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一位反詐民警爆火出圈了。
這位被網友親切稱為“最帥反詐民警”的小劉警官,全名叫劉東岳,是山東省東營市利津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今年也才24歲。
那天,他在官方直播間宣傳反詐知識,因為長得太帥,短短一小時,人氣爆棚、粉絲飆升。
面對突如其來的直播間粉絲猛增,劉警官多次耐心提醒“請大家認真聽講”、“大家一定要關注直播內容”。
有粉絲問起一起直播的警官是否單身,于是畫風短暫地歪了一下,劉警官被同事“爆料”還沒有對象。
好家伙,這次網友的熱情如滔滔江水,于是直播彈幕紛紛刷起了“老公”二字。
小劉警官肉眼可見得哭笑不得,號召大家把“全民反詐”打在公屏上,試圖來一波彈幕清潔。
結果,眼看一點用都沒有,面對“老公”溢滿屏幕,劉警官也無奈了,他最終說出了一句火遍全網的話:
請這屆網友自重。
因為這句話,劉警官火上熱搜,而這場直播,也造就了超640萬網友在線“圍觀”的巨大流量神話!
“最帥反詐民警”一夜爆火,火熱的播放量之下能將更多反詐理念普及下去當然很好,但看著這位小劉警官數次登上了熱搜榜熱搜,我只希望“反詐老陳”的經歷,不再重演。
輿論,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
還記得那位爆火的“反詐警官老陳”吧?他因為在直播間連麥了一位名叫“西廠雨化田”的主播,而當時那位主播正穿著古裝,模仿電影里的“西廠公公”。
在這樣“打假”的戲劇效果加持下,讓他一躍成了“公眾人物”。
“反詐老陳”是實火過的,他曾不無自豪地說,2021年的總場觀記錄,除了劉德華就是自己。
而那些綜藝和跨年晚會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老陳被白巖松點贊,也與撒貝寧同臺過。
但隨之,他的任何一個行為都被放大,都可能引起爭議。
在那場榜一大哥給他刷了333個嘉年華的直播里,老陳除了被詬病開打賞外,還被詬病稱呼這個名叫“簡單”的打賞人:“簡單哥”。
畢竟當時,他穿著警服。
哪怕他后來捐出了全部打賞金額,也未能平息這種質疑。
最后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老陳辭去了警察的公職,回到農村。
但總要掙錢生活,于是老陳成了一名“網紅”——雖然我并不想這樣稱呼他,但他的熱度仍是配得起這兩個字的。
對于現狀,老陳在最新的直播里也表達了無奈。
要拍攝短視頻就要有團隊,而老陳背后的團隊粗略估計有5到7人,這么多人的工資和工作開銷,讓老陳只能先選擇掙點錢。
其次是外界有太多的聲音并不看好自己,不斷有人提醒他是“靠平臺”,而因為爭議,老陳近期的人氣也并沒有原來那么好。
這對他以此創業的前景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而且,那些以往連線的網紅們,從恭恭敬敬到了如今的稱兄道弟,甚至還有一點點嘲諷,任誰也都沒那么好過。
怎么說呢,沒有人是神。但只要是人,就有局限性。
老陳的走紅是偶然,但他的“坍塌”似乎從他打開了賞這個“潘多拉魔盒”之后,就變得必然了。
20世紀的安迪·沃霍爾,就早有預言: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加起來耗時半個小時,就能搞出一個名人,然后再搞死一個名人。
為什么我說流量是把雙刃劍?
因為流量來得既快又洶涌,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一時間成為流量焦點,說一句話被萬人吹捧——
這種變化對個人價值觀的沖擊,不亞于重塑。
但因為聚光燈,一點點瑕疵也會被放大!
所以作為普通人,面對突然爆火的“劉警官”,我只愿咱們——
別再跟風吹捧什么“最帥”顏值,如果希望對方好,就更應該記住他費盡心思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反詐知識!
別讓有意義的反詐宣傳工作,敗給爭風博眼球的流量,也希望別再有下一個“老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