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陸中國圖書市場的《京都舊事》是一部收錄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13位日本文壇著名作家的,18篇以古城京都為背景的作品合集。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跟隨日本文豪走進古韻京都,與這些文人雅士一道賞美景、品文化、嘗美食、觀歷史。
【日本】夏目漱石等13位作家 著《京都舊事》
《京都舊事》中娓娓道來的是日本文豪各自對京都的記憶。有的故事講述了作者再游京都時的觸景傷情;有的故事再現(xiàn)了作者回憶中的京都獨特景色;有的故事描繪了作者贊許的京都美味料理;有的故事還原了京都爆發(fā)武裝沖突的慘烈歷史……每位作家作品的題材和風格都不同,有的是散文隨筆;有的是歷史紀實;有的是在稱頌京都的美好;有的是在吐槽京都的文化遭到破壞。
在《京都舊事》的18篇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夏目漱石的《抵京之夕》、柳宗悅的《京都晨市》、北大路魯山人的《香魚勝地》和《京都的石伏魚茶泡飯》、以及芥川龍之介的《阿忍》。這幾篇中,夏目漱石和芥川龍之介的作品都更顯他們的文學魅力,而柳宗悅和北大路魯山人的作品則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各自在收藏和美食領(lǐng)域的文化底蘊。
《抵京之夕》明明是在寫夏目漱石自己的親身感受,卻又讓我再次體會到了在他小說《心》中看到過的那種孤獨感。再次來到京都的漱石,看到紅色的善哉大燈籠,回想起十五六年前,與已故摯友正岡子規(guī)參觀京都夜景時的情景。少了摯友的相伴,盡管泡完澡裹著棉被,他仍總感覺冷。不管是京都不生產(chǎn)有袖睡衣的緣由,還是半夜座鐘的響聲,甚至是烏鴉的啼叫,都令他感覺更加寒冷。而這份寒冷,恐怕是緣于失去摯友后,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孤寂產(chǎn)生的寒意吧?
日本京都善哉大燈籠(圖片源自網(wǎng)絡)
《京都晨市》中,柳宗悅生動描繪了在晨市淘寶的樂趣。作為“民藝之父”,柳宗悅對于所謂“下手物”中隱藏的工藝特色直覺敏銳,因此他總能在晨市中以低廉的價格淘到寶貝。其中尤以一個直徑兩尺的大揉面盆為最令人記憶深刻。由于揉面盆形狀不方便拿取,分量又重,還不便攜上電車,如果乘計程車車費比盆都貴,柳宗悅費了好大功夫才把它帶回家。累得精疲力盡的柳宗悅把它放在地板上欣賞時表示,“它的美好足以讓我忘記一切辛苦。”這種藝術(shù)家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勁兒,著實令人感嘆!而柳宗悅逛晨市時的體驗,也帶給讀者一種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尋找有文化價值藏品的獨特情趣。
日本京都晨市(圖片源自網(wǎng)絡)
《香魚勝地》中,北大路魯山人毫不留情地指責了鄉(xiāng)下人如井底之蛙,沒見過真正的珍饈美饌,總是聲稱自家的農(nóng)作物好。如此嚴苛的一個人,能被他盛贊的菜品,想來即使不是鳳髓龍肝,也必是八珍玉食,令人垂涎三尺。《京都的石伏魚茶泡飯》中,他把這道京都的淡水魚料理稱為天下一品。據(jù)他介紹,由于活的石伏魚本就貴,因此制成茶泡飯更是成為了十分昂貴、極盡奢華的一道菜,饕客稱之為茶泡飯之王。
看完《京都的石伏魚茶泡飯》這篇文章后,我想到家中有些好茶,不如也做一次茶泡飯。就算沒有石伏魚,至少可以吃到普通的茶泡飯。結(jié)果在網(wǎng)上搜了一下茶泡飯的制作方法,需要準備的材料至少要有木魚花、海苔、白芝麻、香松。像木魚花這種在日本常見的食材,在中國就沒那么容易可以隨處買到了。我的茶泡飯暫時都吃不上,更別提石伏魚了。
《阿忍》這個故事光名字就讓我感到很疑惑。我在網(wǎng)上搜到的只有關(guān)于《京都舊事》這本書的內(nèi)容提到這個故事,其它任何涉及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都沒有關(guān)于這個故事的描述。后來通過書中標注的創(chuàng)作時間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其它關(guān)于芥川龍之介的著作中也曾收錄這篇故事,但被譯為《阿筱》,其實只是主角的名字翻譯不同。這是一篇極具芥川特色的“切支丹物”。我此前曾看過他的《煙草與魔鬼》,而《阿忍》比之更具諷刺意味。此番,原本可以留下一段妙手回春佳話的基督教神父,被一個年輕婦人氣得瞠目結(jié)舌。
《阿忍》具體講述的是一個叫阿忍的武士之妻,聽聞神父可以治病,跑到教堂求神父為他生病的兒子看看病。原本神父已經(jīng)答應去她家中為她兒子看病,并且已經(jīng)聽她描述大概猜到她兒子生的是什么病。阿忍插話只要神父愿意去幫她兒子看看,她就沒有遺憾了,接下來她會請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神父一聽頓時怒了,說她信的那只是偶像,孩子的生命怎么能向偶像祈求呢?然后,神父向她講述了耶穌一生遭受的苦難與折磨。當聽到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后的遺言竟然是在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么離棄我?”聽完這句話后,阿忍的態(tài)度變了。在講出一段慷慨陳詞后,她竟然含著淚轉(zhuǎn)身走了。原來她覺得耶穌是個膽小鬼,讓她向一個膽小鬼求藥,有辱兒子武士后人的身份。
《阿忍》這個故事通過阿忍這個年輕婦人,充分展現(xiàn)了日本武士道精神與基督教觀念的沖突。基督教把耶穌受難視為“以犧牲自我為代價救贖全人類”,但阿忍卻不是這樣理解的。原本在阿忍看來,耶穌也不過就是南蠻如來。她并未對基督教的神父抱什么希望,只是求人辦事秉持著基本的恭敬心。但在聽聞耶穌的遺言后,卻很瞧不起神父信奉的這位南蠻如來了。阿忍的丈夫是一位勇猛的武士,崇尚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在她看來,耶穌的表現(xiàn)有違武士道精神。因此,她才會說出,與其讓兒子服用膽小鬼的藥方,不如讓他切腹算了。
或許《阿忍》這個故事也從側(cè)面證實了基督教在芥川心目中的變化。據(jù)我了解,芥川也曾試圖通過相信基督教獲得精神解脫。但基督教那些虛幻的向往,與他敏銳理性的性格完全不符,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無法從中獲得救贖和解脫,轉(zhuǎn)而對基督教持否定和懷疑的態(tài)度了。
總之,《京都舊事》中收錄的18篇以古城京都為背景的故事都各具特色,不同的讀者能在其中領(lǐng)略到各種京都獨有的文化。或許這本書不足以幫讀者全面了解京都的歷史變遷,卻可以讓讀者借文毫的筆觸,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地感受京都的古韻。(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