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富一代 & 時髦精們
敲下這篇文章的當下,恰逢本次戛納電影節正式閉幕。
10多天前帶著新作《世界末日》亮相的安妮·海瑟薇以絕佳的狀態堪稱本次戛納紅毯開局王炸!
電影節期間的私服造型也絲毫不馬虎。
前幾年鮮少露面的安妮,近半年營業頻繁。3月初穿上法式風情黑色套裝、梳起50年代蜂窩頭亮相米蘭時裝周阿瑪尼秀場。
▲發量感人
3月末,頻繁宣傳和萊托少爺主演的新電視劇《WeWork興衰史》,洛杉磯首映禮上這條藍色高開叉禮服裙也小轟動了一把
▲誰能想到她今年40歲了...
如今,安妮的顏值會讓人感嘆夢回《公主日記》,但內在散發的氣質早已超越當年的稚嫩青澀,眼神也更有故事感,一看就是早早與自己和解了的高階狀態,灑脫大氣不擰巴,氣場溫柔又強大。
然而家境優渥、作為女媧炫技之作的安妮·海瑟薇一路走來并非真的如公主般無憂無慮,該跌的坑一個沒少。
那么安妮沉寂的這些年都經歷了什么?當年的網暴事件到底對她造成了多大的影響?近半年拼命三娘的勢頭是準備重新奪回自己的好萊塢寶座嗎?
不久前安妮剛剛在ins上慶祝《公主日記》20周年和《穿普拉達的女魔頭》15周年。
作為演員,安妮的確是幸運的,18歲第一部電影就是成績口碑都不錯的《公主日記》。
這之后她一直不缺戲拍,但都是千篇一律的“小妞電影”。很快安妮就意識到不對勁了,問題出在自己的長相上:太!美!了!
可安妮不甘心只當個“笨蛋美人”,20歲左右的她已經在認真思考轉型的事了。
這時命運給她送來了李安導演的《斷背山》。
▲據傳試鏡時李安問安妮:“你會騎馬嗎?”安妮脫口而出:“會啊~”實則背地里瘋狂練習騎馬,不過也得以成功出演片中疲憊冷漠的男主妻子。
安妮之后都有意識地挑選社會意義更加深刻、內心層次更加豐富的角色,“證明自己有演技”成了她不顧一切往前沖的最大動力。
不得不說安妮真的太會選角了,從《公主日記》到《穿普拉達的女魔頭》,最經典的幾個角色無一例外都是頑強有韌勁、力爭上游的元氣女孩,這些時尚又充滿正能量的熒幕形象深入人心。
13年,更是憑借《悲慘世界》里的方汀一角成為奧斯卡最佳女配,收獲了夢寐以求的小金人!
但實力過硬又盤靚條順的安妮路人緣卻一直很謎。
當“公主”的時候還一致好評,之后便招黑體質盡顯,沒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卻成為近十年來罕有的被大規模集體網暴的一線巨星,直接黑成了一個現象級人物。
匪夷所思的事包括如果安妮身邊的人出問題網友卻會轉而攻擊她。
比如安妮曾經交往過一任金融詐騙犯男友,但她當時并不知情,出事后也火速分手退還收過的各種貴重禮物,但一直被群嘲“虛榮拜金”、“獨立大女主人設崩塌”。
比起無辜的安妮,網友似乎更愿意共情詐騙犯,說火速和男友撇清關系的安妮“勢利”又“冷血無情”。
再有就是2011年搭檔付蘭蘭一起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安妮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主持人。
▲安妮非常興奮激動,肢體語言夸張,反倒是付蘭蘭(詹姆斯·弗蘭科)始終游神不在狀態,襯托安妮滑稽得像只猴子。
結果就遭遇了大翻車,“史上最尷尬的奧斯卡”、“史上最失敗的組合”評論鋪天蓋地。但明明是兩個人的故事,付蘭蘭卻不配有姓名,大家都把矛頭對準了安妮......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公眾開始越來越“煩”安妮·海瑟薇,“怎么哪兒哪兒都有她?”
▲之后拍攝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里的貓女,有多少人喜歡就有多少人不喜歡
安妮還有一個相當招黑的點,就是說不好英國口音。雖然是美國人但安妮演過《成為簡·奧斯汀》《一天》等不少英國電影。
但英國口音始終蹩腳地相當于張家輝說國語,偏偏每次《請專門的老師苦練口音》的勵志通稿滿天飛,英國觀眾尤其不買賬,覺得她“茶里茶氣”。
憑借《悲慘世界》獲得奧斯卡獎之前,安妮已經遭受了一輪口誅筆伐。
原因是《悲慘世界》原著里芳汀有一頭標志性的金發,然而安妮在電影里卻是棕發。真相還未明朗黑粉已經蓋棺定論:“那是因為她覺得金發不好看,有損形象拒絕染發!”一時掀起更大的輿論風暴。
▲在《愛麗絲夢游仙境》里驚艷眾人的白皇后就是染的白發,頂著這張臉什么發色會變丑?
