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血戰臺兒莊》劇照
1938年1月24日,韓復榘在武昌被槍決。
當時,馮玉祥也在武漢,聽到這個消息后,馮在日記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1.國人皆曰可殺而殺之,此固為至公至正之裁判,無能幸免者;
2.凡事應從大處、重處、公處著想,而應將小處、私處、輕處摒棄;
3.舍此之外,余尚應當自責者:余不認識人,徒自提拔;余之教育不良,表率無狀,有以致之。
一句話,老馮認為對韓復榘的審判是公正的,韓復榘該殺,當然老馮自己也要反省,識人不明,沒有教育好小韓,才造成了今天的后果。
韓復榘被捕劇照
1月26日,也就是韓復榘被槍斃2天后,馮玉祥召集眾人,做了“韓向方之死”的講話,這個講話一共有四層意思:
首先,回顧了韓復榘早年跟他的經歷。
其次,對韓復榘的一生做了總結和評價,馮玉祥引用了石敬亭的一副對聯來為韓復榘的一生蓋棺定論,這副對聯很尖刻:
欺蔣、叛馮、反閻、背商、逼張、驅鹿、真是呂布再世;
襲宋、擊龐、拘李、留鄧、騙唐、誆石,可謂龐涓復生。
馮玉祥還說:綜觀韓復榘一生事跡,無不表現其偷巧欺騙之手段與行為。
再次,馮玉祥總結了韓復榘失敗的教訓——根基太淺,知識太低;不聽良言,被小人包圍;利令智昏。
最后,馮玉祥解釋了自己此前為何不為韓復榘說情,原因有兩點:一,不能因公廢私,不能因小失大;二,求情也不頂用,反而給人以口實。既然國人都說他可殺,那殺了就殺了,沒什么可說的。
韓復榘
中國人講究人死怨仇解,人死為大,為死者諱。
看馮玉祥對韓復榘的評價,似乎沒有些許對老部下之死的痛心和惋惜,有的只是尖刻的批評和不近人情的諷刺。
或許,8年前韓復榘的倒戈,把馮玉祥傷得太深了,以至于韓死了都得不到馮的原諒。
01
韓復榘,字向方, 1890年出生于河北霸縣一個普通耕讀家庭。
韓復榘的父親韓世澤,在本村私塾當先生,靠微薄的收入養育著韓復榘兄弟五人。
生存雖艱,但在韓父的嚴厲督促下,韓復榘掌握了讀書寫字的能力。
在文盲率極高的清末,會讀書寫字在普通人中是一項核心競爭力,很多情況下,它是打開機會之門的鑰匙。
韓復榘書法
1905年,韓復榘15歲了,也該為家里分擔壓力了。父親托關系為韓復榘謀了一份差事——在縣衙當貼寫,也就是抄錄文書的工作人員。
擱現在,這也算是在體制內工作了,雖然是臨時工。不過,韓復榘并不是安分的人,沒幾年,他就染上了賭癮。
1910年春節,韓復榘賭債高筑,為躲避債主追債,他倉皇離開家鄉,跑路到了關東,走投無路之際,恰逢陸軍第二十鎮在新民府招兵,韓復榘入伍了,編在第四十協第八十標第三營當兵。
營長馮玉祥見韓復榘外表斯文,為人機靈,能書會寫,很欣賞他,讓他當了司書生(軍隊文職)。
1911年武昌起義后,王金銘、施從云、馮玉祥等人密謀在灤州發動起義,韓復榘積極參與其中,抄寫文件,上傳下達,傳播思想,馮玉祥交代的任務,他都能很好地完成,深得馮玉祥信任。
參加灤州起義時的韓復榘
起義前夕,韓復榘帶頭剪掉了辮子,此舉給馮玉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后,馮玉祥在講話中回憶:韓氏為列兵中(剪掉辮子)之第一人。
灤州起義最后失敗了,馮玉祥有陸建章的庇護,躲過了一劫,韓復榘卻因剪掉了辮子,被清廷押解回籍。算下來,二人也算共患難了,只要老馮東山再起,老韓定能卷土重來。
1912年春,在陸建章的運作下,馮玉祥又當上了營長,韓復榘也回到了馮的麾下。
此后,隨著馮玉祥節節高升,韓復榘也水漲船高,歷任馮軍排長、連長、營長。
1918年至1920年間,馮玉祥率第十六混成旅駐軍常德,形成了自己的班底,他手下的一批親信軍官,如韓復榘、石友三、孫良誠、孫連仲、劉汝明等,被戲稱為“十三太保”。
在十三太保之上,還有張之江、鹿鐘麟、李鳴鐘、劉郁芬、宋哲元“五虎大將”。
1921年,馮玉祥率軍入陜,十六混成旅擴編為第十一師,韓復榘升任騎兵團長,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韓復榘升任旅長,1925年12月,國民軍攻打天津(李景林),韓復榘升任國民一軍第一師師長,兼天津警備司令。
年輕時的韓復榘
