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陶淵明借這首詩,表達自己歸隱的心愿。他厭倦了官場的爭斗,世俗的虛偽,很想找一個清凈的地方,過自己理想中的田園生活。為了歸隱,陶淵明辭別官場,在山前種田修籬、作詩采菊,悠然自得。
邢岫煙,她在熱鬧繁華的大觀園,氣定神閑地活出了出世的模樣,比陶淵明還棋高一著。大隱隱于世,說的就是岫煙這樣的人吧。
你看,陶淵明為了自己理想中的田園生活,帶著一家老小住在鄉下,時常草盛豆苗稀,收成不好,日子過得很清苦。
聰明的人從來都是與人共處和諧,而不是遇到一點不如意,遭受不公的待遇就想著一味逃避。迎春雖然是賈府的二小姐,偏偏就是個喜歡逃避矛盾,一味妥協、退讓,毫無原則的一個人。迎春的一次次逃避,并沒有讓人憐惜她的柔弱,而是讓自己一步步走進悲劇的深淵。
不刻意討好、不妄自菲薄的邢岫煙,卻在貧寒的生活里活出自己的尊嚴,贏得上至賈府領導階層,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的喜歡憐惜,下至眾姐妹的認可,甚至連做客賈府的親戚薛姨媽,也對她另眼相待,親自為她牽線薛科,一個品學兼優的優等生做她未來的夫君。
原本是因為家境貧寒投奔姑媽邢夫人,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邢岫煙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魅力?能讓這么多人心服口服?莫急,我來給大家慢慢分析。
定位明確,知道自己為什么來賈府,沉穩低調
岫煙是刑忠的女兒,邢夫人的侄女。她家境貧寒,幼年時,連棲身的房子都沒有。小時候,岫煙在妙玉出家修行的蟠香寺租房居住,和妙玉成了鄰居,有一段師生緣。
當時的妙玉因為形勢所迫,帶發修行。她并不是一心向佛,執意出家,所以妙玉的內心對紅塵依然充滿眷戀。這一點,妙玉雖然讀書比岫煙多,卻不如岫煙活得透徹。妙玉對自己的定位就有問題,決心出家,就要六根清凈。心念紅塵,不如脫去道袍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岫煙說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不無道理。
岫煙和妙玉做了十年鄰居,出身富貴家庭的妙玉天生帶有孤僻的氣質、高傲的性格,幼小的年紀難免孤獨寂寞,她身邊雖然隨從眾多,卻沒法交流,更不要說談心了。恰好這時,邢岫煙出現了。這個小女孩,每天辛苦勞動,不多說話,但是說出的話句句在理,面對別人偶爾的刁難,岫煙總能避重就輕,化解矛盾,讓別人消氣。
衣著樸素、談吐不俗的岫煙引起了妙玉的注意,她主動把岫煙叫到自己房間,耐心地教她讀書、識字。妙玉的談吐、氣質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岫煙,岫煙身上淡然的氣質便是十年書香熏陶的結果。
邢岫煙的出場,是跟薛寶琴、李玟、李綺一起。在伶牙俐齒、容貌出眾的晴雯眼里,她們四個都是鐘靈毓秀的人物。
晴雯回到怡紅院說:“大太太的一個侄女兒,寶姑娘一個妹妹,大奶奶兩個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蔥兒。
李紋李綺,有堂姐李紈照顧,自然不會受委屈,薛寶琴本來家境就好,又被王夫人認為干女兒,更是錦上添花。只有岫煙,姑媽邢夫人薄情自私,根本沒把她這個侄女當回事。如果不是王熙鳳的好意,邢岫煙能不能留在賈府都是個問題。
王熙鳳讓岫煙住在綴錦樓,和迎春作伴,每個月還給她一份月錢。岫煙的姑媽邢夫人不照顧這個侄女也就算了,還讓岫煙每個月省出一兩銀子給爹媽送過去。
邢夫人真會算計,讓岫煙用什么東西跟迎春要,將就著用。試想,迎春屋里的丫環、婆子,哪一個也不是省油的燈。岫煙的處境,可想而知,很糟糕。寄人籬下的岫煙,不但生活辛苦,還要面對賈府復雜的環境,眾人的挑剔。
岫煙寧可自己吃虧,生活窘迫,也不輕易求人,向人張口。她知道自己的姑媽從未真正把自己放在心上,迎春自顧不暇,連自己的事情都處理不好,即使有心力照顧她,也沒有能力保護她。