然而,除了有具體的事件供黑粉們發揮之外,更多的攻擊其實都是沒有源頭的肆意謾罵。
時間來到13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夜,此時手捧小金人、處在人生高光時刻的安妮萬萬沒想到,場外輿論又炸開了鍋,核彈級的網暴正向她襲來。
Tiwitter上“討厭安妮·海瑟薇”的黑超話1分鐘能刷新2萬條,“假笑”、“故意選凸點禮服博眼球”、“感謝發言就像是彩排過一萬遍”、“聽到她的聲音就生理性反胃”.......就連上臺領獎前的深呼吸都有人看不慣......真呼吸都是錯。
YouTube上,但凡和她沾點邊的視頻評論都必須關閉,否則評論區可能會失控...
隔壁同樣拿到小金人的大表姐Jennifer Lawrence則是激動到摔倒,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好真實、好單純不做作。”這么一對比安妮看著更不順眼了。
這些黑粉們甚至還有專屬稱呼“Hathahaters”(海黑),動靜大到《紐約時報》專門寫了篇文章《我們真的討厭安妮·海瑟薇嗎?》來分析討論。
▲美國某網站一篇標題為《為什么安妮海瑟薇這么不招人待見》成了當年閱讀量最高的文章之一,據說安妮本人也完整讀完了......
黑粉攻擊安妮總刻意端著、時刻都像在演舞臺劇,于是她就在各種節目綜藝上放飛自我,希望自己看起來也能“真性情”一點。
▲美如油畫的臉蛋表情卻多得像個諧星,毫無包袱
▲真人秀《假唱大比拼》第一季舔錘騎球穿高開叉褲神還原Miley Cyrus
▲主持《周六夜現場》化身小品演員賣力惡搞
這下好了,罵得更狠了...安妮生來古典的氣質和大環境之間總有一股說不出的別扭,不喜歡她的人更加覺得她做作了。嚴重到就連自己的哥哥是同性戀,安妮作為家人公開表示支持也會被嘴一句做作...
只能說觀眾緣是門玄學。
再堅強的人一時也遭不住這樣的打擊。整個13年安妮幾乎沒接戲,一度“不知道自己是誰”。但好在安妮戲外也像她飾演過的那些意志堅韌的角色,她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系,調整狀態。
盡管整個人低調了許多,但從之后參演的幾部完全不同類型的電影能夠看出骨子里還是那個不服輸、 喜歡挑戰自我、不斷尋求突破的安妮,她一直都沒有變!
▲科幻片《星際穿越》
▲《瞞天過海—美人計》飾演看似蠢笨實則精明的女明星
▲懷著身孕拍攝《女巫》
還作為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站在聯合國的講臺上呼吁給與男性休產假的機會,以此促進男女平等。
她一直在進步,哪怕一度被打亂步調。就像一朵從巖石堆里執拗鉆出的花朵,最終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綻放。在接受英國《ELLE》雜志采訪時安妮表示:我不再需要任何人來證明我的價值,別人的看法與我無關,這讓我自由!
▲身著意大利奢侈品牌GIADA2021春夏秀款塔夫綢抹胸連衣裙,變身復古優雅的畫報女郎登上2021中國版《CR Fashionbook》開年封面
現在的安妮甚至強大到感謝這些令人痛苦的經歷,因為她得以迅速成長,看見了一個更真實的自己。是的,她不但沒有被壓垮,還達成了與自己的終極和解。
遭受網暴不是安妮主動的選擇,就如被后疫情時代桎梏的我們,丟失了很多安全感,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大方向上該何去何從,畢竟選擇大于努力。
在我身處的媒體、廣告、公關行業,上下游的內卷也越來越嚴重,我真切感受到了職業女性們的艱難。
這些天,我聽了一檔叫《巖中花述》的播客,令我大受鼓舞,也深受啟發,我收藏了其中很喜歡的一篇,想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們。
故事的主角是《VOGUE》、《GQ》等全球知名刊物背后的掌門人,康泰納仕前中國區總裁Sophia索姐(廖梅淳)。
她的職業生涯真夠精彩的,誰能想到這個曾在時尚媒體行業呼風喚雨的“中國版女魔頭”是嚴謹理性的會計專業出身。
25歲,第二份工作就是ELLE的最高財務主管,半只腳跨進了時尚媒體行業。
在時尚媒體業摸爬滾打16年后,辭職加入創業公司,經歷過血本無歸;也曾空降上市公司當高管,卻體驗了水土不服;在“失業”的4年里,她回歸家庭照顧孩子,甚至甘愿去星巴克打工。
46歲那年,她回到校園讀法律專業,期望重新出發;48歲,她接到了一個改變命運的電話,并當機立斷帶著全家搬遷至北京,以“創業”心態成為《GQ》《VOGUE》所屬的康泰納仕集團總裁,曾連續刷屏社交媒體的《GQ實驗室》就是她的心血。
▲索姐在GQ和MINI汽車合作的GQ Urban大型活動上
索姐讓我特別佩服的一點就是從不被年齡限制,也從不畏懼失敗。敢于和過去的自己斷舍離,從零開始,擁抱改變。
對于多次失敗,索姐的總結是:“一個成年人,做了沖動錯誤的決定,自己吞也得吞下去,這是成年人的基本態度。”
但在新媒體劇烈沖擊傳統紙媒的大環境下,被請回來救火的索姐必須要帶領龐大沉重的傳統媒體集團走向革新。
面對公司天文數字般的業務收入缺口,索姐也會害怕,她的職場狠人小tips是:在退縮之前快速把自己“推上去”讓自己沒有退路。