馮玉祥的軍隊強調軍事第一,指揮能力和戰績是考核軍官的硬指標,因此,馮部高級將領清一色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基本沒有廢柴。
韓復榘在五六年之內從小兵躍升為師長,統帥國民軍主力師,守備天津這樣的重要城市,可見其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
02
1926年,國奉大戰愈演愈烈,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李景林等北方軍閥,群起圍攻國民軍,馮玉祥應付不了復雜局面,通電下野,不久去了蘇聯,把爛攤子甩給了張之江等人。
張之江是馮玉祥指定的話事人,但五虎上將其余四人不服張,五個人各行其是,派系矛盾逐漸激化。
國民軍是家長制管理,馮玉祥是唯一權威,沒有二當家,老馮之下,五虎上將不排座次,馮的本意是防止部下坐大,結果造成了國民軍指揮體系的缺陷,離開馮,沒有誰能統一指揮這支驕兵悍將。
內部混亂,戰和不定,加上直奉聯軍聲威浩大,國民軍被迫放棄京畿,向西退守南口。
南口大戰3個月,國民軍以16萬人對抗北方軍閥共50多萬大軍,最終敗北。除幾萬人撤到甘肅外,剩下的人馬多半被打散、收編。
北方軍閥混戰
韓復榘處境險惡,又與張之江有矛盾,沒有撤走,而是投靠了閻錫山,率領本部人馬駐防歸綏(今呼和浩特)。
1926年9月,馮玉祥從蘇聯回來,在綏遠五原誓師,卷土重來。
馮玉祥打電話給韓復榘,問他有什么打算,韓復榘表示要跟著總司令(馮玉祥)干,還專門派人前來認錯。馮玉祥沒有追究韓復榘的投降行為,反而寬慰道:你們之出此,乃形勢所迫,實亦出于不得已。
韓復榘感激涕零,當即拉上部隊要回到馮玉祥麾下,有晉軍士兵阻止他們離開,韓復榘指揮手槍隊大喝道:若不聽我們開走,我們只有開槍打!
為避免戰爭,晉軍只得放他們離開,臨走時,韓復榘對晉軍說道:我們只是暫時相投,借個盤纏的,你當是真的投降了不成!
就這樣,韓復榘又回到了馮玉祥的懷抱,率軍轉戰甘肅、陜西、河南。
1927年6月,韓復榘任馮玉祥第二集團軍第六軍軍長,爾后升任第三方面軍總指揮,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此時,原來的“五虎上將”已威風不再,張之江、李鳴鐘失勢,劉郁芬失去了兵權,在甘肅搞后勤,宋哲元留在陜西平叛,鞏固后方,鹿鐘麟取代張之江,成了馮玉祥最主要的助手,代價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山頭。
韓復榘,臂章上已是青天白日
江山代有才人出,西北軍“新五虎上將”形成,這五人分別是:韓復榘、石友三、孫良誠、孫連仲、劉汝明?!靶挛寤⑸蠈ⅰ笔俏鞅避娦律凶钅艽蛴舱痰膶㈩I,馮玉祥北伐的一線部隊,主要就是靠這幾個人在指揮。
1928年春,韓復榘和孫連仲率軍北上,在豫北彰德與奉軍激戰。
在河南的奉軍,是奉軍最精銳的部隊,裝備有飛機、坦克和重炮,豫北平原又無險可守,馮軍裝備落后,彈藥奇缺,只能以血肉之軀與之對抗,戰爭打得異常艱苦,情況十分危急。
馮玉祥回憶,當時他準備了一支手槍、兩顆子彈,如果敵人來了,一顆打敵人,一個自盡,總之,部隊有進無退!
韓復榘多次帶人沖鋒,每次都被奉軍炮火轟下來,所部三個師身受重傷,急得他在地上打滾,痛哭流涕,他說:我們現在的情形是只有前進,否則總司令必定槍斃我,我與其被槍斃而死,不如即死在此處!
被他這么一煽忽,部下也瘋了,玩命地往前反復沖殺,又鏖戰了三四天,奉軍終于擋不住,全線動搖,隨之撤退。
韓復榘率軍繼續沿京漢鐵路向北挺進,一路攻城拔寨、斬將搴旗,于1928年6月6日率先抵達北京南苑,因進軍神速,被譽為“飛將軍”。
國民革命軍前鋒韓復榘率部抵達北京南苑
03
1928年應該算得上是馮玉祥政治生涯的巔峰時期,經過北伐,西北軍已擴張到40多萬人,從青海(孫連仲)、甘肅(劉郁芬)、寧夏(門致中)到陜西(宋哲元)、河南(韓復榘)、山東(孫良誠),整個黃河流域幾乎都處于西北軍的控制之下。
然而,巔峰過后是下坡路,西北軍集團內部早已暗流涌動。
起初,河南省主席是馮玉祥自己兼著的,但他忙不過來,想物色一個人替自己分擔。
韓復榘對這個位子有想法,他雖然手握重兵,卻沒有地盤,總覺得缺點什么。
馮玉祥似乎壓根沒考慮過韓復榘,他先后物色的人有薛篤弼、鹿鐘麟、鄧哲熙。韓復榘望穿秋水,總是輪不到他。
河南輪不到我,那把山東給我行不行?
