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的1997年6月18日,重慶市各界3500多名代表舉行了直轄市掛牌揭幕大會,紅綢滑落的瞬間,重慶以中國第四個直轄市的新面貌闊步走上舞臺,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
重慶直轄被視為實現三峽庫區大發展,實現統一管理的最佳方案。為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注入了無可替代的強大動力。
重慶成為直轄市,這要追溯至1985年,直接的動因便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1985年1月19日,鄧小平聽取了國務院副總理李鵬關于三峽工程建設的匯報。鄧小平表示:“可以考慮把四川分為兩個省,一個以重慶為中心城市,一個以成都為中心城市。” 這是鄧小平提出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最初設想,也為以后此項工作的推進指明了方向。
中央曾提出四個方案:一,以三峽庫區為中心建立一級行政區,成立省或直轄市,包括宜昌,也就是“三峽省”模式。因為牽涉地方多,不能精簡機構,管理成本過高,就放棄了。二,在原重慶計劃單列市基礎上,直接升級成一個直轄市。但這個方案不僅解決不了四川人口過多的問題,也不能解決三峽移民問題。三,在現在重慶直轄市的格局上,把廣安、達川、南充等也劃進來。四,就是現行的重慶市區劃,只含重慶、萬縣、涪陵和黔江。
當時,重慶直轄還承擔著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使命。按當前的省、市、縣、鄉四級行政體制,設立省需要四級,而直轄市只有三級,重慶當時直管42個縣,直接去掉地市級,減少了三分之一的編制,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這就是成立直轄市而不是“三峽省”進而選擇現有方案的原因。
1994年,三峽工程上馬。重慶直轄進入到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之中。1996年10月底,三峽工程四川庫區移民工作移交重慶市接管。實踐證明,成立重慶直轄市的決策是正確的。到2007年,重慶基本完成了百萬三峽移民的任務,城鎮移民“零就業”家庭基本消除。
現在回過頭看,重慶設立直轄市以后的發展,不僅使自身的社會經濟發展上了一個臺階,而且對長江上游、整個西南地區的輻射作用、帶動作用都非常明顯。重慶從一座籠罩在工業煙塵和兩江霧靄之中的老城,變成—座山清水秀、流光溢彩,擁有眾多度假勝地的魅力之都。
不斷變化強大的重慶還是一個“美食之都””,這座城市特有的地勢環境,讓這個具有美食之都之稱的人們大多保持著健壯苗條的身材。
重慶作為山城,很多地方都有梯坎,即使是買一點小東西也要爬坡上坎走兩趟,熱量都抵消了。任意一條社區街道的火鍋店、燒烤店和小面館,“麻辣”就是他們的代名詞。天天吃辣椒的習慣,讓身體的脂肪都燃燒了。從而印證了辣椒素可作用于脂肪組織的辣椒素受體,抑制脂肪合成和預防肥胖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