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青春向黨,每一次搏擊風浪的天空下,都激蕩著青春的旋律,每一個勇毅前行的足跡中,都包含著奮斗的艱辛。
近日,我處團支部采用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團員青年開展學習《團的光輝歷史》團課活動,并交流感受與感悟。
施珈琳
作為新一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維護現在的美好光景,并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推動建設更好的未來。當下,上海正經歷著疫情的考驗,一個個青年前赴后繼踴躍投身于抗疫隊伍,正是“哪里有困難,中國青年就奔向哪里”,我們始終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大家的付出下能夠團結一心,勇敢前行,克服、戰勝此次挑戰。
顧蔣燕
通過這次團史學習,我們看到了建團這一百年來,一路走來的艱辛,這一條路時無數中國青少年的努力,共同走出來的光明大道,更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來源。身為年輕一代的共青團員,我覺得人生不應該留有遺憾,應該在自己有生之年,盡所能,盡所為,做力所能及之事。我們應當在這個美好的時代里,發揮個人的能力,把祖國放心上,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做一個有為的青年人。
唐羿玥
透過團課的學習,讓我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光榮團員的政治使命和職責,學習先輩們不怕苦難、嚴于律己、勇于奮斗的精神。每個團員的素質與言行都影響著團的整體形象,作為一名團員,需要用實際行動展現當代青年的時代性與先進性,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學習、勞動、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中起模范作用。
在建團百年之際學習共青團史,我們看到每個時代的共青團員們都是沖鋒在前,義無反顧。無論是五四街頭,還是抗日戰場,無論是邊疆建設,還是科研院所,都有共青團員們英姿颯爽的身影。
四月的上海,本應百般紅紫斗芳菲,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陸綺夏
3月初我被緊急派駐到了區防疫指揮部,至今已作為封控專班的一員連續奮戰了近兩月。指揮部就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從疫情初始的爭分奪秒,到關鍵階段的做實做細,所有人日夜堅守,身雖已疲但精神不怠。疫情當前,青年顯擔當。肩負著這一光榮使命,我定迎難而上,破“疫”前行,帶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信念沖鋒在前,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吳昕怡
身先士卒,青年應為天下先。每一個時代,共青團都有不一樣的時代使命,但每一次,青年們都作為急先鋒站在第一線。
作為青年團員,我感到自己應當更加踴躍地參與到一線抗疫中去:幫助沒有手機或不方便的居民登記健康碼,帶領他們有秩序地進入檢測點。近身的交流有很大風險,可也正因如此,更應由我們青年先行,正如革命先輩在“五四運動”中那樣。四月,我去交大隔離點抗疫。臨危受命,不敢辭爾。我在隔離點負責物資及餐食工作,因學生周轉頻繁,使得工作也有些復雜繁忙,雖有辛苦,但成就感滿滿。
劉嘉怡
不知不覺間我作為區司法局下沉華漕鎮志愿者已有半個月的時光,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明白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疫情的無情使我們無奈錯過了春暖花開的美好,但我堅信人與人之間最容易傳遞的不是恐慌、焦躁,而是希望,我堅信本應在這個春天誕生的希望和美好會在這個夏天成功綻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蘇思遠
疫情伊始我即報名參加了社區志愿者隊伍,并參與了區司法局志愿團支援江川路街道防疫工作,疫情無情人有情,守望相助的溫情給這個冷冽的初春增添了暖色。
“二維碼都打開拿在手上,手機屏幕調到最亮”、“下一個樓棟準備”……核酸檢測現場我們維持秩序,幫助老年人,協助醫護人員快速完成任務;“三農蔬菜已到正在消殺”、“馬上進行配送”……物業工作人員與居民志愿者組成男團分揀物資,嚴格消殺,跑樓助力“最后一百米”;“今日滿天星物資如下,有需要接龍”、“牛奶已截單”……“保供小組”聯系保供單位,整合統計需求,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我們家有多余藥品給你應急”、“祝生日快樂”“這些點心送給門口保安和志愿者”……特殊時期鄰里互助,心連心為大家庭筑起溫暖的堡壘……
風里雨里,凌晨深夜,我們堅守崗位、共同守護。一句句感謝,一聲聲歡笑,都讓我們的付出更加值得,點滴小事將匯聚起春暖花開。
梁子翀
自從小區開始封控,我便參與進了社區志愿者的隊伍。志愿者的工作雖然繁瑣雜碎,也為小區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讓他們愁眉不再。我的工作是收發物資,穿戴好防護服,從快遞小哥手中接收物資,分樓別幢整理,騎著三輪按區域發送,一天下來的工作后想到居民收到物資的笑臉與感謝,滿身疲憊好似也減輕了。可惜因為后續樓道封閉,雖然在志愿者隊伍里的時間不長,但希望這在這特殊時期里的守望相助,能夠溫暖社區鄰里,溫暖我們的心。
丁婷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從不關心鄰里居住了何人,每天上班、下班二點一線地忙碌著,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兩耳不聞窗外事。此次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本的生活,但是卻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溫暖。疫情伊始,由于自身原因未完成疫苗接種而無法報名參與社區志愿者,但我仍報名參與樓道的志愿服務,為本樓居民發放抗原、統計并上報抗原結果、分發政府物資、維持本樓道核酸檢測秩序、樓道消殺等。原不熟悉的鄰里,經過此次疫情,我們早已變成了一個大家庭。魯迅的《傷逝》寫道:“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心底有希望,眼里才有光芒,加油!我們已經度過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光明還會遠嗎?三十而立,我們這一代的青年,是該肩負起社會責任了。
青春只有一次,筑好人生夢想就要響應每個時代都賦予青年們的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