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巷,原名騾馬巷。
小巷彎曲悠長,寬不足一丈,僅容一輛馬車通行,行進期間越發顯得狹窄。
相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琮剛剛接任荊州牧,便遭到曹操大軍圍攻。
劉琮面對兵強馬壯、勢不可擋的曹軍毫無畏懼,毅然決定應戰,披掛上陣。
謀士蒯越是眾人皆知的天機神算,尤其精通相術、占卜。
他掐指一算,發現劉琮流年不利,倉促上陣恐不慎落馬,遂建議歸降。
劉琮正值年輕氣盛,豪氣如云,當然不肯輕信蒯越這句讖語,下令三軍加強戒備,并按計劃行事,親率精銳趁夜色偷襲曹軍。
當晚,他率領騎兵向城西穿插,意在迂回突襲。
沒想到,行至騾馬巷,劉琮的坐騎莫名其妙受驚,將他掀落馬下,當場摔斷了一條腿。
這才想起蒯越諫言,連連感慨其料事如神。
后劉琮率麾下謀士蒯越等人歸降曹軍。
宴席之上,曹操越過劉琮,直接向蒯越敬酒,與之談笑風生。
此舉引起一片流言蜚語。
有傳言說,謀士蒯越早與曹軍暗通溝渠,在劉琮的馬匹上做了手腳,略施小計便讓他落馬受傷,直接促成了荊州的歸降。
自此騾馬巷就成了落馬巷,留下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摘自:懸疑推理小說《少年狄仁杰:十大國寶案》(付強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