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凝聚非凡畫技與視角變幻的巔峰巨作——《尼科爾斯峽谷三》(Nichols Canyon III)將于5月26日香港春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首現拍場。這件于2017年完成的作品是藝術家一系列與別不同的六邊形畫作中的一件,這個系列以更復雜的空間概念重新創作了霍克尼一些最為著名的題材,也是不斷點燃霍克尼創造之火的探索精神的最佳見證。拍賣地點定在灣仔港灣道 1 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尼科爾斯峽谷三》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一幅激動人心的畫面:沉浸于飽滿豐富,近乎野獸派的色調里,房屋與花園以清晰分明的色塊勾勒出來,投下華麗厚重的紫色陰影。微小的斑駁筆觸點綴著起伏的山丘,而道路如金線般編織起整幅構圖。這確實是一出由光影、色彩、感官組成的輝煌歌劇:而劇院,正如峽谷本身,演繹著自然奇跡。
這幅作品受啟發自霍克尼1980年的著名作品 《尼科爾斯峽谷》(Nichols Canyon),靈感來源于他當時每天駕車前往工作室。畫作細節兼具干凈利落與錯綜復雜之美,色彩洋溢活力,藝術家描繪了位于好萊塢山尼科爾斯峽谷頂部通往他家的蜿蜒道路:霍克尼的家出現在構圖右側,藍色泳池沐浴在加州陽光下熠熠生輝。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 ),英國畫家。1937年生于英國布拉德福德。霍克尼無疑是當今國際畫壇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被稱為“最著名的英國在世畫家”和“最具影響力英國藝術家”的稱號。他創作出了近半個世紀以來最有識別度的生動圖像。他的藝術生涯橫跨了多個領域,包括從拼貼攝影到歌劇舞臺設計,從用傳真機制作畫作,到深入研究藝術史上的古典名家如何利用光學儀器進行創作。而他的作品也幾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的媒材,包括油畫、水彩、攝影、印刷版畫,并一直使用時代最前沿的科技參與創作,包括傳真機、激光影印機、計算機,以及近年來使用的視頻、iPhone手機、iPad等設備。他的繪畫作品風格綺麗亮眼,廣受大眾和收藏家喜愛,是寥寥可數的曾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er Pompidou)、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和倫敦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都舉辦過個人巡回展覽的畫家。
大衛·霍克尼《尼科爾斯峽谷三》
這幅作品受啟發自霍克尼1980年的著名作品 《尼科爾斯峽谷》(Nichols Canyon),靈感來源他當時每天駕車前往工作室。畫作細節兼具干凈利落與錯綜復雜之美,色彩洋溢活力,藝術家描繪了位于好萊塢山尼科爾斯峽谷頂部通往他家的蜿蜒道路:霍克尼的家出現在構圖右側,藍色泳池沐浴在加州陽光下熠熠生輝。
迎來人生的第9個十年,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依舊活力十足,不斷突破邊界,超越藝術。這些創新意識在他創作《尼科爾斯峽谷三》不久后拍攝的一幅巨幅攝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照片呈現了工作室中的此幅作品及一系列其他畫作。藝術家在其中將視角變幻的游戲推向另一層極致,霍克尼用360度全景拍攝每幅畫數千次,然后使用3D計算機軟件將它們拼接在一起。
大衛·霍克尼《尼科爾斯峽谷》
與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其他藝術前輩一樣,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樂于重新審視并再造自己的早期作品:也許是受到2017年回顧展以及他那年出版的《Taschen SUMO》的啟發,與《尼科爾斯峽谷》一起,這一系列畫布形狀精心設計的作品回顧了許多過往的重要題材——從霍克尼的早年靜物作品和舞臺設計到大峽谷,從他的洛杉磯陽臺到他的約克郡風景。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的作品記錄了他本人的獨特視角,他堅信,愛是藝術的源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