關于杜甫的詩,只道他是詩圣,只知道他經歷了安史之亂,去成都游玩時,也去過當地著名景點——杜甫草堂,但從未想到在讀詩的時候,把一個人的一生拉長,放進歷史的角度去體會其中的情感,早知他命運多舛,卻不想竟是如此艱難。

于是我感覺到自己的局限,想起前幾日跟幾位師姐師妹說起來某一部小說,我說我一直讀不下去這本書,這本書充滿了歷史的局限性,李琳師姐說,她說她覺得作者一定有時代的局限性,但作品不是,她覺得當下困頓的人也可以看看這個,這是專屬于小人物的英雄主義,它倡導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一尺見方里活出勇氣和骨氣。

我于是想,在這之前,我真正讀懂了杜甫么?泱泱華夏千年,既有“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范進中舉式的喜悅,更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飽經滄桑的沉重的喜悅,我自問,能真正想象到那種感受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真正能體會那種國破家亡的悲傷,能感受到“三吏三別”字字泣血的文字中,看到普通老百姓的血淚么?我覺得我還不能。

所以,在真正了解杜甫的生平經歷之后,知道他自幼喪母,由姑姑撫養長大,姑姑給了他足夠的愛,長大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四方,增長見識,中年時因為奸臣當道,舉仕不地,報國無門,晚年又逢安史之亂,半生流浪,顛沛流離。

再讀他的詩,心情就再也歡快不起來了,那個“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是杜甫,那個“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的也是杜甫。此時的我,才頓覺,看到了一個一輩子艱難困苦、憂國憂民的杜甫,才頓覺,讀到的不僅僅是格律工整,朗朗上口的優美文字,而是一部用個人視角書寫的歷史,在這部歷史里,他用詩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忠實的記錄他的時代,在數載的看不到盡頭的顛沛流離中,他看到的、聽到的和體會到的,小人物們的命運,彰顯出他作為一個貧窮的知識分子的精神之偉大,而正是這樣的精神和格局,超越了他的時代,讓一千年后的我們,繼續從詩句中,汲取精神力量。

我們的歷史書,有太多的帝王的視角了,杜甫一屆窮鬼,一個在時代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人,在帝王的史書中,如螻蟻一樣的存在,卻能被后世賦予“圣”這個至高的稱謂,甚至在一千多年之后,仍然被我們所銘記,在這里討論,是他偉大的人格和精神,超越了時代,與我們相遇,提醒我們,作為小人物中稍稍有點小知識的人,應有的那份情懷與自覺。

杜甫的家國情懷,家是誰的家?國又是誰的國?據說曾有一位美國詩人講杜甫譽為中國的荷馬,在這次讀書會之前,我可能覺得言過其實,然而真正走進杜甫故里,了解了杜甫,再細品他的文字后,我對這個評價深深的認同,杜甫一生寫詩千首,流傳于世的有一千四百多首,詳詳盡盡的記錄了唐朝生活的方方面面,記錄了人類一段滂沱的歷史中老百姓的悲歡離合,這部史詩里,有他的家,亦有他的國,他筆下的時空,也是我們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曾經最真實的樣子。

死去的終將死去,腐朽的即使刻入石碑,也會終將腐朽,惟杜詩穿越千年而依然鮮活,那是一個人的史詩,更是中華民族的史詩,是每一個國人應當銘記的歷史。

讀史明智,珍惜現在,努力向前!

02

我心中的杜甫



趙曉明

關于杜甫的詩書閱讀的不多也不全,僅從兩點與各位分享:

一、杜甫一生的抱負和理想雖然未能實現,但是愛國情懷非常濃厚,記錄了很多現實的畫面,對比現在社會的現狀,典型意義在于:看到現實的問題,尤其有爭議或者敏感的話題時,是勇敢地說出來還是“明哲保身”地進行回避?杜甫一生雖然是很凄慘或者說是一生不得志,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抱著愛國情懷就這些現實問題予以批判,記錄。

相比較眼下,一些特別突出的社會問題,特別需要發聲支援或者是引起重視改變的情況下,反而沒有人發聲,或者是象征性地說幾句,目的很明顯是為了保護自己。這些人被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對比杜甫大詩人的情懷和擔當,顯得特別明顯。

通過讀詩,深入地了解杜甫為什么被稱為“現實主義詩人”,對我們的啟發在于:我們在面臨一些問題時,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一些弱勢群體或者是社會不公現象發聲,只有這樣,才是真的愛國,正因為愛之深,才會指出問題,希望改善之后,國家變得更好。

二、“愛滿溢”支撐了杜甫一生的抱負和抗挫折能力。杜甫的童年是相對輕松的,更是充滿了愛。雖然其母親早逝,但是其姑母對他的關愛撐起了他的整個人生。尤其是站在女性的視角,對此感觸特別深。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的靈魂總結就是一個人的成年如何,取決于其有個什么樣的童年?這點在杜甫身上也有體現。

03

不“擺爛”、也不“躺平”的杜甫



石凌雁

杜甫可以說是語文課本里的男人,他在語文教材里的分量舉足輕重。為了更多地了解杜甫,我惡補了紀錄片《千古風流人物》,在這個紀錄片中,杜甫足足拍了6集,李白也只有4集。可見杜甫的分量,非常有排面,也難怪被國內外學者稱為中國詩人第一人。

杜甫年少時期可以說是意氣風發,非常自信,經常出入高門大戶,裘馬清狂。不過很可惜,杜甫求官仕途之路非常不順利。但是他卻一直心系百姓,憂國憂民。可以說,一直到死都操心黎民百姓。杜甫的后期生活顛沛流離,但是他卻沒有退縮,沒有怨天尤人。不管遇到了什么挫折,也不“擺爛”,不“躺平”。更重要的是,杜甫胸襟開闊。而且尤為難得的是,他雖然屢次受挫,卻沒有心胸狹隘,沒有憤世嫉俗,詩歌中只見悲天憫人的悲憤感。

所以他才能寫出胸襟開闊的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也能寫出“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這些悲壯的詞句。

年輕的時候,其實不太懂杜甫,很多他的慘兮兮的詩,也都是死記硬背,談不上喜歡,“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盡管知道他是詩圣,但也沒覺得“圣”在何處,知道他是現實主義詩人,但是其實不懂現實主義是啥意思。有了閱歷之后才發現,杜甫的詩讀起來讓人有淚流滿面的感覺。我想,在以后閑暇的日子里,要把沒看完的《葉嘉瑩說杜甫詩》讀完,也算是補上年輕時缺失的功課。

