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旅行記》第104期
科幻大師:海因萊因
作家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RobertA.Heinlein)(1907.7.7-1988.5.8)是最有影響和爭議的美國硬科幻小說作家之一,被人稱為科幻先生(Mr.SF)。
在3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五次贏得星云獎,1975年獲得星云獎的第一屆科幻大師獎,七次贏得雨果獎。與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并稱“20世紀科幻三巨頭”。
海因萊因 《雙星》
一位事業不算成功但深愛表演藝術的演員,因為與一位政治家在外形上的相似,受雇出演一次替身。
然而隨著宇宙政治舞臺上的風云變換,一次出演變成兩次,三次,多次,演員在星際政治斗爭中越陷越深,但也越來越理解了他所扮演人物的理想和事業,最終,他成為了另一個他。
故事的背景是宏大的星際舞臺,但如果發生在地球上某個國家的不同政黨之間,也是毫不違和。
海因萊因是20世紀最杰出的科幻作家之一,但和大多數閉門寫作的作家不同,他不為科幻而科幻,而是借科幻這個載體,表達他對社會發展的觀點。
他曾為他人助選加州州長,自己也曾競選過加州議員,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無疑為他日后的寫作積累了第一手素材。
海因萊因的政治觀點不乏新銳和激進之處,這使得人們在推薦他的作品時不得不字斟句酌。
“科幻三巨頭”之中的其他兩位,coco已經推薦過多次,卻不曾推薦過海師,原因也是如此。
還好,這本書不算辣眼睛,也不太涉及政治正確,不妨作為海師作品的入門款。
coco推薦真愛們從這本《雙星》開始,然后《異鄉異客》,然后《時間足夠你愛》。其中深味,越來越精彩,越來越不可言說。
全靠演技
人生如戲
毛姆 《毛姆的書單》
毛姆是19至20世紀,西方現代作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他一生創作豐富,不但有《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等幾十年長盛不衰,被搬上大銀幕的文學作品,還是20世紀初紅極一時的劇作家。
毛姆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
他出身富足的律師家庭,卻不幸在幼年失去雙親;他是執業的外科醫生,卻棄醫從文,走上文學之路;
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并在一戰中擔任諜報工作;
他游歷歐亞拉美各大洲和太平洋小島,被人們稱為“世界旅行家”;
他曾從德國海德堡大學肄業,卻因后來的成就被授予“名譽校董”稱號;
他晚年提攜資助年輕作家,被英國牛津大學和法國圖魯茲大學分別授予“榮譽團騎士”稱號,還被英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的稱號,成為皇家文學會的會員。
而這樣一位大師作家傳奇人物,會給讀者開出一份怎樣的書單?
在這本書中,毛姆幾乎是逐一點評了19世紀及之前所有的經典文學作品,以及所有西方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從《三個火槍手》到《追憶似水年華》,從簡.奧斯汀到托爾斯泰.....
如同他的作品一樣,毛姆對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樸素真誠而直接,就象一個老朋友邀你在爐邊坐下:來,我跟你聊聊這本書。
這是一本帶著鮮明的觀點的書評,不管是對于作品還是作家本人,毛姆都毫不吝惜他的贊美或批評。尤其是批評部分,毛姆的毒舌讓看慣了和諧互粉式書評的讀者,忍不住替被點名批評的作者尷尬。
好吧,只要毛姆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毛姆并不單獨評論作品,而總是把作者的人生故事同時作一番梳理,并在作者的人生中找到其創作的源頭和局限。
相信這是洞悉人性的毛姆的習慣,文學作品往往折射了作家本人的世界觀,要理解作品,難道不是從理解作家入手嗎?
所以,這是一本西方文學經典以及其創作者的一份閱讀指南,讀者不妨按照毛姆的書單,一一拜讀或重讀這些作品,從而對歐美文學世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更深的理解。
自稱二流作家的毛姆
自信 是一流的讀者
丹尼爾.席瓦爾《暗殺大師》
一部比《007》更有社會現實意義的小說系列,一個比詹姆斯.邦德更有魅力的主人公,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卻還沒有被拍成影視作品。
是不是因為他的故事背景實在是太敏感,太真實,也太殘酷了?——當然,并沒有比真實的生活更殘酷。
不同政治宗教和意識形態背景之下的人們,對于中東問題,會接收到不盡相同的信息,受到不同觀點的影響。
這個系列作品,通過對一個個故事,尤其是對故事中的一個個人物的塑造,為讀者講述了一堂精彩紛呈的中東問題課。
兩個本是同根生,并已混居了上千年的民族,為何在短短百年之內,發展成互相仇殺的敵人?
