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繼承制度中,有一個很奇特的現(xiàn)象,即當(dāng)大宗絕嗣,身為小宗的旁支郡王按照支系倫序,襲封藩王之位后,其本身的郡王爵位會被依例除封。比如秦藩富平王朱志明明有四個兒子,可襲封秦王之后,富平郡國依例除封,三個庶子另取郡王封號。若說朱志是首封郡王,郡國除封還情有可原,那么荊藩的都梁王朱祐橺屬于嗣封郡王,但入繼大宗后,都梁郡國依然被除封。
北京太廟
明朝執(zhí)行“郡王入繼大宗,郡爵例不襲封”政策,與宗廟制度有關(guān)。古制“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宗王份屬諸侯,擁有供奉先祖的宗廟。宗王的宗廟以始封君為始祖,其后嗣王按昭穆排列,始祖萬世不祧,嗣王按世系祧廟。明代以前執(zhí)行的是“繼統(tǒng)即繼嗣”制度,一旦入繼大宗,意味著脫離本生小宗,將自己過繼到大宗名下,本生小宗的宗廟無需供奉他。而明朝則演變?yōu)椤袄^統(tǒng)不繼嗣”,入繼大宗之后,族系還在本生小宗這邊。如此郡王入繼大宗后,若是不將其郡爵除封,到時小宗這邊的宗廟就不好安排了。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遼藩長陽郡國在始封君朱貴烚襲封遼王之后,一度依例被除封,可數(shù)十年后,竟然神奇的再度復(fù)封了。長陽王家族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才得以跳出常例之外呢?
朱貴烚(音xia),生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十二月初十,為遼簡王朱植的庶次子,生母不詳。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十一孫(序齒不計燕王朱棣夭折的庶四子朱高爔),也是老朱在世時最后一個出生的孫子。
其父朱植為老朱的庶十五子,最初藩地在遼東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市),為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可他在靖難戰(zhàn)爭中錯誤戰(zhàn)隊建文帝朱允炆,最后時刻又沒有如谷王朱橞那樣立有開門之功,是以事后遭到皇帝四哥的清算。藩地由廣寧內(nèi)遷地處腹地的荊州,戰(zhàn)斗力彪悍的廣寧三護衛(wèi)也被留在原地改成廣寧左中右三衛(wèi),改以一度被裁撤剛復(fù)建的荊州中護衛(wèi)為新的護衛(wèi)軍。
荊州古城門
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明成祖進行了一次大分封,年僅8歲的朱貴烚也在受封之列。因遼藩已經(jīng)遷藩湖廣,故以湖廣布政司荊州府下轄的長陽縣為其郡爵封號來源,稱長陽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五月,遼王朱植薨逝,享年48歲,由于此時明成祖正在親征漠北,隨即病逝于榆木川,因此直到當(dāng)年九月才有新上臺的侄子明仁宗朱高熾下旨對他追謚為“簡”。
頭上有朱貴煐這個既嫡又長的嫡長兄壓著,身為庶次子的朱貴烚本來是與遼王之位無緣的。奈何朱貴煐這位遼世子早夭,朱植又只有這么一位嫡子,故而遼王爵位就這么意外地落到了他頭上。
當(dāng)年十月十一,明仁宗大封宗室,朱貴烚晉封遼王,不過《明仁宗實錄》記載其身份為“遼世子”。《皇明祖訓(xùn)》規(guī)定,只有等到親王年過50,其庶長子才可晉封世子,朱植的壽數(shù)明顯夠不上這一條,因此不知是誤記,還是確有其事。
