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無虛筆,《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眾人給寶玉祝壽,湘云抽到簽,簽上提示寶玉和黛玉各飲一杯酒,寶玉只喝了半杯酒,讓芳官喝了剩下的另一半,身體虛弱的黛玉,則把酒倒掉。
按照曹雪芹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作方式,寶玉和黛玉的舉動,暗示了他們日后的悲劇。這場宴會,也是姑娘們在大觀園最后的歡笑,此后的她們,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路,一次次生離死別,就在不遠的將來,等著這些青春年華的紅樓夢中人。
白天的時候,給寶玉送壽禮的人絡繹不絕,巧的是,寶琴、岫煙、平兒和寶玉是同一天生日,這下更熱鬧了。幾番推辭后,寶琴、岫煙二人在上,平兒面西坐,寶玉面東坐。四個壽星聚到一起,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最后玩起了射覆。
調皮的湘云,說了句,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那討桂花油,惹得大家大笑,晴雯那些丫鬟們笑著走過來,罰湘云喝酒。喝醉的湘云,不知不覺在芍藥圃的石凳上睡著了,身上落滿了芍藥花瓣。湘云在晚上的夜宴中,抽到海棠花簽,上面寫有香夢沉酣 ,只恐夜深花睡去。
忙碌了一天,怡紅院的丫頭們,要為寶玉單獨過生日,襲人和晴雯、麝月、秋紋四個大丫鬟,每個人湊了五錢銀子,芳官、碧痕、小燕、四兒四個丫環每人湊了三錢銀子,一共湊了三兩二錢銀。廚房的柳嫂子收到這些銀子,早早準備好四十碟果子,此外,還有平兒送來的一壇上好的紹興酒。
如此良辰美景,萬事俱備,只差關門了。等查夜的婆子們一走,怡紅院院門一關,大家伙兒就能開懷暢飲了,這才真是無拘無束,沒有門第高低,地位貴賤之分。
麝月提議拿骰子搶紅,寶玉說沒趣,不如占花名兒好,晴雯笑著贊成,襲人則說,想法不錯,就是人少了沒趣。小燕笑著提議,不如把寶姑娘、林姑娘都請來,大家等到二更天再睡也不遲。人多主意多,不一會功夫,寶釵、寶琴、湘云,還有黛玉、探春、香菱、李紈便到齊了。大家看,這場夜宴,機緣巧合將眾多姐妹湊到一起,今夜的經歷,暗含了這些人日后的結局。
宴會開始前,寶玉便一再囑咐,晚間吃酒,大家取樂,不可拘泥。此時的賈府,危機四伏,五十五回,探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賈府的虧空,鐘鳴鼎食的國公府,慢慢敗落下來。
這一晚的聚會,是大家最后的歡笑,此后,人生漫漫,后會難期。
寶玉對黛玉的關心,體現在很多小細節上。比如,姐妹們依次來到怡紅院,入座時,寶玉唯獨招呼黛玉,說林妹妹怕冷,讓她靠板壁坐著,又拿了靠背墊著。而寶玉和黛玉的關系之親密,在書中多有描寫。
比如,六十二回里,寶玉過生日,熱鬧異常,有一處描寫很有意思。姐妹們吃過點心,各自散心,或站或立。有人賞花,有人憑欄觀魚。探春和寶琴在下棋,寶釵、岫煙則站在一旁,靜觀棋局變化。唯有黛玉和寶玉,遠離人群,在一簇花下,唧唧噥噥不知說些什么。由此看來,寶玉和黛玉未飲杯中酒是為了避嫌,這個說法并不能成立。
黛玉能將瀟湘館管理得井井有條,絕不是偶然。她細心用心、以身作則,體諒下人,瀟湘館的婆子和丫鬟們無不心服口服。
大家看,對于今晚的聚會,唯獨林妹妹提出質疑,只見她笑著跟探春、寶釵、李紈說,你們總是說別人夜里聚會飲酒賭博,如今我們也這么做,以后怎么管別人呢?李紈安慰她,不是因為寶玉生日才聚會,平時又不總是這樣,無妨。
而黛玉的擔心,也從側面反映出如今的賈府千瘡百孔,上行下效,賈赦、賈珍、賈璉等人,既不能承擔起振興祖業的重任,更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以至于下人越發不服管教,再加上宮中的太監隔三差五來賈府揩油,賈府的日子越發艱難了,但是依然硬著皮維持表面的風光,從未考慮過退路。
黛玉接過李紈的骰子,因為李紈的抽到的簽上寫著竹籬茅舍自甘心,備注是自飲一杯,下家擲骰。而黛玉擲出的十八點,恰好對應湘云。
湘云掣出的花簽,寫著香夢沉酣四個字,上面畫著一枝海棠花,后面一句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開玩笑說,夜深兩個字,改成石涼更合適。大家都知道,這是打趣湘云,她白天醉臥芍藥圃的事。
湘云也不甘示弱,指著寶玉屋里的自行船,對黛玉說,你也別多話了,趕緊坐上船回家去吧,一番話惹得大家笑起來。
當日,為了試探寶玉是否真心,紫娟跟他說林妹妹要回蘇州老家,實心眼的寶玉,為此大病一場,賈府上下都知道了他對黛玉的真心。
我們再來看湘云抽到的簽,其備注為:既云“香夢沉酣”,掣此簽者不便飲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飲一杯。湘云開心得直拍手,不禁說道,真是好簽!
