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鳳凰花開的時節,又有一批年輕人走出校園,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這也許是他們第一次直觀感受到“茫茫人海”的含義。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真的畢業了?
“穿上學士服最后一次大合照的時候。”
“我上鋪的兄弟走了,可能還沒來得及說再見就再也見不到了。”
“室友把她的床鋪清空,拉著行李箱要走的時候。”
“將宿舍地址從默認收貨地址刪去的時候,好像自己的心一下子空了。”
“我總覺得校園里的日出日落,比外面好看很多,入職第一天,下班時天已經黑透了,看著公司門口的路燈,我知道,校園生活再見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畢業是送別時的“長亭更短亭”,也是學校后門的啤酒和眼淚,是手握畢業證書時的希望和迷惘,更是人生旅途上,還未來得及一一打開的種種可能性。
畢業,是時代賦予每一代青年的成人禮。今年,第一批“00 后”畢業了。
第一屆“00 后”的畢業季是那么的不同——2022 年,10760000 名畢業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對世界,擁抱生活。
來自真實社會的風雨、陽光與霓虹,就這樣撲面而來。
經常在“充滿雞血”和“算了吧,我不行”之間搖擺、但最終會勸說自己再堅持一下的他們終于涌入人海,獨自與這個世界交手。
面對疫情的沖擊,迎來史上最難就業季的 2022 屆畢業生,有人聲稱還沒和現實交手,自己就已經輸了陣地;有人遺憾沒能在學校參加畢業典禮,腳步倉促走出校園;有人顧不上品味那些離愁別緒,已經一頭扎進了職場的“廝殺”中……這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青春,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微博X二更聯合出品的《出圈·未來你好》畢業季特輯紀錄片,真實記錄“00 后”畢業生如何跟學生身份告別,重新找尋自己在世界新的身份和位置。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00 后”,他們身處時代洪流之時,依然能心懷熱愛,勇敢向前。與此同時,為助力畢業生就業,微博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聯合發起國聘行動,護航畢業生求職路。
這一年,我們不得不“云畢業”
前段時間,一張疫情封控期間的畢業照曾在網上流傳。畫面里,被疫情封控在學校的同學們站在圍墻里,導師站在墻外與同學們合影。
網友稱它是“最喜感畢業照”,親歷其中的人才懂,這樣“獨特”的畢業方式,帶來的是多么復雜的畢業滋味。
即將從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畢業的喬韻親對此深有感觸。“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機會留下一張合影,和很多人最后一次相見,竟然是偶然的遇到,結果就成了最后一面。”她說。
有些話,總想著有機會再說,突然一下子,就沒有機會了。
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畢業,也往往是人對“無常”第一次留下印象的時刻。而今年春天再次于多地爆發的疫情,許多同學甚至沒有機會再回到學校參加一次畢業典禮,與老師好友們留下珍貴的臨別紀念。
「云畢業」
但即使戴著口罩,青春的笑容也不會被遮擋。《出圈·未來你好》里,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畢業生林逸婧說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視儀式感的人,在“云答辯”剛剛結束,她就收到了可能“云畢業”的消息,一時間非常沮喪,但她幽默的同學們還是用一句話讓她恢復了笑顏:“520 怎么過?答辯全部通過!”——那是他們給“云畢業”最后的浪漫。
5 月,微博還陸續發起了#畢業vlog #最美畢業照 #未來你好畢業展 征集活動。手捧鮮花,身著學士服,和好友最后一次走在校園的小路上,坐在校園的大草坪和跑道上,撥穗時與校長快樂合影……點開話題頁面一張一張翻下去,看得每個人臉上都帶上笑意,不得不說,這個夏天的故事可能是遺憾的,但屬于青春的故事,回想起來總是帶著驕傲和愉快的。
學著做個“社會人”
但走出校園,他們要面對的卻是充滿不確定的現實。
“它給你的反饋是,你的能力就值這點錢。”武漢東湖學院的畢業生姚海龍提到考公時的“萬人崗”,崗位只招錄一個人,卻有 3-4 萬人報名。上海大學的唐一航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 offer,卻發現對方開出的薪資只有自己預期的一半,那一天,他意識到,畢業,意味著要在這個世界上尋找位置,而從今天開始,自己要“被挑選了”。
“畢業季的第一課,就是學著成為一個獨立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成年人。”畫外音中,主持人蘇眉月說。
但對于這一屆“00 后”來說,他們在滿懷希望豪情萬丈地邁向未來之時,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世界局勢陷入新一輪不確定,再疊加疫情帶來的波動和風險,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們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好像和自己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
當曾經堅固的東西煙消云散,我們驚訝地看到,“宇宙的盡頭是編制”、“搞什么不如搞錢”,這樣的句子正在從那些 20 歲出頭的年輕人們口中說出,那是“風險厭惡”的最極端狀態——和 10 年前的畢業生們相比,他們似乎越來越不再相信周游世界和遠方的田野,用盡全力只求穩定和“茍住”,同時安慰自己,這也許就是“社會人”的表現。
但當一個社會里最富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的個體都在追求安穩的時候,我們的未來又在哪里呢?回顧那些流傳多年的青春奮斗故事,人們擔憂又困惑。