不管怎樣,在朱貴烚晉封遼王或遼世子的那一刻,其原本的郡爵長陽王就依例被除封了。以明初的做法,長陽王這個郡爵幾乎是不可能再被啟用,可結(jié)果卻是被再次使用,而且神奇的屬于復(fù)封。這一切要從朱貴烚彪悍的作死能力說起。
襲封之初,朱貴烚留給世人的,是一副禮賢下士、兄友弟恭的賢王模樣。
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朱貴烚上奏朝廷,稱荊州府學(xué)的退休教授陳紹先,是一位通曉經(jīng)史頗有賢聲的宿儒,請求以他為遼王府紀(jì)善(王府長史司屬官,正八品,掌講授之職)。
宗室之中有此等一心向?qū)W的賢王,明宣宗甚感欣慰,于是乎不顧吏部的反對,打破“選才授官出自朝廷”的祖制,以“朕推誠以待宗室,不必校此”批準(zhǔn)了朱貴烚的奏請。
荊州遼王府大致范圍
宣德四年九月,朱貴烚有主動上疏,為弟弟、妹妹們請封、請宅。雖然這本就是身為宗主身為長兄應(yīng)盡的義務(wù),可在兄弟鬩墻、內(nèi)斗不已的晉藩、周藩、代藩、岷藩等襯托下,就顯得有些難能可貴了。因此明宣宗欣然準(zhǔn)奏,并命禮部擇時盡快予以解決居住問題。
對于永樂朝以后的宗室來說,在封國內(nèi)吃喝玩樂,安享一生,不捅大簍子,就是公忠體國。若是再能于家族內(nèi)部,于文化領(lǐng)域多做幾件好事,那妥妥地可以混個賢王頭銜,死后能得一個美謚作為蓋棺定論。
可不知道是明宣宗對他太好,以至于讓他產(chǎn)生了錯覺,還是本性顯露,宣德中期以后,朱貴烚的畫風(fēng)突變,荊州府上上下下,遼王府里里外外,都被他鬧得雞犬不寧。
宣德五年(1430年),湖廣有關(guān)部門上疏,控告遼王朱貴烚惡意羈押領(lǐng)軍操備的荊州右衛(wèi)指揮同知翟賓,同時不顧身份伙同平民李彥芳等人喝花酒,還多次領(lǐng)兵包圍已被廢為庶人的三弟前遠(yuǎn)安王朱貴爕和五弟前巴東王朱貴煊家,意圖對其進行加害。
宣德九年(1434年),朱貴烚因克扣弟弟衡陽王朱貴?的歲祿,被年歲氣盛的弟弟頂了幾句,結(jié)果將其狠狠地打了一頓。朱貴?之母謝氏氣不過,上疏朝廷投訴遼王朱貴烚“違禮背義”,無故鞭打自己兒子。
然而朱貴烚在被明宣宗切責(zé)之后,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不僅將朱貴?的歲祿盡數(shù)扣留,還不容他拜謁家廟,并將其身邊使令之人全部拘拿。朱貴?母子二人走投無路,哭訴無門,以至于“忍饑終日”。
明宣宗駕崩,明英宗即位后,升格為叔祖的朱貴烚更是變本加厲。他時常帶著十六弟麻陽王朱貴燠出去喝酒,為掩人耳目每每趁著夜色走小巷回王府,路上但凡遇到躲避不及的平民,就殺人滅口。
連人命都不當(dāng)回事,克減軍糧,侵占房屋,搶奪財貨等行為,自然更不在話下。王府長史杜述進行規(guī)勸,反被朱貴烚活活杖死。宣德以后,藩王實權(quán)不再,被地方官壓得死死的。可這位這位遼王殿下氣焰屬實囂張,竟敢把荊州知府劉永抓起來施以鞭刑。
南陽府衙
朱貴烚最大的毛病便是好色。
宣德年間朱貴烚看上了荊州左衛(wèi)總旗薛冬保的女兒,在將其長女納為妾室之后,又將魔爪伸向其次女。薛冬保不想二個女兒都一同跳入火坑,遂趕在朱貴烚動手之前招婿。哪成想沒能得手的遼王殿下竟然惱羞成怒,尋個由頭將薛冬保送進了刑部大牢。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身為藩王地位之尊貴僅次于皇帝,在外面找食也就罷了,可朱貴烚這貨竟然連身邊人都不放過。他的小舅子是荊州右衛(wèi)千戶曹廣,也算是官面上人物,可他竟然對內(nèi)弟媳伸出了魔爪。