按照今晚的座次,黛玉是上家,寶玉是下家。書中,他們二人并未按照簽上的要求飲盡杯中酒。只見,寶玉只喝了半杯,四顧無人注意,便將剩下的半杯酒遞給芳官,芳官端起來,一飲而盡。而黛玉呢,一心只想著和別人說話,趁人不備,將酒全倒進漱盂內了。
黛玉倒掉的那杯酒,看似無心,卻是作者有意安排,實則暗示她和寶玉有緣無分。黛玉的前世為絳珠仙草,寶玉的前世為神瑛侍者,絳珠仙草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二人在賈府相遇。
前世的恩情好報,今生的情緣難了。寶玉和黛玉的相見,注定了悲劇的結局,這也是為什么跛足道人說,黛玉不見外男,方可平安一世的原因。寶玉和黛玉,有緣相知,卻無緣相守。黛玉早逝,寶玉娶了寶釵。
至于湘云,為什么不便飲酒,應該是說,她不過是大觀園里的匆匆過客,無論是日后與寶玉相依為命,還是淪為船妓,都與寶玉沒有正式的姻緣,更像是一位旁觀者。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晴雯拿出一個竹雕的簽筒,里面的花簽由象牙制成。這個細節描寫突出了賈府的奢侈豪華,試想,一個大家族,既不能開源,又不能節流,其衰敗是不可避免的。當年,秦可卿臨死前托夢給王熙鳳,對她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假如將來有一天樂極生悲,豈不正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
秦可卿把鳳姐當作脂粉堆里的英雄,因此告訴她應對之策。她提議趁著今日富貴,在祖塋附近多購買置辦田莊、房屋,以備將來祭祀以及日常供給,家族的私塾也設在此處。家族的長幼,各有定例,日后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這樣也免去了典當買賣的弊端。
即便將來有了罪,家產入官,但是祭祀產業,官府是不能動的。倘若有一天家族敗落了,后世子孫們可以回鄉務農、讀書,也好有一個退路,而祭祀之事也可以永久繼承下去。不能被今日的榮華富貴蒙蔽了雙眼,不考慮日后的艱難。秦可卿苦口婆心地勸鳳姐一定要未雨綢繆,她最后說的話,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正是日后賈府眾人的結局。
但是,鳳姐對于秦可卿的忠言置若罔聞,不但沒有置辦田地、房產,反而放高利貸,這些都成為日后賈府被治罪的有力證據。當日,秦可卿說,只看到眼前的富貴,不思慮以后,終非長久之計。大家看,如今,眾姐妹玩樂的花簽都是用名貴的象牙制成,平日里生活的奢華程度可想而知,是怎樣一種狀況。
我們接著來看這場宴會,晴雯先搖花簽,又將骰子放在盒子內搖,答案揭曉,寶釵是第一個抽簽之人。寶釵笑著說,自己第一個抽,還不知道抽到什么呢?此時,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姑娘們,歡聲笑語,她們哪里知道,人生的悲劇,正在一步步向她們逼近呢?