岫煙的聰明在于她很懂得權衡利弊,對自己的定位很準確。她知道自己寄人籬下,沒有人為她遮風擋雨,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岫煙每個月精打細算,除去給爹媽的一兩銀子,余下的每個月拿出一部分給迎春的丫頭、婆子們們打酒、買點心。有一次,實在周轉不開,大冷的天,岫煙把棉衣當了,換了幾吊錢應急。她懂得孰輕孰重,寧肯自己受點委屈,也不愿落人話柄。
岫煙能把迎春那些刁鉆的丫頭、婆子們擺平,這里面的學問大了。曹雪芹寫作善于留白,沒說,讓讀者自己去猜測。很顯然,是岫煙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行事作風嚴謹、妥帖,面面俱到,讓人挑不出毛病。岫煙用行動告訴大家,活出自己的尊嚴,讓別人不敢輕易冒犯,別人對你的尊重是自己爭取來的。
迎春的出身比岫煙不知道強了多少,衣食無憂,有丫鬟、婆子、下人照料飲食起居。她的乳母偷拿她的累絲金鳳典當換錢賭博,事情到了這么嚴重的地步,迎春不想著拿出手段制止這些婆子們的惡行,而是想著息事寧人,得過且過。在自己家里尚且任人擺布,可以想象她日后出嫁,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婚后的迎春受到孫紹祖家暴,回娘家只會跟王夫人等人哭訴,卻不懂拿出自己當家主母的威風,她如果有岫煙的十分之一,孫紹祖也不敢這么放肆無禮。迎春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無論是待字閨中,還是嫁人后,她都沒有弄懂一個道理:逃避不是辦法,哭訴沒有作用,問題需要自己解決。
那些不懂得為自己定位的人,結局都很凄慘。司琪與表弟有情,無可厚非,完全可以有圓滿的結局。她卻擺錯了自己的位置,在大觀園與人私會,不尊重自己的結果就是別人唾棄。身為迎春的丫環,借了小姐的勢力,大鬧廚房,隱藏禍端。
心靈手巧、模樣俊秀的晴雯,定位更是錯誤。說話太露鋒芒,越俎代庖替寶玉懲罰小丫頭,連襲人都敢奚落。積怨太深的結果就是墻倒眾人推,被攆出大觀園,英年早逝。
精明的襲人同樣沒看看清自己的位置,一味討好寶釵、王夫人,用盡手段,卻不懂鳥盡弓藏的道理,最后被嫁給戲子蔣玉涵,落得一場空。
潑辣能干的鳳姐,也沒有很好地為自己定位,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她投靠姑媽王夫人,與婆婆邢夫人的關系越來越不好,糊涂、自私的邢夫人從未真正體諒過鳳姐,她只是礙于老太太對鳳姐的庇護,不敢輕易發威,一旦鳳姐失去靠山,她的處境四面楚歌,非常艱難。
鳳姐替王夫人掌管榮國府,一時風光無限,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在寶釵嫁過來后,被姑媽王夫人親手剝奪了管家的權利,到最后,鳳姐兩手空空,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倒是岫煙,懂得為自己準確定位,一步步走得穩、行的端,讓人佩服、更讓人心生敬意。
不急不緩,不刻意討好,更不妄自菲薄
每個人都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有的人生生而富貴,錦衣玉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的人生而貧寒,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岫煙像藏于幽谷的蘭花,外表樸素,卻有高貴的靈魂。
岫煙來賈府投奔姑媽邢夫人,鳳姐與婆婆關系不和睦,為了推脫自己的責任,把岫煙送到迎春那里,日后生活怎樣,橫豎與自己無關,挑剔的婆婆也找不出自己的毛病,真要埋怨也只能是迎春這個姐姐照顧不周。
慢慢相處的過程中,鳳姐發現這個岫煙和她姑媽完全不一樣,溫厚有禮,不急不緩,從不刻意討好別人。見慣了阿諛奉承的鳳姐,見到氣質端莊優雅的岫煙,心里對她多了幾分憐惜和疼愛。
