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傳說。這樣一句話用在趙劍華老師身上是貼切不過的。
在上個世紀中國男單有許多熠熠生輝的名字,離我們最近的就是中國三劍客或是 “四大天王”,趙劍華不僅都名列其中,更是以其教科書一般的華麗技術,讓新世紀的球迷都還在為之感嘆。勝利更是為其打造過一款系列球拍,名字直接叫做“傳奇”,這在其代言人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待遇。
(趙天王上古時代正反手殺球)
趙天王曾經在教學中說不鼓勵大家打反手,因為反手基本上打不出什么威脅。這句話顯然只適用于普羅大眾,在天王級的對決中,用反手殺球拿下一分并瀟灑甩頭離去,這是趙天王也是中國男單曾經的輝煌剪影。
曾經趙天王和楊陽熊國寶等中國男單稱霸賽場的時代和林丹和諶龍的時代一樣,都是令人仰望的。這回有幸和趙天王淺聊一下中國男單的現狀和見解,為各位球迷提供一個角度去分析羽壇。
“沒有優勢”,中國男單之困!
談及中國男單的現狀,可能每個球迷都有自己的想法,目前處于一個新老交替和奧運后的過度成長期,喜憂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要在巴黎奧運男單賽場角逐一方天下,國羽還需要長足的進步。
趙老師對此的看法是:“目前中國男單在世界羽壇的實力確實不是太強,我從之前的幾個比賽來看,就是沒什么優勢!”
這的確是一句中肯的話,近代以林丹為例,在巔峰期的頭頂禁飛、暴力的殺上網、無限的魚躍、甚至時神龍擺尾的花哨都見證了神在這個賽場上的優勢。諶龍則是以自己身高臂長的超大覆蓋面積筑起銅墻鐵壁一般的防守,讓無數攻城者望而興嘆。
即便在上個世紀,趙劍華就曾經以極致的平高球拉開戰術和一米82的身高高達3米的擊球點(如今一米94的安賽龍也只有在TOP集錦中擊球點超過3米)打出無數套組合拳和變化莫測的落點讓對手疲于應對,熊國寶也曾以反手技術名震四方。
時代從不缺乏四平八穩的選手,但最終幾乎都只有那些擁有自己不同的一面建立獨特優勢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聲名。
林丹諶龍過后、95左右的一代,只有石宇奇以自己在后場的一手大角度劈殺打出了名堂,但最近卻困于傷病和輿論,能不能回到賽場還是未知。
00左右的一代,李詩灃狀態起落不穩,翁泓陽異軍突起,打法頗具勇猛和觀賞,但能不能成為頂級選手,一兩站的比賽并不能有足夠的定論。
但反觀國際賽場,論暴力有安賽龍、李梓嘉。論速度有金廷、駱健佑。論控球有桃田、周天成。在新星方面昆拉武特已經嶄露頭角,再加拉克什亞等新星涌現。
前有狼后有虎,是站在國羽男單00一代的困境。他們既需要打破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封鎖,又要和同輩中聲名鵲起的人較量。曾經龐大的國羽軍團,如今竟顯得有些勢單力薄。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建立自己獨特的能力和優勢才能在這魚龍混雜的江湖中立足。
困境的緣由?
對于曾經幾乎統治羽壇的中國男單,為何面臨如今的困境。如果是關注賽場的球迷相信每個人也能說出自己的理由。
對此趙老師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是個人的能力,還是欠缺。
另外一方面,就是參加大賽的經驗,也是不足。
當然這其中因為疫情,所以比賽比較少,訓練比較多,所以這個還要假以時日。”
現實是殘酷的,國家隊對于大眾球迷而言當然是無所不能的,但是站在賽場上面對同層級的對手時,便會比較出能力的長短與優劣。
比如被寄予厚望的石宇奇,撇開心態心理等因素。他的步伐相較于世界頂尖選手而言不夠精煉高效,但他大角度劈殺的常用線路卻往往對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網前因為步伐和重心不止受過一次傷,而最為人所知的就是2019年印尼公開賽面對安東森殺上網時因為預判擊球點失誤,導致步伐失誤,最終導致腳踝韌帶撕裂,可以說這次傷害直接讓他失去了奧運金牌的競爭力。
而同輩中的陸光祖和趙俊鵬則沒有特殊的短板也沒有特殊的長處,始終游離在一流選手之外。
視角換到如今站在臺前的00左右的小將,值得可喜的是他們的方向都是有自己一定特點的選手,李詩灃頗有控球的風格,想走技術路線。而近期高光表現的翁泓陽則在進攻端有強大的殺傷力。
但相較而言能力不足的地方也是明顯的,李詩灃的身體素質限制了他的進攻火力,而翁泓陽在網前能力與一流選手的差距則會讓他后場發揮受到限制。有特長,更要沒有被人針對的短板,是成為頂尖選手的必備素質。
從大賽經驗上來說這是我們不可避免的問題,自疫情以來,中國的防控措施嚴格于任何一個國家,也因此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家隊處于訓練未賽的狀態,小將對于比賽的手感和經驗,必然和一直在參加比賽的外國選手有所差距。
國羽建立海外訓練營,也正是考慮到提供給隊員一個方便長期比賽的環境。所以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如趙天王所說的假以時日。
盡管時間也是不寬容的,
97年的喬納坦早已經是亞運冠軍,
98年的李梓嘉如今風頭正勁,
01年昆拉武特已經江湖有名。
而趙天王19歲時,便是全英冠軍。25歲時技術動作被錄入成為國家體委羽毛球教學大綱的內容,成為真正的教科書。
如今李詩灃、翁泓陽等人雖然年僅二十出頭,但在這個強手內卷的年代,時間正迫切的要求他們不斷成長。
何冰嬌度過三年冠軍荒不斷蛻變成為如今的“何嬌丹”。安賽龍在東京周期飽受桃田和傷病折磨卻終成王。喬納坦背著最水亞運冠軍的名頭一路低迷,如今卻仿佛化身控球大師重回一流。
時間會淹沒人,也終會有人淹沒時間。
對于國羽小將而言,年輕是一種優勢和狀態,但已經不是一種理由。
傷病之困
運動員和傷病似乎已經時刻關聯,尤其是世界羽聯增加賽事密集度以來更加嚴重。我身邊不懂羽毛球的朋友都會感嘆--“怎么你們羽毛球天天有比賽”!