只見寶釵掣出一根簽,上面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個字,下面備注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后面的小字寫道,在席共賀一杯,此為群芳之冠,隨意命人,不拘詩詞雅謔,道一則以侑酒。
唐代詩人羅隱有一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詩中說道: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后,辜負秾華過此身。
這首詩中的芍藥暗指湘云,芙蓉暗指黛玉。因為湘云喝多了酒,醉臥芍藥圃,而黛玉抽到的花簽,便是芙蓉花。寶玉看到寶釵抽到的簽后,一直自言自語:任是無情亦動人。牡丹無情,因為牡丹沒有人的感情,但是依然美麗動人。
大家都說寶釵配得上牡丹,那么寶釵便是牡丹的化身。按照詩中的意思,芍藥為花相,牡丹為花王,芙蓉自愧不如,躲于池中避芳塵。寶釵的簽,暗示了她和湘云、黛玉的結局以及關系。
寶釵雖然與寶玉完婚,但是寶玉因為思念黛玉而出家,留下她一個人,孤獨地度過余生。羅隱詩中的牡丹,其結局也是被韓弘砍掉,徒有傾國傾城的美譽。寶玉最感慨的,正是寶釵的結局。
讓寶玉更為疑惑的,顯然是湘云和黛玉,他們竟然還不如寶釵,那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寶玉百思不得其解,故而嘆息。
黛玉抽到的簽上畫著一枝芙蓉,上面寫著風露清愁,備注為莫怨東風當自嗟,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大家笑著說:“這個好極了了。除了他,別人不配作芙蓉。”
黛玉簽中的典故,出自歐陽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夸。
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
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從古至今,紅顏薄命是最讓人傷懷的事情。歐陽修在詩中說,這些紅顏薄命的女子,不應該怨天尤人,更應嘆息自己的命運。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這不正是黛玉的真實寫照嗎?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妹妹,可是雅俗共賞的絕代佳人。而她卻也逃脫不了薄命的結局,這怎能不讓人痛惜?這杯人生的苦酒,黛玉只能自己品嘗,而寶釵卷入這場感情糾葛之中,亦是悲劇結局,她陪伴林妹妹同飲,最為合適。
釵黛合一應該是曹雪芹的本意,黛玉和寶釵在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之后,關系日益融洽,連寶玉都覺得奇怪,于是問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黛玉告訴寶玉,當日,自己不小心當眾說了幾句戲文,被寶姐姐好心教育。寶玉笑著說,原來是因為小孩子口無遮攔,就接了案了。
孟光與梁鴻舉案齊眉的典故,原本指夫妻相敬如賓,寶玉則幽默地比喻黛玉和寶釵之間的融洽,可謂絕妙。《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寶玉的一首海棠詩,也暗示了黛玉和寶釵的結局。
白海棠 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寶玉詩中的出浴太真暗指寶釵,捧心西子暗指黛玉。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是寶玉對黛玉的憐惜。詩的最后,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則暗指寶釵思念遠去的寶玉。
在古代,秋夜搗衣,多用來形容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尤其是指出征在外,久不歸家的夫君。黛玉死后,寶玉出走,不知去向,寶釵的結局可謂悲慘。我覺得,寶玉的白海棠,也飽含自己對于黛玉的思念。
中秋夜,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館聯詩,聯至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已成絕唱。妙玉一氣呵成,補齊三十五韻。其中,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也暗示了寶釵的結局。
這句詩暗指寶釵婚后獨自守寡,身邊只有丫環陪伴。襲人離開賈府的時候,說“好歹留著麝月”。可見,最后陪伴寶釵的是麝月,而不是鶯兒。
至于黛玉的結局,有人說自縊,劉心武解說紅樓夢,說黛玉沉湖而死,更有人說,黛玉遠嫁他鄉,相思淚盡而亡,眾說紛紜。我卻更認同黛玉病死,寶釵出嫁的說法。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賈府敗落,被抄家后,男子被發配,女子被出賣。在87版《紅樓夢》里,湘云淪為船妓。四處飄零。
根據脂硯齋的批語,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說的便是寶玉和湘云。妙玉南下,不得不屈從于枯骨,救下寶玉和湘云,他們二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寒冷的冬天,寶玉和湘云住在破廟里,四壁透風,只能喝粥充饑,唯有破氈御寒。
而清代的《續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曾寫道:“榮寧籍沒后,均極蕭條,寶釵亦早卒,寶玉無以為家,至淪于擊柝之流;史湘云則為乞丐,后乃與寶玉仍成夫婦。”
紅樓一場夢,醒來一切已成空。
你我皆是局外人,傷懷也好,感慨也罷,無非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期待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詩風詞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