曹雪芹在書中沒有正面提到鳳姐的父親,只說她自幼假充男兒教養。風光無限的王子騰,作為鳳姐的叔叔,是四大家族里最有權的人物。在叔叔的光環下,鳳姐的父親自然遜色了許多。
強勢的父母往往教育出羸弱的子女,因為他們的保護太過周全;弱勢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早熟,因為過早品嘗生活的艱辛,見識人情冷暖。就像岫煙,自幼獨立,深諳人心,處世周到。
潑辣的鳳姐未嘗沒有自己的難處,她沒有勢力強大的父母做靠山,為了在賈府立足,投靠姑媽王夫人,這與因家境貧寒投奔姑媽邢夫人的岫煙,處境多少有點相似。王夫人對鳳姐,從未真心信任,秀春囊事件,她第一個懷疑的就是鳳姐,不顧鳳姐有病在身,上門責問,這與邢夫人對岫煙的不聞不問,也好不到哪里去。
從要強的岫煙身上,鳳姐看到了自己。她對岫煙的憐惜,發自內心,與別人的感受更不相同。鳳姐欣賞灑脫、利落的小紅,也欣賞落落大方的岫煙。
她最敬重岫煙的一點,面對一身華服的眾姐妹,衣著樸素的岫煙絲毫不露怯,站在那兒,竟有一種獨特脫俗的氣質。她身上那股閑云野鶴般的氣質,連黛玉都欣賞不已,更是被清高自傲的妙玉引以為知己,時常相約談心,讀書論詩。
寶玉過生日,妙玉送了壽貼祝賀。落款處寫了檻外人,寶玉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該怎么回帖,正在發愁,碰巧遇到岫煙,在與岫煙的談話中,寶玉知道岫煙與妙玉有交情,說到:
妙玉為人孤高,凡事皆不入她眼,原來她推崇姐姐!可見姐姐不是我們這一
類的人。難怪姐姐舉止言談如野鶴閑云。
岫煙告訴寶玉,妙玉很喜歡一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她既然自稱檻外人,寶玉自謙為檻內人,就隨了她的心意了。岫煙用眼打量寶玉,不由得感嘆,怪不得她給你拜帖,上年給你那些梅花。妙玉心里鐘情寶玉,岫煙一語點破。
妙玉自稱檻外人,多少有點刻意,有點自命清高。試想,真正六根清凈的出家人不會對紅塵俗世這么在意,也不會計較那么多。妙玉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她更像是一個披著道袍的千金小姐,所有少女的小心思她都有。
你看,妙玉請黛玉、寶釵喝茶,黛玉猜不出泡茶的水來自于梅花花瓣的雪,被妙玉嫌棄俗,劉姥姥被嫌棄為臟婆子,院子里的臺階還要用水清洗。如此潔癖的妙玉卻把自己吃茶的杯子給了寶玉,耐人尋味。妙玉的身世、心事,通過岫煙,一點點展示給讀者看,這就是曹雪芹的厲害之處。
岫煙與妙玉交情深厚,她卻從未主動提及,更不會到處炫耀。她與寶玉同一天生日,若不是心直口快的湘云說出來,岫煙會一直緘口不言。換了別人,也許會主動討好寶玉,自己也能得些好處。岫煙安于清貧,沉穩自重,被眾姐妹喜歡。
邢岫煙個人物,是曹雪芹的點睛之筆。她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世家百態、事情真相。通過岫煙,讓我們看到鳳姐俠骨柔情的一面,看到湘云的仗義、寶釵的心細、黛玉的惺惺相惜,薛姨媽的熱心和慈母之情。
探春敬重岫煙,送給岫煙一塊碧玉佩。湘云得知岫煙為了迎春的丫環、婆子當了自己的棉衣,記得要親自去為她出口氣。黛玉把岫煙引以為同類。岫煙也時常去瀟湘館找黛玉談心、聊天。細心的寶釵從生活上幫助岫煙,送些生活必需品。
岫煙,從未因自己出身而自卑,她身上有梅花的傲骨,蘭花的優雅,她氣定神閑地和大觀園里富貴姐妹們來往,自然大氣、卓爾不群。冰天雪地中,眾姐妹各種大衣、斗篷爭奇斗艷。
唯獨岫煙仍是家常舊衣,并無避雪之衣。衣衫單薄的岫煙,落落大方地和姐妹一起,像往常一樣,該怎樣就怎樣,安安靜靜。大家抽簽吟詩,她也高興地作了一首: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最后兩句詩,說的是梅花,也是岫煙自己。
平兒、鳳姐心疼岫煙,給她送去御寒的冬衣,平兒給岫煙一件鳳姐的大紅羽緞羽紗斗篷,足見鳳姐心里對岫煙的憐惜和看重。