當時的商業運營團隊只剩下3位同事,GQ Style 主編崔丹以及 GQ 主編王鋒也相繼離職。面對波濤洶涌的變動和不斷被打擊的公司士氣,她不得不在一個月里招聘了30人,從頭開始培訓、磨合,試圖力挽狂瀾。還將自己親身參與創刊的《悅己Self》停刊,個中滋味不言而喻。
“你問我怕不怕失敗?當然怕,得怕,不能不怕,因為不怕,你就會虧大了。”
▲2017年12月在GQ年度人物盛典
但也是這一次“重新開始”,造就了后來轟動業界的《GQ實驗室》。在整個2018年,《GQ實驗室》打破了公眾號的天花板,領跑了市場,現象級的內容效應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收入,即便在疫情期間GQ業績仍然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她最驕傲的,還是自己的勇敢和強大的內心。“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盡管每天早上醒來后,所面對的大多數的抉擇都是無比艱難的,但我覺得非常值得給自己鼓掌,因為我完全沒有逃避,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去面對,并作出必要的抉擇,想盡一切辦法,希望把看上去沒那么美好的事情變得好一些。”
打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不過索姐在事業巔峰時期還是因為高層結構布局的改變,最終被迫離開她深耕了20余年的時尚行業。53歲的她現在每天規律健身,重回校園繼續研讀法律。索姐不太喜歡“退休”這個說法,因為生活在繼續,挑戰也仍在繼續。
當我在聽這段由GIADA推出的播客《巖中花述》時,我注意到這個被反復提及的概念:巖中花。從巖石里開出的花,不畏懼艱難的環境與挑戰,有一顆向陽而生的心,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生命姿態。
▲索姐做客《巖中花述》
索姐形容這樣的女性看起來擁有堅硬的外殼,但本質是溫柔的、柔軟的,只是在需要利刃出鞘時,具有堅韌且鋒芒的力量。
新世代的獨立女性,并不意味著要成為刀槍不入的女強人,好像隨時都很冷酷的樣子,職業女性也可以是可愛的、艷麗的、溫柔的、性感的,多姿多彩的。
堅硬是我們面對陌生世界一種本能的保護色,但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本質始終是柔軟的。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只有在被“巖石包圍”這樣的絕境之下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就像索姐說她允許生命中有極端困難的事件發生,因為成長和突破總是必然伴隨著痛苦。因此,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擁抱變化。
在極致推崇“少女感”的今天,更有能量的成熟女性總是缺乏關注,許多人甚至害怕被形容“成熟”,因為成熟似乎總是與年齡掛鉤。很少有人真正靜下心去理解這種圓融自洽的高階魅力,但它最經得起時間考驗。
就拿服裝來說,青澀稚嫩就常常會讓衣服和真實個性之間存在割裂,前《ELLE》主編曉雪在GIADA學苑說過:“要做到人穿衣,而不是衣穿人,選擇的衣服一定要能夠精準表達自己想對外界說的話。”
▲GIADA學苑聚焦多維度女性力量和女性美,邀請文化藝術界杰出的女性典范,從時裝、美術、建筑、雕塑、電影等領域分享不同視角下的女性解讀
▲GIADA學苑:通過不同的體驗活動為女性“再多開一扇窗”
因此好的服裝設計應該為女性豐富的內心世界留白,留出表達自我的空間。
意大利奢侈品牌GIADA就非常注重傾聽女性心聲,也尊重每一位女性的獨特。
干脆利落的線條和簡約大氣的輪廓就像是一句句精煉有力的語言,解釋著柔軟堅韌、獨立冷靜的精神內核,而這種精神正是每位成熟女性高級魅力的來源。
▲整個品牌仿佛一部沒有一句多余辭藻的長篇小說,經得起細細品讀。
相信每一位充分了解自己的女性都能在GIADA找到最契合自我的設計,而每一位GIADA Lady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華為大公主孟晚舟女士身著GIADA大衣和父親一起出席活動
P.S.如果大家對這檔《巖中花述》播客節目感興趣,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下,除了索姐還邀請了不少閃閃發光的女性們分享經驗與干貨,在這個環境巨變的當下,相信能帶給有心的聽眾不少啟發哦!也祝福每一位力爭上游的女性們在當下的變化里找到新機遇。
總策劃:陳泰山 / 編輯:旖旭 / 助理編輯:心一
更多牛逼閃閃女青年的故事丨名利場丨時尚圈深度解讀,關注:
粉絲福利內買折扣群
歡迎小伙伴們找我聊天
加微信:missmoreoffica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