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羅杰·費德勒將要迎來自己的41歲生日。
不過,在此之前他不得不率先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過去兩年一直處于“疫情積分政策”保護下的自己在ATP積分榜上的排名屆時已被清零,這意味著他將不再擁有ATP排名,也意味著把自己的復出之日定在10月份巴塞爾公開賽上的他不得不以外卡球員身份出戰,即便奪冠拿到250個積分也無法重回前100的行列。
當然,如果費德勒想繼續參加比賽,即便沒有排名也會有無數賽事雙手奉上外卡,就像過去4年里“金屬臀爵士”安迪·穆雷所擁有的待遇一樣。然而對于即將年滿41歲并且在過去兩年里做了3次手術的20屆大滿貫冠軍得主來說,不知道在家鄉巴塞爾告別會不會是一種選擇?
①
傷病纏身的“40+”天王
“再來一年!再來一年吧,羅杰!”
2021年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男單1/4決賽結束后時,現場15000名觀眾齊聲高喊。每個人都希望輸給胡爾卡奇的那位瑞士人可以繼續留在球場上,但這對于一名即將年滿40歲的老將來說的確有點苛求,盡管他的名字是費德勒。
果然,在剛剛過完生日不久,他就在社交網站上宣布自己將會再次進行右膝手術。
“我需要拄拐杖幾周時間,也將缺席賽場幾個月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這會很難,但我知道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我想要變得健康,想要繼續自由地跑動,想要給自己一線希望,然后以某種形式再次回來。”
自從1998年轉入職業網壇,1981年8月8日出生的費德勒已經在巡回賽里征戰了25年的時間,拿到包括20個大滿貫冠軍在內的103個ATP單打冠軍,310周排名世界第一并擁有無數令人咋舌的紀錄。
不過,盡管相比于其他球員他已經是保持身體健康方面的優等生,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積勞以及新傷同時作用,他不得不在2020年2月、2020年5月、2021年8月對右膝先后進行3次手術。
過去兩年,這一位置的傷病使他沒有打完任何一個完整的賽季:2020年他只參加了一站澳網,半決賽不敵諾瓦克·德約科維奇;2021年他參加了多哈公開賽、日內瓦公開賽、法網、哈雷公開賽以及溫網,8強戰中不敵胡爾卡奇。
從2001年在溫布爾登讓人驚艷地擊敗皮特·桑普拉斯開始,到進入“40+”的年齡段之前,人們總是震驚于費德勒瀟灑飄逸的球風,大呼“看他打球就像是看米開朗基羅在畫西斯廷教堂”,但是現在這位瑞士天王卻一次又一次地被困在了傷病當中。
對于費德勒的選擇和處境,作為老對手以及老朋友,曾經在2009年溫網決賽長盤14比16憾負的安迪·羅迪克看得很清楚。
“前兩次手術后,羅杰就已經知道這對他身體的影響了。再做一次,我相信他自己很清楚其中的艱難。我非常希望他能回歸賽場,對我來說他能否找回狀態能否重回巔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用他想要的方式告別……”
“我認為他在巴塞爾打球是為了在那里結束他的職業生涯。對,這就是我的看法。”尼古拉·達維登科如是說。尚未退役之前,世界排名曾經來到過第3位的俄羅斯人和瑞士天王有過19場對話,輸掉了其中的17場。
②
新積分體系一度保住了他
對于費德勒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猜測和相信。如果真的到了告別的那一天,費德勒會想要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呢?
答案應該是體面的、榮耀的、懷舊的、充滿真摯情感的。
看上去好像沒有什么地方比巴塞爾更合適了,那里是他的出生地,也是網球生涯的起始地——13歲時,他曾經在這項比賽中做過球童;他服務的對象里包括瑪蒂娜·辛吉斯,結果2001年的時候兩人一起搭檔捧起了霍普曼杯的冠軍。
從2001年到2022年,一晃又是20多年的時間。
盡管從未說過“退役”二字,但是自從2020年以來,瑞士天王就因為膝蓋的傷勢以及后續的多次手術而長期缺陣,兩年總共只參加了6項賽事。來到2022年6月20日這一周,他在ATP積分榜上的排名已經跌落至96位。等到7月11日的溫網結束后,他在“疫情積分政策”下所剩的2019賽季溫網1200個亞軍積分中的一半分數(600分)會被自動扣除,自1997年9月22日起連續9058天出現在ATP積分榜的紀錄也將就此終結。
“疫情積分政策”是ATP在新冠疫情出現并且肆虐全球的情況下,為了支持和維護球員的參賽權益而設立的一套新的積分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它不是所謂的“一勞永逸",而是根據疫情的發展、賽事的變動而不斷調整的,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它先后修改了4次。
正是在這一體系的作用下,費德勒才能夠在2022年6月20日的這一周里還剩下600個ATP積分。不然按照以往52周的積分體系,他的分數早就被清空,不會等到7月11日2022年溫網結束后才跌出ATP積分榜。
關于“疫情積分政策”和瑞士人之間的關系,還要追溯到2020年3月16日男子職業網壇因為疫情陷入停擺的那一天。