薛姨媽見邢岫煙生得端雅穩重,且家道貧寒,是個釵荊裙布女兒,主動為薛蝌提親,竟得到鳳姐的支持。熱心的鳳姐征詢賈母的意見,賈母高興,讓人把邢夫人請來,然后讓人去通知岫煙的父母,婚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出身貧寒的岫煙,成了大觀園里眾人喜愛的人,絕不是偶然。父母沒有給她好的出身,岫煙卻憑著自己的努力,在那個時代活出了最好的自己,為自己贏得一份美滿姻緣。薛科為人老實持重,一表人才,家境殷實,岫煙嫁過去,生活自然不會差。
還有另一種說法,岫煙最后并未嫁給薛科。而是嫁入山中,成了農婦。薛科在山中遇到岫煙的時候,岫煙已經有了幾個子女,綠葉成蔭子滿枝,結局遺憾。但是,即使岫煙真的沒有嫁給薛科,她也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很好。哪怕日子清貧,她也會好好經營。
不卑不亢,凡事有自己的主張
前面提到,岫煙因為資金緊張當了冬衣應急。衣衫單薄的岫煙在路上遇到寶釵,向寶釵說明了情況。
寶釵勸她不用送東西給那些婆子,她們愿意說什么就讓她們說去,實在不行就走。岫煙不置可否,但她心里有數。寶釵出身富貴,自然體會不到岫煙的難處。岫煙無處可去,沒有退路,回到家,那樣的父母,那樣的家庭,生存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嫁個好人家。
她懂得委曲求全,她懂得忍耐一下,吃虧未必是壞事。但她也懂寶釵的善意,當面并不反駁。寶釵讓岫煙的丫頭把當票給她送過去,衣服最后回到岫煙手里。程序如此復雜,岫煙心里未必真心樂意接受,但是她依然按照寶釵的吩咐做了。
其實,一向節儉的岫煙,完全有能力自己贖回冬衣,不動聲色,不讓別人知道。自尊心極強的岫煙不愿讓人看到自己的窘迫。
寶釵的做法,卻讓人都知道。岫煙心里未必真高興,但她對寶釵的好心,岫煙欣然接受,因為她懂,成全別人的好心比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更重要。這個女子,情商不是一般的高。
寶釵時常接濟岫煙,但總是興師動眾。凡閨閣中一應需用之物,或有虧乏,無人照管,他又不與人張口,也不敢與邢夫人知道,亦恐擔心閑話之故耳。
探春送給岫煙的碧玉佩,岫煙一直戴著。寶釵看了,給岫煙上課:你看我全身上下沒有一件富麗閑妝,如今我們家里一時不如一時,該省的就省了,咱們比不得他們,總要一色安守本分,不和他們比才是。
面對好為人師的寶釵,岫煙心平氣和地聽,臉上并未流露出不悅。其實,探春送岫煙完全是好意,為了讓岫煙在眾人面前顏面好看。再者,女孩子愛美有什么過錯?岫煙戴著玉佩,絕不是因為虛榮,而是對探春的尊重和謝意。
此后,岫煙沒有再帶探春送的玉佩,她懂得與寶釵和平共處的重要性。
有一次,鳳姐拿了一件大紅洋縐的小襖兒、一件松花色綾子一斗珠兒的小皮襖、一條寶藍盤錦鑲花綿裙、一件佛青銀鼠褂子五件衣服,讓豐兒包著給邢岫煙送去。但是岫煙沒收,卻給豐兒一個紅包。
岫煙懂得,鳳姐的好心,她要領情。但是收了鳳姐的東西,寶釵未必高興,因為寶釵之前對岫煙說過,缺什么東西派丫頭跟她要,言語中流露出要岫煙靠薛家生活。岫煙得到豐兒的紅包,跟鳳姐回報,聰明的鳳姐自然明白岫煙的心意,自此更加敬重她。
平兒丟了蝦須鐲,眾人第一個懷疑岫煙的丫頭篆兒,以為她窮,沒見過,自然忍不住要拿。岫煙對篆兒很有信心,并不著急辯解。最后,水落石出,寶玉的丫頭墜兒偷拿了蝦須鐲。岫煙調教出的丫頭果然也是安貧樂道,安穩自重。
邢岫煙身上,集齊了眾多女子的優點。她有妙玉的傲骨卻沒有她的怪癖,她有黛玉般詩人的氣質,卻沒有寄人籬下的顧影自憐。她有寶釵為人處世周全的優點,卻沒有寶釵好為人師的缺點。她有湘云的灑脫,卻不似她口無遮攔。
父母沒有給邢岫煙的,她靠自己的努力給自己爭取到了。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貧寒的日子里贏得大家尊重,受到眾人喜歡,活出自己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