若單這樣,最多也就被人在道德上譴責(zé)幾句,對他無傷大雅,畢竟歷史上這么干過的人物雖不算多吧,卻也是有幾個的,比如風(fēng)流韻事不勝枚舉乾隆皇帝不但與與內(nèi)弟媳發(fā)生關(guān)系,甚至還誕下了皇子。真正導(dǎo)致朱貴烚倒臺的劣性事件,是他竟然昏了頭去霸占自己兩個妹妹——江陵郡主和瀘溪郡主,這可是屬于實打?qū)嵉膩y倫。
“先是王與江陵、瀘溪二郡主亂,又通千戶曹廣等妻女?dāng)?shù)十余人,非理奸死者十余人。”(《明英宗實錄》)
此事朝廷早有風(fēng)聞,不過明英宗為了臉面計,在正統(tǒng)三年(1438年)六月,隱晦地提點遼藩宗室“自今爾及諸郡王皆毋輕出,各郡主及郡王之母與妃皆毋擅入,若歲時行禮,禮成即出,毋久留,以召外議”。(《明英宗實錄》)
奈何朱貴烚并不將小皇帝的話當(dāng)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毫無收斂之意。
當(dāng)年年底,朱貴烚亂倫之事東窗事發(fā),明英宗驚怒不已,下旨將為其遮丑“規(guī)避不奏”的湖廣巡撫吳政等打入詔獄,并牽連到行在刑部尚書魏源、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淵、都察院右都御史陳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翱、大理寺左少卿程富和右少卿賀祖嗣等一大批京官。一時間,出現(xiàn)了三法司高官齊聚牢獄的盛況。
古代牢獄犯人
明英宗在請出靖難元勛、四朝元老、太師、英國公張輔主審此事。查實遼王朱貴烚的確犯有罔顧人倫之罪后,派宗室元老明太祖的小女婿駙馬都尉趙輝,會同內(nèi)官前往荊州,召朱貴烚入京。
次年三月,明英宗以“兇悖頑狠,淫穢無狀,黷亂人倫,滅絕天理,傷敗風(fēng)化,污辱祖宗”的罪名,削去遼王朱貴烚的爵位,貶為庶人,發(fā)配遼簡王墓園守墳。念及親親之誼,明英宗到也沒有做絕,還是給他留了一千石的歲祿,米鈔中半兼支,要求他在老爹的墓園好好反省,以悔過自新。
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遼簡王墓園突發(fā)大火,朱貴烚的房屋、家財盡數(shù)被付之一炬,氣急之下一口氣沒提上來,就此結(jié)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朱貴烚共有二子五女,其中長子名朱豪?(音zhi)、次子名朱豪坨。
朱豪?生于宣德五年(1430年),生母為朱貴烚的原配、原遼王妃謝氏。本來既嫡又長的他是第三代遼王的當(dāng)然人選,只可惜命運讓他遇上了朱貴烚這個不靠譜的爹,小小年紀(jì)便淪為庶人不說,甚至都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朱豪坨的生母游氏只是個受寵的婢女,連妾侍都不是。可朱貴烚對其寵愛異常,為了她竟然學(xué)自家伯父代王朱桂玩“寵妾滅妻”,險些將朱豪?母子給逼死。
“初遼王嬖婢游氏生豪坨,因俾游為內(nèi)主,奪妃曹氏服飾盡與之。擯妃與其子豪?于他室,豪?幾死者屢矣。”(《明英宗實錄》)
朱貴烚得勢時不友諸弟,新晉遼王、他的四弟朱貴燰估計也受過他的欺凌。故當(dāng)朱貴燰由興山王晉封遼王之后,相當(dāng)不待見二哥一家子,悄悄地展開了報復(fù)。
遼簡王朱植墓園
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九月,明英宗接連收到兩份來自湖廣的奏報,一份出自遼王府,另一份則出自荊州衛(wèi),所奏內(nèi)容為同一件事:囚禁在遼簡王墓園的遼庶人朱貴烚長子朱豪?出逃了。經(jīng)過核實,朱豪?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赴京乞求皇帝準(zhǔn)許他進學(xué)讀書。見他好學(xué)如此,明英宗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朱貴烚罪不可赦,可下一代畢竟沒什么罪過,遂對朱豪?兄妹做了安排。