04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后事



李明冬

杜甫是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圣,是大唐盛世浩瀚詩詞星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對杜甫的認知猶如美酒佳釀,時間愈久愈美味、愈醇厚!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中“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用到杜甫身上也恰如其分。杜甫的一生雖漂泊流離、坎坷愁苦,詩詞沉郁頓挫,卻始終在演繹“以家國為生命,以民生為己任”的愛國情懷,踐行著古代士子兼濟天下情操與心胸:

——悲天憫人的情懷。在動蕩不安的戰爭年代,他用“三吏”“三別”,記錄了“安史之亂”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體現了對人民的深切同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詞中,自己身處“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貧困交加的窘境,卻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表達了詩人關心民間疾苦的博大胸懷、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

——忠君治國的雄心抱負。杜甫困守長安十年期間求人援引詩作《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表達“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政治理想,也在安史之亂爆發后,目睹長安城蕭條衰落,寫下《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表達了國破家亡之時感時傷懷、憂國思親的愁緒。逃離叛軍的囚禁,第一時間沒有想到與妻兒團聚,而是跋山涉水找到唐肅宗,擁護支持新皇帝執政,表達希望在治國理政上施展才華、為國出力的愿望。

——鞭撻權貴的勇氣。安史之亂后唐王朝中央弱勢,各地藩鎮擁兵自重,目無朝廷,杜甫《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一語雙關,批評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的僭越之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滿壑”,揭露唐王朝太平盛世之下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社會不公現象,反映了詩人對存在社會問題的隱憂與擔心。

——關注國事眷戀故土。蟄居川西期間,遠離戰亂,浣花溪畔、田園之間,難得過上幾年相對穩定的生活,但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聽到官軍收復鄭州、洛陽、汴梁等失地后,欣喜之余寫下了《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下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表達詩人對國家即將安定的喜悅之情及對收拾行裝、立馬回家的急迫心情。從中能夠深深感受到詩人撲面而來的濃烈愛國情懷、高尚精神境界及漂泊離人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之情。

詩人杜甫的生平和詩詞,使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感受到無窮盡的家國情懷,領略到真正的人生意義。身處百年未有大變局時代中人,應不為名利所驅,找準位置,以螺絲釘的心態,努力工作、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做心懷天下的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成為有情懷的人!

05

在周期的桎枯中活出精彩的自己



宋繼林

一直感覺圣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像神一樣,遙不可及,就像詩圣杜甫,感覺離我們很遙遠,對他的印象僅僅停留在教科書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等。但當我為了準備這次活動,查閱一些資料,了解杜甫所處的時代,把杜甫還原成一個在他所處大時代背景中的真真切切的人后,一個鮮活立體的杜甫便躍然紙上。

古人把六十年作為一個甲子,六十年就是一個輪回和周期,古人的壽命也是六十年左右。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也以六十年的時間維度作為一個經濟周期,任何一個周期要經歷回升、繁榮、衰退、蕭條。人生也是如此,每個人的人生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壯年、老年的周期變化。

杜甫出生于712年,770年去世,享年59歲,杜甫的一生也接近一個甲子周期。但杜甫在不到60年人生當中,經歷了時代背景的重大轉變,前30年生逢盛世,43歲之前社會穩定,生活安逸;43歲以后經歷安史之亂動蕩,顛沛流離。杜甫的一生,是強烈落差的一生,極富有沖擊力。

杜甫自小家庭優渥,少時聰敏,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壯游》,766年回憶);青少年無憂無慮,歡樂玩鬧,“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百憂集行》,761年回憶)。731年,20歲時游歷南京、蘇州,用了四年時間。735年,24歲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雖然不中,但依然樂觀豁達,于736年寫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豪邁氣概,并開啟漫游生活。746年,35歲第二次科舉失敗失敗。748年,37歲時,有志于報效朝廷,寫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前半生一番風順,詩詞中多展現自己的才情、樂觀豁達性格以及出世為國為民的抱負。

755年末至763年初,長達九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四分五裂,無數人在叛亂中失去生命,無數家庭在戰亂中流離失所。杜甫的生活軌跡及詩句風格也因此發生重大的改變。755年,杜甫在43歲時兒子餓死,悲憤之下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控訴社會對普通老百姓的黑暗不公。757年,45歲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戰火已讓山河破碎,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經歷盛世的杜甫充滿無限惋惜。759年,辭官來到成都,并于760年,48歲時寫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滿腔抱負無法施展,叛亂何時才能平定。763年,唐軍打勝仗時寫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769年,在去世前一年寫下“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人生最后時刻繼續為民請愿,憂國憂民,心系蒼生。后半生詩句主要記載百姓的真實生活,奠定后世“詩史”的歷史地位。

正如我們現在說的,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那么時代的重大變動,對于身處所有人來說,也都是無法逾越的天塹,只能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之下沉浮。縱觀杜甫的一生,青少年無憂無慮,中年經歷大時代轉折,晚年顛沛流離經歷過的美好全部被打碎,人生的四季猶如過山車。但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杜甫都能保持一顆本心,活出自我。年輕時盡情展現自己的才情抱負,年老時盡全力為民發聲為國家統一呼喊。

通過閱讀杜甫,從杜甫的文字世界汲取營養,學習面對人生的態度,明白在不同的年齡去怎么面對順境和逆境。在年輕時,不驕不躁不氣餒;在年老時,不哀不愁不抱怨。不管順境還是逆境,多一份共情。

06

對杜甫家國情懷的一點感悟



韓明亮

從杜甫的詩詞中我們能夠真切的讀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國家民族的深情、對貪官污吏的憎恨和對勞苦大眾的悲憫,這些都是杜甫家國情懷的具體體現。而杜甫之所以獲得詩圣的稱號,是因為的詩詞是真實的文字,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因此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真實”。

一是要真情實意。從杜甫的詩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情真意切。杜甫在表達他的這份感情時并沒有從家國情懷這樣的高度和目的出發,并不具有功利性,而是遵從他的本心,這是一種真實的文化自覺。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們同樣需要這份真實,要忠于本心,回歸本源。

我們熱愛生活,是因為我們每天能夠沐浴陽光,享受親情,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住大房子。

我們努力工作,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工作為社會的發展盡一份力,而并不局限于個人進步、職級晉升和收獲名利。