隨著第一批“00 后”開始步入職場,那些自認為“懂了年輕人的人們”又發現,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他們,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勇敢,也更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不盲目迎合“辦公室政治”,不認同潛規則,不委曲求全,嘴上說著躺平,暗地里卻清晰地給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然后默默努力。
無怪人們會說,“00 后是喪燃結合體”,“喪”只是表象,“燃”才是他們的內核,和以往的每一代年輕人一樣,他們心中依然藏有夢想,只是在尋找更好的接近它的方式。
于是,《出圈·未來你好》里,那些前一秒還皺著眉頭不知何去何從的年輕人,最終還是決定給自己人生更多探索可能性的機會。
有的人在利弊權衡中還在決定堅持自己的本心。
武漢輕工大學的畢業生曾楊鑫,是其中最普通不過卻又非常典型的一個。
父母希望他能再讀幾年書,找一個他們認為不錯的工作,按部就班的過普通的生活。
但接觸到攝影之后,他決定,自己要在 20 多歲的年紀做一些“到 70 歲想起還會笑出聲的事情”。
「在學校天臺拍日落的曾楊鑫」
有的人在危機中找到了新的方向,然后勇敢地向前邁進,北京舞蹈學院的林逸婧過去一直想做一位舞蹈家,在疫情中,她和同學們發現了舞蹈影像的價值,將舞蹈、攝影等媒介結合在一起,如今的她夢想做出一部“有中國特色的歌舞片”。
「拍攝舞蹈影像的林逸婧」
未來,“00 后”將過上什么樣的生活?一位畢業生說得好:一股新的浪潮正在出現,我們想成為創建者,去參與這個世界的創造。
那是只屬于年輕人的宣言。
終于要和這世界交手
1942 年,沈從文在風雨飄搖的社會現實中寫下一本名叫《長河》的小說,他在題記中對所有讀者說:“橫在我們面前的許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卻不用悲觀。社會還正在變化中,驟然而來的風風雨雨,說不定把許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掃摧殘,弄得無蹤無跡,然而一個人對于人類前途的熱忱,和工作的虔敬態度,是應當永遠存在,且必然能給后來者以極大鼓勵的!”
許多年后,他的學生汪曾祺依然記得老師的這段話,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里,他依然沒有放棄“去做點什么”。
其實“00 后”們也是一樣,所謂“喪燃結合體”,歸根結底就是那句“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在物質相對豐裕的成長環境中,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在與不確定的現實對峙的過程里,這一代年輕人比過往成熟得更早,也清醒得更早。也只有他們,會在媒體說“‘00 后’整頓職場”時反思,“或許我們也在被職場整頓”,只有他們,會在一系列大眾的評價和總結面前回應,請不要隨便用標簽來定義我們。
“走出校園,不再是一名學生,那總要找到自己的身份,找到能夠做出貢獻的崗位。”
現實露出它真實的模樣,不是你收服它,就是它打倒你。
夢想在遠方,要一步一步去靠近。
跌倒、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起起落落,叫做人生;咬牙爬起來再拼一把,就叫做成長。
微博的畢業季不止是情感上的關懷,更是落實到實處關注到“00 后”畢業生求職的現實問題。《出圈·未來你好》不刻意煽情,不做情緒堆積渲染,真實記錄初入社會的他們如何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擁有篤定的未來。
除此之外,微博以#就業護航行動 為話題, 開展一系列直播連麥,為畢業生分享就業信息及求職技巧,幫助他們走出這個“史上最難畢業季”,邀請多領域博主參與分享專業知識,還通過校招超話等,為他們提供交流求職的平臺,小到寫簡歷找實習,大到選行業定方向,這屆畢業生在微博上,能獲得許多的幫助與支持。
從#畢業季 #未來你好畢業典禮 #最美畢業照 #線上畢業儀式 ,聯動藝人、高校教授為“00 后”畢業生加油打氣給予情感上的鼓勵關懷,到助力畢業生就業求職,開展#就業護航行動 為畢業生分享就業信息及求職技巧,打造就業信息服務型的校招超話,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交流求職的平臺。微博從情緒關懷和創造機會等維度,幫助年輕人建立對未來的信心。
#師哥師姐說 #畢業后第一份工作 #大學生求職過程中如何避坑 #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職業 #畢業前畢業后 #“00 后”會為職場帶來什么 ……閱讀那些微博話題下年輕人的語言,總讓人覺得既犀利又有趣,然后覺得放心——一代代的年輕人不曾放棄奮斗,這個世界就還有希望。
當我們再問一遍,哪一刻覺得自己真的畢業了?
是干杯的一瞬間,是突然發現與父母交流話題的轉變,是答辯通過,搬空寢室,送走室友,也告訴父母“我掙工資了,不用再給我打生活費”的時候。
成長如期而至。到那時,我們便知道,這是一段不能回頭的旅程。
如果可以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你會寫什么?10 年,20 年后,你會為自己現在的選擇后悔嗎?
《出圈·未來你好》里,那些 22 歲、23 歲的畢業生們寫下答案:
“不走到最后,誰也不知道我能走多遠。”
“整個世界等待你去探索,整個未來等待你去創造。”
“希望現在的你還能熱愛舞蹈,日常熱淚盈眶。”
“活得開心一點,優雅一點。”
“做一株不會開的花也可以,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很了不起了。”
放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每一代人正在經歷的一切都是自我完成的必經之路,而此刻,他們已經出發。
告別時,你會祝福什么?
愿人不老,夢不醒,星光永不落,愿我們下次相見時,還和現在一樣快活。
愿你步履堅定,愿你落子無悔。
愿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依舊如故。
“同學,再見。”
“未來,你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