這樣的恐怖仇殺如今已波及到全世界無關而無辜的人們,它還要持續多久?和平會到來嗎?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除此之外,這個系列在閱讀體驗上非常棒,是那種地鐵上閱讀會坐過站,一打開就無法合上,或者讓你半夜爬起來把它看完的書。
coco已經看完目前國內書架上能找到的所有8本,掩卷竟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
什么時候能等到下一本呢?
愿意為了什么而死
就要為了什么而活
阿瑟.克拉克《遙遠的地球之歌》
科幻界最偉大的作家,大師中的大師,巨頭中的巨頭,我認為是阿瑟.克拉克,克老爺子。
天朝科幻一哥劉慈欣到處跟人講: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太空漫游》(克老爺子的經典系列之一)拙劣的模仿。說得跟于老師抽煙喝酒燙頭一樣普及。
克老爺子憑著杠杠的理工背景,寫出了《羅摩》系列,《太空漫游》系列等等“硬科幻”的經典作品,并在他的作品中預言了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全球通訊衛星等科技,簡直就是人類科技發展的專業劇透,被人們稱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家”,連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都因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但如果你把克老爺子簡單理解為“硬科幻”作家,你就錯了。請看這本《遙遠的地球之歌》。
還是先說硬的部分。
太陽系沒多少日子可混了。太陽將在兩千年之內爆炸,包括地球在內的眾行星也會隨之灰飛煙滅,在這本小說中,克老爺子把這個同歸于盡的時間定在了3620年。
你信嗎?我覺得完全有可能。不過也無所謂了。
確定太陽宿命之后,人類各國政府開始致力于太空移民計劃,將人力所能達到的類地行星找出來,以各種方式進行“播種”,以延續人類整體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命。
最早的胚胎播種開始于2500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到了3600年,人類已經可以大規模移民。“末班飛船”麥哲倫號就是在太陽系毀滅的“前夜”啟程的。
經過200多年的飛行,麥哲倫中途降落一個類地行星薩拉薩星進行資源補充。這是早期人類實行胚胎移民計劃并貌似已失敗的一個行星。沒想到1000多年來,失敗的只是與地球的聯系,薩拉薩星上已經成功地繁衍生存了移民人類,建立起了一個懶散自洽的社會體系,故事由此開始。
再看“軟科幻”的部分。
備份了人類科技藝術文化成果,卻沒有宗教政治意識形態束縛的薩拉薩星新人類,會發展出一種怎樣的文化?
人類的天性中的善與惡如果自然發展,到底會衍生出怎樣的道德標準,人類的生活中可以沒有“神”嗎?
面對從天而降的地球來客,薩拉薩星人如何應對?
挑戰不只屬于薩星人,也嚴肅地擺在船長和所有“醒著”的船員面前。面對這個已發展成熟的新人類宜居地,是融合,征服,還是忠于最初的使命,補給資源后繼續踏上前途未知的星際之旅?
英俊的飛船副總工程師羅倫和美麗的薩拉薩星少婦米蕾莎一見鐘情(借用“少婦”這個詞是因為米蕾莎已有一位伴侶,本書并未交待薩星人的婚姻形式)。事實上,在薩星上找到愛人的地球人不此羅倫一個,這會成為某些地球船員留下的動力嗎?
一個可以很狗血的出軌事件,一次可能危及整個飛船和薩星人命運的破壞計劃,將故事推向了高潮。
克老爺子是硬科幻作家,然而在這部作品中,他對真愛,責任,使命感詮釋得簡約通透,充滿智慧與人性之美。他并未刻意渲染什么,但真正愛過的人自然會明白。
掩卷唏噓,老爺子懂愛啊!
終有一天痛苦將會遠去
美好的記憶長存
突然發現篇幅有點長,下集接著聊吧!
作者簡介:
coco貓,文藝理工白羊女,歐洲旅行達人,資深貓奴,塑身控,持續進化中。
教過書,當過外企白領,做過導游領隊,現在是相當靠譜的歐洲定制旅行策劃,追求完美的民宿房東,愛讀書懂歐洲的主播小姐姐,常懷疑自己才華的自媒體寫作者。
歡迎關注我的原創微信公眾號《貓貓旅行記》,微信視頻號《coco貓聊歐洲》。
每周四晚20:45-23:00,coco貓直播間,聊聊好書。
預約直播
coco貓聊歐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