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并不是非要他們成龍成鳳,而是應當做好一個真正的人。正所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在我們的身邊,登高師兄就是很好的榜樣,從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我們能感受到真實的正能量,無論是工作成果的分享,還是家庭親情的眷戀,抑或是強身健體的堅持,還有對周屹的教育有方,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追逐的光。在這個喧囂和繁華的時代,我們可以多一些本真,多一些平靜,多一些真實。

二是要求真務實。正如主持人丁香老師所講,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進入門里是家,推開門外是國,家國情懷實際上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共情心理的體現。家國情懷很大,但家國情懷也可以很小很具體,它最終體現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上。

雖然我們可能達不到李子聿師兄的能力水平,通過文字發聲為家鄉農村的社會治理帶來巨變,為父老鄉親造福,但是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同樣可以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努力。我們是不是可以適當地少談論一些主義,多解決一些問題。

我們從事文字材料工作,雖然所寫文字會受制于各種要求,但是如果能夠在這之外對基層工作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多多關注基層的現實問題,同樣會受到基層同志的歡迎。

我們從事司法辦案工作,雖然要服從各種績效考核指標的指揮,但是在具體的案件中,我們更要真正地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地化解矛盾糾紛,甚至在開庭和接聽當事人電話時多一些耐心和傾聽這樣的細微小節,同樣能夠表達我們的家國情懷。

07

我心中的杜甫——詩行合一的偉大詩人



劉薇薇

我們從杜詩中總能讀到詩人心系蒼生、胸懷天下的氣勢,這些文字讓我們能夠想象詩人應當是一位豪氣干云、鐵骨錚錚、敢于直言的人,今天我想聊一聊,從杜甫幾件生平事件中感受到詩人詩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品德,這也是杜甫為什么被稱為“圣”的原因之一。

第一件事是杜甫第一次進士科考試落榜。

我們都知道杜甫在少年時代經京兆推薦參加全國進士科考試時落榜,但是落榜的具體原因,無從考據。

在洪業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一書中,作者從杜甫的詩文中找到一些痕跡,他認為,“杜甫集子的三十二篇散文,在一些思想和形式上都充滿活力,同時也有因為嘗試而顯得不夠流暢、過于枯澀的問題”。同時在詩歌方面,“雖然杜甫的詩歌變化多方,格律森嚴,用事精準,但是他的大部分詩歌缺乏那些易受歡迎的通俗特質——簡單的措辭,流暢的意思,迅疾的節奏”。“杜甫廣泛的閱讀經驗也助長了他使用隱晦典故的習慣,有許多詩行徑過上千年的博學之士的努力也仍未能被讀解”。

作者推測,在科考時,恐怕杜甫堅持了自己想說的和擅長寫的,而沒有寫主考官能夠理解和愿意閱讀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杜甫的成敗就必須取決于他的主考官是不是碰巧有學識,并且愿意耐下性子去評判他所寫的詩賦”。

如果洪業所推斷為真,我們可以看到年輕的杜甫就是一位敢于堅持自我,不因考試需要而摧眉折腰的人。當然,這可以理解為年少輕狂,不識時務。可是下面兩件事,卻恰恰是在他已經“知時務”的情況下而仍然不“識時務”的典型事例。

第二件事是在李白入獄時為其辯護。

我們都知道,在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之后,曾在游歷期間,遇到科考不中的杜甫和做官無門的高適,一段同行經歷讓三個失意的才子結下了深刻的友誼。“安史之亂”時,三人都懷著報效國家的理想,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政治上不夠成熟的李白投奔了永王李璘,后永王被認定為“叛軍”,而高適當時恰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參與平叛,李白為高適的手下所擒入獄。心高氣傲的李白此時不得不四處求救,特意于獄中寫了一首題為《送張秀才謁高中丞》的詩遞交高適,希望高適能夠伸出援手。但是高適對此事沒有任何回應,甚至在李白的妻子登門拜訪時,也選擇閉門不見。

我們在此不去評判高適的對錯,為了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影響自己的仕途,孰輕孰重,高適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此時的杜甫正身陷叛軍盤踞的長安城中,在投效肅宗的路上一度為叛軍所擒。等到驚魂甫定,得到李白消息,杜甫便站出來,為李白辯駁和解釋,他說“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雖然這時候我們不確定杜甫的意見能否“上達天聽”,但是“叛軍”一詞的敏感度,我想杜甫是能夠意識到的,與反叛之人相交,也是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抹不去的污點的。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杜甫堅定地選擇了友情的一邊。

第三件事是在房琯事件中杜甫的挺身直諫。

在“安史之亂”時,李白選擇接受永王的招攬,高適選擇了玄宗,而杜甫選擇不惜流亡、被擒,毅然選擇投效肅宗。可以說明杜甫是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的,在歷史的岔路口作出了現在看來正確的選擇。

公元757年,杜甫來到鳳翔謁見肅宗,朝廷激賞他的孤忠,任命為左拾遺(諫官)。左拾遺雖說是一個從八品的小官,但在皇帝、宰相身邊,接近最高權力中心,對于仕途的發展,極為有利。

剛上任不久,便適逢肅宗以“琴師受賄”之名罷免宰相房琯。杜甫按照拾遺的職務傳統,不斷向肅宗提出諫言,指出一國之相不能因為這么一點小指控就被免職。

眾所周知,這個極不合理的罷免理由背后是唐肅宗對唐玄宗舊臣的忌憚。有人認為,杜甫并不諳其中深意,我個人卻傾向于認為,杜甫處在肅宗朝堂,當知肅宗之意。

但是,一方面他與房琯本是“布衣之交”,更重要的是房琯確實并無大過,一朝宰相因政治斗爭被輕言廢立,這在杜甫看來,是即便要犯上也要直諫的事情。犯上直言的結果是,杜甫因房琯一事被奪職下獄,后因宰相張鎬的建議獲釋。但在《奉謝口敕放三司推問狀》中,杜甫仍然堅持為房琯說話。

我們常說,真正的勇士,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從以上的幾件事情,足見杜甫就是這樣一個鐵骨錚錚、敢于直言的人,他的詩文是什么風格,他的人就是什么品德,他是一位真正詩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偉大詩人。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位知行合一的校友,我也舉三個例子來聊一聊這位榜樣。讀書群的群友們都知道,李子聿師兄雖然身在體制之內,但是一直是一位心系百姓、時刻關注弱勢群體的人。

有幾個事情讓我記憶尤深,比如去年夏天的持續大雨導致師兄家鄉安徽碭山的桃樹、梨樹被淹,師兄通過公眾號發聲,關注家鄉果園抗澇排水的迫切需求,使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還有就是,師兄近年來堅持關注鄉村治理,發表了多篇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文章,產生很大反響,引起了很多基層干部的共鳴。