3個月又19天之后的7月7日,就在ATP宣布賽事重啟的一個月前,為了把疫情對球員的影響降低到最小(有些賽事取消或延期、有些球員受困于國際旅行政策以及個人健康原因無法參賽),ATP聯合ITF、四大滿貫宣布對積分排名系統做出重大調整,將世界排名的統計范疇從原先的52周擴大為22個月。這是ATP自1973年啟用該排名系統以來,首次對其進行大幅度修改。
在2020年7月7日以前,ATP排名是以過去52周里運動員表現最好的18項賽事的積分構成,每一周開始前都要扣除前一年當周獲得的分數。而當賽事重啟后,積分統計的范疇將擴大為22個月,即從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球員的排名積分將由這期間表現最好的18項賽事積分構成。不過,運動員不能將同一項賽事的兩年的兩個積分同時算在最好的18項賽事中——例如有球員同時參加了2019和2020年美網,那他只能取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作為有效排名積分。
此后,這一政策又多次進行調整。
2021年3月4日,ATP宣布2019年3月4日至8月5日之間,未能在2020賽季同期舉辦的所有賽事的排名積分將再延長52周也就兩年,同一站賽事將會選擇2019年積分的50%或2020年的100%相比較后成績中更好的一個計入積分;對于2020賽季已舉辦的賽事,積分規則同樣取2020年積分的50%或者2021年的100%。此政策實行至2021年8月15日,8月16日開始恢復最初的52周積分政策。
這一政策很好地保護到了費德勒,由于2020年上半年幾乎大多數比賽都取消或者延期,使得他在2021賽季仍然可以擁有2019賽季所參加所有賽事的一半積分,從而保持住了ATP積分榜第6的位置。也正是因為如此,截止到2022年6月20這一周他的積分里還包含了2019年溫網亞軍一半的600分。
③
逐漸“融化”的網球世界
由于積分政策的一再改變,以及2021年3月4日的這次調整“剛好”頒布于當年的多哈公開賽之前——因傷闊別賽場400多天的費德勒選擇在該項賽事中復出,ATP排名第6的他位列賽會2號種子。
這樣的場面引發了“ATP是不會過于保護‘巨頭’”的質疑聲。根據這一規定,2021賽季早早宣布不會參加北美“陽光雙賽”印第安納維爾斯大師賽與邁阿密大師賽的費德勒,依然可以獲得2019年一冠一亞的一半積分(800分),作為2019年溫網冠軍的德約科維奇同樣在6月末的賽事開始前已經有了2019年冠軍的一半分數(1000分)打底。而納達爾作為2020年的法網冠軍,他在2021賽季即使沒能衛冕也不會扣掉2000分,同樣至少會得到1000個積分。
對于處于上升期的新生代球員,ATP不斷修改積分規則讓他們想要突破“巨頭”們的包圍變得更加艱難。
德國選手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就直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費德勒一年沒打比賽,但排名仍在我之上,ATP的積分系統就是災難。”2020賽季,他打了除去ATP杯的9站比賽闖入澳網四強、美網和巴黎大師賽決賽并獲得兩站科隆公開賽冠軍,然而在2021年3月4日的“疫情積分政策”公布后他卻落后于2020賽季只打了一個澳網的費德勒740分,只能位居ATP積分榜的第7位。
同樣,2020年8月賽事重啟后的安德烈·盧布列夫截止2021年3月4日之前一共獲得4個ATP500級賽事冠軍、3次闖入大滿貫8強,也只能排在第8位。“如果還是按照之前正常的排名系統,我應該排在第4位,顯然第4和第8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在3月15日開始的迪拜公開賽之前,俄羅斯人說道。
不過,當時他并不會想到這個世界發生變動的不只是ATP的積分系統,還有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
進入2022年,2月下旬開始的“俄烏沖突”使得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俄羅斯以及白俄羅斯球員都遭受了烏克蘭選手的猛烈抨擊,無法在ATP積分榜和所參加的賽事當中顯示自己的國籍,以及被即將于2022年6月27日開始的溫網禁賽。
“由于溫網決定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球員參加今年的比賽,ATP以取消本賽季溫網積分作為回應,這一系列的舉措讓整個職業網壇的基礎都融化了。”澳大利亞的“news.com”寫道,并使用了“melt down”這個詞——由于現實世界的疫情、戰爭以及政治紛爭所影響,職業網壇割裂得日益嚴重,正在逐漸陷入一種融化乃至坍塌的狀態。
這種錯綜復雜的局面加上傷病、年紀,在內因和外因的結合之下,使得當今的網球世界已經不再是費德勒所熟悉的那一個了。
巴塞爾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可以在那里為了對球迷們“再來一年”的承諾而繼續試水,也可以像羅迪克或者達維登科所說的那樣,為了讓自己保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做出轉身的決定。
畢竟,米開朗基羅已經畫完了西斯廷教堂。500多年來,偉大的天頂畫“創世紀”就一直留在那里,供絡繹不絕的后來人瞻仰,力度非凡,氣勢磅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