世界各國都有運動員受到重大傷病困擾,馬林、孫完虎、阿山、廣田彩花,張蓓雯。在中國似乎更加嚴重,李雪芮、高昉潔、薛松、石宇奇、鄭思維比比皆是。
這一方面是因為高強度的運動自帶的風險,一方面,我們的固有觀念里面就有“不傷不出成績”“掉皮掉肉不掉隊”等等思想,這源于曾經運動員的人口紅利和古老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人海戰術或者魔鬼訓練曾經的確有成效,但如今已經時過境遷,說一個最現實的原因,如今條件進步,愿意把孩子送入羽毛球專業道路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人才也相對來說會減少。對于他們的保護和科學培養或許是另外一個課題。
而對于傷病這個話題,無論是對于專業隊員還是業余愛好者都通用。對此,趙老師有如下的見解。
趙劍華老師:“對于運動員,因為比賽多然后受傷,我覺得受傷有幾個方面會造成。
一方面就是動作不合理。
另一方面就是力量不夠。
還有一些就是超負荷”
把這參照到如今的男運動員身上,石宇奇曾因為步伐導致自己受傷,鄭思維因為長時間保持高速連貫的打法也造成了傷病,而國羽如今的小將,李詩灃身高瘦長,翁泓陽和李梓嘉站在場上一對比,身板也顯得有些瘦弱。
對如何預防這些問題,趙老師也提供了建議。
“如何預防呢?應該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是管理好自己,有準備活動,訓練完有拉伸。
在訓練和比賽中的動作合理性。
另外要保證一定的力量,因為力量會起到保護作用。
再一個就是如果訓練量或者比賽超負荷,要注意調整,才能減少或者避免受傷。”
這些基本的方式知易行難,林丹強大的力量和全面的技術讓他職業生涯幾乎沒有大的傷病,其選擇性出戰的策略更是在當年為自己隨時都調整了良好的狀態。或許對于當下男單而言,先要保證自己有放膽去沖的資本,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當年趙天王巔峰歲月,卻受到疾病影響做手術暫別賽場,此后疾病不斷影響他的生涯腳步,但他自己卻靠堅韌的意志重新調整自己站在賽場并拿到世界冠軍,面對傷病或者疾病,同樣考驗一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如今的桃田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衷心希望我們的訓練體系能夠越來越科學,運動員能夠以一種更健康的狀態出征賽場。
網絡教學還會做么?
結束男單話題之余,也順便問了幾個略顯八卦的問題,比如會不會有意回國羽做教練,如今短視頻教學紅火還會不會做網絡教學等。
但趙老師的身份特殊,在商業上是勝利的全球技術顧問,在羽毛球上長時間的擔任廣西隊總教練,如今又是中國羽毛球協會的副主席。時不時還要擔任賽事官方解說,很多關于體制或者模式創新的問題并不好做評論。
但對于網絡教學,或許許多人都有印象,趙老師與肖杰教授合作的《專家把脈》是很多人的網絡教學啟蒙之作。
后來也有做巨星課堂里面的教學內容等。
(趙老師關于一段勾對角的教學,能夠代表他幽默樸實的教學風格)
如今的網絡渠道更豐富,短視頻更流行。趙老師對這一問題給了積極的回應。
“關于網絡教學,我并沒有具體的打算,但是有必要的話,當然是可以做的,做這個的目的還是讓更多的愛好者了解羽毛球,不管是技術或者是小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在運動當中,不斷提高進步,保持濃厚的興趣。”
實際上業余和專業,在網絡教學和在國家隊教學都是相輔相成的。甚至是球迷和運動員之間的和睦氛圍對羽毛球成績的進步也是有影響的。
羽毛球的推廣做得好,相應的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我們既需要矛叔這樣的教練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國家隊,也需要趙老師這種人才來網絡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或許不久的將來,在短視頻平臺就能迎來趙天王的專家教學也未可知。
結語
男單是羽毛球王冠上最瑰麗的那顆寶石。
我們在一個最壞的時代,沒有林丹也沒有諶龍這樣的山峰替小將們遮風擋雨,羽翼未豐的他們在風雨之中表現出了很多的不足與無助。
但我們同樣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小將有更多的機會與時間去站上舞臺,去翻越山河,飲風沐雨之后,自己去成為那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山峰。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時,亞錦賽的決賽沒有中國男單的身影,但是李詩灃仍然在前進,翁泓陽連過斯里坎特、金廷殺入四強,雖然不敵李梓嘉,卻已是一次不錯的成長。
祝福中國男單,希望他們在時間里成長,用自己的腳步,找到路的方向!!!希望他們成為趙劍華老師甚至是超越他的傳奇,將我們的男單重新帶向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