最后我想說,從詩圣杜甫的一生我領悟到了一句話,作為今天發言的總結語:社會需要冷靜的頭腦,而非一味的歌功頌德,有時理性的批判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

08

杜甫:心中有愛時,剎那即永恒



周登高

(一)

“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歡迎各位同學和家人來到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光照千古詩圣杜甫的故里——鞏義。這首名句出自杜甫的《客至》,詩人寫道: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這首詩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題后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崔明府,明府是唐人對縣令的稱呼。也就是說,詩人在久經離亂,安居草堂后不久,時任縣令前來看望。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

詩人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打開。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宴客的意思,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

當然,詩人接待過的人肯定不只有縣令,還有其他人,如長期給予詩人資助者時任成都尹、劍南東西川節度使的嚴武、擅長畫馬的韋偃等。這么說,是表達對朋友的尊敬。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感受到杜甫對朋友的真摯之情,不刻意,不怠慢,不拘俗禮,自然灑脫,但又讓人感到親切自然。

杜甫的朋友圈都有哪些人呢?我們聽聽他的《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杜甫的朋友還有很多,我們學過的《江南逢李龜年》等。當然,最引人關注的是詩仙李白。李白是杜甫的忘年交,也是杜甫的偶像大哥。公元744年,他們人生中初次相遇,這一年,李白四十三歲,杜甫三十二歲,李白比杜甫早出生了一個時代。

“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蒼老”的杜甫,在李白面前也沒有一味地低頭稱頌,自卑拘束。他們坐下來,聊了一會兒,李白又看了杜甫的幾首詩,他們便通過驗證成為好友了。后世人借用杜牧的詩評價:與君一相見,猶如故人歸。

李白和杜甫白天相攜游玩,晚上縱情飲酒,相談甚歡。后來,再次相遇,便有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們白天游玩,晚上大醉,共宿一室。同醉同眠,形影不離,這種友誼著實讓人艷羨。

杜甫與李白共游成為佳話,其實他們都是當時真正的詩友加驢友,他像李白一樣熱愛自然。如被推為杜詩第一的《望岳》,以宏大而細微的視角,描繪了個人對秀麗山川的熱愛。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無法控制的,我們聽到了他在吟唱《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春雨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心中像春雨一樣恩澤四方,造福社會的志向。這首詩被視為中國文學中具有抒情傳統的經典文本。

(二)

在成都寓居期間,杜甫在經歷流離失所的戰亂后,度過了一段安適悠閑的一段時光。“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是他當時生活的現實畫面。通過詩圣的一首首詩歌,我們能窺到杜甫的感情世界是豐富、細膩、沉穩、真誠的。

杜甫熱愛家庭,這種情是真摯有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的,刻骨銘心的,是實實在在的。杜甫對兒子的愛是嚴厲的。杜甫晚年在夔州暫住,在兒子宗武生日時,曾寫詩諄諄勸告兒子說: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要求兒子要用心學詩以繼承家族傳統。杜甫最快慰的也是,聽兒子讀書背詩。他在詩中寫道“呼婢取酒壺,續兒誦文選”,躺在竹床上,手端酒杯,閉目聽兒子背書,是作為父親最快樂的事情。 當然詩人的筆下,還有純美的愛情。我們欣賞一下《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這首詩創作于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陜西富縣),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杜甫便于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后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他以妻子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

那么月夜里,杜甫還經歷了哪些事情?我們不得不說到千古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杜甫的幾個弟弟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對家人的牽掛和擔憂,通過這首詩表達得具體到位,成為經典。想到中原故鄉,他在《送孟十二倉曹赴東京選》中寫道:

君行別老親,此去苦家貧。

藻鏡留連客,江山憔悴人。 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朝夕高堂念,應宜彩服新。

在杜甫的感情世界不僅有遠隔千里的家鄉,而且還有近在咫尺的鄰居。“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杜甫初到成都時得以鄰居們的接濟,才讓他有了定居下來的想法,等在一起相熟了,交往便更豐富了起來。

他有一個鄰居,兩人經常一同飲酒,次年春天,杜甫被滿眼繁花弄得心情繚亂,就去找他的酒道知音,“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沒承想,鄰居已經屋空人去,早外出尋酒去了。

在立春社日,杜甫也會受到鄰翁邀請。他寫到“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喊家眷將大瓶酒打開,咱們一醉方休。這酒從早上喝到了晚上,鄰居還盛情不減,“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不停地加著菜肴,幾番起身都被拉著臂肘挽留,杜甫感慨:“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三)

當然,杜甫的感情世界不僅是兒女情長,而且還有對國家、民族、底層人民的感情,特別是其在困窘中,仍然保持著這種強烈的感情。能讓我們感受到杜甫家國情懷的詩歌很多,他們記錄了盛唐到晚唐墜落時代的悲涼,這也正是他的詩歌被稱為“史詩”的緣故。

從《三吏》《三別》和《兵車行》中,我們能感受到詩圣對世界的熱愛,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控訴,我們熱愛和平,我們珍惜和平。反對戰爭,不是我們懦弱,因為詩圣等先人們讓我們知道了亂世對百姓是災難,我們不希望歷史的災難重現。所以,我們一直反E-WU戰爭,我們不是支持某個政府,我們想要的是平民的安全和安寧。

我們能從詩圣的詩歌中也感受到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人格魅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從小我到大我,從小家到大家,已經超越了個人的特殊命運,反映的是人類的普遍命運。

這樣一種推己及人的仁者情懷,非有大愿力、大情懷、大擔當者不能發也。

所以,我們一直倡導善仁愛,我想這也是我們讀書明理的最具體的要求。我們關注社會的每一起事件,我們同情每一個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人,我們對不正義的事情提出批評,這也是詩圣照耀千古的人格魅力的傳承。

杜甫后半生,在困苦中始終沒有放棄心中對世界的大愛,始終有著一團不滅的烈火,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寫下了《蠶谷行》,為我們描繪了理想的世界:

天下郡國向萬城,

無有一城無甲兵!

焉得鑄甲作農器,

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

男谷女絲行復歌。

全天下各地區千萬座城池,沒有一座沒有甲胄兵器!怎么樣才能把甲胄兵器鑄作農具,讓每寸土地都能夠得到耕種呢?如果能這樣,耕牛盡其用,蠶桑業有成;就再也不需要讓戰士們灑淚滂沱,那時全社會男耕女織,安居樂業,人們一邊走,一邊唱歌,是多么好啊!

