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比亞迪發布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及首款搭載了CTB技術的e平臺3.0車型——海豹(參數丨圖片)。并且于當天開啟海豹的預售工作,預售價格為21.28-28.98萬元。
比亞迪海豹定位中型純電動車,整體造型秉承比亞迪海洋系列設計風格,整體造型運動且年輕。車身側面,短前后懸的設計讓車輛更加運動美觀,而從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部的腰線,讓海豹擁有了俯沖的即視感。尾燈組則采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設計。后包圍則采用了非常動感的大尺寸擴散器設計。海豹的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00/1875/1460mm,軸距達到2920mm。
內飾方面,海豹仍然采用了海洋設計美學,采用灰色和藍色的配色方案,車內多處設計細節均源自與海洋元素,比如中控臺線條模擬海浪設計,門板上的拉手模仿水滴設計。
配置方面,海豹全系搭載最新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并采用15.6英寸的自適應旋轉懸浮Pad,可支持5G網絡連接,此外,新車除入門版車型外均配備12揚聲器丹拿音響。安全配置上,主副駕安全氣囊、主駕膝部氣囊、前后排側氣囊、前后一體側安全氣簾、360度全息透明影像、行車記錄儀、盲區監測等都是海豹的標準配置。
三電系統方面,海豹的兩個標準續航版車型采用了150kW的后驅單電機,零百加速7.5秒,搭載61.4kWh的刀片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550km。長續航版車型則采用了230kW的后驅單電機,零百加速5.9秒,搭載82.5kWh的刀片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700km。
四驅性能版車型搭載了前160kW異步電機,后230kW同步電機,零百加速僅需3.8秒,搭載82.5kWh的刀片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650km。
比亞迪海豹自亮相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除了造型足夠漂亮之外,海豹還是全球首款搭載CTB技術的量產車,同時也是首款搭載iTAC技術、后驅/四驅動力架構、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底盤懸掛的車型。星叔就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海豹的這些“殺手锏”。
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
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地板進一步合二為一,從原來電池包“三明治”結構,進化成整車的“三明治”結構。其結構設計靈感,來源于蜂窩鋁結構,而這樣的結構設計,可以讓CTB刀片電池包的結構強度得到突破,能夠順利通過50噸重卡碾壓的極端測試。
同時,搭載CTB技術的純電動車型,車身扭轉剛度可以輕松超過40000N·m/°,媲美百萬級的豪華車,讓燃油車的上限成為了電動車的下限。
iTAC智能扭矩控制帶來與眾不同的操控體驗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主要針對純電平臺研發,iTAC改變了過去只通過降低扭矩的方式,升級為可扭矩轉移、適當降低扭矩和輸出負扭矩等多種方式維持車輛穩定。
iTAC的識別精度提升300多倍,可提前50ms以上預測車輪輪速變化趨勢,更早對車輛運動狀態進行調整實現極快速和精確的識別,依靠電機更快的控制響應速度,車輛狀態識別和動力控制能力大幅提升,最終減少打滑量或抑制打滑發生。
高效的四驅架構
比亞迪海豹四驅車型采用全新的高效四驅架構,前驅采用交流異步電機,后驅采用永磁同步電機。一前一后組成高效四驅動力架構。同時前電機后倒,后電機前倒,讓車輛的質心居中布置,實現超低慣量,全面提升操控極限。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提升車輛操控
由于CTB刀片電池包的質心更均衡,所以海豹實現整車50:50黃金軸荷,車輛的穩定性更好、慣量更低、車身響應跟隨更快,實現純電平臺下完美的“低趴”車身運動姿態。
此外,海豹配備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全面升級懸架調教基礎,讓海豹過彎穩,直線準,大幅改善駕乘平順性、流暢性;大幅優化整車操控靈活性、穩定性、安全性,同時兼顧駕乘舒適性,帶來越級體驗。
比亞迪海豹預計會在6月份正式上市,21.28-28.98萬元也只是比亞迪海豹的預售價格,按照車圈預售價一般高于最終售價的慣例,或許海豹的最終價格還會帶來一個小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