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終于發新專輯了,在先行曲的MV首秀中,他用《最偉大的作品》一語雙關,帶著人們領略1920年巴黎塞納河畔的藝術大師風采,同時也宣告自己音樂的“王者歸來”。
MV像是一道謎題,將很多信息雜糅在一起,有一點復古,又有一點神秘。整體的思路,就像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一樣,兩個年輕人,偷偷潛入巴黎著名的商場莎瑪麗丹(Samaritaine),尋找到具有神秘力量的鋼琴,通過演奏一段曲子,穿越回了1920年的巴黎。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穿越的曲子,就是周董此前導演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中的一段,另外歌曲開頭的小提琴,也頗有《夜的第七章》的味道。
這只MV可能是福爾摩斯探案,也可能是兩個在園宇宙里玩游戲的小伙在收集任務,如果要想要更好的看懂它,就需要通過歌詞和畫面的線索,找到那些偉大的藝術家有趣的靈感,這也是這只MV最有趣的地方。
勒內·馬格里特、達利、常玉、馬蒂斯、梵高、蒙克、莫奈、徐志摩,這串可能熟悉亦或是陌生的名字,就是解鎖周董新歌的鑰匙。
如果我們跟著歌詞來看,第一小段,就是一個鋪陳:
哥穿著復古西裝,拿著手杖彈著魔法樂章。
漫步走在莎瑪麗丹,被歲月翻新的時光。
望不到邊界的帝國,用音樂筑成的王座。
我用琴鍵穿越1920錯過的不朽。
緊接著,第一個人物出現了:
啊偏執是那馬格利特,被我變出的蘋果,
超現實的是我,還是他原本想畫的小丑,
不是煙斗的煙斗,臉上的鴿子沒有飛走,
請你記得 他是個畫家不是什么調酒。
勒內·馬格里特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大師,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那個帶著禮帽穿著黑西裝的男人的形象,他可能不太喜歡這個男人的臉,于是用各種東西把他給擋住,這就是MV中的那個青蘋果和歌詞中“臉上的鴿子”的來歷。
另外歌詞中提到的“不是煙斗的煙斗”,也是他的一幅重要的作品,在一幅煙斗的畫像下面寫著這不是煙斗的字,用自指的方式制造了一種圖像和文字的矛盾,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不亞于杜尚的作品《泉》,后來福柯也受此畫的啟發,寫了一篇《這不是煙斗》的文章,來講述自己在語言和符號領域的觀點。
《你看到的不是煙斗》
接下來的一段,引入了最具個人標志的藝術家達利:
達利翹胡是誰給他的思索,彎了湯匙你靈感不用還我,
融化的是墻上的時鐘還是乳酪,龍蝦電話那頭你都不用回我。
達利的個人標志,就是他那打理得非常有趣的胡子,但更讓人著迷的,就是他夢境一般的畫作。周董用歌詞向達利的三個作品——《不可知論的象征》中的勺子、《永恒的記憶》中的時鐘以及《龍蝦電話》致敬。
《不可知論的象征》
《永恒的記憶》
《龍蝦電話》
緊接著出場的,是一位中國繪畫大師——常玉:
浪蕩是世俗畫作里最自由不拘的水墨,花都優雅的雙腿是這宇宙筆下的一抹,
漂洋過海的鄉愁種在一無所有的溫柔,寂寞的枝頭才能長出常玉要的花朵。
常玉1919年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前往巴黎,雖然與徐悲鴻很熟悉,但常玉的藝術觀點卻與他們不同,他在藝術上堅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生前一直默默無聞,不被賞識。而今,藝術領域已經公認他為世界級的繪畫大家。
歌曲中提到的幾點,一方面是常玉對人體的描繪,另一方面是他在油畫中對水墨的嘗試,也提到了他的兩幅著名的畫作《曲腿裸女》、《聚瑞盈香》。
《聚瑞盈香
接下來進入副歌的部分,周董一口氣唱出了三位大師——馬蒂斯、梵高和蒙克:
小船靜靜往返,馬蒂斯的海岸。
星空下的夜晚,交給梵高點燃。
夢美的太短暫,蒙克橋上吶喊。
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