(四)

杜甫創作詩歌3000多首,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正是有著豐富的感情,用心感知所在的時代,記錄所經歷的事件,反映群眾的疾苦,成就了偉大的詩圣。

何謂“圣”?關于做事為學等大成者之境界,中國早有“奴、徒、工、匠、師、家、圣”七重之說。

何謂“奴”?奴之本意是一只手抓住一個女子,就是被抓住的女人。奴有三個顯著特點:其一是生長在敵對的環境中;其二是沒有自由,只是主家的附屬,既不能自主決定做什么,又不能占有自己的勞動成果。其三是沒有思想,雖然生物學上是人,但只是“工具人”。

何謂“徒”?徒的本意是步行。周代盛行車戰,車上的兵稱“甲士”,車后跟著步行的兵叫“徒”,師徒是率領步兵的意思。隨后詞性進一步變化,其中一種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師徒”,師父和徒弟。為徒最關鍵的就是要“隨”,不僅是身隨,更主要的是心隨。

何謂工?甲骨文字形中“工”、“巨”(矩)同字,是工匠的曲尺。從較早的金文中可以看出“工”字是一把刀具的樣子,它的刃部呈弧形,本義是“工具”,引申為做工的人,再引申為“巧妙”、“細致”的意思。作為做事為學境界之一的“工”,就是指按規矩將事情做好。工的階段是一個格物致知的過程。為工者,務必在于求精。在徒的階段,學會了某種技能或方法,應用于實際時,一定要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把事做對,做好。不能潦草敷衍,不能奉行“差不多”主義。正是因為求精,事物才能辦得“巧妙”和“細致”,才能實現對師傅的超越。

何謂匠?匠是會意字,從匚( fāng),盛放工具的筐器,從斤(斧)。工具筐里放著斧頭等工具,表示從事木工。本義是木工,引申為對在某方面有特殊造詣的人的尊稱。為匠者,在于“專”。匠有手藝,專于并精于某種技術。在自己專業領域內,匠是一種知道就能做到的狀態,能夠化夢想成為現實,這也是我們倡導的“大國工匠”精神。

何謂師?師的本義是軍隊。作為做事為學境界之一的師,不是現在一般意義上講的老師,而是“大師”:掌握某個領域規律,見眾所未見,并能將其所見傳授給他人,為人所效仿。為師者,重于德。無德成不了師,充其量只是個技術高手而已。

何謂家?古代貴族死后一般建“廟”以便后世祭祀,平民百姓沒有資格和能力建廟,往往是后廊下擺上豕(豬)用來祭拜,這就是“家”的由來。家是最小的社會單位,是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家庭成員由血緣關系而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由共同的政治經濟生活而深度綁定在一起。這是家的基本意思。由此家又引申為學術、藝術等流派。作為做事為學境界之一的家,就是指在某個領域開宗立派,有一套有別于他人的信念體系,并基于這樣的體系,形成豐碩成果。為家之道,在于信。對理想的堅守和不懈追求,是成家的基礎。

何謂圣?對的繁體字為聖。意思為:耳能聽之,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而王天下!本義指通達事理,后稱道德智能極高超的理想人物為圣人。詩圣一生憂國憂民不憂己,敢于為天下蒼生代言,達到了讀書人的最高境界。

(五)

我還想說說西政精神:“心系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付子堂校長解讀:西政精神,首重“心系天下”。所謂“天下”者,不僅是八荒六合、四海九州,更是一種情懷、一種氣質、一種境界、一種使命、一種夢想。

西政人,應當有大擔當、大眼界、大格局。西政人心系天下,首當立心。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獨善”,不是茍且、封閉,而是隱忍、磨礪與自我提升;“兼濟”,不是施舍、炫耀,而是情懷、奉獻與回饋社會。

西政精神與杜甫精神都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等元素,也都要求我們即使遇到困難挫折,始終心存向上向善的追求。

一切來看您的都是望岳。今天來到杜甫故里,我們共同探討杜甫的人格魅力。杜甫作為世界文化名人,其精神品質歷經千年,猶如巍峨聳立的嵩岳,讓世人敬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們既要對崇高品德的仰慕,更要對光明言行踐行。愛社會,做好人,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保持推己及人的慈悲憐憫,對身外一切有愛,不冷酷,不冷漠,不冷血;

愛讀書,讀好書,我們讀書的目的不僅在于“下筆如有神”,更不在于“千鐘粟、車如簇”,更多的應當是“書,猶藥也,可以醫愚”,也是我們所說的“人胖多跑步,人丑多讀書”,讀書明理,堅持就好;

愛職業,辦好案,法的精神是對人的關愛,不要違反天理人情機械錯誤適用法律。法律是理性的,不應該讓有矛盾的當事人更加對立對抗,而是用規則引導他們回歸平和,引導社會讓規則來裁判,不以武力來解決;

愛崗位,做好事,心懷天下,立足本職,更要腳踏實地,不脫離個人的工作、家庭、責任去空談闊論,不做徒有虛名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愛家人,育好兒,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切。我們要愛我們的孩子,他們可以是不完美的,但他們應當是善良的。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去愛,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格。傳承讀書學習習慣,更要傳遞傳播關愛他人的品質,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傳承詩圣精神,弘揚西政精神,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的人,做一個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人。

09

杜甫詩歌的內在張力及對我們的啟示



李子聿

我能欣賞杜甫,是近幾年才有的。杜甫沒有淵明的樸實自然,沒有太白的灑脫不羈,一生顛沛流離,惶惶如喪家之犬,先前并不曾真正走進我的內心。如今經歷社會世事,有了一點人生閱歷,漸漸感到杜詩的可貴,感到杜甫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人到中年,方知杜甫是真詩人。為時尚不算晚,或許更符合認知規律。顧隨先生說:“如李、杜二人,差不多初讀時喜李,及經歷漸多則不喜李而喜杜。”正像父母語重心長的話,孩童時期無法理解,只有自己也做了父母,才深有體會。 聞一多先生感嘆道:“禽族里再沒有比鳳凰善鳴的,詩國里也沒有比杜甫更會唱的。”幾千年來,中國只有一個杜甫。正因為有了杜甫,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為何杜甫與眾不同?其中必定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杜甫詩歌的內在張力

