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中山古鎮歷史遺跡)
百家大院隨想:觀水能參福地基
文/石祿生
中華樓閣耀古鎮,百家院落映山河。籌建中的福建武平縣百家大院,基于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宏大視野而建,深度契合國家文化戰略,它立足當下、面向未來,承載著閩粵贛邊薈萃精華的歷史文化使命,因此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中山河百家大院 總規劃圖)
五月以來,閩粵贛邊普降雨水,連綿不斷。這給百家大院工程組開展廢廠房拆除、地質鉆探、地基勘察等工作帶來了挑戰,但工程組仍然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既定的進程,令人感佩。與此同時,百家大院規劃設計工作也在細化、完善中,驚艷的建設宏圖呼之欲出。
(百家大院建設地址 地質鉆探圖)
可以說,2022年漫長的雨季,沒有給百家大院項目推進帶來太多實質性的阻礙影響。這是廣大工程項目指揮人士、施工人員、設計師們熱情高漲、辛勤工作的結果。隨著雨季結束,天空放晴,規劃第一批22棟古建院落的遷建啟動工作如期進入倒計時,令人期待。
在此,用一對古楹聯借物言志:“占星直諳欽天數,觀水能參福地基”,以此祝愿百家大院項目推進,同時抒發我個人的心情。
這是一幅清代道光至咸豐年間的古楹聯,文字主題關乎【修理城垣】建筑工程吉祥寄語或吉言:“占星直諳欽天數”,內容與古代歷法有關,借指工程開工吉日,意謂【天時】;“觀水能參福地基”,內容與古代地理風水有關,借指工程地理吉祥,意謂【地利】。
中國古人凡遇開工、慶典、喜事等諸項事體,都講究良辰吉日、地理吉祥,這是千百年來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就像現代人開工剪彩、慶典放煙花的道理一樣,體現了人們對萬事萬物的美好愿望。
因此,在這里通過這幅楹聯表達對百家大院的寄語,可謂相得益彰。
接下來詳細解讀一番該楹聯的歷史背景和寓意。
上聯右側邊緣有刻字“修理城垣書為”,表明這是為寄語修理城垣工程而作的楹聯。所謂“修理城垣”,就是修建或部分新建城墻、角樓、城樓等。
在古代社會,修理城垣是官方組織的常見工程項目,從宋代至清朝,有關“修理城垣”的史料記載十分豐富,清代更有《京師內外城垣修理之制》。可見“修理城垣”在古代是納入官府管理的,是由官方統一發起、組織、實施的公共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修理城垣”只是一個泛稱,實際上,古時大部分相關工程都是以“修理”為發起點,補充建設或新建城垣才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因為,古代城市區域的擴張十分普遍,十年一修理、五年一擴建是常見的城垣建設動作。
就像武平百家大院的規劃建設,既是對武平古城、中山古鎮歷史樣貌的“修理城垣”,又包含了擴建和新建古鎮“城垣”的要素,因此跟古代“修理城垣”大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百家大院規劃鳥瞰圖)
再說回古代“修理城垣”。既然是公共工程,關乎民眾的公共利益,古時大凡“修理城垣”工程都深得民心,官府除了向朝廷工部(六部之一)爭取國庫資金、籌措地方財政資金外,通常還會向本地及周邊的富商巨賈發起勸捐,而后者一般也都慨然允諾、鼎力資助。由此,老百姓亦皆大歡喜。
再看上聯左側邊緣還刻有“瑞溪黎先生雅鑒”。閱覽楹聯全文,可以推知此中“黎先生”應該是個風水先生,楹聯內容表示對他的卜算能力加以贊賞。
而地名“瑞溪”,是一個古代縣名。宋代詩人葉見泰有詩曰:“朝發瑞溪縣,夕憩蒼梧城。”瑞溪縣想必是在今兩廣轄區內,尤以廣西境可能為大。從古至今,由于行政區域的融合、變遷、撤設,現已沒有瑞溪縣名。
楹聯中“修理城垣”的地點,則是在廣西興業縣。我們看下聯落款“知興業事方臣 張晉圭題”可知,題寫楹聯的人,身份是“知興業事”,也就是興業縣知事,即知縣。
張晉圭,作為興業縣“修理城垣”工程的發起人或總負責人,就是他邀請瑞溪籍黎姓地理先生前來考察風水的,并親手寫了這幅楹聯夸贊并送給黎先生。
最后,我們重點關注一下楹聯內容:“占星直諳欽天數,觀水能參福地基”。寥寥數語,將中華風水地理文化描述得淋漓盡致。
上聯文字玄機重重。
熟悉古代謀略文化的人都知道,觀天象是古代謀略的基本要素或童子功,如諸葛亮就以夜觀天象聞名。“占星”,就是觀天象之后推測天下趨勢或擇取良辰吉日的謀略術。
文中最關鍵的詞是“欽天”,這是指源于五代時期的古代歷法欽天歷。這種歷法的創始人叫王樸,是五代后漢、后周的名臣,以精通歷法和樂律聞名后世。
王樸發明欽天歷后不久,社稷江山改朝換代,宋朝成立了,并延續了三百多年。而欽天歷,就成為宋代最重要的歷法之一,并沿用到明清時期。
總之,上聯表達的大意是,厲害的風水先生,觀天象馬上就知道“修理城垣”的良辰吉日是何時。
再看下聯“觀水能參福地基”,這句話道出了天象之外的另一個風水哲學觀:水勢。顯然,水勢也是古代建設風水的一種。
古代人建房子喜歡傍水而居,就是看重水勢的作用,認為水能帶來財氣與福運。一個地方,凡有流水經過,就有了福地的基本要素。
(福建武平中山河)
如果套用楹聯“占星直諳欽天數,觀水能參福地基”,則武平百家大院的規劃建設,無疑令人十分期待。百家大院,將是一幅改變武平文旅格局、提升文化興縣戰略的華麗篇章。
從天時來看,近年來武平縣文旅建設日益精進,功到自然成,已然形成文化興縣的成熟條件;適逢國家規劃實施文化復興之國策,倡導和支持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這樣的【天時】加持下,以博物館群、歷史文化研學體驗等為特色的福建武平百家大院,必將成為閩粵贛邊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
從地利角度論,福建武平、中山古鎮本是有福之地,歷史人文底蘊深厚,而百家大院毗鄰中山河、有機融入國家濕地公園的規劃格局,使它坐擁地理與文化的雙重“水勢”,小橋流水人家的園林式古鎮風情呼之欲出。
一并配套規劃的福文化非遺中心,將成為中華福文化的文博地標,而福建武平作為教員曾親口評價的蘇區“福地”,其人文色彩必愈加濃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