這老三位放在一起,除了押韻的作用之外,其實還都有著一些千絲萬縷的藝術上的聯系。梵高作為后印象派的先鋒,分別影響了馬蒂斯和蒙克,一般來說,梵高和馬蒂斯被看作是野獸派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而梵高和蒙克則同為表現主義的先驅。
《拉姆拉德海景》
歌曲中提到的馬蒂斯的海岸,可能是《拉姆拉德海景》或《昂蒂布的景色》,而其他兩個人則是他們的代表作,即梵高的《星月夜》和蒙克的《吶喊》。野獸派共通的大膽用色,和表現主義的那種對內心的呈現,是呈現出繁華世界和內心孤單的最好表達,也是周董想要點出的“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
《星月夜》
《吶喊》
接下來出場的,就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奈:
花園流淌的陽光,空氣搖晃著花香,我請莫奈幫個忙,能不能來張自畫像。
大師眺望著遠方,研究色彩的形狀,突然回頭要我說說,我對自己的印象。
世代的狂,音樂的王,萬物臣服在我樂章。
路還在闖,我還在創,指尖的旋律在渴望。
世代的狂,音樂的王,我想我不需要畫框。
它框不住琴鍵的速度,我的音符全部是未來藝術。
日出在印象的港口來回,光線喚醒了睡著的花葉,
草地正為一場小雨歡悅,我們彼此深愛這個世界。
這一段是整首歌里面的精髓,也是最長的一部分,周董借用個跟莫奈的互動,講述了自己音樂的理念,一方面說自己“狂”,是流行音樂的“王”,另一方面又再說自己不會停下來,路還在闖,并不希望被畫框框住,需要不斷的突破。
當然這個主旨跟莫奈也有一定的關聯,首先要說印象派是開創整個現代繪畫藝術的一個契機,雖然莫奈并不是印象派的開山鼻祖,但他卻因為《日出·印象》這副畫作成為整個印象派的代表。在成為印象派大師之后,莫奈依舊不斷尋求突破,在光影、色彩上一遍遍地尋求繪畫的真諦。相信也正是如此,周董用莫奈自比,意在奠定開創者的地位和不斷創新探索的態度。
《日出·印象》
歌詞中提到的幾個莫奈的關鍵點,一個是眾人皆知的莫奈花園,是他花了大半輩子打理的具有東西方融合風格的花園;一個是莫奈很喜歡畫他花園中的睡蓮,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還有一個是他成名作《日出·印象》以及他不斷追求光影特點的《草垛》系列;最后是莫奈的自畫像,但歌詞中“自畫像”這個詞用的并不是特別恰當,要是莫奈自畫像,只能畫他自己了。
《睡蓮》
《草垛》系列
《自畫像》
接下來一段,有點跳脫,從前面幾位畫家跳到詩人徐志摩:
停在康橋上的那只蝴蝶,飛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
遺憾被偶然藏在了詩頁,是微笑都透不進的世界。
巴黎的鱗爪,感傷的文法,要用音樂翻閱。
晚風的燈下,旅人的花茶,我換成了咖啡。
之后他就愛上了苦澀這個復雜的詞匯,
因為這才是揮手向云彩道別的滋味。
這里把徐志摩的一些著名作品,如《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翡冷翠也就是現在的佛羅倫薩)、《偶然》、《巴黎的鱗爪》等用他那著名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詩句前后串聯了起來。
至于為什么要拉上徐志摩,可能還是在于這句歌詞“感傷的文法,要用音樂翻閱”。周董可能是覺得當前的詩歌必須要配上音樂,才能真正表達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從前一段的音樂的“王”,化身為吟游詩人,唱出萬般滋味。
在此附上一首徐志摩的《偶然》,這首詩也很符合周董這首歌的意境: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最后,周董回到了副歌
小船靜靜往返,馬蒂斯的海岸。
星空下的夜晚,交給梵高點燃。
夢美的太短暫,蒙克橋上吶喊。
這世上的熱鬧,出自孤單。
除了這些已知的大師,MV還請來了朗朗作為一個神秘的線索,與周董斗琴,并共同穿越回現代。做一個過度的解讀,就是MV表達的是,如今的偉大的作品,都是從那些曾經的偉大當中汲取能量,周董也好,朗朗也罷,都是文化的根基當中,生長出來的新的時代的藝術杰作,他們向過去取經,成就了當前的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