“上以書遺遼王及敕荊州府衛(wèi),令審其男女成人者王府即與主婚,配軍民誠實之家。給第宅于荊州城內(nèi),聽屬王府。其官卒防守如昔,勿令交構(gòu)亡賴,以速罪愆。”(《明英宗實錄》)
盡管沒能擺脫庶人的身份,且直到正統(tǒng)十三年四月才獲得賜名,可畢竟踏出了自救的第一步。當(dāng)然前途是曲折的。
朱貴烚雖然被廢為庶人,可多年為王的余威仍在,因此他在世時,朱貴燰這位新任遼王只敢暗搓搓的搞點小動作,并不敢肆意欺壓。二哥一走,朱豪?兄妹又搬到了他眼皮子底下,自然要好好和他們念叨念叨。
只可惜朱貴燰估錯了形勢,朱豪?雖然沒有為惡之心,可也不是好惹的,當(dāng)年就敢逃出墓園打算赴京告御狀,如今被逼急了自然敢再來一次。于是乎,朱貴燰還沒在侄子找回多少場子,就惹來了明代宗朱祁鈺的嚴(yán)厲警告。
“(景泰三年八月辛酉)敕遼王貴燰曰:‘今得豪?母子奏稱被王將朝廷原撥與使用軍旗盡數(shù)占奪,在府工役。屢次啟取,反被非禮凌虐。豪?父雖以罪降黜。其子孫系宗室,所當(dāng)憫念。況王同氣所分,而忍為不義若此乎?今朕念王至親,姑置不究。敕至,王于此事有則改之。如仍不改,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實錄·廢帝郕戾王附錄》)
經(jīng)過此次敲打,朱貴燰算是老實了許多。
荊州太暉觀明湘王府舊址
天順元年(1457年),通過奪門之變成功復(fù)辟的明英宗,為了給自己挽尊大發(fā)利是,朱豪?也因此成為受益者,受封輔國將軍,算是擺脫了庶人身份。其弟朱豪坨在他的奏請下,也被冊封為奉國中尉,在世的三個妹妹也被封為鄉(xiāng)君。只可惜朱豪坨的脾性一如乃父,不僅沒能幫上大哥,反而處處拖后腿,以至于在天順七年(1463年)再次被廢為庶人,丟回遼簡王墓園守墓。
獲封輔國將軍、成為正常宗室后,朱豪?自然還想更進一步。遼王之位已經(jīng)由四叔一脈承襲,有皇帝的金口玉言在,他也不會去肖想,可他好歹是前遼王的嫡長子,無法成為遼王,恢復(fù)老爹舊封的長陽郡國,給他一個郡王當(dāng)當(dāng)也是應(yīng)該的吧。
然而內(nèi)有朱豪坨這位不安分的老弟拖后腿,外有朱貴燰這位本支宗主敵視,再加上安坐龍椅的明英宗也不是個善待宗室的主。故而他屢屢為此上疏,換來地卻是一次次被無情駁回。
成化七年(1471年)七月,遼王朱貴燰薨逝,享年七十有三,朝廷賜謚曰肅。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遼世子朱豪墭襲封遼王。與刻薄的老爹相比,這位新任遼王要大氣得多,襲爵后不計前嫌的為堂弟朱豪?(朱豪墭生于宣德四年)晉爵一事奔走。
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豪墭上疏朝廷,請求朝廷網(wǎng)開一面,援引晉藩永和王府、寧藩弋陽王府之例,晉封輔國將軍朱豪?為長陽王。
首封弋陽王朱奠壏是寧王朱權(quán)之孫,他在景泰年間沖冠一怒為紅顏,誣告大哥寧王朱奠培意圖謀反,結(jié)果羊肉吃不到,反而惹得一身騷,把大哥給得罪死了。被大哥反手按上一個“母子亂倫”的罪名,于天順五年(1461年)被明英宗賜死。說實話朱奠壏為人是不咋地,可死的有些怨,故成化元年(1465年)十月,新即位的明憲宗朱見濡下旨封朱奠壏之子朱覲鐰為弋陽王。
至于嗣封永和王朱美塢被廢為庶人,那還真是咎由自取,這貨不但做出“烝其庶母,亂其妹”的亂倫之事,還與庶母白氏生下一子,名朱鐘鋏。其丑狀,比遼庶人朱貴烚還不堪入目。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被明英宗以“黷壞人倫,傷敗風(fēng)化”的罪名削去王爵,廢為庶人,留京監(jiān)禁。可成化五年(1469年),明憲宗竟然同意晉封永和王府奉國中尉朱鐘鋏為永和王。