我不懂平仄格律,也不會寫詩作賦,我把杜詩當成是經典的人文著述,這雖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詩歌的文字品格,但也讓我更加注重其內在思想。杜詩中表現出的內在張力,有的是互補,更多的是相反或者矛盾,但都能比較順暢地融合在一個人的詩歌,甚至一首詩歌之中,這只有杜甫做得到。

(一)繼往與開來

在文學創作方面,對前代經典的熟練把握是新創作必備的基礎,所謂批判的繼承,其前提必然是對所批判的對象有深刻的了解。惟其如此,才能乘風破浪,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

杜甫生活的時代,許多人已有了鄙視齊梁詩人的心理,杜甫卻從齊梁詩歌中吸收音律上的長處,師法齊梁而不落于齊梁,最終完成了集大成的詩業。

杜甫雖然對前人繼承較多,但后世公認,杜甫是唐詩中的革命因子,他開創了一個詩歌的輝煌盛世。

(二)束縛與自由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人只有在認識必然性的基礎上,才能有自由的活動。自由不是對必然的違反,而是在充分認識必然后,對必然和規律的靈活運用。

認識必然越多,熟練掌握規律越多,就越自由。只有首先認識必然王國,遵循必然王國的規則,才能真正達到自由。也就是說,認識并遵循必然王國,是達到自由王國的必然途徑。創作也是如此。

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用杜甫自己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就是自由。

杜甫作詩,很像是“戴著腳鐐跳舞”。近體詩最講求平仄、對仗和押韻。杜甫的律詩成就最大,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唐詩別裁》都選了很多。李白的古體詩和絕句都很好,比律詩寫得好。

聞一多先生有個比喻:“越是有魄力的作品,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會跳舞的才怪腳鐐礙事,只有不會做詩的才感覺到格律的束縛。”詩圣杜甫,對律詩的運用就已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了。

(三)沉郁與詼諧

沉郁頓挫,詼諧幽默,看似兩個極端,在杜詩中融合得非常有默契。顧隨:老杜在愁到過不去時開自己玩笑,在他的長篇古詩中總開自己個玩笑、一笑了之,無論多么可恨可悲的事皆然。

舉幾個比較詼諧的例子。

比如《麗人行》,前二十四句富麗華美,只在最后兩句點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卻是兩句諷刺略帶幽默的話。

又如《贈花卿》: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也是委婉的諷刺,和我們平常理解是不一樣的。

再如《桃竹杖引贈章留后》:重為告曰: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涌躍學變化為龍!使我不得爾之扶持,滅跡于君山湖上之青峰。

還有《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四)堅貞與放浪

天分和能力高的人,心氣必定也高,就會給人狂放的印象。狂者進取心強,敢于任事。狂者胸次,豪杰心態,恰恰就是圣賢的胚胎。在這一點上,王陽明與杜甫有相似之處。比較兩人的少年經歷,就可知有一定道理。

表面上看,杜甫總給人一本正經老夫子的模樣,但他年輕時是心高氣傲的,有時也不免放浪形骸。堅貞與放浪,看似相反,但杜甫可以做到完美融合。

比如《百憂集行》: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聞一多先生對這首詩有很好的解讀,說便是游戲,一個人的地位也要站得超越一點,才不愧是杜甫。

《壯游》寫得更鮮明: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呼鷹皂櫪林,逐獸云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鹙鸧(qiū cāng)。

儼然一副紈绔子弟的模樣。這就是少年杜甫。人的性格一旦定型,終生難改。杜甫的堅貞恰恰從少年時期的放浪而來,他的敢于發聲,敢于任事,都是源于對自我定位和認知的堅守。

(五)宏大與細節

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杜甫則是詩歌集大成者。

王陽明是哲學家,但他心思縝密,觀察入微,領兵打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站的最高、看的最遠。

杜甫的詩,寫的并不都是鴻篇巨制、家國情懷。杜甫對于自然界優美的景物,也總能觀察得體貼入微。

正因他把很多細節的真實寫進詩歌,哪怕是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們再來讀杜詩,也會感到詩中的場景就在眼前一般。比如:

《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倦夜》: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六)悲觀與樂觀

杜甫的詩句,悲觀中有樂觀。顧隨先生說:“歡喜中有凄涼,凄涼中有安慰。”可謂知杜甫者。

顧隨、朱光潛先生都說過類似的話:以悲觀的心態過樂觀的生活。(顧隨: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態過樂觀之生活;朱光潛:以悲觀的態度過樂觀的生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學問。)

馮至在談杜詩說,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郁悲哀,但是讀者讀了他的詩,并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這是什么緣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里行間感染著讀者。

杜詩中有純粹明快的。

《絕句四首》之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前出塞九首》: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也有悲憤中隱含積極進取、樂觀向上、斗志昂揚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也是一種倔強的個性。

(七)出世與入世

李白的性格中,出世是基礎;杜甫的性格中,入世是基礎。

聞一多先生這樣比較:杜甫和李白的秉性根本不同:李白的出世,是屬于天性的,出世的根性深藏在他骨子里,出世的風神披露在他容貌上;杜甫的出世是環境機會造成的念頭,是一時的憤慨。

中國的讀書人歷來信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雖然實際上都做不到,但口號一直在喊。杜甫呢?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達”的時候,不論是科舉,還是為官,還是經營自己的人生。杜甫一生都在窮困潦倒之中度過,但杜甫卻在窮困潦倒之中做到了心憂天下,其實也是一種兼濟天下——“窮”亦能兼濟天下。

杜甫以其壯美無比的詩歌,溫暖著一代代中國人。古往今來有多少帝王將相,隨便找出一個人來,事功也比杜甫高,但訴諸歷史長河,他們早成過眼云煙,杜甫依然活在人民心中。如果杜甫也做了將相,世間無非多了個“祿蠹”;杜甫用一生的窮苦,換來了世間獨一無二的“詩圣”。受益的是后來人。

一個人什么時候最需要杜甫?少年得志?春風得意?恐怕都不是。正像有人說的,只有當他認真生活,在現實中真正意識到自己責任的時候,最需要杜甫。杜甫總是給經歷過滄桑的人,提供最強大的精神呵護和道義支持,讓面臨絕望的人反抗絕望。

后世把杜甫稱為“詩圣”,一個普通人卻被冠以“圣”的名號,就是因為他能把人的生命從現實的歷練中托舉起來。

(八)理想與現實

杜甫被視為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但真正的現實主義者,無不同時也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羅曼羅蘭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晚年,窮困潦倒,生活沒有著落,甚至長期寄居在江中的小船上。就是這樣一種生活狀態,他仍然沒有失去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自己理想的執著。

(九)贊揚與批判

杜甫當然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但杜甫的愛國,絕不是某些人解讀《石壕吏》那樣,純粹站在國家的角度。杜甫的愛國,首先是熱愛人民,正因對人民的熱愛,杜甫痛恨叛亂,希望國家能夠恢復統一,有了安定的政治局面,老百姓的日子才有保障。這是杜甫愛國的基本邏輯。

杜甫寫了大量批判現實的詩句。他詩歌的矛頭所向,直指最高統治者,并發出了靈魂追問:是誰造成了國破家亡、社會動蕩的局面?難道不是那些當權者應當負有更大的責任嗎?