不好意思,馮玉祥把山東給了愛將孫良誠。
韓復榘認為自己在北伐中戰功最大,但馮玉祥每逢表揚戰功,總把孫良誠放在第一位,稱其為常勝將軍,對韓復榘的功勞只字不提。
韓復榘既沒撈到地盤,也沒撈到名分,很郁悶。
為什么老馮這樣對我?韓復榘反思后認定:自己有投降晉軍的黑歷史,無論怎么賣力,也得不到老馮的信任。
此事給馮、韓關系抹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孫良誠
1928年10月,全國軍隊縮編,韓復榘所部整編為20師。
不久,馮玉祥召集師長以上軍官到南京開會,韓復榘稱病沒去,讓副師長孫桐萱代替自己跑一趟,并交給孫桐萱一封信,讓他轉交給馮玉祥。
據孫桐萱回憶,馮玉祥看到信后,臉色通紅,把信一摔,大發雷霆。
不久,馮玉祥讓韓復榘當上了夢寐以求的河南省主席,卻拿掉了他20師師長的職務。
不僅如此,馮玉祥還派與韓復榘有嫌隙的石敬亭兼任20師師長,石敬亭一到任就整治20師,把韓復榘的老部下全撤換了,斥責20師的軍風軍紀像土匪一樣,拒絕報銷韓復榘在任時花掉的100多萬公款。
當老部下一個個跑來哭訴時,韓復榘的心情,可想而知。
1929年春,馮蔣決裂,馮玉祥從南京返回開封,韓復榘故意跑到許昌視察,與韓復榘同病相憐的石友三也跑到了鄭州——不想見到馮玉祥。
馮玉祥下車見這兩人沒來接駕,大發雷霆,在稍后的會議上,他說:現在許多軍政高級人員,生活全很腐化,吸煙、喝酒、打牌還不算,有的人打了幾個勝仗,自己以為了不起,你弄個唱戲的,他弄個說書的·······
韓復榘抽煙喝酒,還娶說唱藝人紀甘青做姨太太,這些事馮玉祥和西北軍高級將領都知道。
韓復榘認為馮玉祥的講話太不留情面了,讓自己很難堪,內心愈發不滿。
馮玉祥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馮玉祥訓斥部下,就像過去老子訓斥兒子一樣,毫不顧及對方感受,管你是省主席還是方面軍司令,在老馮看來,都是自己帶出來的小屁孩兒,打罵全憑心情。
04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馮玉祥屯兵13萬于豫鄂邊境觀望,命韓復榘到武勝關督師。
蔣介石敏銳察覺到了馮、韓之間的矛盾,他先是派人到孝感,以勞軍為名,送給韓復榘一筆巨款,然后又請韓復榘到武漢,給予極高禮遇,開口常勝將軍,閉口向方老弟,宋美齡還親自給韓復榘夾菜,臨走時又給了一筆巨款,殷勤備至。
聯想到老馮對他多年非打即罵,對比蔣氏夫婦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韓復榘動搖了。
他后來曾對部下說過這樣一番話:蔣委員長和宋美齡對我很熱情,稱我為北方常勝將軍,可是在馮先生跟前,不是被訓斥就是挨罵,如同老子對兒子一般。
桂系戰敗后,蔣馮矛盾激化。
5月,馮玉祥在華陰召開軍事會議,策劃反蔣,并決定將山東、河南的西北軍撤到潼關以西。
韓復榘認為陜甘貧瘠,連年大旱,老百姓都沒有吃的,根本養不活這么多大軍,反對西撤計劃。
馮玉祥在軍中向來都是說一不二的主,見韓復榘居然敢唱反調,震怒不已,呵斥他滾出去,在墻根下罰站,老馮還覺得不解氣,完了又跑過去給了韓復榘一個大嘴巴子。
從華陰回來的路上,韓復榘遇見了劉汝明,談及會議情況時,韓復榘淚眼汪汪,委屈地說:我要開小差不干了!