荊州新貌
若說晉封朱覲鐰還屬于是為朱奠壏平反,那么讓朱鐘鋏襲爵,就顯得非常另類了。朱美塢的所作所為不說比朱貴烚有過之而無不及吧,至少也是半斤八兩,襲爵的朱鐘鋏更是亂倫的產(chǎn)物,按理別說是封王,連個最低等的奉國中尉都混不上。連他都可以襲爵,那么本身是朱貴烚嫡長子的朱豪?,為何不可襲封自己老爹最初的爵位?故明憲宗同意了朱豪墭的奏請。
“甲辰,命遼府輔國將軍豪?襲長陽王爵。先是長陽王貴烚以罪降為庶人,卒。其子豪?,天順初封輔國將軍。累乞承襲,不許。至是遼王豪墭為之請,且援弋陽、永和二王例。上以其父被罪時豪?方幼,故有是命。方長陽以罪廢,印已進繳入內(nèi)。仍命有司遣賜之。”(《明憲宗實錄》)
成化十二年九月,朱豪?正式晉封長陽王。自正統(tǒng)十一年起,經(jīng)過31年努力,一路跌跌撞撞終于達成了封王的目的。長陽郡國在除國53年后得以復(fù)封,在有明一代屬于少有的奇跡。
正德五年(1510年),長陽王朱豪?薨逝,在位34年,享年81歲,朝廷賜謚曰昭和。朱豪?雖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潢貴胄,可他的前半生就是一張擺滿杯具的茶幾,幼年受父王朱貴烚和庶母游氏虐待,險些一命嗚呼;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受封世子的年齡,結(jié)果因為老爹作死,被廢為庶人,發(fā)配祖父墓園度日;頂著四叔的虐待,苦熬18年,終于得以恢復(fù)正常宗室的身份;又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在堂兄的助力下,才得以復(fù)封為長陽王。這些苦難讓朱豪?學(xué)會了低調(diào),長陽王大宗的家風(fēng)也非常之好。
正德九年(1514年),長陽昭和王嫡長子朱恩鈉襲封長陽王,嘉靖二十年(1541年)薨,賜謚曰安靖。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長陽安靖王嫡長子朱寵游襲封長陽王,隆慶二年(1568年)薨,賜謚曰恭裕。長陽恭裕王庶長子朱致楹先卒,萬歷二年(1574年),由其庶長子朱憲煥襲封長陽王,朱憲煥去世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以前,具體薨年及謚號不詳。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朱憲煥嫡長子朱術(shù)雅襲封長陽王,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進封遼王。紹武元年(1646年)十二月,清軍攻破廣州,遼王朱術(shù)雅死難。
位于臺南的五妃廟
朱術(shù)雅胞弟朱術(shù)桂,先是被魯監(jiān)國封為長陽王,后于隆武二年二月改封寧靖王,先后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jiān)軍。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朱術(shù)桂隨其遷居臺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朱術(shù)桂與五位妃子自殺殉國,展現(xiàn)了其作為明太祖后裔的骨氣,后人建有五妃廟祀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