杜甫將無情的批判指向權貴,將最溫暖的情話給了百姓。杜甫敢于譴責統治者的腐朽奢靡,明確指出社會問題,他正是因為批判現實,才成為真正的愛國詩人。

杜甫當然渴望做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他為的是獲得一個平臺,造福百姓。他并不乞求官職。安史之亂,他好不容易才逃命跟上肅宗,算是終于站對了位置,但房琯兵敗,他拼力相救,陷入唐玄宗與唐肅宗的矛盾對立中。

憤怒出詩人。想想四五運動天安門詩抄、疫情期間的民間詩歌等,人們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不能通過正常渠道發泄時,詩歌的威力就顯現出來。

“三吏”“三別”。堪稱唐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垂老別》: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新安吏》: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石壕吏》: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兵車行》: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最終導致這樣一種局面,杜甫的詩,統治者是不喜歡的,杜甫在唐代的地位并不很高,以致連人民領袖也不咋喜歡,但是,人民喜歡。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杜甫的詩句應該倒過來:寂寞身后事,千秋萬歲名。

(十)正史與野史

魯迅先生倡導人們多讀一些野史。我意,區分正史與野史的關鍵,不在于內容真假,不在于撰寫史書的主體,而在于描寫的主要人物是帝王將相,還是尋常百姓。野史,關于“野人”的歷史。

中國文人歷來關注的對象都是帝王將相,官修史書作為正史,固然摻雜了太多人為的篡改,但即便是許多的民間著作,也多是帝王將相的傳說,充滿了夸誕和捏造,還有很多附會。也就是說,不論是正史,還是所謂的一些野史,關注對象從來沒有螻蟻一般的尋常人。

杜甫的詩歌中,當然有帝王將相,諸如諸葛亮、飲中八仙、劉備等,但更多的,卻是像《石壕吏》中的老翁、老婦,黃四娘,自己妻兒,這樣的普通人,有很多連名字也沒有。

梁啟超:“真事愈寫得詳,真情越發得透。”中國的敘事詩不多,杜甫的敘事詩很多。

或許,杜甫試圖在官修歷史書之外,探索另一種書寫歷史的可能性。杜甫的詩,詩史,比正史更真實,比野史更準確,因為不是道聽途說,而是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杜甫詩歌的內在張力當然不止這些,比如動與靜。杜甫一生居無定所,生活動蕩不安,但杜甫的內心卻是常常嫻靜安定的,否則又怎能寫出那么多傳世之作呢?

二、對當下創作的啟示

這幾日讀張思之老先生的辯護詞,很受震撼。誰說辯護詞就只能千篇一律呢?我們多數人都要與文字打交道,且不論寫自己喜歡的文章,就是窩在機關寫材料,或者寫起訴書、判決書,甚至是合同書,都必須對文字有一定的敏感性。

杜甫對于詩歌的執著與努力,以及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對我們的啟示有很多,重點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其一,文字要有力。

只有力的剩余,才是力的證明。顧隨:詩之好,在于有力。老杜詩中有力量,乃是生之力。老杜詩中有色彩,乃是生之色彩。是生命力之放射。

《戲為六絕句 其一》: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 其二》: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觀公孫大娘底子舞劍器行》:天地為之久低昂。

其二,文字要有真。

天地間的絕好文章,歸結到一個真字。情感真,文字真,內心真。

在盛唐轉入安史之亂的那個時代,杜甫注定是不被重視的那個人。他把自己對家國人生的感受,用詩歌表達出來。他的詩歌首先是真誠的,是真誠地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

單這一點,就具備了可流傳文字最基本的品質,就是真話,說的是事實。在這八股風氣登峰造極的時代,許多的文字花里胡哨,華而不實,我們就越發感到言之有物的真誠文字的可貴來。

其三,文字要有情。

梁啟超做過名為《情圣杜甫》的演講,認為杜甫最少可以當得起“情圣”的徽號。因為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極熟練,能鞭辟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樣子,能像電氣一般一振一蕩地打到別人的心弦上。中國文學界寫情圣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叫他“情圣”。

洪業這樣解讀:所謂詩圣,應指一個至人有至文以發表其至情。真有至情的才算是圣人。真能表露至情的才是至文。一往情深而不愆于義才算是至情。情義洽合無間就是至情,也是至義。情中的要素是“為他”。義中的要素是“克己”。這都符合杜甫的為人。

我也寫過一篇文字,提出我所鐘愛的文字,就是“以血、以力、以情”。以血書寫者,與作者的人生遭際有關,若無此等遭遇經歷則寫不出。以力書寫者,與個人的才干氣力有關,若無相當才干氣力則寫不出。以情書寫者,與人之性情有關,若無此真性情則寫不出。普通人,皆有七情六欲。言為心聲。欲從事于文章,可在抒發真感情上用心、留意,則言之有物,不致無病呻吟。

杜甫經歷的喪亂太多了,看到的都是普通百姓的血淚生活,他的才氣又極高,文字有力量,他的感情又十分豐沛,他的詩歌很符合“以血、以力、以情”的文字標準,千百年來這樣的人極少,難怪會成為“詩圣”了。

其四,文字要有根。

要扎根泥土,要植根于人民之中。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不會長久。杜詩有源頭活水,所以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馮至說:杜甫親身遭受時代的劇變和個人的不幸,逐漸超越了他出身階級的局限,越來越多地接近人民,體會到人民生活的甘苦,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愿望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與愿望趨于一致了。

一千多年的杜詩流傳,也形成了某些帶有規律性的傳播現象。當國家遭遇內憂外患的時代,當普通百姓陷入水深火熱泥潭的時代,當正當言論受到嚴格管控的時代,當說真話不再作為社會共識而被提倡的時代,當發現、正視、提出和解決問題不被歡迎的時代,在所有這樣的一些時代中,杜詩總會以它異乎尋常的生命力在最廣大人民的心中復活。