劉汝明以為他只是發發牢騷,并未在意。
很快,韓復榘召集20師舊部密議,率部東去,脫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
5月22日,韓復榘在洛陽通電,表態“維持和平,擁護中央”。
韓復榘倒戈的消息傳來,馮玉祥不敢相信,他認為自己把韓復榘像兒子一樣看待,韓絕不會如此。
等到消息實錘,馮玉祥心靈遭受了重擊,瞬間萎了,據說他“日夜哭泣,咒罵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多年來的家長威風一掃而光,對其他未叛變的將領產生了懷疑。
馮玉祥后來為什么被閻錫山誆到太原軟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喪失了統帥部下的信心,想從外部獲得信心,就如同他當年遇到挫折后跑到蘇聯求援一樣。
韓復榘倒戈引發了連鎖反應,石友三、劉鎮華、馬鴻逵、楊虎臣等也步了韓復榘的后塵,這一系列倒戈行為,打亂了馮玉祥的軍事部署,打擊了他反蔣的決心和信心,削弱了他在軍中的威信——將士們固然鄙視倒戈者,但也會質疑老馮的領導能力。
韓復榘叛馮投蔣后,仍念及香火情誼,沒把事情做絕,在之后的蔣馮戰爭中,他沒有參戰,中原大戰,他主動要求到山東對付閻錫山晉軍??傊?,他極力避免與西北軍作戰。
中原大戰后,蔣介石履行諾言,任命韓復榘為山東省主席,開始了他在山東長達八年的統治。
與此相對應的是,西北軍在戰爭中徹底瓦解,馮玉祥從此失去兵權。
蔣介石與韓復榘
05
馮玉祥雖然失去了往日的權勢,但他不甘寂寞,一直在暗中搞事情,幾乎每次重大政治事件的背后,如石友三之亂、甘肅雷馬事變、福建事變、察哈爾抗日同盟等,都有他的影子,其目的當然是東山再起。
然而,這些事情都以失敗告終。中國之大,似乎沒有老馮的容身之地。
老馮彷徨不知所之時,韓復榘三番五次邀請馮玉祥來山東,棲身泰山。
韓復榘這么做,當然是有目的的——他與蔣介石關系日漸惡化,想利用馮玉祥來增加對抗蔣介石的砝碼。
馮玉祥沒地方去,需要一個庇護之所,考慮再三后,上了泰山。
馮玉祥“隱居”泰山期間,與韓復榘關系很微妙。
韓復榘一面高喊好客山東歡迎你,一面對馮玉祥懷有極強的戒備心理。二人有合作,如反蔣、策劃弄死張宗昌,也有斗爭,如韓復榘派人監視馮玉祥,禁止部下私自接近馮等。
二人最后一次沖突,是抗戰時期。
抗戰爆發后,蔣介石任命馮玉祥為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統帥舊部韓復榘、宋哲元、馮治安等人抗日。然而,這些人對老領導唯恐避之不及,各種不配合。
當馮玉祥命令韓復榘調2個師北上支援宋哲元時,韓復榘答應得很爽快,但就是不出兵,后來被馮玉祥逼急了,他才說:竊以兵不在多,而貴協同,尊意以為如何?
馮玉祥氣憤不已,對人說:韓復榘腦后不僅有反骨,還有降骨,降是投降的那個降!1926年,當反對奉吳軍閥的戰爭失敗后,韓復榘投降了一個人,1929年,部隊向潼關以西作戰略撤退時,他又投降了一個人······我下了三次命令,他就是按兵不動······韓復榘決沒有好下場!
看來,韓復榘之前猜得沒錯,老馮確實沒有忘記他投降閻錫山的黑歷史。
舊部不配合,老馮這個戰區司令長官也干不下去了,憤然辭職。
不久,韓復榘不顧統帥部和李宗仁的命令,擅自放棄了濟南、泰安、濟寧,徑自退到了魯西南一帶,致使日軍在山東長驅直入,全國輿論嘩然。蔣介石不得不將韓復榘逮捕,殺雞嚇猴,整肅軍紀。
蔣介石劇照
韓復榘被押到武昌時,馮玉祥正在武漢,很多舊部都請馮玉祥出面為韓復渠說情。
馮玉祥說:現在這種情況下,不得萬不得已,我不適合表態,如果我說韓該殺,蔣介石必定將其釋放,然后揚言,我老馮忘記袍澤之情,人品不行;如果我替韓請求,蔣介石一定會將韓處決,然后說我輕國家而重私情,所以我最好沉默。(大意)
關于韓復榘一事,蔣介石其實問過馮玉祥的意見,馮玉祥是這樣回答的:
“救國者友,害國者仇。”
這話看起來模棱兩可,其實意思很明顯:你看著辦,我沒意見。
幾天后,韓復渠在武昌被秘密槍決。
【參考資料】
《我的生活》《馮玉祥日記》
《中華民國史·韓復榘傳》
《文史資料選輯·韓復榘叛馮投蔣紀略》
《文史資料選輯·中原大戰前的韓復榘》
《文史資料選輯·馮玉祥蔣軍談韓復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