最后,借用兩部經典杜甫傳記的話,作為本次發言的結語。

誰的詩歌里有人民的聲音,誰的生活便會受到凍餒的威脅。

——馮至《杜甫傳》

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長,是忠誠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職的官員,是心系家邦的國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對文學和歷史有著深入的研習,得以理解人類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領會政治的正大光明與骯臟齷蹉。他所觀察到的八世紀大唐帝國的某些情形仍然存在于現代中國;而且,也存在于其他的國度。

——洪業《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當當網等有售

來源:西南政法大學官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正式退出!巴特勒宣布意外決定,勇士批準,科爾計劃被打亂

正式退出!巴特勒宣布意外決定,勇士批準,科爾計劃被打亂

保持熱愛0263
2025-04-24 12:26:19
小米SU7銷量徹底失控!雷軍被產能逼到無話可說

小米SU7銷量徹底失控!雷軍被產能逼到無話可說

三農老歷
2025-04-25 07:13:17
希金斯回應奧沙利文評價:我不是亨得利,我沒有這個能力!

希金斯回應奧沙利文評價:我不是亨得利,我沒有這個能力!

世界體壇觀察家
2025-04-25 07:56:35
防不勝防!46只股票面臨退市風險,20w股民應該如何應對?

防不勝防!46只股票面臨退市風險,20w股民應該如何應對?

風風順
2025-04-25 06:07:59
“新婚燕爾”的“燕爾”指的是什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新婚燕爾”的“燕爾”指的是什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詩詞世界
2025-04-09 06:03:17
南平市紀委書記,有新職

南平市紀委書記,有新職

魯中晨報
2025-04-25 14:32:02
勸告邱毅:不要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遠

勸告邱毅:不要在錯誤的道路越走越遠

星光看娛樂
2025-03-31 17:43:58
萊昂納德:隊友不僅僅只是指著我讓我防守,還在防守端激勵著我

萊昂納德:隊友不僅僅只是指著我讓我防守,還在防守端激勵著我

懂球帝
2025-04-25 14:12:14
阿斯報:福登失去了瓜迪奧拉的信任,最近五場比賽僅出戰一次

阿斯報:福登失去了瓜迪奧拉的信任,最近五場比賽僅出戰一次

雷速體育
2025-04-25 12:46:18
房東穿短褲幫女房客通下水道,女房客:你這樣搞不進去的

房東穿短褲幫女房客通下水道,女房客:你這樣搞不進去的

胖胖侃咖
2025-04-24 08:00:09
90年代朝鮮大饑荒實錄:當30萬人倒在“苦難行軍”的路上

90年代朝鮮大饑荒實錄:當30萬人倒在“苦難行軍”的路上

百姓識軍事
2025-03-17 12:20:26
果然信錯了菲!南海真兇冒頭,中方措辭變了,解放軍下封海令

果然信錯了菲!南海真兇冒頭,中方措辭變了,解放軍下封海令

傲氣經說
2025-04-24 09:38:23
村支書禹作敏:想當副總理只接待正部級,93年使400警察不敢進村

村支書禹作敏:想當副總理只接待正部級,93年使400警察不敢進村

百年歷史老號
2024-04-04 21:46:50
快船34分大勝掘金,系列賽2-1領先!這一戰,我不得不承認5個現實

快船34分大勝掘金,系列賽2-1領先!這一戰,我不得不承認5個現實

毒舌NBA
2025-04-25 13:29:34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界面新聞
2025-04-24 17:04:05
周琦都被他壓制 常規賽兩戰北京14+13!他是山西晉級總決賽關鍵?

周琦都被他壓制 常規賽兩戰北京14+13!他是山西晉級總決賽關鍵?

懂個球
2025-04-25 12:55:10
打舒服了!哈登盛贊全隊化學反應:這可能是最棒的球隊之一,每個人都清楚彼此的定位

打舒服了!哈登盛贊全隊化學反應:這可能是最棒的球隊之一,每個人都清楚彼此的定位

雷速體育
2025-04-25 14:24:36
特朗普稱“俄羅斯停止占領整個烏克蘭已是相當大的讓步”,有烏媒表示不滿

特朗普稱“俄羅斯停止占領整個烏克蘭已是相當大的讓步”,有烏媒表示不滿

環球網資訊
2025-04-25 13:18:42
Deepseek:人生最虧的十件事——別等撞了南墻才醒悟

Deepseek:人生最虧的十件事——別等撞了南墻才醒悟

尚曦讀史
2025-04-16 11:14:07
好萊塢童星蘇菲·奈薇德陳尸荒野,年僅24歲,很有可能是被謀殺

好萊塢童星蘇菲·奈薇德陳尸荒野,年僅24歲,很有可能是被謀殺

七阿姨愛八卦
2025-04-24 18:15:26
2025-04-25 15:15:00
河洛古國
河洛古國
詩鄉鞏義,河洛古國
160文章數 7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江西:8157所小規模學校,如何走出發展困局?

頭條要聞

"網紅"譚媛為救前男友去世 三年后父親用其賬號求助

頭條要聞

"網紅"譚媛為救前男友去世 三年后父親用其賬號求助

體育要聞

國乒的新掌門人,為什么是王勵勤?

娛樂要聞

被網紅丑化 楊坤不再沉默開始了反擊!

財經要聞

中央政治局:適時降準降息

科技要聞

這屆上海車展,沒人靠流量活著

汽車要聞

限時優惠價29.98萬元 BJ40增程赤兔版上海車展發布

態度原創

旅游
健康
時尚
數碼
軍事航空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成熟女性穿什么去上班?答案看這里,這些LOOK簡約大方顯氣質

數碼要聞

梅雨季首選除濕機品牌,德業連續9年全網銷冠不是沒理由!

軍事要聞

特朗普:俄羅斯沒"接管"烏克蘭就是讓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永胜县| 华宁县| 贵港市| 麦盖提县| 涪陵区| 麻阳| 古交市| 阳春市| 大姚县| 阿拉尔市| 依兰县| 永宁县| 宁都县| 威海市| 苍南县| 泰宁县| 北安市| 阿巴嘎旗| 五常市| 乐业县| 太原市| 如东县| 朝阳区| 晴隆县| 祥云县| 绥芬河市| 建水县| 福建省| 当雄县| 丰宁| 南投市| 泽库县| 闸北区| 星座| 环江| 神池县| 梁山县| 陆良县| 黄石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